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英雄(校对)第26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5/419

  只要拖上三五天,等到中国军队的作战物资用光了,反击自然就会结束。到时候再发起进攻,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美韩联军来说,随着丹东与东港通航,物资补给已经不是问题。
  当然,帕特里奇并不知道,罗耀武要的就是这个结果。
  美韩联军转入防御作战,庄河方向上的压力顿时降低,战场主动权转移到了中国军队的手中。
  更重要的是,罗耀武可以从容不迫的选择主攻方向了。
  罗耀武此时要解决的,仍然是把主力放在哪,也就是主要打击哪支敌军。
  几乎所有参谋都认为应该重点围歼第二骑兵师,只要干掉这支美军,东北方向上的战争就算结束了。
  至少在美军增援部队到达之前,美韩联军只能退守丹东与东港。
  问题是,有办法歼灭第二骑兵师吗?
  暂且不说该师的战斗力如何,第七步兵师就跟在后面,而且美韩联军已经建立起了从东港到前线的补给通道,第二骑兵师与第七步兵师的处于巅峰状态。要打第二骑兵师,就得同时打第七步兵师。
  在投入三个集团军的情况下,显然办不到。
  那么,有没有办法增兵呢?
  增兵是没问题,只是能增派的只有二线部队。第十五集团军与第三十九集团军都在丹东方向上作战,只要向庄河方向上转移,美军就会调整部署。到时候,哪怕是集中五个集团军也不见得能够一口气吃下两个半美军师与三个韩军集团军。
  如果考虑到几个主力集团军的状态都不怎么样,希望就更加渺茫了。
  实际上,从一开始,也就是叶振邦提出东西夹击的作战想法时,罗耀武就知道,歼灭美军主力部队的难度太大了。
  这一战,只能向韩军下手。
  这也是罗耀武在此之前犹豫不决的原因。
  主要敌人是美军,而不是韩军。就算有把握干掉一个韩军集团军,甚至能够在此基础上打残另外一个韩军集团军,可是这会对美韩联军造成多大影响?
  没有意义的话,歼灭再多的韩军都没用。
  结果叶振邦那句“此消彼涨”化解了罗耀武的心结。
  东北本来就是次要战场,美军投入的兵力非常有限。第二机步师被打残、第四步兵师全军覆没之后,美军的战斗力大大降低,很多时候不得不让韩军去堵枪眼,不然也不会在攻打丹东的时候,把A集团军赶前线。
  打残韩军不是没有意义,而是有很大的意义。
  真能歼灭一个韩军集团军,就能迫使美军大举增兵,从而降低东南方向上的压力。
  如果能够迫使韩国退出战争,那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明确了这个目的,罗耀武就知道该怎么打了。
  当然,兵力优势仍然在敌人手里,毕竟韩军两个集团军有三十多万人马,而他投入的两个集团军还不到十万人。
  只是打韩军,罗耀武有绝对把握。
  最重要的就是战场主动权,而要获取主动权,就得让美军由攻转守。
  主攻方向不明,正好起到了这个作用。
  随着美韩联军转入防御状态,总攻也就顺理成章的开始了。
  主力仍然是第三十九集团军,罗耀武知道第十五集团军不是打进攻的料,也就没有让嫡系部队逞能。
  让第三十九集团军打主攻,还利用了姚万平被炸伤产生的影响。
  此时的第三十九集团军是求战心切,恨不得把敌人生吞活剥,哪会手下留情?
第二卷
青山黑水
第七十六章
如狼似虎
  打韩军,中国军队确实很有一手,简直是砍瓜切菜。
  不是说韩军的装备不够好,虽然比不上美军,但是韩国陆军的主力装备并不差,K2主战坦克、K21步兵战车、K9自行火炮、AH-1武装直升机都是不错的装备。
  也不是韩军的训练不够好,韩国全民皆兵,所有成年男性公民都得服兵役,而且在四十五岁之前都是预备役军人,每年要接受数十天的训练。
  主要还是士气问题,说到底就是为什么要打这场战争?
