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英雄(校对)第40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5/419

  别的不说,第十六集团军与第四十集团军本来就是相互依托、相互支援,如果不能做到相互支援的话,东北军在这边的防线将变得毫无价值。帕特里奇的这一部署,正好让两个主力集团军难以做到相互支援。
  牵制住东北军的两个主力集团军之后,要在防线上取得突破,自然是件很容易的事情。
  正是如此,在进攻的第一天,C集团军就在宝坻方向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并且在当天晚上就攻入了宝坻主城区。
  可以说,美日联军牢牢掌握着南线战场上的主动权。
  更可怕的是,帕特里奇的这一部署并不仅仅是为了突破东北军的防线,而是在为接下来的大举进攻做准备。
  关键就在宝坻。
  打下宝坻之后,美日联军不大能够沿着两条省道北上进军蓟县,还能向西穿插,经香河绕到武清的大后方。只要美日联军能够占领一零三国道上的安平,就能北上进军北京,或者南下攻打武清。
  从现实情况来看,美日联军在完成了战略迂回之后,肯定会南下攻打武清。
  主要就是,在一零三国道打通之前,美日联军很难在北京方向上投入重兵,因此必须在进军北京之前占领武清,消灭盘踞在这边的东北军。从长远考虑,只要第十六集团军还控制着武清,美日联军在北上进军北京的时候,后勤保障线就没有任何安全性可言,也就难以在北京战场上取得重大胜利。
  即便如此,美日联军都能在武清方向上获得绝对的主动权。
  要知道,如果一零三国道被切断,东北军要么出动部署在北京的第二十七集团军南下解围,要么让驻守在武清的第十六集团军突围,再也没有第三种选择了。毫无疑问,这两种选择都不够理想。第二十七集团军是东北军的战略预备队,也是守卫北京主城区的唯一主力集团军。就算在北京还有不少新编集团军与民兵,没有主力部队,北京的防御肯定有问题。让第十六集团军突围,意味着主动放弃武清,也就意味着主动大开了北京的南大门,甚至得丢掉廊坊,后果将不堪设想。
  事实上,真要打到这一步,美日联军不会等到东北军调整部署,就会让A集团军强攻武清,围歼第十六集团军。原因很简单,要是让第十六集团军逃走,在接下来的战斗中,美日联军还得面对这支强大的主力集团军。既然有机会在武清将其歼灭,为什么不多花点力气为今后省去麻烦呢?
  这也正是帕特里奇的战役目地。
  可以说,要是不想围歼第十六集团军,帕特里奇就不会在同一天让A集团军压上,把第十六集团军拖在武清。虽然A集团军并没像帕特里奇计划的那样,通过进攻粘住第十六集团军,但是只要A集团军还在武清,第十六集团军就很难全身而退。事实上,在A集团军的威胁下,罗耀武也不会贸然让第十六集团军撤退。
  关键就是,能不能守住宝坻。
  对于帕特里奇的意图,罗耀武一眼就看了出来。只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C集团军竟然在宝坻打得像模像样,第一天就攻入了中心城区,使得东北军在该方向上的防御部署变得异常被动。
  这个时候,再向宝坻增兵,显然来不及了。
  C集团军还有两个美军主力师没有动用,帕特里奇明显留了一手,准备对付增援宝坻的东北军。事实上,因为东北军损失了几乎所有装甲力量,就算第四十集团军还有一个摩步师可以调动,罗耀武也不会拿去白白牺牲掉。
  增援宝坻不成,罗耀武就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后方的第二道防线上。
  二十三日夜间,罗耀武就让第四十集团军派出摩步师与一个步兵师,火速前往香河,协助该地的新编集团军增强防御。在下达命令的时候,罗耀武还明确告诉第四十集团军的司令员,摩步师在到达香河之后,应该采取积极主动的防御战术,必要的时候,可以依托防御阵地打防守反击战。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尽其所能的将美日联军挡在这里,绝不能过早丢掉香河。
  毫无疑问,罗耀武非常清楚,帕特里奇还有后招。
  除了让C集团军迂回攻击香河、让A集团军强攻武清之外,帕特里奇肯定部署了更加具有威胁的进攻行动,而且那才是真正的进攻行动。要知道,在帕特里奇手里,还有D集团军没有用上,而且这个集团军就部署在天津与唐山之间,主力部队驻扎在宁河县,距离战场也就一步之遥。
  虽然这个集团军的战斗力稍微差了一点,但是一个集团军足以改变战场态势。
  只不过,罗耀武当时还没有想到,帕特里奇到底打算怎么打。
第三卷
血火辉煌
第六十三章
正面猛攻
  罗耀武猜得没错,帕特里奇确实在策划一次极具震撼力的进攻行动。
  宝坻中心城区的战斗打了一天,二十四日夜间,在让协同作战的日军包围了负隅顽抗的东北军之后,美军两个主力师快速插上,绕过了宝坻,按照帕特里奇的部署,分别沿着两条省道,火速向北挺进,摆出了攻打蓟县的样子。
  毫无疑问,这只是佯攻。
  仅仅数个小时之后,二十五日凌晨,帕特里奇就让刚刚到达前线的两个美军主力师绕过宝坻,向香河方向进军。
  这才是主攻。
  虽然在很多人看来,帕特里奇的这一部署肯定能够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毕竟中国军队的侦察力量不够强大,很有可能将后出发的两个美军主力师当成前去攻打蓟县的那两个主力师的后备部队,但是从战场的实际情况来看,帕特里奇这么做,却有点画蛇添足的味道,因为罗耀武早就调整了部署,把重点转向了香河。
  也许有人会说,如果让美军打下了蓟县,罗耀武的部署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问题是,仅仅两个师,能够打下蓟县吗?
