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英雄(校对)第39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4/419

  问题是,重磅炸弹严重限制了战机的携带量。
  就拿美军广泛使用的F-35A来说,在不使用外部挂架的情况下,最多只能在弹舱内携带一枚两千磅级的重磅炸弹,即便使用外部挂架,也最多只能携带七枚。如果使用二百五十磅的小直径炸弹,内部弹舱就能挂载四枚,用上外部挂架的话最多能携带二十二枚,载弹量是重磅炸弹的三倍以上。
  携带能力降低,战机的作战效率自然大大降低。
  只不过,对美日联军的地面部队来说,这些都不是问题。
  既然东北军还盘踞在材料厂里,而且修建了地下防御工事,就得让空军出力。
  天黑后,美军继续展开轰炸。
  毫无疑问,打击地下目标,要比轰炸地表目标麻烦得多,作战效率也低得多,仅仅是甄别轰炸效果就需要花费大量时间。
  轰炸从夜间七点三十分持续到十点三十分,美军才完成了第一轮打击。
  这次,美日联军吸取了教训,没有立即推进,而是派出无人侦察机,对材料厂及其周边地区进行全面侦察。
  毫无疑问,这个决定,至少拯救了数百名美日官兵。
  轰炸确实起到了左右,可惜的是,没能彻底摧毁东北军的地下防御工事。
  从无人侦察机用毫米波合成孔径雷达拍下的照片来看,东北军不但在材料厂修建了大量地下防御工事,还用钢材对地下防御工事进行了加固处理,很多地方,甚至直接用钢轨作为地下坑道的横梁。
  显然,这样的防御强度,超过了美军钻地炸弹的摧毁能力。
  事实上,在其他战场上,美军还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暂且不说如何把钢轨送入地下坑道,仅仅是在狭窄的坑道里将钢轨架起来就是一件让人无法想像的事情,至少美军办不到。
  可是,事实就是事实,夜间的轰炸仅仅除掉了地下坑道的表土,没有伤到坑道本身。
  无可奈何之下,美军只能再次呼叫空中打击,让战机带上激光制导炸弹,对地下坑道的交汇出与出入口进行精确轰炸。
  这次,美军使用的仍然是两千磅级炸弹。
  只不过,不是钻地炸弹,而是装药量高出将近三倍的高爆弹。
  相对而言,轰炸效果还算理想。
  虽然高爆弹无法钻透坑道顶部的加固钢梁,但是肯定能够阵塌坑道,达到堵塞与瘫痪坑道的目的。
  这轮轰炸从二十七日凌晨一点四十五分开始,持续到了二点过五分。
  经过二十分钟的高强度轰炸之后,美军才初步确认,材料厂的地下坑道系统已经被彻底瘫痪,就算仍然有部分东北军幸存了下来,也无法上到地面,更加不可能在美日联军发起地面突击的时候组织起有规模的反击行动。
  得出这个结论之后,美日联军才再次开上津滨大道,向主城区推进。
  与美军指挥官判断的一样,东北军确实没有对美日联军进行有效阻击。
  虽然在美日联军推进的时候,部分幸存下来的东北军将士躲在附近的建筑物废墟里,向美日联军打冷枪,毙伤了一些敌人,但是美日联军的推进行动基本上没有受到影响,也没有因此而停止前进。
  只不过,美日联军的进攻行动并不顺利。
  天亮前,美军先头部队到达了西安路附近。
  在这里,美日联军再次遭到东北军的顽强阻击,而且东北军将防御阵地设在了西安路西面的两座化学工厂里!
  更要命的是,这是两座染料化学厂!
  也就是说,在这两座化学厂里肯定有不少有毒化学品。就算东北军不打算与美日联军打一场“化学战”,美日联军在进攻的时候也得有所顾虑,特别是在呼叫空中支援的时候,肯定得考虑到轰炸的附带伤害。
  如果不小心炸到了化学厂的有毒化学品仓库,方圆数公里都将变成无人区。
  虽然美日联军拥有完备的防化学装备,但是对于进攻部队来说,戴上防毒面具肯定会影响作战行动。再说了,在城市战中,很少有步兵在戴着防毒面具的情况下作战,而且东北军肯定会利用这一有利情况。
  受此影响,天亮前,美日联军没有发起进攻。
  当时,美军前线指挥官也是举棋不定。如果有可能的话,美日联军肯定希望绕过这两座化学厂,避免不必要的伤亡。
  问题是,绕得过去吗?
