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极战争(校对)第98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88/1184

  虽然他们警告了贝杨,让贝杨不要轻易发起第二轮反击,更不要攻打亚莫拉人控制的恒星系,但是这些努力全都失败了,阿库拉人按照计划发动了第二轮反击,并且顺利收复了所有丢失的恒星系。
  战斗打得很激烈,几乎在所有恒星系里,亚莫拉人都战斗到了最后一刻。
  虽然楚天疆他们已经率领人类文明的超级战士军团离开了阿库拉星系,但是利用贝杨提供的基本能量粒子通信设备,依然能及时获得从前线发回来的战报,知道前线战斗的进展情况。
  在每一个爆发战斗的恒星系里,至少有十个亚莫拉人的军团,有数百名超级战士。失去了人类超级战士的支持,阿库拉人只能凭借兵力上的优势发起反击。虽然亚莫拉人在战斗中的伤亡非常惨重,在一些规模庞大的恒星系里,数十万、甚至上百万亚莫拉战士阵亡,但是阿库拉人付出的代价同样惨重。每收复一个恒星系,都意味着将有数万、甚至数十万阿库拉战士牺牲。每向前迈进一步,阿库拉人都要付出极为惨重的代价,也意味着阿库拉人的军事力量在迅速减弱。
  显然,第二轮反击比第一轮反击打得更加艰难。
  只是,德利亚没有出现,亚莫拉人的表现证明了贝杨的猜测,即在攻占了阿库拉文明差不多三分之一的恒星系之后,亚莫拉人已是强弩之末。阿库拉人顶住了入侵,通过反击夺回了战争主动权。
  问题是,贝杨忽视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两轮反击,几乎耗光了阿库拉人的军团,取得的结果无非是夺回了被亚莫拉人占领的恒星系。虽然亚莫拉人遭受的损失同样十分惨重,至少有五亿名亚莫拉战士阵亡,但是亚莫拉人的数量本来就比阿库拉人多得多,而且战争准备更加充分。即便阿库拉人只损失了三亿名战士,相对数量依然更多。
  此外,还有一个问题,被贝杨主动忽视了。
  这就是,从始至终,亚莫拉人都没有向前线增兵。不管战斗打得有多激烈,不管争夺的恒星系有多重要,不管有多少亚莫拉战士被围困,亚莫拉人始终没有向前线增兵,甚至没有协助被围困的军团撤退。在所有恒星系里,亚莫拉人都战斗到了最后一刻,甚至没有多少亚莫拉战士逃跑。
  当然,投降是不可想像的事情。
  在智慧文明战争中,投降是最不可取的行为之一。
  原因很简单,没有任何一个智慧文明会收容战俘。对任何智慧文明的战士来说,投降都等于完蛋,胜利者会在第一时间处决战俘,夺取战俘身上的星核,并且转为己用,绝对没有有待战俘的说法。虽然某些时候,不会立即处决战俘,但是那也仅仅是为了获得战俘个人意识里的关键信息。
  对战败的一方来说,弱小的战士只能任人宰割。
  当然,部分强大的战士,比如超级战士还有一种选择,那就是逃跑。依靠个人能力逃离沦陷的恒星系,然后以光速飞行,前往邻近的恒星系,或者是己方控制的恒星系,甚至是某个弱小智慧文明控制的恒星系。虽然这会花很多时间,但是逃走的概率不算小,至少不会立即被敌人杀死。
  事实上,在智慧文明战争中,出现了很多这样的事情。
  只是,大部分逃亡战士都不会返回自己的家园,甚至会避开自己的同胞。原因就是,几乎所有智慧文明都不会容忍逃兵。从战场上逃跑的战士,只要被逮住,结局不会比战死好多少。大部分逃亡战士都去了附近某个弱小智慧文明的恒星系,并且利用自身强大的能力隐藏了起来,有的甚至成了这些弱小智慧文明的大人物。如果是众多战士一同逃亡,甚至出现过攻占弱小智慧文明的事情。总而言之,部分逃亡战士活到了战争结束的那一天,有的甚至发展出了自己的种群。
  可以说,对那些被围困的亚莫拉战士来说,逃亡是最理想的选择。
  问题是,在数千个恒星系里,几乎没有一名亚莫拉战士逃亡,似乎所有亚莫拉战士都视死如归。
  在贝杨看来,这似乎不是问题。
  当然,贝杨有他的理由。
  战场在亚莫拉人与阿库拉人交界的中心地带,附近上千光年内,要么是亚莫拉人控制的恒星系,要么是阿库拉人控制的恒星系,离得最近的由弱小智慧文明控制的恒星系在大约一千五百光年之外。这个距离,等于封死了普通战士的退路。那些只有星核,没有星核源泉的普通战士根本不可能单独飞行一千五百光年。即便对拥有星核源泉的超级战士来说,飞行一千五百光年不是问题,可是谁知道一千五百年之后的事情?亚莫拉人与阿库拉人的战争绝对不会持续一千五百年,而在两个强大智慧文明决出胜负之后,附近的弱小智慧文明肯定会被消灭掉。也就是说,即便超级战士能够飞行一千五百光年,在到达目的地后遇到的也有可能是敌人或者自己人。当然,对逃亡的战士来说,自己人也是敌人,亚莫拉人绝对不会轻易饶恕逃兵。
