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英雄(校对)第2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6/419

  二是让第三十九集团军的中路突击部队转向北上,缩小迂回范围,将三次切割改成四次切割,降低第二场围歼战的难度,把重点放在惠山,即第二场围歼战以消灭盘踞在惠山的五个韩军师为主要目的。
  三是让第三十九集团军加大突击力度,仍然按照预定方案迂回,只是不强求第四十集团军在惠山取得突破,从而秒年个三次切割变成两次半,加大第二次切割的保卫范围,然后再扫荡周围的残余韩军。
  显然,这三个选择都是有利有弊。
  罗耀武征求参谋的意见,只是一时还没有权衡出轻重厉害关系。
  心里想得透彻,叶振邦也就没有自作聪明。
  只不过,罗耀武没有打算让他把话烂在肚子里面。等到其他参谋说完,罗耀武敲了敲桌子,把这个问题甩给了叶振邦。
  “为什么不考虑第十六集团军?”
  听到叶振邦的话,罗耀武笑了笑,其他几个参谋却显得非常惊讶。
  “第十六集团军的状态……”
  罗耀武压了压手,打住了身边那个上校参谋的话,对叶振邦说道:“为什么要投入第十六集团军?”
  “留着也是留着,还不如早点派上去。”叶振邦早就吃饱了。“这场战役,贵在速决,如果不能迅速取得胜利,等到美韩联军反应过来,取胜的希望就非常渺茫了,而且战斗伤亡将大到我们无法承受。打到目前为止,我们一直在争取速战速决,不然也不会让第四十集团军与第三十九集团军打穿插,把歼敌任务丢给新编集团军。没能在惠山取得突破,我军的进攻速度已经慢了下来。如果不能尽快解决这个问题,或者让这个问题变得无足轻重,我们就很难速战速决。”
  罗耀武点了点头,示意叶振邦继续说下去。
  “向惠山增派部队的话,不管是提前投入新编集团军、还是让第三十九集团军改道,都会耽搁时间,少则一两天、多则三四天。到时候,美韩联军肯定采取行动了。我认为,还不如放过惠山,让第十六集团军顶替第四十集团军打穿插,协助第三十九集团军作战。打完了外围,再来打惠山也不迟。”
  “这样的话,只能迫使韩军向惠山集中。”
  “这有什么不好呢?惠山在鸭绿江南岸,又没挨着日本海。韩军要想突围,还得穿过盖马高原,那边的路可不好走。”
  “说不定,韩军会向我国境内发起进攻。”
  “可能吗?被我军包围,连物资补给都很困难,韩军拿什么进攻?”叶振邦回答得非常轻松,“如果韩军有这个觉悟,这场战争早就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了。”
  还有几个参谋想反驳叶振邦,但是见到罗耀武没有开腔,也就忍着没有开口。
  “这确实是个办法,把韩军压到惠山。”罗耀武掏出香烟,抽出一根后,把剩下的丢到了餐桌上,让参谋自便。“第四十集团军存在的问题我们早就应该考虑到了,没有提前做好准备,是我的疏忽。叶参谋提出的办法确实很有见地,而且很有大局观。现在正是寒冬,在盖马高原作战,对我军也不太有利。别忘了,制空权在美韩联军手中。虽然我军的野战防空系统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这不等于制空权,也不能确保我军作战部队不挨炸。拖下去的话,别说美韩联军主力出动,再炸得了几天,我们的突击部队就跑不动了,到时候还打个屁的歼灭战。”
  听到这话,那几个开始还有点愤愤不平的参谋顿时了然。
  罗耀武确实早就想到了对策,而真正猜出司令官心思的,只有叶振邦一个人。
  “就像叶参谋说的,留着也是留着,还不如早点派上去发挥作用。”罗耀武猛抽了两口烟,把剩下的大半截烟头掐灭了。“给第十六集团军下令,务必在十二小时内完成集结,按照军区司令部的作战指令投入战斗。”
  早餐也就吃到这,参谋都迅速返回工作岗位。
  因为第十六集团军是战役预备队,早就做好了战斗准备,所以只花了八个小时,突击部队就在前线集结完毕。
  一月八日傍晚,第十六集团军在惠山东北,图们江上游的茂峰进入朝鲜。
  为了加大牵制力度,当天晚上,第六十五集团军在庄河方向上发起反击,集中力量攻打美军第二骑兵师。
  到此,罗耀武毫无保留的投入了全部主力集团军。
  当然,罗耀武没有打光全部牌。在他手里,还有足足七个新编集团军与三个民兵纵队没有上场呢。
  只不过,到这个时候,帕特里奇再也没有什么好怀疑的了。
  罗耀武盯上了韩军D集团军,一次投入四个主力集团军打歼灭战,还动用了五个新编集团军与至少一个民兵纵队。
  韩军D集团军肯定顶不住,崩溃只是迟早的事情。
  问题是,突围也没有那么容易。
  西边有第十五集团军,第三十九集团军则在战场南面迂回包抄,东边是日本海,北面则是中国本土。
  韩军D集团军能往哪里逃?