  别说入侵中国,就在统一朝鲜的问题上,很多韩国人也持不同意见。
  原因也很简单,韩国与朝鲜的差距太大了。
  韩国是继日本与新加坡之后,亚洲地区第三个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的国家,虽然只勉强跨过发达标准线,但是比起一穷二白的朝鲜来说,韩国简直就是天堂。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近些年来,有很多中国籍的朝鲜族人移民韩国。
  统一朝鲜,等于背上了两千多万个负担。
  韩国总共才五千多万人,加上两千多万人,等于稀释了每一个韩国人的财富,必然会降低绝大部分韩国人的生活水准。
  要知道,韩国的生活水准本来就不高,物价高得吓人。
  这种对平民大众来说没有多少好处的事情,自然不得民心。
  入侵中国,更是让很多韩国人无法理解,也无法接受。
  历史上,韩国从没击败过中国,朝鲜人也没像蒙古人与满人那样,问鼎过中原王朝,反而在绝大部分时候是中国的番国,连国王都得由中国皇帝册封。
  入侵中国,这不是找死吗?
  也许现在能够取胜,可是将来呢?
  美国人拍拍屁股就可以走人,反正中间隔着个太平洋。日本人也可以无所顾忌,毕竟历史上中国还没有成功入侵过日本。
  真要闹翻脸,倒霉的肯定是韩国。
  几十年后,等到中国再度崛起,肯定会秋后算账,拿韩国开刀。
  对于年轻一点的韩国人来说,也许还能见到那一幕。
  以统一为名打痛中国可以,但是入侵中国,确实没有那个必要。
  正是如此,包括绝大部分韩军官兵在内,很多韩国人都认为,没有必要追随美国,成为美国的帮凶。
  毕竟等到中国强大到连美国也对付不了的时候,就是韩国灭亡的时候。
  与其到时候四处求援,还不如现在留条活路。
  这种想法,在韩国高层中也不少见。就连韩国总统朴太玄都暗自打起了退堂鼓,不然也不会在丹东会战之后拒绝向前线增兵。
  军队无心恋战,自然打不了胜仗。
  打到二十三日夜间,第三十九集团军已经将位于战场最东面的韩军C集团军切了出来。
  包围行动不由第三十九集团军负责,而是由跟在后面的第十五集团军承担。
  之前在三个方向上发起进攻的,只是第十五集团军三个主力师各一个旅,以及一个二线步兵师。如此一来,从规模上看,就像是三个主力师的全部部队。实际上,三个主力师的六个主力旅全都跟在第三十九集团军后面。
  这道防线建立起来后,韩军C集团军的末日也快到了。
  要知道,第十五集团军的防线是出了名的硬,别说韩军,两个美军师都拿其无可奈何。
  歼灭战打响,罗耀武没再干预前线指挥,让部队放手去打。
  当时,罗耀武最需要解决的,就是进攻部队的物资供应。
  正如帕特里奇判断的那样,罗耀武准备的物资并不多,就算重点保障第三十九集团军与第十五集团军,也最多只能坚持五天。
  打到二十三日夜间,已经过去两天了。
  必须在接下来的三天之内完成歼敌任务,不然部队就会弹尽粮绝。
  叶振邦并不是后勤参谋,所以也只能留在司令部,做一些杂七杂八的事情,替其他参谋减轻负担。
  在罗耀武部署作战的时候,叶振邦却在应付一帮来自北京的记者。
  不但有国内的记者,还有不少国外记者。
  摊上这样的烂事,叶振邦也只有自认倒霉,谁叫他这个时候最清闲呢?
  “大家稍安勿躁,罗司令正在部署作战行动,完了就来与大家见面。”叶振邦本来就不善言辞,面对一群嘴能生花的记者,几乎没有办法招架。“请各位先在这里休息,遵守会场纪律,不要四处走动。有新的消息,我们的新闻发言人会及时前来通知各位。如果有什么需求,还可以找我们的警卫人员。”
  丢下这句话,不等记者发问,叶振邦就飞一般的逃走了。
  现在,他已经是上校,只不过任命书还没有下来,也没有时间去准备新的军装,所以还是穿的少校军服。
  罗耀武是一诺千金的人,自然不会食言。
  歼灭第四步兵师之后,他就亲自替叶振邦递交了晋升令,而且晋升理由就是在歼灭第四步兵师的战斗中做出重大贡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5/4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