  用贝杨的话来说,在相同的情况下,阿库拉战士也会死战到底。
  问题是,几亿名亚莫拉战士,没有一个逃跑。
  显然,这是很不寻常的事情。
  在楚天疆、阿利与贝亚看来,只有一种可能,即这些亚莫拉战士受到了控制,而且是德利亚的控制。
  果真如此,德利亚就在设法控制这场战争。
  说得简单一些,亚莫拉人遭受的损失算不上惨重,根本没有到伤筋动骨的地步,前线的溃败只是做个样子,让阿库拉人认为已经夺得了战争主动权,让阿库拉人在胜利的冲击下丧失理智。
  也就是说,阿库拉人非但没有取得胜利,离胜利还很遥远呢。
  “下一步,贝杨肯定会让阿库拉军团攻打亚莫拉人的恒星系。”贝亚最了解贝杨,因此最有发言权。“如果我们的推测没有错,亚莫拉人依然会逐步退却,直到阿库拉军团深入亚莫拉人的腹地。”
  “关键是,亚莫拉人必然会发动反击,而我们要搞清楚的是,亚莫拉人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发起反击。”
  贝亚微微点了点头,虽然她明白楚天疆的意思,但是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亚莫拉人与阿库拉人的情况完全不一样。”阿利开口说道,“亚莫拉人的本土恒星系非常少,只有几十个,几乎所有恒星系都是从其他智慧文明手里夺来的,而且这些智慧文明的规模都不是很大。至少在亚莫拉人的本土恒星系附近,其他恒星系没有完全相连,需要使用空间桥梁。”
  “你是说,亚莫拉人会利用这一点?”贝亚问了一句。
  阿利点了点头,说道:“亚莫拉人会节节退缩,但是会在某些方向上顽强抵抗,以此把阿库拉人引到他们设想的战场上去。如果我的判断没有错,这个战场将在一个由众多不同创造者所创造的恒星系里面,用亚空间桥梁连接的恒星系非常少,因此在战斗中需要使用空间桥梁。这样的战场环境,让亚莫拉人更容易包围阿库拉军团。更重要的是,贝杨必须亲自出马支持阿库拉人作战。只要被德利亚发现,贝杨就很难逃脱。没有了贝杨,被围困的阿库拉军团必然完蛋。”
  贝亚锁紧眉头,似乎有点疑虑。
  “阿利说得没错,确实有这样的可能。到时候,阿库拉军团只能聚集在几个、最多几十个恒星系里面,而亚莫拉人控制着周围的所有恒星系。不管贝杨有没有完蛋,阿库拉军团也很有可能被困死。”楚天疆叹了口气,说道,“当然,德利亚的目标是贝杨,而这是迫使贝杨出面的最佳办法。”
  “除非贝杨愿意看到阿库拉人的主力军团全军覆没,不然他别无选择。”
  贝亚点了点头,说道:“问题是,我们该怎么办?”
  楚天疆微微摇了摇头,没有急着说出口。
  阿利看了楚天疆一眼,才说道:“显然,五万名超级战士算不了什么。如果我们直接参与战斗,提供的帮助非常有限,而且还会让我们被迫与德利亚交手。在实力足够强大前,我们得避开德利亚。”
  “难道,我们要见死不救?”贝亚显得有点惊讶。
  “关键是,德利亚知道贝杨是我们的盟友。”楚天疆看了贝亚一眼,说道,“他更加清楚我们与贝杨的关系。也就是说,他没有笨到认为击败了贝杨就能击败我们的程度,知道我们才是他的主要对手。”
  “也就是说,只要我们活着,德利亚未必会对付贝杨。”“这……”“当然,我们不但要活着,还要变得足够强大,强大到能战胜德利亚,而达到这个目的的办法只有一个。”
第二百一十六章
如意算盘
  与楚天疆他们预料的一样,在稍事休整之后,阿库拉人再次发起了进攻。
  大概,贝杨不想耽搁太多的时间,不想让亚莫拉人有足够的时间来恢复元气,这次进攻发起得极为仓促。在阿库拉军团攻入亚莫拉人控制的恒星系时,在第二轮战斗中损失的兵力都没有补齐。
  问题是,攻打亚莫拉人控制的恒星系要比收复由亚莫拉人占领的恒星系难得多。
  阿库拉人不是人类,没有打算在战争中收容俘虏,更不可能轻易放过那些给他们造成了极大伤害的亚莫拉人。
  这就意味着,每攻占一个恒星系,阿库拉人就会消灭掉里面的所有亚莫拉人。
  显然,这需要足够多的时间,还需要耗费足够多的兵力。
