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英雄(校对)第2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4/419

  刘诚志沉默不语,因为他也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东北岌岌可危,东南也不稳固,如果再退,哪怕只是一步,那也是天下大分、支离破碎的局面啊。我们不怕失败,但是我们不能做民族的罪人!”
  “这个我知道,可是你知道外面的情况吗?”
  陈必时皱起了眉头。
  “军事情报局刚刚收到消息,台岛当局正在重建政府,是联合政府。”
  “联合政府,民进党……”
  “肯定有美国的影响,不然民进党不会与国民党组成联合政府。”刘诚志稍微停顿了一下,没等陈必时开口,又说道,“更重要的是,在联合政府中,除了总统之外,几个最主要的职务都是国民党的官员。”
  陈必时暗暗一惊,说道:“这肯定是美国干涉的结果。”
  “美国为什么要干涉台湾政权?”
  陈必时又是一惊,猛然明白了过来。
  “民进党就是一群鼠目寸光的乡巴佬,只是死盯着台湾那一亩三分地,从来就没有着眼大局。再说了,民进党只是美国培养的一条狗,没有利用价值了,自然会下台。在政治野心上,国民党远远超过了民进党。特别是在台军中,国民党的影响力非常大。美国在这个时候让国民党上台,目的非同寻常啊。”
  “果真如此的话,我们更应该尽快发动群众。”
  刘诚志看了有点死脑筋的陈必时。
  “不管怎么说,总不能等到国民党先动手吧?”
  “话虽这么说,可是现在还太早了。”
  “还早……”
  “缺少一个关键条件。”
  “什么条件?”
  “东北方向上的战斗不必多说,经罗耀武一番折腾后,就算顶不住,也能拖住美韩联军的前进步伐,不至于迅速战败。东南方向就难说了,就算动员,民众会抵抗美军,也不见得会抵抗台军。不管怎么说,都是一家人。”
  “这就是我担心的问题。”
  “问题是,怎么才能让民众自发的抵抗侵略者?”
  陈必时皱起了眉头。
  “只要打得够狠,让美军认识到,仅凭美台联军无法取胜,就很有可能让日本参战,到时候时机就成熟了。”
  “日本参战?”
  刘诚志点了点头,说道:“这只是迟早的事情,关键就得看你在东南打得如何。打得好的话,日本很快就会参战,我们就能及时扩大动员范围,发动人民群众。所以说,我们在战场上的表现才至关重要。”
  陈必时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表示明白刘诚志的意思。
  “你既然回来了,就给罗耀武打个电话,约束他一下,免得惹出大麻烦来。”
  “行,我等下就给他打电话,跟他好好谈一下。”
  “打算什么时候回去?”
  “还有些事情要办,怎么也得耽搁两三天吧。”
  “明天过来吃晚饭吧,晚上我们去找元首谈谈。”
  陈必时点头答应了下来,随即起身告辞。
  此时,东北前线,罗耀武确实搞得满城风雨。
  视察完部队,回到沈阳之后,罗耀武就组建了一支特别队伍,专门根据战争需要征用民间物资与设备,负责这件事的正是跟着他从前线回来的叶振邦。
  征用战争物资原本是小事,这也是法律所允许的,只是落到实际上却有很多麻烦。
  拿征用车辆来说,老百姓家的轿车派不上用场,只能征用运输企业的客车与货车,而地方运输企业都有关系网,范围一扩大,就惹上了麻烦。
  同样的问题,在矿产行业更加突出。
  东北有着非常丰富的矿产资源,原本都是计价卖给国家,可是在罗耀武这里,全都成了无偿征用。
  事情还没有闹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主要是罗耀武手里有枪,而且有动员令。
  只是谁也不能保证,照罗耀武的方式搞下去,最后会不会弄得下不了台。
  只有一点可以肯定,罗耀武的这些行动得到了绝大部分民众的拥戴与支持,极大的提高了民众的抗战积极性。
  当然,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第二卷
青山黑水
第五十七章
人情关系
  罗耀武可以把任何人的话当成耳边风,却不会对陈必时的说三道四。
  接到陈必时的电话后,罗耀武就让叶振邦带着队伍回了沈阳,征用军事物资的事情也暂时宣告停止。
  事实上,征用军事物资,只是醉翁之意。
  到底能够征收到多少军事物资,罗耀武心里非常有数。拿矿产资源来说,就算没有控制那几座矿山,政府也会打白条,让企业继续生产。
  罗耀武这么做,只是要表明态度,激发民众的斗志。
  既然已经达到了目的,那就没有必要把事情做绝了。
  当然,叶振邦的工作并没因此宣告结束。
  二十三日清晨,刚刚回到沈阳,他就见到了罗耀武,并且接收了一个新的任务。
  “飞机我已经帮你准备好了,马上就走。”
  “这么急?”
  罗耀武没有请叶振邦坐下,显然不会谈多久。“你带一个人随你回去就行了,见到余鸿飞之后,不管你用什么办法,也要让他答应下来。”
  叶振邦点了点头,接过了罗耀武递来的文件。
  按照罗耀武的吩咐,他只叫上了诸葛宏彦,其他几个兄弟都返回了警卫部队。
  在飞往北京的路上,叶振邦才大致知道罗耀武让他回去的原因。
  因为在二零九高地,叶振邦救过余鸿飞,还帮助他完成了任务,所以两人的关系比较特殊,就算余鸿飞不卖罗耀武面子,也得给叶振邦面子。
  最重要的是,余鸿飞已经被调到总参谋部,不但破格晋升为空军上校,还专门负责空军技术装备研制与开发工作。
  看上去,这是一个无关紧要的职位,与战争没有多大关系,实际却不然。
  如果在和平时期,余鸿飞的职务确实不那么抢眼。可是在战争时期,他这个位置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除去海军不说,这场战争中,中国军队最大的短板就是没有一支足够强大的空中力量。
  虽然问题不能完全归结于空军,毕竟空军的发展与国家的基础实力息息相关,但是要想在战争中扭转局面,就需要一支足够强大的空军。
  打到这个时候,中国在空军上的投入最为巨大。
  一些原本神龙见尾不见首的项目,也在战争期间浮上了水面。
  最引人瞩目的就是在朝鲜上空干掉美军E-8“联合星”的J-14战斗机。因为“14”这个编号给了技术验证机,所以这种战斗机的正式编号是J-20。
  编号只是个代号,从技术层面上讲,J-20就算比不上美军的F-22A,也远超过任何一种第四代与四代半战斗机,甚至在电子设备、复合材料等方面,比俄罗斯的T-50还要先进一些。
  苦于没有推重比超过十的大推力发动机,J-20的研制工作一直不太顺利。
  这也很好理解,发动机是战斗机的心脏,没有一颗强壮的心脏,再好的机体也很难发挥作用。
  当然,这个大推力发动机不是没有,而是达不到和平时期的设计标准。
  即便以俄罗斯的标准,一台发动机的工作寿命都要达到一千小时,而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军用航空发动机的寿命标准均在三千小时以上。
  试飞阶段,J-14的发动机只有区区二百五十个小时的使用寿命。
  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还是基础科技不够。
  只不过,在战争时期,这些问题都不是问题。
  打到现在,中国空军损失的所有战斗机的作战飞行时间都不到二百五十个小时,八成以上的还没有一百五十个小时。
  既然挺不了那么久,也就没有必要严格要求发动机的使用寿命了。
  J-20的量产工作已经开始,飞行员的培训工作也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按照计划,到年底的时候,J-20就能行成战斗力。
  有了作战力量,就得考虑如何使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4/4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