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校对)第118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88/1195

  显然,这次谈判的主导方不是欧洲,而是共和国,因此对于共和国提出的条件,欧洲没有提出异议,也没有急着开出筹码。原因很简单,当时法德意等国已经意识到,共和国很有可能正在准备发起一场大规模登陆作战行动,然后以地面战争的方式占领美国。虽然没有证据表明欧洲获取了共和国的作战计划,也就是不清楚共和国陆战队的准备情况,但是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在共和国出兵控制冰岛、保卫亚速尔群岛的情况下,法德意肯定知道,共和国陆战队登上美洲大陆只是迟早的事情。
  想明白这一点就不难发现,磋商只是个幌子,共和国要的是时间。
  毫无疑问,对法德意等国来说,对于共和国的行动几乎没有任何干预能力,即没有办法改变共和国陆战队登陆北美大陆的现实。
  当然,欧洲国家有办法制造麻烦。
  根据战后公布的信息,5月10日,也就是双边磋商还在进行的时候,法德意就通过驻瑞士大使向美国与加拿大传递了与共和国陆战队即将在北美大陆登陆的情报,而这份情报在转递过程中曾经落入瑞士官方手中。虽然这份情报的信息非常有限,既没有提到详细的登陆地点,又没有提到准确的登陆时间,甚至没有提到登陆部队兵力,以及登陆作战的发起方式等等基本信息,但是由欧洲国家发出的警告自然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对美加两国进行反登陆准备有很大帮助。
  显然,谈判不会取得任何结果。
  万幸的是,北美洲大陆东部海岸线并不崎岖,而且适合登陆的海滩并不少。更重要的是,共和国海军陆战队已经进入立体登陆作战时代,登陆作战受地理因素的影响非常小,加上以海上基地为依托,甚至不需要占领前进基地。对被动防御的美加两国来说,要在长达数千千米的海岸线上设置防线,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也就是说,在收到警报后,美加两国只能有选择性的加强某些地区的防御。
  这其中,自然包括卡伯特海峡南北的新斯科舍半岛与纽芬兰岛。
  因为新斯科舍半岛连接着布伦瑞克省,而布伦瑞克省就挨着美国东北的缅因州,所以美加当局首先防备的就是新斯科舍半岛。当然,纽芬兰岛只是一座岛屿,即便北面距离魁北克省非常近,共和国陆战队在纽芬兰岛上岸之后,仍然得进行二次登陆,才能踏上北美洲大陆,也才有可能进军加拿大,美加两国当局都认为共和国陆战队登陆纽芬兰岛的可能性不会超过新斯科舍半岛,因此部署在纽芬兰岛的防御兵力远不如斯科舍半岛,甚至比不上圣劳伦斯河北岸地区。
  当然,美加军队的行动没有能够逃过共和国的监视。
  因为共和国在进军美国的时候,战略打击首先对付的就是美国的航天能力,所以到共和国陆战队准备登陆的时候,美国已经丧失了制天权,对共和国天军发射的航天器的威胁降到了最低限度。正是如此,在2063年的时候,共和国当局加强了航天发射,并且在5月份之前搭建起了基本的军事卫星网络。也就是说,即便不出动侦察机,共和国天军也能准确掌握美加两国东海岸地区的情况。
  受此影响,谈判更加不可能有任何收获。
  当然,军事侦察影响最大的还是登陆作战行动。
  5月27日,在谈判无果的情况下,共和国当局主动提出结束谈判。
  从战后公布的资料来看,欧洲谈判代表在接到终止会晤的消息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联系美国驻瑞士大使,把消息发了出去。
