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极战争(校对)第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3/1184

  “这……”
  “行星防御理事会已经浮上水面,你很快就会成为焦点人物,你的一举一动都会受到全世界的关注。”
  杨方烈点了点头,表示明白张小刚的意思。
  “还有,得分轻重、分先后。”
  “具体怎么做,你跟袁德志商量,我让他跟你联系。”
  “教授,你别开溜,你得提供技术方面的意见与建议,而且得由你来确定我们提出的方案是否具有可行性。”
  杨方烈没多罗嗦,立即吩咐魏龙征去联系袁德志,让他参加视频电话会议。
  因为罗晋勇只考虑到了电磁打击,所以接下来的话题就是如何应付电磁打击。可以采用的办法只有一个:全频段电磁屏蔽。
  罗晋勇首先提出,除了把重要资料进行实体备份,即印刷成纸质材料之外,还要尽可能的保住电子存档,尽最大努力保护好在科研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电子设备,比如超级计算机与电子显微镜。此外,为了让这些设备能够工作,还要准备好备用发电设备,而且最好是使用矿物燃料的发电设备。道理非常简单,水电站与火电站规模庞大,难以做到电磁屏蔽,而核电站在失控后的风险太大。在紧要关头,真正能够发挥作用的,只有使用各种燃料的内燃发电机。
  张小刚也提出了一些建议,不过主要与军队有关。比如,首先得保护好军队的指挥与通信设备,确保在必要的时候能够与主要部队取得联系。然后是主要的军事运输设备,比如运输机与电气化铁路。至于像战斗机、坦克战车、舰船潜艇等等高精尖武器装备,反而不是首要保护对象。原因就是,在与地外文明的战争中,这些人类手里的尖端武器,也许连烧火棍都不如。
  需要做的工作太多了,但是剩下的时间极为有限。
  两天之后,审判日就将到来。如果罗晋勇的猜测没有错,地外文明肯定会首先摧毁人类的科技基础。在短短两天之内,能够做的事情非常有限,只能按照重要性依次进行。能够做到何种程度,几个人心里都没底。
  跟袁德志商讨完,已经是十多个小时之后了。
  在此期间,袁德志已经下达了命令,动用军事情报局的全部资源,以及由杨方烈调派给他指挥的其他情报机构,开始对最为重要的电子设备进行全频段电磁屏蔽处理,同时为接下来的工作做准备。
  此时,楚天疆与哈列维已经到达悉尼。
  在悉尼歌剧院附近广场上进行的作秀表演只持续了十多分钟。虽然张小刚原本安排两人在悉尼过夜,但是另外两路人马已经启程赶往莫斯科,所以张小刚临时改变行程,让他们立即乘机前往莫斯科。
  莫斯科时间八月三十日夜间,末日部队将在这里展示另外一种强大力量。
  有了纽约秀引发的轰动效应,哪怕在伦敦、特拉维夫与悉尼的表演并不精彩,张小刚对莫斯科秀也有足够的信心。
  结合俄罗斯的国情,莫斯科秀肯定能产生更加强烈的轰动效果!
第四十三章
人人自危(上)
  莫斯科秀没有安排在市区内,而是在郊外的俄军战术训练场里进行。
  来自世界各地的数千名记者全部安排在看台上,俄军已经做好准备,这显然不是一次简单的作秀表演。
  训练场东端的地堡里面,十名末日战士已经整装待发。
  霍华德正在对即将进行的“表演”做解释说明。这是一次实弹演练,俄军已经在训练场里部署了上百部配备了机枪的遥控机器人,还会向训练场发射炮弹,末日部队的任务是攻占位于训练场西端的敌军大本营。
  为此,十名末日战士全部配备了武器。
  进行现场解说的是俄罗斯总参谋部新闻发言人,同样是一名能说会道、由张小刚挑选出来的演说家。看台上,有一面超大投影屏幕与十面小屏幕。大屏幕显示全境,小屏幕则显示每一名末日战士。
  天色放亮,实弹演练开始。
  奥尔德里奇与艾尔弗雷德率先冲出地堡,然后是沙利文与文森特,麦克唐纳与科斯塔紧随其后,挎着机枪的舒尔茨与彼得诺维奇排在第四,楚天疆与哈列维是狙击手,只能留在最后面。
  这是标准的进攻队形。
  看台上,俄军新闻发言人开始煽动情绪。
  “……七十多年前,面对疯狂的纳粹,伟大的俄国军民前仆后继的投入卫国战争,用鲜血与生命捍卫家园、击败强敌。即将到来的,将是更加伟大的战争,一场保卫人类共同家园的战争……”
  训练场上,战斗已经开始。
  四名突击手与两名侦察员一马当先,可以说是披荆斩棘,毫不费力的“扫荡”着前进道路上的“敌人”。
  俄军设置的障碍,还有那些固定部署的机器人,对末日战士根本没有威胁。
  显然,这么打下去,就没什么看头了。
  在后方遥控指挥的张小刚立即给霍华德下达命令,让他告诉奥尔德里奇等人,不要表现得过于厉害。
  莫斯科秀的主题是展现末日战士的强大防卫能力!
