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极战争(校对)第1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1/1184

  “如果我们的技术足够先进,肯定能够测量出这个标准海平面高度,可惜的是,我们没有这么先进的技术。”罗晋勇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正如同我们同样没有足够先进的技术来测量Y天体的半径误差与表面光滑度一样,地外文明用这个极为简单的办法,向我们展现了其强大的科技实力。”
  杨方烈沉默无语,张小刚也闭口不言。
  这个办法,看似简单,却凌厉无匹。科技实力上的巨大差距,足够让罗晋勇这样的科学家心灰意冷。
  “就讨论到这里吧。”杨方烈长出口气,打破了沉默。“张小刚,你那边得盯着点。”
  “没问题。”
  视频通信结束,杨方烈走到罗晋勇身边。“罗教授,我让魏龙征给你安排了房间,你去休息一会。不管怎么样,末日部队还要十多个小时才能到达阿姆斯特丹岛,现在什么也做不了。”
  罗晋勇点了点头,他也确实累了。
  此时,张小刚正在赶往美军机场。
  地震之后,美军以最快的速度修复了机场跑道。按照总参谋长会议做出的决定,迪戈加西亚依然是行星防御理事会的大本营,各国将派人替换下在地震中负伤的人员,送来所需的基本物资。
  美军的第一批运输机已经到达,中国派来的运输机也即将到达。
  因为机场上的大部分基础设施没有修复,供运输机停留的地方都没有,所以运输机在卸下人员与货物之后将立即起飞,然后在附近与美军派来的大型加油机会合,获得返程所需的燃油。
  张小刚来到机场上的时候,第一架Y—20A已经降落到跑道上。
  袁德志派来了三架运输机,送来了一百多名警卫与七十八名科研人员,还有一百多吨各类物资设备。
  为了照顾伤者,每架运输机上还有几名医务人员。
  等待撤离的人员都已到达,张小刚与他们一一打了招呼。有几名受了轻伤的警卫希望能够留下来,张小刚没有答应。
  运输机卸下货物之后,张小刚把第一批撤离人员送上了飞机。
  送走最后一名撤离人员,张小刚才把替换人员集中起来。袁德志办事的效率很高,替换人员中有七名女性科研人员,还有四名女性警卫,而且都很年轻,长得也很漂亮,完全符合张小刚提出的要求。
  接下来,张小刚带他们前往中国人员的营地,然后让留下的警卫与科研人员带他们去熟悉工作环境。
  忙完这一切,张小刚才回到安全事务联络处。
  各国都在安排替换人员,所以安全事务联络处没有那么热闹,人也少了许多,显得有点冷清。
  往常,这里绝对是整个迪戈加西亚最热闹的地方。
  十个国家的几百名情报人员在一起工作,不热闹才怪。
  张小刚没有回自己的办公室,而是去了史密斯的办公室。美国的替换人员已经到达,史密斯应该在自己的办公室里。
  想到袁德志安排的特殊任务,张小刚就有点头大。
  虽然张小刚的才能早已得到公认,不然也没有资格成为中国特派员,但是其他国家的特派员、乃至安全事务联络处的工作人员,无一例外的都是各国最优秀的情报人员,个个都不简单。
  从他们嘴里挖出情报,比登天还难。
  只是,张小刚别无选择。
  史密斯在办公室里,正在收看网络电视台的新闻报道。
  虽然全球地震,导致所有海底电缆与海底光纤瘫痪,由撞击与地震引发的海啸使得修复海底通信线路变得困难重重,但是通信卫星受到的影响微乎其微,而且行星防御理事会早就建立起了覆盖全球的卫星通信网络。即便通信效率远不如以往,只是通信没有中断,仍然能够收到外界消息。
  史密斯正在关注日本灾情。
  在这场大灾难中,日本是真正的重灾区。
  已经过去几个小时,超级海啸早已席卷了日本本土。此外,撞击诱发强地震,在地震过后开始喷发的火山等等灾害,已让日本变得面目全非。在最新的卫星照片上,日本本土形状发生了巨大变化。因为太平洋板块整体向北移动,导致北海道与本州岛从中部割裂,北海道已有三分之一沉到海面之下,本州岛北部地区、房总半岛、以及人口最为密集的关东地区均沉入海底。
  挂墙的大屏幕上,富士山正在大喷发,浓烟升入万米高空,赤红的岩浆如同挤出的墨汁喷到空中,几条岩浆流从火山口里涌出来。只是,富士山不再是日本的最高山峰,成了一座海面上的孤岛。
  “张……你怎么来了?”
  “情况怎么样?”张小刚很是随意,似乎这里是他的办公室。
  “非常糟糕。”史密斯把放在桌上的一包万宝路递给张小刚。“海啸到达之前,还有一些幸存者。海啸到来之后,这些幸存者全被淹没了。有一些人逃到了富士山上,也许现在还活着。”
  “这是实时报道?”张小刚谢绝了史密斯的好意,他带了香烟。
  史密斯点了点头,说道:“CNN电视台的记者从一架巡逻机上拍摄的画面。侦察卫星发现本州岛中部出现了一条断裂带,我们派了一架巡逻机过去搜集信息。如果这条断裂带持续扩大,恐怕日本将全部沉到海底。”
  “断裂带在哪?”