  虽然亚莫拉人没有完全实现星核化,仍然有很多亚莫拉人只拥有质能体,但是星核化是强大智慧文明的发展趋势,特别是对那些掌握着星核源泉的智慧文明来说,星核化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亚莫拉人正在星核化的过程当中。
  在每一个恒星系里,都有大量已经实现了星核化的亚莫拉人,其中一些甚至拥有复合星核与融合星核。
  当然,实现了星核化的都是亚莫拉人中的既得利益者。
  从某种意义上讲,亚莫拉人与人类非常相似,即有着严格的社会等级,而且个体的地位由实力与血缘关系决定,个体的社会地位同样反过来影响了实力。实现了星核化的,基本上都是亚莫拉文明中的大人物,掌握着很大的权力,享受着更多的社会资源,拥有很强的支配权与控制权。当然,那些仍然是质能生命的亚莫拉人都处在社会底层,属于被剥削与被奴役的平民阶层。
  亚莫拉人没有完全实现星核化,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不是个体数量太多。
  不可否认,亚莫拉人的个体数量确实非常多,即便把其控制的所有恒星系里的星核全部利用起来,也无法让所有亚莫拉人星核化。问题是,德利亚早就掌握了星核源泉,还培养出了大量超级战士。也就是说,影响亚莫拉人星核化的绝对不是星核数量不够,亚莫拉人拥有足够多的星核。
  这个关键因素就是,亚莫拉人消灭了所有被征服的智慧文明。
  虽然阿库拉人也在做着同样的事情,但是阿库拉人早就开始转变,即设法融合了一些征服的智慧文明。
  其实,还有很多强大的智慧文明在这么做。
  通过融合,不但能够吸取其他智慧文明的优点,还能获得一个非常直接的好处,即融入进来的智慧文明处在整个社会的最底层,为处在社会顶端的统治者提供了统治对象,也就确保了主体文明的优越地位。
  当然,不一定要融合,联盟同样能起到这样的效果。
  也就是说,人类文明组建联盟,吸收与容纳了上千个智慧文明,本身也就确保了人类文明始终处在联盟顶端。由此带来的结果就是,人类文明的内部剥削被降到了最低,让所有个体都成为了既得利益者,成为了整个庞大统治集团的成员。如此一来,人类文明的内部矛盾就降到了最低。
  问题是,亚莫拉人没有这么做。
  结果显而易见,亚莫拉人的统治集团需要统治对象,而没有其他智慧文明,也就只能统治其他亚莫拉人。
  显然,这与早期的人类文明非常相似。
  由此产生的影响就是,亚莫拉人的内部矛盾非常严重,底层的亚莫拉人希望能够推翻统治集团,而统治集团希望把统治维持下去。亚莫拉人维持社会稳定的基础是暴力,即武装力量掌握在统治集团手上。更重要的是,只有成为统治集团的成员,才有机会获得星核,成为星核生命。
  从某种意义上讲,亚莫拉人的这种社会结构很不合理。
  说白了,被统治的亚莫拉人对正在进行的战争并不感兴趣,甚至没有多少愿意为统治集团卖命。对那些依然只拥有质能体的亚莫拉人来说,他们并不认为自己能够从这场战争中获得多少好处。在他们看来,这是统治集团发动的战争,打赢了,统治集团获益最多,统治地位将得到巩固。对于被统治、被奴役的亚莫拉人来说未必是好事,即他们更加不可能推翻统治集团了。虽然很多亚莫拉人知道战败的后果非常严重,但是仍然有一部分亚莫拉人希望借助战争来削弱统治集团,为他们推翻统治集团,建立新的统治秩序创造机会,让他们能够成为战争的获益者。
  可以说,如果不是个体数量众多,亚莫拉人早就完蛋了。
  要知道,凭借庞大的个体数量,亚莫拉人的统治集团的规模极为庞大,即便处在社会金字塔顶端的亚莫拉人也多达数千亿,还有相当于这个数量一千倍的亚莫拉人在为统治集团服务与卖命。如果把这个范围再扩大一些,即把那些处于中间地位,能够从现有秩序中获得好处的亚莫拉人算上,规模就更加庞大了,大约占到了亚莫拉人总数的四成。剩下的六成,才是被统治与被奴役的平民。因为这些平民只拥有质能体,所以没有外来力量,他们根本不可能推翻统治集团。
  只是,在面对入侵的时候,是否实现了星核化并没多少差别。
  阿库拉人眼里只有亚莫拉人,绝对不会把亚莫拉人区分成几个群体,更加不会对不同的亚莫拉人区别对待。
  战争极为残酷。
  阿库拉人每攻占一个恒星系,都意味着数万亿、甚至数十万亿亚莫拉人被屠杀,意味着大量资源被消耗掉。
  初期,阿库拉人的进攻还比较顺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88/11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