乱世英雄(校对)第2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0/419

  毋庸置疑,说到政治,问题就格外复杂了。
  在正常情况下,仅两大政党要在修宪问题上达成一致,怎么也得花上好几年的时间,甚至得耗上一两代人。
  对政客来说,恐怕最不缺的就是耐心了。
  也就在外界普遍认为日本不大可能立即实现军事正常化的时候,朝鲜战争爆发了。
  毫无疑问,这场战争就是一剂猛药,强行将两个分歧巨大的政党摁在了一起,让那些心高气傲的政客不得不坐下来,心平气和的商量出解决办法。
  仅仅一个月,自民党与民主党就在修宪问题上达成一致。
  自民党将在国会下议院支持与军事正常化相关的所有提案,民主党则保证在下一次大选之前不采取新的激进措施,并且在中档问题上与自民党通气。
  民主党不得不答应自民党提出的要求。
  原因无二:与修宪有关的提案需要获得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议员投赞成票,而以民主党为核心的执政联盟只有刚刚超过半数的简单多数席位。
  没有自民党加入,民主党就别想修宪。
  因为政党间的矛盾得到了解决,所以在十月初,日本新闻媒体就开始为修宪造势。
  说到底,能不能修宪,还得看日本民众是否支持。
  按照日本宪法,只有在全民公决中得到三分之二多数支持之后,才能修改或者废除宪法几具体条款。
  直接进行公决,显然不大可能。
  在咨询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搞搞民意调查是最基本的造势行动。
  从十月初开始,日本各大电视台就轮番做民意调查。虽然结果不尽相同,但是日本民众对修改宪法中与军事力量有关的限制条款的支持率普遍在百分之七十左右,超过了三分之二的多数比例。
  可以说,即便进行全民公决,修宪也不会有任何问题。
  对日本来说,差的就是最后的法律程序了。
  显然,这也把修宪的大权交到了政客手上。
  如果只是修改宪法的某些条款,还不是什么问题,但是日本在这个时候修宪,本身不是为了修改宪法,而是为了海外军事行动。
  很明显,修宪将成为日本出兵大陆战场的决定性因素。
  就算两者没有直接联系,也有理由相信,只要日本成功修改宪法,就会派遣军队参加由美国主导的东亚战争。
  甚至有人相信,美日早就达成密约。
  出兵大陆战场是美国放松对日军事管制的前提条件。
  到底是不是,恐怕只有进藤加一等少数几个日本内阁官员心里有数。
  随着中国军队退出朝鲜,美韩联军推进到鸭绿江南岸,日本修宪的问题也变得越来越突出了。
  帕特里奇回到华盛顿的时候,进藤加一在首相府召开了一次秘密会议。
  参会人员十根手指头就能数过来,主要是防卫大臣田中昌弘,外交大臣青木和惠子,以及刚刚晋升为上将的服部留名。
  会议的气氛有点低沉,似乎都有心思。
  “这是美国的最新秘密外交照会。”青木和惠子是参会人员中唯一的女性成员,但是并不表示最温和。“情况与我们预料的一样,美军并没打算在鸭绿江停止前进,月底之前就会发起新一轮进攻。与此同时,美军还将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发动两栖登陆作战行动,开辟第二战线。”
  “韩国与台湾会不会跟进?”进藤加一问了一句。
  “台湾肯定会跟进,韩国那边没有确切消息。”青木和惠子做了回答。这原本应该是情报官员的事情,只是外交省的情报官员还没有资格参加这种级别的会议。“我们正在设法搞清楚韩国的基本态度,可惜的是,多次努力均未取得成功。”
  进藤加一没有多问,把目光转向了田中昌弘。
  “韩军依然靠前部署,只是这也可以看成是进攻性防御部署。”
  显然,田中昌弘的回答并没让进藤加一感到满意,首相的目光转向了服部留名。
  “韩国肯定会跟进,而且会非常积极。”
  “为什么?”服部留名回答得干脆,进藤加一也问得利落。
  “政治上,韩国没有别的选择,如果不跟进,就会得罪美国。再说了,如果没有搞定韩国,美国也不会从东北方向上攻打中国。那四个美军师,最多十万兵力,而中国军队助手在边境地区的主力部队就有二十万。加上本土作战,中国军队的优势非常明显,美军必须获得韩军的支持,哪怕只是后勤保障上的支持。”
  进藤加一点了点头,让服部留名说下去。
  “军事上,如果韩国不打算出兵中国,就应该宣布解除战争状态,至少应该解除部分对国计民生影响巨大的战时管制措施,使国家逐步恢复正常秩序。很显然,韩国当局并没有交出战时大权,反而继续向前线增兵,甚至提高了前线部队的战备级别,等于让部队做好了战斗准备。这些举措足以证明,韩军会跟随美军作战。”
  “问题是……”
  进藤加一压了压手,打住了青木和惠子的话,对服部留名说道:“开始田中君提到,这也许是进攻性防御部署,服部君如何看?”
