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英雄(校对)第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19

  “南面,火光与爆炸声传来的那个方向。”
  叶振邦的眉头跳了几下,神色顿时黯淡了下来。所有的迹象都表明,落到战场北面的空降兵都在夜间南下,冲向台军的防御阵地。这还不是最需要考虑的问题,就在天亮前大约半个小时,从南面传来的爆炸声明显稀疏了许多,在叶振邦他们停下来的时候,连枪声都变得非常微弱了。这意味着,要么是空降兵突破了台军的防线,要么是台军消灭了蜂拥而上的空降兵。虽然心存一丝幻想,但是理智告诉叶振邦,后者的可能性更大。
  “班副……”
  听到甘应明的话,叶振邦猛的回过神来,随即掏出地图。展开地图时,他对围过来的几名战士低声说道:“我们不能继续南下了,趁着天色还没有完全放亮,我们得赶紧离开这里,找处隐蔽的藏身地点。”
  “往东走。”甘应明在地图上指了一下,“这边有一条通到大甲溪的排水管道,台军肯定想不到我们会躲在下水道里。”
  叶振邦点了点头,用目光询问了其他人,没人提出反对意见。
  五分钟后,这支由六个兵加一个军营组成的小股部队离开农舍废墟,踏上了一条没人走过的征途。
第一卷
时势英雄
第四章
突然袭击
  袭击来得非常突然。
  先是一枚火箭弹准确无误的击中了最前面那辆军用吉普车,车内三名台军士兵无一幸免。火箭弹留下的尾烟还未消散,第二辆军用吉普车的驾驶员刚刚踩下刹车,密集的弹雨就罩住了车队末尾的那辆军用吉普车。
  虽然这辆属于警卫营、经过特别加强的军用吉普车的车门与车窗都能挡住两百米外射来的步枪子弹,但是当不住通用机枪在一百米外打来的钢芯穿甲弹,而且弹头穿过车门与车窗后会失去稳定性,打在人体上更加致命。
  与第一辆军用吉普车里的台军一样,这辆车里的三名台军士兵也当即身亡。因为子弹无法让高速行驶的军用吉普车停下来,所以这辆“无人驾驶”的军用吉普车撞上前面的大切诺基之后才停了下来。
  虽然大切诺基的驾驶员在紧急关头踩死刹车,得益于ABS、EBD等刹车控制系统,没有撞上前面的军用吉普车,但是猛烈撞击仍然让坐在后排的罗伯特-李、副驾驶位置上的周姓警卫员与驾驶员暂时失去活动能力。
  作为少将守备司令的警卫人员,个人素质绝非一般。
  第二辆军用吉普车还没完全停住,后排的台军战士就操起车顶上的M2H重机枪,把枪口对准了火箭弹飞来的方向,只是没等他扣下扳机,一颗由半自动狙击步枪打出的弹头就赶在声音到达前打穿了他的头盔。
  副驾驶位置上的台军战士的反应速度也很快,迅速将车门上的MK19对准道路右侧可能埋伏有敌人的树丛,并且打出了榴弹。只是他并没注意到,在他用四十毫米榴弹轰炸树丛的时候,一颗三十五毫米榴弹从军用吉普车左侧车门上、专门为驾驶员开设的通风窗口内打了进来。
  与来时一样,袭击去得也很快。
  爆炸产生的烟尘还未散去,叶振邦与甘应明一左一右、相互掩护着靠近第二辆军用吉普车。确定车内的三名台军士兵全部完蛋之后,叶振邦向后面的大切诺基指了一下,比划出了包抄的手势。
  甘应明端起步枪,将枪口对准敌人最可能出现的地方,小心翼翼的向车辆右侧移动。
  这时用叶振邦携带的PT89式火箭筒干掉第一辆军用吉普车的池锐刚赶了过来,在叶振邦的右后方找好依托点,将03式伞兵突击步枪的枪口对准了大切诺基的左前门。在他的位置上,正好能看到被安全带拽着的司机、以及那双抓着方向盘的手。
  在道路右侧打掩护的柯良雄从树丛里跑了出来,在路沿上架起88式班用轻机枪,将枪口对准了大切诺基的右前门。虽然卧低后看不到副驾驶位置上那名台军士兵的情况,但是只要有一点风吹草动,柯良雄手里的那挺机枪能以每分钟三百发的速度,将弹箱里的两百发钢芯穿甲弹全部打出去。