  当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共和国陆战队将在数个小时后登上北美洲大陆。
  事实上,直到5月30日,登陆作战才正式打响。
  原因无二,原本计划在5月28日上午进行登陆作战行动因为突然变化的气候,不得不推迟到29日,最后延迟到30日,直到北大西洋上的风暴有所减弱,能够让垂直起降运输机安全起飞与降落之后,登陆作战行动才正式开始。
  共和国陆战队的上岸地点不是新斯科舍半岛,而是纽芬兰岛。
  显然,这与美加军队的预料截然相反。
  问题是,这才只是个开始。
  就在美加军队向圣劳伦斯河北岸集结,准备对付在魁北克省上岸的共和国陆战队的时候,共和国陆战队以最快的速度发起了二次登陆,而且登陆地点不是魁北克省,也不是南面的新斯科舍半岛,而是位于圣劳伦斯湾中央的安蒂科斯蒂岛。
  与此同时,共和国海军的2支主力舰队与1支火力支援舰队从卡帕特海峡进入了圣劳伦斯湾,并且用猛烈的炮火打垮了好几支正在转移的美加军队。
  到这个时候,美国当局不得不相信,共和国军队的目的地不是华盛顿,而是渥太华。
  进军渥太华的最佳路线肯定不在陆地上,而是沿着圣劳伦斯河北上。也就是说,共和国陆战队在纽芬兰岛与安蒂科斯蒂岛上上岸的主要目的是引开美加军队,让躲在坚固防御工事里面的敌人暴露在炮火之下,再用舰队炮火杀伤美加军队的有生力量。这样一来,等到共和国舰队逆流而上的时候,就不会受到两岸守军的威胁。
  受此影响,6月1日,也就是共和国陆战队上岸的第三天,美军不顾加拿大当局的强烈反对,炸掉了圣劳伦斯河上的数座大坝,并且将20多艘被堵在河道里的大型船只拖到魁北克的河口处,以自沉的方式堵死了河口。为了加强防御,在随后的几天之内,美军还在河道里部署了数万枚水雷,并且在河道沿岸设置了多处爆破地点,只要共和国的舰队逆流而上,美军就将以爆破的方式,用数亿吨泥沙堵死整条河流。反正美军的目的只有一个,阻止共和国舰队进入渥太华,也阻止共和国舰队进入五大湖。
  问题是,这种疯狂的举措并没有任何实际效果。
  美军忘记了一点,即共和国陆战队完全不需要沿河道行动,在垂直起降运输机的支持下,能够以立体突击的方式攻打方圆上千千米范围内的目标。也就是说,共和国海军只需要将海上基地部署在圣劳伦斯湾,就能让陆战队攻打渥太华,占领加拿大东南部地区,而这也是加拿大最发达与人口最集中的地区。
  事实上,共和国陆战队确实是这么做的。
  两次登陆之后,共和国陆战队没有急着发起第三次登陆,而是以小规模突击消耗美加军队的战斗力,协助舰队打击美加军队的远程炮兵。
  6月4日,第一座海上基地进入圣劳伦斯湾。
  接下来的数日内,又有4座海上基地进入圣劳伦斯湾,组成了海上基地群。
  直到这个时候,共和国陆战队才开始考虑登陆北美洲大陆。
  问题是,在进攻目的上,陆战队与最高统帅部有着完全不同的看法。
  最高统帅部的意思很明确,即陆战队应该选择渥太华,占领加拿大的首都。虽然这不见得能够使加拿大承认战败,但是加拿大不是美国那样的国家,这个人口刚刚超过1亿的国家也就不可能像美国那样,选择另外一座城市作为首都。更重要的是,渥太华所在的东部地区是加拿大的核心地区,全国三分之二的人口都在这一地区。也就是说,只要共和国陆战队证明有能力打下渥太华,加拿大人就会做出理智选择。
  当然,陆战队并不这么看。
  在陆战队眼里,攻占渥太华,只能使加拿大人同仇敌忾,进行更加猛烈的抵抗。即便退一万步,加拿大当局愿意投降,美国也不会让最后的盟国(墨西哥已经在2062年底宣布脱离西约集团,并且永久中立)就这么退出战争,肯定会想方设法的让加拿大继续打下去,所以会挟持加拿大政府,甚至有可能扶持一个傀儡政权。
  受此影响,陆战队认为应该用一次大纵深突击攻入美国境内!
  当然,到底怎么打,还是得看实际情况!