  要知道,第四十集团军拥有五个师,只有两个师去了香河,另外三个师都留在蓟县。更重要的是,在蓟县还有好几个新编集团军,以及十多万民兵,就算减少了两个师,总兵力也在三十万以上。说得不客气一点,别说两个师,就算C集团军全部压上,也不见得能够迅速攻占蓟县。更重要的是,因为遵化与玉田还在东北军手中,所以美军在攻打蓟县的时候必须小心谨慎,不但难以包围蓟县,还得时刻提防着玉田与遵化的东北军,防止侧翼遭到突然袭击。
  这么一来,派两个师北上,帕特里奇的佯攻意图隐藏得再好,也没有用。
  在佯攻中用了两个师,仅仅派两个师去攻打由第四十集团军的两个师、一个新编集团军与数万民兵守卫的香河,显然有点勉为其难。
  由此可见,美日联军很难迅速攻占香河。
  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美军的先头部队在二十五日傍晚抵达香河东郊,还没站稳脚跟就遭到了第四十集团军摩步师的迅猛反击。虽然美军通过前期侦察,已经知道这边有一支规模不算太小的装甲部队,但是美军指挥官并没想到,会是一整个摩步师,而且是第四十集团军的摩步师。
  要知道,当时在天津这边,只有第四十集团军的摩步师没有参加过战斗。
  虽然在编制上,第四十集团军的摩步师要稍微差一点,比第十六集团军的摩步师少了一个装甲营,但是该师最为完整,官兵的状态也最为理想。因为其他部队都参与了战斗,立下了战功,所以轮到该师上场的时候,反击战自然打得有声有色。
  遭到反击后,美军被迫后退的数十公里。
  按照罗耀武的命令,摩步师在反击得手之后,没有追击美军,而是迅速退回到了防线后方,避免了不必要的损失。要知道,美军有两个师,就算击溃了一个师,也无法击溃另外一个师。如果在反击作战中损失太大,后面的战斗就没办法打了。当时,罗耀武也只要求尽量在香河多坚持几天,并不指望这边的守军能够歼灭美日联军。说白了,守卫香河的东北军也没那个实力。
  对帕特里奇来说,这显然不是什么好消息。
  虽然在二十六日上午,美日联军调整好部署,发起了攻打香河的作战行动,但是战斗从一开始就很不顺利,打了一个上午,美军都没能突破东北军的防线,反而在东北军直射反坦克火力的打击下,损失了近两个营的主战装备。
  不管帕特里奇能否接受,他必须承认,迅速攻占香河的计划已经落空了。
  只不过,美日联军攻打香河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即第十六集团军的大后方受到威胁,武清防线开始动摇了。
  正是如此,二十六日上午,A集团军在武清再次发起攻击。
  与三天前的进攻相比,此次A集团军的进攻明显坚决了很多,即便没有能够在第十六集团军的防线上打开缺口,在很多地方,美日联军的进攻部队也是在实在没办法继续打下去之后才撤了下来。
  一定要说什么的话,只能说第十六集团军打得也非常坚决。
  当时,第十六集团军并没因为香河受到威胁而动摇,甚至没有受到多大影响。在整条战线上,第十六集团军的官兵都发挥出了惊人的战斗力,让美日联军吃到了不少苦头,也让美日联军见识了东北军王牌部队的战斗力。
  只不过,在后方部署上,罗耀武还是得做一些调整。
  不管怎么说,武清的正面压力已经非常大了,香河的战斗也不轻松。就算第四十集团军与第十六集团军的司令员都做了保证,绝不后退一步,但是战场局势谁也说不准,要是有哪条防线出现松动,又没有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后果将难以设想。
  当时,罗耀武主要就是将部署在北京南部地区的两个主力集团军向南调动,填补香河与武清之间的防御空白区,并且让部署在廊坊的东北军做好了出发准备,只要第十六集团军在武清坚持不了,就得立即增援。