  最后包抄到位的是从后方赶来的卢鼎炫,在开始的战斗中,他用半个弹箱的子弹干掉了末尾的那辆军用吉普车,击毙了车里的三名台军士兵。
  看到战友占据了有利位置后,叶振邦右手平端着突击步枪、左手前探,小心翼翼的靠了上去。一颗子弹打穿了前挡风玻璃,正好打在驾驶员的脖子上,碎裂的弹片割破了颈部大动脉。仪表盘上的血迹证明,中弹后鲜血像喷泉一样涌了出来,这名穿着名牌西装,腋下却别着一把M1911A1型大威力手枪的司机肯定在断气前用力挣扎过,只是任何挣扎都无法抵消死神的请柬。
  这家伙肯定不寻常。
  叶振邦长出口气,向已经绕到大切诺基右前门处的甘应明点了点头。
  甘应明拉开越野车右前门、检查副驾驶位置上那名别着上士肩章的台军士兵时,叶振邦把枪口对准了左后门,看清楚蜷缩在座位下、同样西装革履的那个年轻人后,他才小心翼翼的拉开了左后门。
  砰——砰——砰……
  没等叶振邦看清那人是死是活,03式伞兵突击步枪三发点射时特有的枪声就打破了寂静的场面。等他抬起头来,甘应明用枪口挑起被击毙的台军上士的右手,让他看到了台军上士手里那支已经解开保险的T51K型半自动手枪。
  叶振邦长出了口气。
  甘应明的举动表明,他确实是班里最精明、最有心机的战士。这个小小的动作,足以说明问题。
  发现车队,部署伏击行动的时候,虽然叶振邦没有提到击毙所有台军,更没有说出“不留活口”这种足以将他送上军事法庭的蠢话,但是理智高速他,在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的情况下,俘虏只能拖累他们,所以他着重强掉了当前的局势,并且把最机灵的甘应明带在身边,把一击必杀的任务留给了那几个脑袋不太灵光的战士。事实证明,叶振邦对甘应明的判断没有错。
  甘应明开枪击毙唯一幸存的台军士兵后,已经死无对证,谁也不能说他们杀害俘虏。
  没有俘虏,他们才能走得更远。
  就在叶振邦的精神即将放松下来的时候,一束由金属反射的光芒落入他的眼中。转瞬之间,多年高强军事训练产生的本能反应让他迅速向光束相反方向,也就是左侧卧倒,并且举起突击步枪,将枪口对准了右侧。身体还在空中,叶振邦看到反射光线的不是枪支,而是一支笔筒般的物体。这个发现,让他放松了右手食指,没有扣下扳机。
  是注射器!
  身体撞到地面上,让叶振邦猛的反应了过来,也让他顾不上左臂的伤痛,像弹簧从地面上跳起,扑到了越野车后排的那个年轻人身上。
  晚了,就晚了半拍。
  叶振邦夺过那人手里的针筒时,毒液正从脖子上的注射处向四周蔓延,能让血管迅速变黑的剧毒物质让整个场景看上去让人毛骨悚然。
  “小心,别碰到针头。”
  听到甄志明的叫声,叶振邦哆嗦了一下,放弃了试探的想法。
  “班副,你没事吧?”最先赶到的不是躲在最后面的军医,而是跟在叶振邦后面的池锐刚。
  “我没事。”叶振邦朝池锐刚点了点头,把目光转向了走过来的甄志明。
  “这东西我在一个论坛里见过,听说是美国中央情报局开发的暗杀工具。当然,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用来自杀。”甄志明小心翼翼地接过注射器,再更加小心翼翼的取下了残留着剧毒物质的针头,取处推杆后将前端对准叶振邦,笑着说道,“这种注射器在国内生产,听说产地在福建,出厂价不到一元钱。”
  叶振邦瞪大眼睛,看到了四个比芝麻还要小的汉字。
  “不会吧,这东西是国内造的?”
  “小心点,别碰到上面的剧毒毒药。”
  池锐刚与甄志明讨论那只注射器的时候,甘应明已经用铁钩将那具变得碳黑的尸体拖到吉普车外面,正在把一只从越野车后备箱里找出来的塑胶手套戴在右手上,准备彻底搜查尸体。
  “老虎,你对尸体感兴趣?”