第一百三十章
登陆美国
  共和国当局既然在发动地面战争的问题上做出了让步,就不会墨守成规,将进攻渥太华作为登陆作战的最终目的,至少不会在违背现实环境的情况下,不顾一切的让陆战队向加拿大首都进军。
  从某种意义上讲,共和国陆战队不得不在纽芬兰岛与安蒂科斯蒂岛登陆,并且以此为跳板进军北美洲大陆,本身就是由现实环境决定的。说得简单一些,既然欧洲可以拿加拿大战败投降做文章,也就可以在美国做文章。如此一来,就算共和国陆战队攻占了渥太华,并且迫使加拿大当局承认战败,欧洲也不会就此罢手,反而有可能在适当的时候出兵美国,导致美国当局向欧洲投降。
  结果可想而知,欧洲将成为最大受益者。
  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共和国当局别无选择,只能想方设法的加快战争进程,赶在欧洲做好出兵准备之前击败美国,而要达到这个目的,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在美国发动一场地面战争。
  也就在这个时候,共和国当局做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6月中旬,共和国以集约集团核心成员国的身份,招集朝鲜、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越南、缅甸、印度、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伊朗、伊拉克、叙利亚、苏丹、尼日利亚与阿根廷等主要成员国,举行了一次非常关键的网络峰会。这次非见面会议的主要遗体只有一个,即在出兵美国的情况下,集团各成员国所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即各个国家打算投入多少兵力。
  与以往一样,共和国当局并没要求各个成员国参与正面作战行动。
  按照共和国当局提出的建议,正面作战行动仍然由共和国军队承担,各成员国军队的首要任务是保护好后勤补给线,并且维持占领区的治安工作。因为战争已经到了收尾阶段,所以共和国当局还提出了一个折中的解决办法,即不愿意出兵的国家,可以以军事物资、战略资源与战后重建工作来抵偿作战行动。
  说白了,就是这场仗不能由共和国一家来打,大家都有份。
  不管怎么说,战争还没有结束,而且各成员国都指望着能在战后得到共和国的大力援助与扶持,获取最大的利益。虽然在要不要出兵美国的问题上,集约集团内部的意见从来就没有统一过,但是在共和国摆明了态度,做出了出兵决定之后,这个矛盾就不那么突出了,至少没有哪个国家愿意在这个敏感问题上与共和国对着干。
  会议进行得很顺利,这些国家都承诺承担责任与义务。
  解决了集团内部问题后,共和国当局才正式做出了出兵美国的决定。当然,作战行动仍然落到了陆战队的肩上。按照最高统帅部批准的战争计划,陆战队登上美国本土,并且在美国本土东北地区站稳脚跟之后,陆军的作战部队才参与作战行动,而“站稳脚跟”的标志就是控制一座吞吐能力在1亿吨以上的大型港口。虽然美国东北部地区不缺乏港口,但是吞吐能力超过1亿吨的港口屈指可数,只有波特兰、波士顿、纽约与卡姆登,另外五大湖区的布法罗、以及属于加拿大的多伦多与哈密尔顿也是吞吐能力在1亿吨左右的大型港口。等到陆战队占领了这些港口,恐怕也没有陆军多少事了。
  对于最高统帅部的这一安排,陆军也很无奈。
  原因无二,海运力量掌握在海军手中,两栖舰队听从陆战队的调遣,即便陆军有一支规模不小的航空兵,拥有数千架垂直起降运输机,能够同时向前线投送几个战斗单位,但是这些运输机都是战术级别的,航程非常有限,不但无法直达美国本土,甚至连跨洋飞行的能力都没有。也就是说,只要海军与陆战队不肯松口,就算陆军有再大的力量也使不上,因此只能让陆战队冲锋在前。
  定下基调后,陆战队在6月底拿出了详细的作战计划。
  7月初,进攻美国本土的作战计划经过总参谋部审批之后,作战行动在7月7日正式开始,登陆地点选在了新罕布什尔州的扑茨茅斯。虽然扑茨茅斯只是一座海滨城市,除了有一条供游艇停靠的码头之外,并没有成规模的港口,但是陆战队在此上岸之后,北上可以攻打波特兰,南下则可以进军波士顿。也就是说,陆战队为接下来的进攻行动上了双保险,不管是打下波特兰,还是占领波士顿,只要在一个方向上达到目的,完成了作战任务,就能获得一座足够大的港口,确保重型装备与作战物资能够上岸。
  毫无疑问,陆战队是在为全面战争做准备,而不是仅仅打一场登陆作战。
  以当时的情况,如果局限于攻占美国东北地区,要不要攻占港口都没有太大的影响。