  “也许是,不等于‘是’。”服部留名看了眼田中昌弘,才说道,“田中君的判断有一些道理,只是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从防卫本身来看,如果韩国不打算出兵,确实有必要沿着鸭绿江与图们江部署军事力量,并且使部队保持高度战备状态,以便在必要的时候,积极应付入侵的中国军队。问题是,韩国正在向前线运送作战物资,而且是多得在任何一种防御作战中都用不完的物资。这只能说明,韩军并不打算防御,而是希望在进攻行动中发挥更加积极主动的作用。”
  “果真如此的话,我们就得尽快定下决策。”青木和惠子跟了一句。
  这不轻不重的一句话,带出了会议的重点。
  虽然没人挑明,但是几个人都很清楚,韩国如此积极,主要目的不是对付中国,而是要借机打压日本,提高在美国同盟体系中的地位。
  要知道,韩国也一直将日本当成敌人。
  如果没有美国,韩日两国早就在竹岛与对马岛的主权问题上翻脸了,说不定,两个国家甚至会爆发战争。
  因为两国都把与美国的关系当成国家安全基石,所以在日本拔得头筹的情况下,韩国自然是格外积极。
  日本能不积极吗?
  进藤加一长出口气,说道:“时不待我,既然我们迎来了战后最有利的国际环境,我们就应该充分利用这有利的局面,拓展生存空间,提高国际地位。我会在今日访问美国,青木与我同行。等我从美国回来后,就把修宪的事情定下来。当然,与修宪有关的后期拓展工作可以提前部署。”
  首相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其他几个人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在参战问题上,进藤加一的态度一向比较积极,不然日本也不会出兵台海。真正对日本扩大军事行动产生负面影响的,还是希望在这大势中获得更多好处的自民党,特别是那几个根深蒂固的政治大家族!
第二卷
青山黑水
第五十三章
大战将即
  不管日本是否参战,美韩联军发起进攻已迫在眉睫。
  虽然朝鲜战场上的大规模战斗在十一月十六日结束,小规模抵抗行动一直在继续,在朝鲜东北部的两江道与咸境北道还有部分朝鲜人民军在中国的支持下坚持抵抗,但是到十一月二十一日,美韩联军已经开始着手准备北上进军行动。
  大规模战略进攻,首先考虑军事物资。
  四个师的十万美军与三个集团军的数十万韩军,即便不开出军营,每天也要消耗大量物资。算上提供给韩军二线部队、朝鲜伪军、以及驻扎在前线的支援部队的物资,在不作战的情况下,美韩联军每天要向前线运送一万五千吨物资。
  只要部队开拔,战斗打响,物资运送量将提高十倍不止。
  针对这一情况,美韩联军做了大量准备工作。
  最重要的,就是修复朝鲜的铁路与公路网。
  虽然朝鲜很落后,但是铁路交通系统并不落后,通车里程超过了一万公里。
  相对而言,朝鲜的公路交通系统比较糟糕,即便通车里程超过了五万公里,却没有几条高等级公路。
  最大的问题,还是由复杂的地理环境造成的影响。
  朝鲜半岛多山地,桥梁隧道在道路交通系统中所占的比重非常大。
  虽然在战争初期,韩军进展迅速,朝鲜人民军缺乏抵抗意志,所以朝鲜南部地区的桥梁隧道没有遭到严重破坏,但是在战争后期,随着中国军队参战,除了主动破坏之外,交战双方均在作战时打击了对方战线后方的桥梁隧道。
  到中国军队撤出朝鲜的时候,朝鲜北部地区几乎没有一座完好的桥梁隧道。
  美韩联军的当务之急就是修复这些桥梁隧道。
  要在平时,这绝对是一件难以想像的巨大工程,少说也得花上十来年的功夫。
  战争时期,一切从简、一切从快。
  器械材料很好说,只要保证能够通车,首先考虑军用架桥设备。主要的施工人员也比较好找,大多是美军与韩军的工程人员。
  主要还是人力资源。
  在一些工程器械到不了的地方,只能靠人力。
  为此,韩国当局在十一月二十日颁布了“以工代赈令”,只要北方民众参加了美韩联军的施工作业,就能获得一份不错的收入。
  养家糊口肯定不是问题,还能改善生活。
  对于已经在饥饿中煎熬了两年的朝鲜人来说,这绝对是个天大的好消息。
  在任何时候,对与普通人来说,吃饱饭比什么都重要。
  加快修复道路交通设施的时候,美韩联军还在大力抢修遭到破坏的港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0/4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