第三卷
血火辉煌
第四十六章
举步维艰
  到了二十七日上午,主要战场转移到了双港镇。
  虽然在最初的时候,帕特里奇并没把南面迂回当成主攻方向,但是C集团军先头部队在滨海机场的糟糕表现,让他认识到,如果不能尽快开辟新的战线,扩大进攻范围,迫使东北军在更长的战线上,才能尽快打下天津。
  受此影响,帕特里奇在二十六日就命令C集团军抽调两个美军主力师与两个日军二线师从滨海机场南下。
  如此一来,双港镇成为了美日联军重点攻打的对象。
  作为位于东南方向上,紧挨着主城区的双港镇,可以说是天津主城区外围防线上最重要的结点之一。只要拿下了双港镇,美日联军就能沿着密集的道路网继续向前推进,对津汕高速构成威胁,从一零七省道或者二零五国道北上,从津港运河东面攻入天津主城区,将东北军的防线拉长近一倍。
  要知道,第二十六集团军的主力几乎全部部署在天津主城区的北面。
  也就是说,只要美日联军能够在天津主城区南面投入足够多的兵力,沿着主要道路发起进攻,东北军的防线就将岌岌可危,不得不在城区内与美日联军作战。打到这个地步,究竟鹿死谁手,那就很难说得清了。
  正是如此,帕特里奇才抽调了C集团军将近三分之一的兵力去攻打双港镇。
  只不过,美日联军进攻行动并不顺利。
  虽然双港镇在外环线外,建筑物不是很密集,也没有多少高楼大厦,受地质影响,东北军也很难在这边构筑起坚固的地下防御工事,但是与主城区相比,双港镇这边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地理特点,即水网密集。
  在双港镇附近,有双巨引河、双巨排污河、洪泥河、卫津河、西河、南白排河等多条河流与人工河渠,而且综合交错,形成了较为密集的河网。虽然这些河渠并不宽阔,很多地方都没有宽到足以组织美日联军装甲部队泅水涉渡的地步,但是密集的河网,肯定对美日联军的进攻行动产生了影响,不但使得那些需要在路面上行驶、得从桥上渡河的重型运输车辆无法顺利通行,还对战斗重量较大的主战坦克产生了影响。
  别忘了,美军M1系列主战坦克的战斗重量都在六十吨以上,M1A3在披挂了附加装甲之后,战斗全重甚至超过了七十吨,而中国陆军的主战坦克普遍在五十吨以下,96式只有四十多吨,99式也只有五十吨出头,即便在经过了大规模改进、披挂了附加装甲的99C的战斗全重也只有五十六吨,比美军的主战坦克普遍轻了十吨以上。事实上,即便只有五十多吨的99C也不太适合在河网密集的地区作战,不然在南方战场上,特别是在东南军中,打主力的就不会是96式了。
  当然,这也不是说美日联军中没有适合在该地区作战的主战坦克。
  日军的90式与04式主战坦克就比较合适。
  问题是,90式在停产之前只生产了不到两千辆,而且绝大部分已经在之前的战斗中损毁了,剩下的也被送到后方,拿去培训新兵。取代90式的04式的量产已经开始,只是受几种特殊材料限制,产能一直不是很高,不然日本也不会一再要求美国提供主战装备,使得日军前线部队中,三分之二的主战坦克都是由美制的M1系列。事实上,04式也一个非常突出的缺点,即防护能力太弱。即便在披挂了附加装甲之后,04式的正面抗弹能力也仅比在防护上同样问题严重的90式稍微好一点,仅能对付较为老式的穿甲弹,在遇到使用新式穿甲弹的96式与99式的时候,04式的生存能力甚至不如M1A2。可以说,正是因为04在防护能力上的严重欠缺,才使得日军对这种主战坦克非常失望,宁愿使用被美军装甲部队淘汰的M1A2。
  当时,在攻打双港镇的美日联军中,就有一个日军二线师有一个装备了04式主战坦克的装甲营。
  可惜的是,这个营的规模太小了,只有不到二十辆主战坦克。
  毫无疑问,在双港镇这个规模较大的战场上,十多辆主战坦克很难派上用场,甚至不足以组织起一次有规模的战术突击行动。
  真正打主力的,仍然是美军的M1系列主战坦克。