  史密斯从计算机里调出一张照片。
  断裂带几乎横跨了整个本州岛,从大阪湾一直延伸到仙台湾,形成了一道最宽出超过五百米的大峡谷。海水涌入后,峡谷里雾气萦绕,由此断定峡谷底部是炙热的岩浆,而且峡谷绝不限于陆地之上。
第五十五章
展示实力(下)
  “这是最新的照片?”
  “一个小时前的,峡谷还在向两端延伸,西面已经到达四国岛,预计十二个小时之后将到达丰后水道,然后从九州岛南部穿过。根据地质学家分析,峡谷将在九州岛南面的鹿儿岛湾转为向南,沿冲绳群岛南下,从台湾岛东面大约三百公里处通过,到达菲律宾群岛北面将再次转向,一直延伸到巴布亚新几内亚岛附近。东面将沿着千岛群岛北上,在勘察加半岛东面终止。此外,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结合处也出现了地质断裂,整个西南太平洋与新西兰都是重灾区。”
  “新西兰?”
  “情况已经一目了然了,太平洋板块在撞击之后开始向北移动,而新西兰正好在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结合处。只要太平洋板块保持现在的移动速度,新西兰肯定会成为第二个日本。所幸的是,板块本身也有弹性,所以新西兰现在的情况比日本好得多,澳大利亚已经答应接受新西兰移民。”
  “日本那边呢?”
  “迄今为止,我们还没有找到一名幸存者。准确的说,我们发现了幸存者,但是无法进行救援。”
  张小刚叹了口气,似乎觉得有点惋惜。
  “怎么,你不是很痛恨日本人吗?”
  “史密斯,我们这种人,还有资格去痛恨别人吗?就算我痛恨日本人,痛恨的也是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日本人,而不是日本平民。”张小刚点上香烟,说道,“照这样发展下去,日本本土会全部沉没?”
  “不会。”
  “是吗?”
  “我找地质学家询问过,他们认为不会。”史密斯也点上了香烟,他平常很少抽烟。“日本列岛是由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互挤压产生的。在这里,太平洋板块向下延伸,把亚洲板块抬升起来,也由此形成了日本列岛中央高、两侧低的地形环境。这条地质断裂带,正是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分离的结果,因为失去了支撑力,日本本土位于太平洋板块上的这部分将全部沉没,像富士山这样的高大火山,最后有可能成为岛屿。日本本土位于亚欧板块上的部分,包括本州岛西部地区与九州岛北部地区不会立即沉没,甚至有可能被抬高,形成新的岛屿。”
  “抬高?”张小刚对各种学科都懂一点,只是都不精通。
  “太平洋板块断裂之后,地幔会涌上来,冷却后形成新的地壳,也就会导致亚欧板块的边缘部位上升。”
  “这些变化要多久才能完成?”
  “少则几千年,多则几十万年。不过,就算日本本土没有完全沉没,剩下的部分也会频繁发生地质灾害。”
  “这样的话,得设法救援幸存者。”
  “谁去救?”
  “这……”
  史密斯苦笑着说道,“离日本最近的就是中国与俄罗斯,普奇金已经明确表示,俄罗斯自顾不暇,无力救助日本,而你们的国家主席到现在都没有给出明确答复。334号碎片爆炸引发的灾难,已经彻底摧毁管道,随后撞击产生的地震与海啸,不但摧毁了整个马里亚纳群岛,还吞没了夏威夷群岛与阿留申群岛,连阿拉斯加州都是重灾区。现在,我国离日本最近的军事基地在西海岸地区,而之前的强地震已经让这些军事基地瘫痪,即将到达的超级海啸也让我们不得不进行全面疏散。说白了,如果让我们去日本展开救援行动,得跨过整个太平洋,而你们近在咫尺。”
  “史密斯,话可不能这么说。我国也是重灾区,而且我国需要疏散的人员,以及疏散范围比你们大得多。”
  “是啊,现在大家都是自顾不暇,谁还有心管日本人的生死呢?”
  “只是,我们总能做点什么吧。”
  “做什么?”
  “比如,警告日本的幸存者,让他们知道该前往哪里躲避灾难,让他们知道至少还有人在关心他们。”
  史密斯笑了笑,对张小刚的话不置可否。
  “如果可以的话,我觉得应该往日本投放一些传单。”
  “传单?”
  “基本通信设施早已损毁,只有卫星电话可以使用,你不会指望那些幸存者手里都有卫星电话吧?”
  “这……”
  “不需要太多,大概十万张就够了。让进行地质勘察的巡逻机投放,把投放地点尽量分散一点。只要有人拣到传单,消息就会传开,幸存者就知道该去什么地方,知道该如何进行自救。”
  史密斯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大概是认同了张小刚的说法。
  “这样吧,我去安排印制传单,你让那架巡逻机飞往我国,在返航的时候从日本本土上方经过,把传单投下去。”
  “你觉得这么做有用?”
  “有没有用,做了之后才知道,对吧?”
  “行,我马上安排。巡逻机大概三个小时后就能到达,你得尽快准备好传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1/11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