  这一调动,立即就被美军发现了。
  谁也不能否认,美日联军仍然掌握着战场主动权,在战术侦察方面,美日联军的优势非常明显。别的不说,打到现在,中国空军击落的RF-22A不到十架,而且大多是在保卫弹道导弹部队时取得的战绩。在正面战场上,中国空军的战斗机与地面防空部队别说击落这种世界上最先进的侦察机,连发现都很困难。
  这一发现,让帕特里奇吃了一颗定心丸。
  只不过,在他看来,时机还没成熟。
  二十七日与二十八日,A集团军仍然在猛攻武清,C集团军也在香河方向上增派了一个日军主力师与一个美军国民警卫队师,并且从日军二线部队里调来了几十辆自行高射炮,在阵地前沿轰击东北军的防御工事。
  毫无疑问,主战场还是在武清。
  为了拔除第十六集团军的火力点,美军把能用上的办法都用上了。在某些重要地点,美军甚至调来自行榴弹炮,以直射的方式用一百五十五毫米炮弹对那些用钢筋混凝土构成的防御工事进行点名。
  可以说,第十六集团军打得也非常艰难。
  虽然依靠完善的地下坑道系统,第十六集团军的作战伤亡并不是很严重,在阵地前沿的炮战中,第十六集团军甚至利用分散部署的坦克干掉了不少美军的主战装备,但是在美军持续不断的猛攻中,第十六集团军的损失直线上升,特别是在表面阵地上的防御工事被美军一一拔除之后,第十六集团军的官兵不得不冒着炮火,在临时设置的火力点上、甚至是在战壕里与美军作战。
  两天的激烈战斗打下来,第十六集团军的司令员不得不从新编集团军抽调兵力,前去加强主要防线。
  这样一来,罗耀武就不得不从廊坊抽调兵力,去补充第十六集团军的预备队。
  二十八日夜间,第一个新编集团军离开廊坊,赶往武清。
  见到东北军开始从廊坊向武清增兵,帕特里奇仍然没有立即采取行动,而是再次向A集团军的前线指挥官下达命令,要求继续加强进攻。
  不可否认,A集团军在正面战场上的猛攻,确实发挥了作用。
  因为坚固的防御工事被摧毁,所以第十六集团军在战线上的伤亡率大大提高。
  打到二十九日下午,第十六集团军不得不赶在天黑之前收缩防线,撤退了两公里,以免在夜间遭到美军猛攻。以当时的情况,第十六集团军不得不撤退,不然就很有可能在夜间被美军突破。毫无疑问,防御部队的机动能力肯定不如进攻部队。如果不能提前在第二道防线上做好准备,被美军突破之后,第十六集团军不但要更大幅度的收缩防线,还很有可能直接丢掉武清外围的所有防御阵地。
  主动撤退,并不等于放弃。
  只要能在后面的防线上消耗掉美军的战斗力,就能趁着美军进攻乏力的机会,通过反击收回丢掉的阵地。
  在这方面,第十六集团军绝对是行家里手。
  问题是,打到这个时候,第十六集团军的预备队已经非常吃紧了。虽然在二十八日夜间得到了一个新编集团军的增援,但是在二十九日的战斗中,第十六集团军在战线上损失的官兵就将近半个集团军。撤到第二道防线上的时候,第十六集团军的司令员还顺带让一直在战线上作战的部队回到后方休整,由预备队守卫第二道防线。如此一来,第十六集团军手里的预备队更是捉襟见肘。
  受此影响,三十日凌晨,罗耀武再次从廊坊派出了一个新编集团军的增援部队。
  到这个时候,留在廊坊的东北军正规部队就只有一个师了。虽然当时部署在廊坊的还有数万民兵,以及临时动员起来的数万名武装平民,但是这些人员主要负责后勤工作,真正的战斗人员并不多。
  也就是说,廊坊的防御非常空虚!
  这正是帕特里奇等待的时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5/4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