  原因很简单,美军已经丧失了战斗力,盘踞在外海的共和国海军舰队能够为陆战队提供精准猛烈的炮火支援,部署在海上基地与航空舰队上的航空兵还能参与作战行动,因为陆战队对重型装备的需求并不大,甚至没有必要向前沿部署炮兵。当然,陆战队拥有的各类能够用垂直起降运输机空运的装甲战车足以应付所有地面战斗。作战物资方面,当时前沿部署的4座海上基地群上至少有4000架垂直起降运输机,这些运输机不但把陆战队送上了美国本土,还能在接下来的作战行动中,每天为陆战队提供20万吨以上的作战物资,而1个陆战旅1天消耗的物资不过4万吨而已,因此仅战术空运力量就能保证5个陆战旅作战,而部署在前沿的陆战队大约只有1半的部队执行作战任务,因此可以支撑10个陆战旅。如果算上战略空运力量,即空军的空运平台提供的支持,让30个以上的陆战旅在美国本土执行作战任务也不是什么难事。30个陆战旅,相当于60万兵力(大战期间,陆战队的作战部队多次扩编,到大战快要结束的时候,陆战旅的规模已经相当于战前的陆军战斗单位,即作战人员在2万人左右。当然,这个时候陆军的战斗单位也全面扩编,即便是普通战斗单位的兵力都在3万以上,而主力战斗单位的兵力全部超过4万,有的甚至接近5万,相当于以往的一个主力野战军)。如果仅仅为了攻占美国东北部地区,就这60万陆战队就足够了,根本没有必要出动陆军的作战部队,也就没有必要急着夺取港口。
  当然,夺取港口,也不仅仅是为了地面作战行动。
  之前的战争早已证明,在进攻敌国本土的时候,后勤保障的压力并不完全来自作战行动,特别是在注重战略打击的情况下,后勤保障的主要压力实际上来自敌国的国内局面,即由战争造成的社会动荡。
  说得直接一点,进攻的目的是占领,而要占领,就得维持社会稳定。
  对共和国来说,最有代表性的一场战争就是2035年的印度战争。
  在印度战争爆发之前,共和国当局就充分考虑到了17亿印度人造成的影响,所以在准备了50万主力野战军的情况下,还调集了上百万的后勤保障部队,可是实际情况仍然远远超过了共和国当局的预料,占领印度的压力比想像的大得多。结果是,战争还未结束,共和国当局派驻印度的占领军就超过了150万(不包括作战部队),另外几个盟国还出动了数百万军队,才勉强控制住局面。当然,起到关键作用的,仍然是紧急运往印度的数以千万计的粮食、药品、帐篷等基本物资。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些物资,就算共和国军队占领了整个印度,也只会与17亿印度人为敌,而不可能控制印度,更不可能干干净净的撤出印度。更重要的是,为了运送这些基本物资,共和国当局不得不让50万主力野战军在更加艰难的情况下作战,从而产生了较为巨大的伤亡。
  大战期间,共和国军队也经历过一次类似的占领行动,即在针对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的战略轰炸之后,出兵占领这块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大陆。
  因为轰炸过于彻底,所以占领澳大利亚实际上就是拯救1亿多绝望的澳大利亚人,让他们脱离苦海。说得直接一点,就是将澳大利亚人最需要的生活物资、生产物资与建设物资送过去,让他们能够填饱肚子、能够有事可做、也能够动手重建家园。因为战争爆发前,澳大利亚有大约3000万华侨(早在2030年,华裔就成是澳大利亚第二大族群,到大战爆发的时候,华裔仅比占首位的白人少1500万。虽然在澳大利亚当局跟随美国的步伐向共和国宣战之前,大约有1200万华裔以各种方式离开澳大利亚,其中半数回到共和国,另外半数前往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与泰国等东南亚国家,还有少数去了印度、巴基斯坦等南亚国家,但是留在澳大利亚的华裔仍然接近2000万。因为澳大利亚当局没有在战争期间迫害华裔,也没有采取限制华裔自由的行动,所以在战略打击结束之后,也就是澳大利亚当局宣布投降的时候,共和国当局就做出承诺,不但会承担起1200万华裔的遣返费用,还会帮助澳大利亚进行重建,并且在5年之内让澳大利亚恢复到战前水平。这一承诺,最终帮助华裔成为澳大利亚第一大族群,占到了澳大利亚战后人口总数的40%,而白人所占比例则降低到了30%以下),所以在援助澳大利亚的行动上,共和国当局非常积极。为此,在短短半年之内,送往澳大利亚的各类物资就超过了2亿吨,而且以战后重建所需的钢铁、水泥等建设物资为主,粮食等生活物资反而不是很多。这也很好理解,澳大利亚本来就是产粮大国,而且人口数量不是很多,加在自然栽种的粮食作物的成熟周期都在半年左右,而工业化生产的粮食作物的成熟周期甚至不到3个月,所以在半年之内,澳大利亚有能力生产出足以养活全部澳大利亚人的食物。大战期间,澳大利亚的工业基础设施遭到彻底破坏,所以澳大利亚最需要的是工业产品!
