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英雄(校对)第3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6/419

  轰炸北京,绝对要付出极为惨重的代价。
  虽然美国在二零一二年第三季度末就重启了B-2A的生产线,甚至让诺思罗普公司对这种在二十多年前研制的隐身轰炸机进行改进,计划从二零一三年的第四季度开始,生产全新的B-2B,到二零一三年第二季度末,美军B-2A机群的规模已经达到一百二十架,是战前的六倍。但是中国是世界上国土面积第三大的国家,而且受冷战时期与苏联对峙影响,在广大的战略后方有众多军工厂,比如在西南的重庆市就有好几家大型军工企业,轰炸这些目标需要足够多的轰炸机。
  受此影响,打到这个时候,美军的轰炸机数量仍然严重不足。
  因为没有可以替代B-2A执行大纵深战略轰炸任务的合适机种,即便是航程、载弹量与速度都要更加出色的B-1B,也因为缺乏隐身能力,又无法随心所欲的使用那些需要卫星系统支持的战略巡航导弹,所以美军的B-2A全部用在战略轰炸上,重点打击中国的军事工业体系。
  如此一来,要想轰炸北京,还是得动用战术航空兵。
  毫无疑问,用战术航空兵去打击那些得到了超远程防空系统保护的目标,需要付出非常大的代价。
  再说了,北京市只是一个人口众多的职能型城市,战争爆发后,很多重要的军事机构与政府机关都已迁出市区,大多迁往战略大后方,比如西安与成都,可供美军轰炸的高价值战略目标并不多,就算有,也主要分布在郊区。
  受此种种因素影响,美军也就没有理由轰炸北京市。
  问题是,打到这个时候,北京几乎成了前线。
  更重要的是,部署在北京的那些射程在两百到四百公里的超远程防空系统对执行战术轰炸任务,特别是打击部署在渤海湾沿岸地区的岸防导弹部队的美军战机构成了威胁,迫使美军不得不扩大轰炸范围。
  因为超远程防空系统体积庞大,大多部署在郊区,所以前面十多天,美军也只轰炸了北京郊区的军事目标,没有轰炸市区。
  直到八月十一日这一天。
  起因还是在罗耀武身上。
  虽然罗耀武直接指挥战术弹道导弹部队,但是随着作战部队退出阜新与锦州,加上导弹部队一直靠后部署,距离前线至少有两百公里,所以那些射程在五百公里左右的战术弹道导弹无法对美军的前沿机场构成威胁。
  为了降低岸防导弹部队与防空部队的压力,罗耀武在八月初就要求部署在大后方的导弹部队打击辽东地区的主要空军基地。
  因为动用这些部队需要得到最高统帅部的批准,所以罗耀武没有直接指挥权。
  最初的时候,最高统帅部还没打算使用这些射程在一千公里以上的弹道导弹,毕竟这会招来美军的疯狂报复。
  要知道,在东南战场上,陈必时动用了大批中程弹道导弹部队,结果美军把轰炸范围扩大到了两湖两广,甚至出动轰炸机打击了部署在重庆东部与贵州东部地区的导弹部队,让这些原本就不太平静的地区又起波澜。
  只是到了八月十日,最高统帅部也稳不住了。
  美军的轰炸范围越来越大,部署在北京周边的防空部队损失惨重,就连部署在天津、唐山与秦皇岛的岸防部队也遭到重大损失。如果不能遏制美军的轰炸力度,不但岸防导弹部队将迅速崩溃,连首都圈的防空网都将被击溃。
  这个晚上,部署在首都附近的弹道导弹部队袭击了美军机场。
  美军随即展开报复行动,出动部署在日本的FB-22轰炸机,对中国军队的弹道导弹部队进行重点截杀。
  结果在十一日上午的一轮轰炸中,两架FB-22发现了通过北京市区进行战场规避的导弹发射车,并且投下了炸弹。
  那几辆导弹发射车被当即摧毁,方圆数百米范围内的民房、以及上千市民也受到牵连。
  更重要的是,这开启了美军轰炸北京市区的先例。
  从根本上讲,美军指挥官批准这一轰炸行动,也多半是想试探中国的底线,即中国当局会不会就此展开报复行动,以及中国民众会受到多大影响。
  不管怎么说,北京肯定得打下来,就算现在不炸,等到地面部队打过山海关,还是得轰炸北京。
  这场轰炸对中国民众造成了多大的影响,恐怕很难说得清楚。
  原因也很简单,北京市区遭到轰炸的消息被严密封锁,即便市民听到了爆炸声,也看到了爆炸产生的火球,但是郊区一直在挨炸,也就没有多少人起疑。更何况,轰炸现场很快就被卫戍部队封锁,市民根本无法靠近。
  在新闻管制的情况下,要想掩盖真相也不困难。
  关键还是中国当局受到的影响,即美军开了这个先例之后,会不会变本加厉,以战略轰炸来摧毁中国首都,从而瓦解中国军民的斗志。
  要知道,美国是最先玩战略轰炸、也是玩得最拿手的国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整个日本都被美军的战略轰炸变成了废墟,何况一个小小的北京。
  更重要的是,阜锦会战失利,已经对中国军民的抗战斗志产生了影响,也对刚刚冒起来的胜利希望产生了打击。如果让军民认为怎么都无法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军队的士气很快就会垮下去,民众也不会积极抗战。
  中国有十四亿人,可是其中十三亿都是甭派。
  由此可见,中国当局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这场轰炸产生的深远影响!
第二卷
青山黑水
第一百三十八章
战略报复
  罗耀武赶来的时候,参谋都守在会议室外面。
  “军长……”
  “都准备好了?”