  当时,美军主要装备的是M1A2,而不是更加先进的M1A3。这也可以理解,M1A3的量产工作在二零一四年初才全面展开,首先提供给了第一装甲师、第二装甲师、第一骑兵师与第二骑兵师这样的主力装甲部队。在第三次南京会战中,刚刚换装了M1A3的第二装甲师与第一骑兵师就做出了重大贡献。在之前结束的坦克大战中,同样刚刚换装M1A3的第一装甲师也有不错的表现,在正面战场上抗住了第三十九集团军将近两倍装甲力量的强力冲击。作为由国民警卫队改建而来的主力师,C集团军中的几支美军部队都没有资格优先装备这种较为先进的主战坦克。别的不说,在提供给C集团军之前,还有第二机步师、第三机步师与第四步兵师这样的王牌部队等着换装呢。
  万幸的是,在这个战场上,美日联军没有受到东北军装甲部队的威胁。
  虽然当时在双港镇这边,充当主力的新编集团军有一个装甲营,而且有将近三十辆主战坦克,但是全部都是被一线部队淘汰下来的96式,而且是最初量产的型号。因为双港镇没有适合坦克作战的战场,所以这些坦克以排为单位,分散在整条战线上,没有集中行动,也不可能集中行动。
  美日联军主要得考虑东北军步兵手里的反坦克武器,其次就是复杂的地形。
  面对步兵手里的反坦克导弹时,M1A2与M1A3基本上没有区别。说得直接点,只要主动防御系统发挥了作用,反坦克导弹就没有威胁。如果主动防御系统没有发挥作用,任何一种主战坦克也难以幸免。特别是在面对那些具有攻顶能力的反坦克导弹时,没有任何一种主战坦克的天灵盖厚到能够承受住高温金属射流的冲击。再说了,步兵在执行反坦克任务的时候,往往会从侧面发起攻击,用反坦克导弹或者火箭弹攻击坦克的侧面、甚至是尾部,避免坦克的正面装甲。受重量限制,即便像M1A3这种全世界最先进的主战坦克,侧面与尾部装甲的厚度也不足以抵挡反坦克武器的直接攻击。
  当然,主要问题还是地形。
  准确的说,是东北军在有利地形的掩护下,对美日联军装甲部队构成的威胁。
  比如在强渡洪泥河的时候,美军的一个装甲营在过河之后,遭到东北军步兵伏击,分散埋伏起来的数十个反坦克小组从四面八方发起突然袭击,在不到十分钟的战斗内就击毁了十多辆美军主战坦克与二十多辆步兵战车。如果不是剩下的美军步兵及时下车,并且借着坦克战车提供的火力掩护,迅速扩大防御范围,为坦克战车指明打击目标,并且用机枪压制了东北军的反坦克手,恐怕这个美军装甲营将在洪泥河西岸全军覆没。即便如此,到战斗结束的时候,这个装甲营的坦克战车也所剩无几了,战死的美军官兵更是接近三百人,剩下的一百多人全都挂彩。
  这种小规模伏击战,在双港镇并不罕见。
  甚至可以说,美日联军每次渡河,都会遭到东北军伏击,而且东北军每次都会用分散包围的方式,尽量发挥步兵手里的反坦克火力。
  打到后来,美日联军不得不在渡河的时候,用炮火压制对岸的可疑目标。
  到了二十八日,美日联军的疑心病发展到了一种不可收拾的地步。
  比如当天上午,美日联军向双港镇西面迂回,因此必须强渡双巨引河。在渡河之前,美军侦察兵发现河对岸有可疑目标,立即呼叫了空中支援与炮火支援。轰炸与炮击足足持续了半个小时,消耗了数十吨炸弹与上千枚跑弹。渡过双巨引河之后,美军才发现,所谓的“可疑目标”,竟然是一群正在争食一头死猪的流浪狗!
  由此可见,美日联军在双港镇转变的战斗打得也不轻松。
  按照帕特里奇的计划,美日联军应该在二十八日上午之前攻下双港镇。到这个时候,美日联军还在双港镇的中心区外围徘徊,甚至连迂回包围都没有完成。即便立即发起进攻,也得花上一天的时间才能打下双港镇。
  当然,在其他方向上,美日联军的进攻也打得很不顺畅。
  打到二十八日上午,在东面挺进的美日联军还在化工厂作战。虽然在大规模炮击与轰炸之后,没有造成严重的化学污染,当时两座化工厂里的化学药品都被运走了,但是缓慢的进攻步伐仍然让帕特里奇失望透顶。
  北面战场上,A集团军与第二十六集团军还在对峙。因为A集团军还没恢复元气,所以帕特里奇并不指望在这边取得重大突破。
  打到这个地步,帕特里奇不得不考虑增派作战部队了。
第三卷
血火辉煌
第四十七章
强力增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4/4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