  有了这些经验,在进攻美国本土的时候,共和国当局自然会有更加充足的准备。
  要知道,在此之前,共和国当局并没打算进军美国本土,至少没有想过要在战争结束之前进军美国本土,所以在2063年上半年,特别是在4月份之后,随着后勤保障力量的投入加大,战略打击行动得到了充分保证之后,共和国当局就开始向大西洋地区运送用来维持社会秩序与进行战后重建的物资,而这些物资的最终目的地都是美国,即在战争结束之后运往美国。
  也许有人会说,没有必要向大西洋运送物资,毕竟可以让这些物资在美国西海岸地区上岸,再运往美国各地。如果在和平时期,自然应该这么做,因为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完善与最发达的国内交通网络,不但拥有世界上里程排第二的铁路网,还有世界上质量最为优越的国家级公路网,另外还拥有上百座大型机场与几十座大型港口,而这些交通基础设施能够确保数十亿吨的物资顺利周转。问题是,大战期间,共和国的战略打击摧毁了美国的国家交通基础网络,洛基山里的所有大型桥梁都被炸毁,如果把物资送到美国西海岸,很难通过陆路送往美国其他地区。
  可以说,共和国军队进军美国,首先就得确保物资及时运送到位。
  如此一来,就非常有必要尽快夺取一座、甚至几座大型港口。
  要知道,美国东北部地区、也就是常说的新英格兰地区是美国人口与城镇最为密集的地区,也是美国最发达的地区。暂且不说工业,美国排名前100位的大学中,有64所在该地区!根据美国联邦政府在2055年做的人口普查(因为美国联邦众议院的议席是由各州人口数量决定的,所以美国很早就立法,规定每10年进行一次人口普查。到2030年,随着社会发展加快,普查间隔时间缩短到5年),在7亿9300万美国人中,有3亿生活在北起缅因州,南到北卡罗来纳州的新英格兰地区,而在缅因州到新泽西州之间美国东北部地区的人口就超过了2亿!要知道,这几个州的面积加起来都比不上加利福尼亚州。受此影响,就算共和国当局知道进军美国本土是不可避免的,也一直在竭力回避东北部地区,而是把重点放在了墨西哥湾地区。可以说,如果不是欧洲当局一意孤行,想在加拿大身上做文章,迫使共和国不得不出兵加拿大,恐怕到战争结束的时候,共和国军队都不会冒着与2亿白人作战的风险攻入这一地区。要知道,历史上,新英格兰地区可以说是美国的老巢,不管是独立战争中的十三个州,还是南北战争期间的北方联邦,新英格兰地区都是美国的心脏,即便在21世纪中叶,该地区也是美国的精华。也许迈阿密的拉美人不会拼死抵抗,也许新奥尔良的黑人不会殊死搏斗,但是新英格兰地区的白人肯定会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拿起武器与入侵者作战!
  在这种情况下,面包与黄油肯定比机枪与大炮更加能够解决问题。
  事实上,在极端情况下,面包与黄油也只能淡化矛盾,而不能完全化解矛盾。
  很快,共和国陆战队就在战斗中体会到了“全民皆兵”的恐怖之处。
  在进攻扑茨茅斯的战斗中,共和国陆战队的2个旅用了3天时间,才打下这座人口不到20万的小城市,并且为此付出了近5000人伤亡的惨重代价。根据战后公布的资料,在进攻扑茨茅斯的战斗中,共和国陆战队的半数伤亡官兵都是由武装平民造成的,而美国军队造成的损失反而更小一些。
  这一情况反应上去之后,迫使共和国最高统帅部启用紧急应对措施,即前线作战人员可以在任何情况下向持有武器的平民开火,而不是像之前规定的那样,只有在平民向军队开火之后,军队才能进行还击。
  可以说,这一措施的根本目的是确保陆战队官兵的安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88/11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