  甘应明朝靠上来的柯良雄笑了笑,没有答理他,而是朝叶振邦投去了询问的目光。
  “小心点。”叶振邦吩咐了一句,就把目光转向了越野车的后排座位。
  猛烈的撞击肯定把那个服毒自尽的年轻人抛到空中,让他失去知觉,不然他应该用那把掉在车里的伯莱塔M92FS自卫或者自杀,而不是劳心费神的用毒药自尽。有胆量自杀的人都不是孬种,肯定有坚定的信念与意志,绝非普通人。这个判断证明了叶振邦的猜测,也证明他的战术指挥没有错,即设法从大切诺基的乘客身上获取情报,而不是一股脑的干掉所有人。
  撞击还让放在后排位置上的一具文件箱飞了起来,里面的文件洒了一地。
  随便翻找了一阵,叶振邦的目光就落在了露在座椅与右侧门那条缝隙外的纸片上。想到那人是头朝右倒下的,叶振邦猛的想到了什么。
  取出纸片,展开扫了一眼,叶振邦就意识到,他们伏击的不是一支普通车队,那个服毒自尽的家伙不是因为绝望而自杀,而是为了保住脑袋里的秘密。
  他是间谍,还是特务?
  也许只是台湾军事情报机构的特工吧。
  叶振邦长出口气,抬起头来的时候,看到甘应明将一个钱包从尸体西装的内袋里掏了出来,翻看一下后就走了过来。
  “美国人,电子设备公司的系统工程师。”甘应明把钱包,以及夹在钱包中间的护照一同递给了叶振邦,“没有沾上血,不会有毒。”
  “你觉得他是工程师吗?”叶振邦把手里的纸片递给了甘应明。
  只看了一眼,甘应明就锁紧了眉头,因为那不是一张普通的纸片,而是一张做了特殊标记的军用地图。虽然看不懂地图上的那些特殊符号,还有用暗语书写的标示,但是甘应明一下就想到,这张地图才是关键所在。
  “他肯定是间谍,或者特工,关键就在这张地图上。”
  甘应明长出口气,迟疑了一下,问道:“班副,我们得尽快离开这里,找个地方藏起来之后再来研究这张地图。”
  叶振邦点了点头,朝西面看了一眼,说道:“我们从原路返回。”
  “远路返回?可是……”
  “这份地图果真关键的话,台军肯定不会料到是几个迷了路的空降兵干的,也就不会料到我们会去战斗最激烈的地方。如果恰恰相反,台军就不会在意,也就不会专门派部队来寻找我们几个。”
  甘应明点了点头,没再多说什么。
第一卷
时势英雄
第五章
烈火将军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叶振邦不知道那张地图是打开胜利之门的钥匙,也没想到应该设法与大部队取得联系。
  这支“六加一”空降兵小队原路返回时,海峡对岸的前线指挥部内,一场无形风暴正在酝酿之中。
  面积相当于半个礼堂的大会议室内,只有讲台上的少校参谋在介绍战场情况,波澜不惊、没有半点语气与语调、像是电子合成出来的话语传达的无非是一些“作战不利”、“进攻受挫”、“调整计划”之类的低容量信息。讲台对面的长方形会议桌两旁,除了左边首席位置上那名看上去约莫四十五岁、皮肤黝黑得有点过分的空军少将在吞云吐雾,还时不时用戴着假指套的左手食指敲打几下桌面、显得很不耐烦之外,其他十多名三军将领、包括主席位置上的陆军上将都正襟危坐,一副如临深渊的样子。
  “……大致情况就是如此。”
  少校参谋说完,没有立即走下讲台,而是朝主席位置上的陈必时上将看了过去。
  身为攻台作战总司令、前线联合总指挥,陆军上将陈必时不但是将门之后,还是军队的栋梁之才。论资历、威望、身份、地位、关系与才能,陈必时在全军数千名将领中都能名列前十,由他主持攻台作战行动,也是众望所归。
  朝少校参谋点了点头,陈必时斜着瞟了眼左手边正在摆弄一只打火机、精神一点都不集中的空军少将。
  满屋子的军人中,这个晒得跟马来人一样的空军少将最为醒目,因为就他一个人穿空降军的数字迷彩野战服,在大腿外侧的枪套里插了支表面熏黑的九毫米战斗手枪,而不配发给将官的自卫手枪。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