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极战争(校对)第1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6/1184

  “玄武战略指挥中心的入口处。”
  “这……这是怎么回事?”
  魏龙征笑了笑,朝直升机后方的黑色墙壁指了一下,说道:“那是一面三维立体投影屏幕,也就是一道气帘。我们在外面看到的,只是投影产生的虚拟影像。从远处看很逼真,只有走近才能看出纰漏。”
  “所以设在半山腰上,以免被人看穿?”
  魏龙征点了点头,表示就是这个意思。“走吧,电梯已经来了,杨总还在等着你呢。”
  电梯就在直升机的升降平台旁,左侧有一个同样用虚拟影像遮盖着的哨所,里面有几名全副武装的警卫。电梯一直下行,速度非常快,差不多两分钟后才停下。罗晋勇觉得已经到了地面数百米以下。
  走出电梯,是一个直径约莫十米的球形房间,准确的说是一个车站。两条直径大约三米的圆形隧道连接在房间两端,里面铺设了轨道,右侧的隧道口还停着一辆电动轨道车,左侧的隧道口则处于关闭状态。
  见到罗晋勇与魏龙征到达,站在轨道车旁边的一名少校军官立即走了过来。
  三人上车后,轨道车驶入隧道。
  没多时,罗晋勇发现,隧道是由长十米的钢管焊接而成,而且焊缝处有加强筋,比钢筋混凝土隧道坚固得多。
  “规模有多大?”
  “设计标准是容纳一万人,不过最多的时候可以容纳四万人,只是得让四个人住一个房间。”
  “这……这是指挥中心?”
  “既是指挥中心,也是避难所。”回答问题的是那名少校。
  “避难所?”
  “这位是二炮工程兵部队的胡硕少校,他是玄武战略指挥中心的总设计师,也是工程负责人。”魏龙征做了介绍。
  “罗晋勇教授,你可是大名人了,能见到你,是我的荣幸。”
  罗晋勇笑了笑,跟胡硕握了手。“你开始说,这里是避难所?”
  “最初的时候,五座战略指挥中心都是按照避难所的标准设计的,后来才改成战略指挥中心,而且与你有关。”
  “我!?”罗晋勇更加疑惑了。
  “发现2014X1小行星之后,所有人都认为将直接撞击地球,因此我们的第一批工程都以保存人类文明的火种为目的。在保证正常运行的情况下,每座避难所能容纳一万人,五座避难所就能容纳五万人,而且任何一座避难所里的人员都具备单独繁衍生息的能力,即在不与其他人群接触的情况下,也不会出现近亲繁殖的问题。按照这个目的,我们准备精选一万名避难者,在这里渡过撞击之后的大灾难。避难所的基础系统,能够运行五百年。避难所的结构强度能够抵抗一千公里外的十五级地震。五座避难所的间隔距离在一千公里以上,因此不管撞击点在哪,至少有一座避难所不会被摧毁。只要有一万人幸存下来,人类文明就不会灭绝。”
  “文明不仅仅是有人活着。”罗晋勇感到万分震惊。
  “你说得没错,所以我们做了更多。每座避难所里,都有一座图书馆,存放了人类历史上最主要的技术、文化与社会学书籍。还有一座农作物基因仓库,保存了上千种农作物与植物的种子。因为空间有限,所以只保留了野生动物的基因样本。此外,还有一座博物馆,保存了我们收集到的艺术品与文物。”
  “这……”
  “现在这里是战略指挥中心。”胡硕笑了笑,说道,“你在成为首席科学顾问之后,提出了一个非常有名的假说,即2014X1小行星不会直接撞击地球,而是在地球上软着陆,而这个假说逐步得到验证,所以我们把避难所改造成了战略指挥中心。当然,如果有需要,这里仍然可以充当避难所使用。”
  “这么说,我给你们添麻烦了?”
  “恰恰相反。改造开始时,还有很多工程没有完成,也用不着完成,所以给我们省了很多事。”
  这时候,隧道前方出现了一座站台,轨道车开始减速。
  “我们到了。”
  “教授,我先带你去吃点东西,洗个澡换套衣服。”
  “行,我饿坏了,而且好几天没有洗澡了。”
  魏龙征首先下车,罗晋勇跟在他后面。只是,两人还没有离开站台,一名穿着无衔军服的军人就拦住了他们。
  “老魏,杨总让罗教授马上过去?”