第二卷
青山黑水
第八十七章
铺开了打
  如果说韩军无路可逃,那肯定不现实。
  第三十九集团军的任务是穿插分割,而不是阻击,即便突击速度惊人,大部队也集中行动,没有像第十五集团军那样建立防线。也就是说,如果韩军D集团军向南突围,还是有希望的。
  可惜的是,现在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
  挡住韩军突围步伐的不是第三十九集团军的突击部队,而是寒冷的天气,以及崎岖复杂的地形。
  别忘了,朝鲜东北地区主要是高原,最有名的就是盖马高原。
  六十多年前,美军陆战队就是在这里被志愿军击溃,最终全线崩溃,不得不逃到兴南乘船出海。
  朝鲜半岛的冬天本来就非常寒冷,盖马高原更胜一筹。
  虽然韩军官兵并不缺乏御寒衣物,两个月前,冬装就送到了前线,主力作战部队还拿到了由美国提供的极地作战服,但是受后勤保障困难影响,韩军D集团军的物资一直不太充足,严重缺乏油料。
  更要命的是,朝鲜的基础设施非常薄弱,为了取暖,韩军不得不配备大量发电设备。
  这样一来,油料消耗更加惊人。
  可以说,美韩联军坚持在西线用兵,就连被全歼的第四步兵师也是在慈江道活动,没有到东线去,与东线的恶劣环境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朝鲜人民军还能在东北地区坚持抗战,也是依托了当地的自然条件。
  要是在两个月前,韩军D集团军还有可能向南突围,毕竟那个时候还不太寒冷,就算道路泥泞,部队也能走出去。
  随着气温降到零下二十摄氏度以下,部分地区还在零下三十摄氏度以下,韩军要想靠两条腿突围,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从一开始,韩军D集团军就没有想过突围,至少没有想过成建制的突围。
  如此一来,除了部分部署在盖马高原南部地区的小股部队趁机溜走之外,韩军D集团军的主力全被围住了。
  不能突围,就只能死守。
  在荒凉的高原上,能够供韩军死守的地点并不多。
  可以说,除了惠山,韩军别无选择。
  结果就是,当第十六集团军投入战斗,第三十九集团军提高突击速度,将包抄线路扩大近一倍之后,包围圈内的韩军不得不向惠山集中。
  对此情况,帕特里奇也是无能为力。
  打到九日凌晨,帕特里奇除了让已经精疲力尽的韩军E集团军与F集团军继续猛攻由第十五集团军守卫的熙川之外,还让第二机步师向第七步兵师移交防线,撤到鸭绿江南岸集结。
  就算韩军D集团军抱成团,随着作战物资耗尽,最终肯定守不住,还是得突围。
  不能向南突围,就只能向西突围。
  既然要突围,就得有接应部队。
  虽然帕特里奇一直对韩军的作战表现非常不满,但是他知道,韩军再也经不起战败,要是D集团军重蹈覆辙,韩国很有可能因此退出战争。
  必须保住D集团军,那就不能把希望寄托在韩军身上。
  此时,第二机步师的战斗力已经有所恢复。
  增补的兵力到了一大半,该师总兵力超过一万五千人,只比正常情况少了几千人。加布里埃尔答应补充的作战装备也到了一些,至少能够组建一个减编的装甲旅。虽然比起正常情况,第二机步师现在的战斗力仍然有很大的差距,但是集中到一个地点,仍然是一支不可小觑的突击力量。
  显然,帕特里奇不会让第二机步师去熙川。
  第十五集团军的主力就在熙川,至少有两个师在那边对付韩军的两个集团军。兵力密度已经够大了,再增派作战部队起到的效果并不明显。
  再说了,韩军D集团军正在向惠山集中,突围的话,也不会绕道熙川。
  让韩军E集团军与F集团军继续猛攻熙川,只是为了拖住第十五集团军的主力。如果能够打下熙川,第十五集团军就只能退守江界。到时候,美韩联军就能集中兵力围攻这座已经被炮火炸成废墟的城市。
  从防御角度考虑,第十五集团军肯定会死守熙川,确保江界不被围攻。
  如此一来,第二机步师的目的地就是江界!
  只要打下江界,就有机会与D集团军会师,也就有办法把D集团军救出来。
  问题是,江界的防御也不弱。
  守在这里的,除了第十五集团军中在防御作战中表现最顽强的四十五师之外,还有该集团军编下的三个独立旅,其中一个还是装甲旅。
  仅这四支部队的总兵力就在三万人左右。
  这还不是全部。之前在慈江道与两江道交界处作战的三个新编集团军中,至少有一个新编集团军在八日夜间到达江界,加入防御作战。
  因为江界是第十五集团军与第三十九集团军的大后方,所有作战物资都得通过这里送往前线,而运送作战物资的主力是民兵,所以在江界至少还有半个民兵纵队。
  这些力量加起来,没有十万也有八万。
  也就是说,守在江界的中国军队有十多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6/4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