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极战争(校对)第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1184

  “什么东西?”
  “鱼子酱。”彼得诺维奇还送了两瓶货真价实的伏特加,张小刚没有拿出来,因为不能让楚天疆喝酒。
  “很好吃吗?”
  “不止是好吃。”张小刚笑了笑,说道,“这东西,比黄金还贵。这一瓶有一公斤,市场售价在十万美元以上。”
  “能变现吗?”楚天疆当然知道鱼子酱是名贵食物。
  “拿去卖掉?得了吧,你要没胃口,我替你享用。”
  “行,不过你欠我十万美元。”
  “放屁!”
  “看在熟人的面子上,给你打个八折。”
  “欠你一个大响屁,要不要?”
  楚天疆笑了起来,把装着鱼子酱的玻璃瓶递给了张小刚。
  “真给我吃?”
  “我也饿了。对了,教授呢?”
  “还在忙呢,恐怕半夜才能回来。”
  “给他留点,好东西,大家都尝尝。”
  张小刚去拿来碗筷,虽然对他来说,鱼子酱算不上稀奇,但是楚天疆这么大方,他也盛情难却。
  此时,位于美军基地下面的科研中心内,罗晋勇正忙得不可开交。
  两年前,利用迁移原主民做掩护,美军开始修建这座位于地表下一百五十米处的科研中心。此后,美军又以扩建军港为名,加快了施工速度。挖掘出来的土方,大多用来填造军港里的码头与加固防波堤。
  上个月,科研中心才完全建成。
  为了在地外文明入侵时幸存下来,科研中心完全独立运作。能源由两座军用核反应堆提供,而且两座核反应堆互为备份。超压空调系统不但能调节温度与湿度,还能阻止有毒物质进入。三套制氧设备,能在完全密闭的情况下为一万人提供氧气。水源来自地下,有两套净化装置,必要的时候还能用电离淡化器生产淡水。食物储备不算多,但是至少能供五千人食用半年。
  科研中心的规模不算最大,但是论坚固程度与独立运作能力,超过了所有战略掩体。
  楚天疆去末日部队报道时,罗晋勇就开始忙碌。
  虽然美国在末日战士系统中占了大头,但是罗晋勇是该项目的发起者,而且中国承担的研制份额中,包括了最为关键的神经中枢控制系统,他因此成为项目的副总工程师,以及系统总装工程师。
  有趣的是,项目启动时,罗晋勇既不是神经学专家,也不是控制系统专家。
  与同龄人相比,罗晋勇都是货真价实的天才。十三岁那年,他在国家奥林匹克数学与物理竞赛中获得一等奖,被清华大学少年班录取,成为当年年纪最小的大学生。三年后,他获得了数学、理论物理学与天文学的学士学位。前两个专业是他的专长,天文学则通过自修获得全部学分。十八岁那年,他获得理论物理学、电磁学、光电学与天文学等四个学科的硕士学位,并且开始撰写博士论文。三年之后,他成为清华大学最年轻的三学科博士,获得在清华大学任教的机会。二十三岁时,他已经是双学科博士后,清华大学讲师,并且在两年后评定为副教授。
  二十五岁时,罗晋勇已经是一名小有名气的科学家。
  除了在清华大学任教,他还参与了数个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二十八岁前在国际科学刊物上发表了十多篇高质量论文。
  认识他的人都认为,他将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科学院院士,很有可能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籍科学家,甚至能在三十五岁之前获得与爱因斯坦等泰斗级科学家媲美的成就。
  只是,罗晋勇的专长是理论物理学。
  虽然在高温超导、高分子材料、纳米技术、电力储备、强电磁场约束与控制、以及量子通信技术等应用物理学与实验物理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这些学科的基础,依然是理论物理学。
  罗晋勇在应用物理学与实验物理学上的造诣不过是在理论物理学上结出的果实。
  显然,罗晋勇不是生物学家,也不是计算机应用与控制系统工程师。虽然他对这两个学科的了解程度远超常人,但是跟真正的专家相比,他掌握的那点知识就算不了什么了,连入门都算不上。
  各个成员国在末日战士系统中承担的分工,正是美国打压中国与俄罗斯的直接体现。
  只是,美国佬低估了罗晋勇的才华。
  两年来,罗晋勇把重点转向神经学与控制系统工程,吸收了其他人需要十年、甚至二十年才能获取的知识。
  由中国负责研制的神经中枢控制系统,正是罗晋勇的杰作。
  罗晋勇是唯一全面了解这套系统的科学家,他不但让这套系统成为末日战士的核心,还使其独一无二。
  没有神经中枢控制系统,末日战士的其他子系统无非是高科技堆砌起来的垃圾。
  此外,神经中枢控制系统与使用者的神经网络连接,因此每套末日战士系统只能有一位使用者。
  罗晋勇搞出的这些名堂,只有一个目的:防止美国私下生产更多的末日战士系统。