  “现在?”魏龙征显得有点惊讶。
  “对,现在。”
  “行,我带教授过去。”魏龙征叹了口气,又对罗晋勇说道,“教授,等下我把快餐送过来,其他的就请你将就了。”
  罗晋勇本来就是一个不大讲究的人,也就不太在意。
  五分钟后,魏龙征把罗晋勇送到了杨方烈的办公室,然后就去帮罗晋勇准备快餐。
第五十三章
剑拔弩张(中)
  办公室不是很大,不到三十平方米,除了办公桌椅与一排靠墙书柜,剩下的空间只够摆放几张沙发与一张茶几。
  除了杨方烈,宋文杰也在。
  “杨总……”
  “你总算是到了。这位是宋文杰教授。”
  “我们早就认识。”宋文杰起身跟罗晋勇打了招呼,“只是,这还是我们第一次在现实中见面。”
  罗晋勇朝宋文杰点了点头,算是打了招呼,他本来就不大善于应酬。“杨总,这么急着把我叫来,有什么事吗?”
  “非常重要的事情,这些照片是美国发来的。”杨方烈拿起放在茶几上的一叠照片,递到罗晋勇手上。显然,这是打印出来的照片。虽然办公桌上有一台计算机,但是杨方烈很少使用电子设备。
  坐下后,罗晋勇开始看照片,杨方烈去给他倒了一杯咖啡。
  看了几张,罗晋勇的眉头就锁到了一起,在伸手拿咖啡杯的时候,还不小心把指头伸到了咖啡里面。
  “这些……”看完照片,罗晋勇才端起咖啡杯,一口喝了个精光。
  “宋教授,你是天文学家,你大致说一下吧。”显然,罗晋勇不在的时候,宋文杰成了杨方烈的首席科学顾问。
  “这些照片是在半个小时前,由哈勃2号望远镜拍下来的。伯克明确提到,只有你知道这是什么东西。”
  “我?伯克也太看得起我了。”
  宋文杰笑了笑,说道:“不过,事实确实如此。照片上的这个光斑,肯定不是由望远镜的故障产生的。在美方提供的资料中,有三个关键点。一是哈勃2号望远镜无法测出光斑的直径。二是无法测出光斑的移动速度。三是无法用引力法测出光斑的质量。这三个问题,我也想不明白。”
  “距离地球多远?”
  “不到十万公里。”
  罗晋勇再次眉头紧缩。
  这时候,魏龙征把快餐送了过来,是一份有三样荤菜与一样素菜、一个卤鸡蛋、一碗青菜汤的套饭。
  “先吃饭,罗教授肯定饿了。”杨方烈非常了解罗晋勇,遇到棘手问题时,如果不提醒他吃饭,就算再饿,他也不会动筷子。“宋教授,你也休息一会。疏散工作已经开始,你们天文台的情况怎么样?”
  “还好,员工都已疏散,而且家属也得到了照顾。”
  “有没有别的困难?”
  罗晋勇在聚精会神的思考问题,即便用筷子往嘴里送菜,也没有尝出味道,更没有留意杨方烈与宋文杰的谈话。
  离得这么近,哈勃2号望远镜却无法测出光斑的尺寸、速度与质量!
  要在以往,罗晋勇肯定认为哈勃2号望远镜出了故障,可是在接连发生了这么多匪夷所思的问题之后,他并不感到惊讶。
  排除了所有不可能的假设,剩下的一个,即便无法理解,也是事实。
  罗晋勇长出口气,放下了餐盘与筷子。
  杨方烈与宋文杰立即收声,把目光转向了罗晋勇。
  “那应该是一个奇点。”
  “黑洞!?”宋文杰吓了一跳。
  “绝对不是黑洞,不然不可能测不出质量,也不可能发出光线。再说了,如果真是一个微型黑洞,离地球这么近,我们早就完蛋了。”
  “可是……”
  “也不是虫洞。”
  “那是什么?”
  罗晋勇在身上摸了几下,才发现香烟早就抽完了。杨方烈立即掏出香烟,帮他点上了一根。
  “就是一个奇点,一个没有尺寸、没有质量的奇点。因为没有尺寸,所以哈勃2号望远镜无法测出其移动速度。”
  “问题是,它在发光。”
  “对,那表明它有能量,但是没有质量。”
  “这……”
  罗晋勇正准备做解释,办公桌上的电话响了起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6/11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