  叶振邦点了点头,说道:“都准备好了,就差你一个。”
  “等等也无妨,好让他们知道等人的滋味。”罗耀武掏出香烟,给围在附近的参谋都散了一根,“游击队那边的工作安排得怎么样了?”
  叶振邦点上了烟,说道:“全都安排下去了,只要我们这边开打,各地游击队都将全力配合。”
  “特种部队派出去了吗?”
  “还没有,等到战役部署完成后再出动,让他们多休息一段时间。”
  罗耀武点了点头,把目光转向了其他参谋。“怎么样,你们的工作都安排好了?”
  “军长,我们早就安排好了,你还是进去吧。”
  “行,你们都去忙,没事的就回去休息。叶参谋,你跟我来。”
  叶振邦苦笑了一下,只能硬着头皮跟在罗耀武身后进了会议室。
  里面没人,只有一套刚刚搭建好的视频电话通信系统,十多个屏幕上,各显示着一个参会人员的半身像。
  显然,这是最高级别的军政会议。
  参会人员中,除了高层会议的所有成员之外,还有各大战区的司令官,包括陈必时与王虞珉。
  其他人早就入场,只有罗耀武拉在最后。
  这也难怪,朝阳这边只是临时的前线司令部,罗耀武刚刚决定把指挥中心转移到秦皇岛市,所以准备通信设施花了些时间。
  叶振邦没有走到摄像机面前,而是坐到了一旁的椅子上。
  “好了,人都到齐了。”主持会议的仍然是狄劭康。“大家都知道,美军在今天上午轰炸了北京市区。出于安全考虑,最高统帅部的成员均以按照规定进行了临时疏散。虽然从我们已经掌握的消息来看,这是一次战术级别的轰炸行动,打击对象也是经市区进行战场转移的导弹部队,但是结果已经造成,美军开了先例,北京不再安全。”
  “北京早就不安全了。”
  发言的是一位高层会议的成员,显得很气氛,而且明显针对罗耀武。
  对这种带有挑衅意味的话语,罗耀武并没放在心上,毕竟这是视频电话会议,就算他发火也影响不到其他人。
  “我们必须反击。”几个战区司令中,王虞珉率先发言,“在此之前,美军已经多次轰炸我们大后方的重要目标,一直在试探我们,现在变本加厉,开始轰炸北京市区,还导致了上千平民伤亡,如果我们不进行反击,美军肯定会认为我们不敢反击,从而在作战行动上更加肆无忌惮。”
  听到这话,罗耀武笑了起来。
  叶振邦也笑了笑。
  可以说,王虞珉是几个战区司令中,对美军的战略轰炸最深痛恶绝的一个,因为在此之前,美军重点打击的就是华中战区内的弹道导弹部队。
  更重要的是,因为陈必时指挥的东南战区范围有限,且被美军控制了大部分地区,所以很多配属给东南战区的导弹部队都部署在华中战区,由王虞珉统一指挥。作战行动上,王虞珉也是倾力支持。
  现在,华中战区的导弹部队损失惨重,让王虞珉很难向陈必时交代。
  当然,也没有交代的必要,陈必时知道挡不住美军的战略轰炸,不然不会把导弹部队交给王虞珉,也就不会因此为难王虞珉。
  再说了,陈必时能复制,王虞珉也做了不少努力。
  华中与东南两大战区唇亡齿寒,两人谁也离不开谁。
  “我们肯定要进行反击,关键是何种程度的反击。”刘诚志接过了话题,“按照军事情报局提供的消息,轰炸北京市区的是部署在日本的FB-22轰炸机,而且执行的也正是猎杀导弹发射车的任务。如果我们有针对性的反击,就应该打击日本的美军基地。如果不是,就应该对准东北战场上的美日联军。”
  “这有区别吗?”王虞珉有点急了,“打哪都是打,关键是打,而不是打哪。”
  “打蛇要打七寸,打偏了,不但打不死蛇,还会被蛇咬。”陈必时这时才开口,“既然是战术行动,我们首先还是得考虑战术层面上的需求。罗司令,东北战况吃紧,打击美日联军的空军基地有帮助吗?”
  “当然有,不过有多大,那就难说了。”
  罗耀武这么一说,叶振邦就皱起了眉头。
  很明显,王虞珉主张扩大反击规模,而不仅仅局限在战术层面上。问题是,陈必时却不赞同这么做,认为应该限制在战术层面上。两人的观点都有道理,没有谁对谁错的问题。分歧也主要是两人对这次反击行动的理解不同。
  按理说,罗耀武应该支持陈必时。
  原因也很简单,他与陈必时的关系非同寻常。在这种最高级别的会议上,罗耀武这个前线司令官的话很有分量。只要他支持陈必时,这次反击行动就多半控制在战术层面上。相反的话,则很有可能扩大到战略级别。
  “罗司令,此话怎么说?”见到罗耀武言到即止,狄劭康问了一句。
  “东北战况确实很吃紧,甚至可以说是万分危急。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找到能够击溃美日联军的机会,加上东北军一直没有获得足够的补充。只要再次开打,我们能不能守住朝阳与葫芦岛都是个问题。”罗耀武长出口气,话锋一转,说道,“问题是,打击美日联军的前线机场能有多大帮助?现在美日联军已经控制了大半个东北,别说空军基地,光是民用机场就有几十个,我们有多少力量能够摧毁这些机场?即便能够做到,美日联军还能依靠朝鲜半岛上的军用机场。事实上,别说打击朝鲜半岛上的军用机场,以我们目前的实力,根本不可能摧毁东北地区、甚至是辽东地区的所有机场,连大规模破坏都办不到。这样的战术反击也就是做做样子,连皮毛都伤不到,有什么意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6/4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