  因为末日战士系统是人类科技成果的结晶,性能极为强大,所以任何一个国家单独掌握了生产能力,都将打破世界秩序。
  中国承担了百分之十五的研制份额,义不容辞的扛起了防止美国独大的义务。
  如果美国用末日战士系统武装一支军队,哪怕只有一千人,也能轻而易举的颠覆包括中国在内的任何一个国家的政权。
  显然,这是中国当局绝对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俗话说,能者多劳。
  因为是唯一了解神经中枢控制系统的科学家,所以在末日部队成立前夕,罗晋勇的工作负担超过了所有人。
  在末日部队成立之前,罗晋勇得完成十套末日战士系统的调制工作。
  繁重的工作,让他忙得连吃饭都顾不上。
  十点过,助手第三次把热好的饭菜送来时,罗晋勇才腾出一点时间,还得先去厕所解决内急。
  “末日部队的情况如何?”吃饭时,罗晋勇才能稍事休息。
  “楚天疆少校拿了体能测试的第一名,比其后到达的哈列维少校快了二十分钟,不过他也累垮了。”
  “什么!?”罗晋勇有点无法相信。领先这么多,没有理由累垮,除非楚天疆找虐。
  “张小刚说的,他赶到的时候,楚天疆已被送到急救中心,幸好没有生命危险。”助手是一名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叫佟少伟,之前在一个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中协助罗晋勇,由罗晋勇邀请加入科学顾问委员会。
  “这家伙是一根筋,吃点苦头也是好事,希望他能学聪明点。”
  “不过,连霍华德少将对他都刮目相看。”
  罗晋勇笑了笑,说道:“考核要进行五天,有十多个项目,胜一次算什么?如果对其他考核产生负面影响,那就得不偿失了。”
  “希望他能早点恢复过来。”
  “我们也要抓紧。”罗晋勇放下饭盒,说道,“这家伙是出了名的拼命三郎,我觉得应该针对这个特点,对他的末日战士系统进行调整。如果这样的事情发生在战场上,恐怕他就没有机会了。”
  “我去准备,你把饭吃完。”
  “吃饱了,你一个人忙不过来。”
  罗晋勇刚起身,桌上的电话就响了起来。
  佟少伟拿起话筒听了一阵,又捂住话筒,对罗晋勇说道:“是伯克,找你的,说是有紧急事件。”
  罗晋勇锁紧眉头,接过话筒。“伯克,是我,罗晋勇……什么……好,我马上过来。”
  “发生什么事了?”
  “2014X1开始加速。”
  佟少伟一惊,差点把拿起的餐盘摔到地上。
  “你去处理楚天疆那套末日战士系统,先把控制软件清零,然后等我回来。”罗晋勇脱下了白色工作服。“还有,给张小刚打电话,让他立即过去。史密斯也在找他,但是他没在营房里,应该在楚天疆那里。”
  佟少伟点了点头,拿起话筒,拨通了楚天疆营房的内线电话。
  罗晋勇赶到科学顾问委员会的会议室时,其他九名首席科学顾问已经到达,主持会议的是美国首席科学顾问伯克教授。
  论科研成就,伯克远不如罗晋勇,但是名声却更加响亮。
  伯克是麻省立功大学的天体物理学家,五年前应HBO公司邀请,参与录制了一期十二集的宇宙学记录片。因为受到观众的热烈追捧,收视率连创纪录,所以后来又录制了五期六十集,全面介绍人类探索宇宙获得的重大发现。伯克在其中三十六集中担任主讲,赚了上百万美元,也因此成为家喻户晓的科学家。后来,伯克写了几本宇宙学方面的科普书籍,还举办了好几场签名售书会。
  所幸的是,伯克并不是只懂得写书赚钱出名的科学家。
  两年来,他做出的贡献完全对得起美国首席科学顾问、以及科学顾问委员会主席的身份与地位。
  与其他首席科学顾问不同,伯克并不负责具体的科研项目。
  他的工作只有一项:监视2014X1小行星。
  这个职责,确保了他在科学顾问委员会里的领袖地位。原因很简单,2014X1小行星的任何异常变化都会对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产生影响,比如导致科研周期缩短,甚至决定着所有科研项目的存亡。
  别忘了,由行星防御理事会推动的科研项目,全部针对地外文明入侵。
  2014X1小行星的动向,决定了入侵到来的时间、入侵的方式、以及入侵对人类文明与地球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这些因素正是各个科研项目存在的基础,同时决定了所有科研项目的优先级别。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地外文明的入侵方式不是派遣武装力量占领地球,人类就不需要一支以军人为核心的军队来抵抗入侵,也就没有必要组建超级军团,末日部队项目将失去存在价值。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11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