  霍华德很无奈,只能让奥尔德里奇等六人放慢进攻速度,并且让看台上的观众见识末日战士系统的防护性能。
  “……曾经,我们的先烈用血肉之躯迎战强敌。现在,我们有了强大的末日战士,他们将为人类筑起一道钢铁长城,他们就是捍卫人类共同家园的钢铁长城,他们将用身躯替我们抵挡敌人射来的子弹,他们……”
  俄军新闻发言人很激动,表演功夫非常了得。
  训练场上,末日战士系统经受住了实弹考验。虽然屡屡被枪弹击中,但是冲在前面的六名末日战士毫发无损。
  看台上,几千名记者目瞪口呆。
  这些记者中,不乏军事记者,他们早就发现,俄军使用的是实弹,而且不乏七点六二毫米的通用机枪,还有少数十二点七毫米重机枪。可是这些枪支射出的枪弹,对末日战士没有构成半点威胁。
  如果仅仅是能够抵挡枪弹,那还算不了什么。
  即便是普通军人,穿上钢铁盔甲,同样能够抵抗枪弹。
  关键是,在被枪弹击中之后,末日战士的行动并没受到影响,仍然那么敏捷迅速,仍然在向前推进,仍然在开火还击。
  这样的防护能力,远远超过了任何一种防弹衣。
  要知道,如果是普通防弹衣,就算挡住了子弹,也会让穿戴者痛苦不已,因为子弹的动能会全部作用在穿戴者身上。
  再说了,没有任何一种防弹衣能够挡住十二点七毫米口径的机枪子弹。
  俨然,十名末日战士就是十台人型坦克,根本不惧怕子弹。
  这时候,演练升级。
  扮演“敌人”的俄军开始炮击训练场。
  首先到来的是小口径迫击炮弹。
  听到炮弹落下时发出的声响,看台上的记者骚动了起来。再强的战士,也绝对不敢直接面对炮击。
  训练场上,十名末日战士没有停下,也没有隐蔽,继续稳步向前推进。
  看台上,十面小屏幕上出现了十名末日战士的近距离图像。记者看得很清楚,在炮弹落下的时候,十名末日战士都没有闪避,甚至没有卧倒。有几发炮弹在离末日战士不到三米的地方爆炸,飞扬的弹片打在末日战士身上,却没有让末日战士停下脚步,爆炸产生的冲击波甚至没能让末日战士放慢步伐。似乎,十名末日战士根本不在乎炮击,不在乎锋利的弹片与猛烈的冲击。
  记者们瞠目结舌。
  有些持怀疑态度的记者拿起了安装有长焦距镜头的摄像机,对准了训练场,开始拍摄在硝烟中继续推进的末日战士。
  硝烟渐渐散去,十名末日战士一个不少,而且步伐稳健。
  紧接着,更大规模的炮击到来。
  这次,俄军用上了一百二十毫米大口径迫击炮。
  末日战士的推进速度加快了,而且活动范围更大。让记者们感到难以置信的是,十名末日战士是否知道炮弹会落在什么地方,均及时的避开了弹着点,没有被炮弹直接击中,只是规避时也没有刻意卧倒。
  仍然有部分记者认为这是“假秀”。
  这些记者,拿出了早已准备好的高速摄像机。只是,没有对准末日战士,而是对准了训练场上方。
  高速摄像机拍下的画面,消除了这些记者的猜疑。
  俄军确实是在向训练场发射炮弹,而不是实现在训练场里安装好爆破装置,且炮弹的弹道杂乱无章。
  显然,十名末日战士不可能提前知道弹着点,只是发现了落下的炮弹,然后及时规避。
  记者们还在为末日战士敏捷的身手感到惊叹时,演练达到高潮,俄军用上了一百五十二毫米榴弹炮!
  训练场里,十名末日战士开始飞奔,向“敌军”大本营发起冲击。
  炮弹不断的爆炸,硝烟很快就笼罩了整个训练场,屏幕上出现了由红外摄像机拍摄的图像。
  虽然炮弹就在身边爆炸,但是十名末日战士没有受到影响。
  看台上,几千名记者沸腾了。
  虽然俄军新闻发言人提高了嗓门,声情并茂的解说着演练情况,但是已经没人在乎他在说什么。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训练场上。
  片刻之后,在一次猛烈的爆炸过后,演练结束,末日部队攻占了“敌人”大本营,以零伤亡取得胜利!
  只是,记者没有离开,仍然死死盯着训练场。
  当硝烟满满散去,看到出现在训练场西端高地上、昂首挺胸的十名末日战士,记者才相信演练已经结束。
  此时,训练场已是面目全非。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3/11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