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校对)第1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4/1195

  中国外交部发表那份“委婉”的外交声明时,美国总统就意识到,不是中国的对外政策发生了转变,而是中国高层产生了警觉。
  “会与我们扯上关系吗?”
  纳伊德沉思一阵,摇了摇头,说道:“我们的部署非常严密,就算军情局能够查出问题,也只能查到日本情报部门身上,最多怀疑我们在暗中帮助日本情报部门,不可能获得确凿证据。”
  罗迪克冷哼了一声,觉得CIA局长把问题看得太简单了。
  情报行动可以做到隐秘,一个国家的总体战略却没有任何秘密可言。
  如同美国的任何一家战略分析机构都知道的那样,中国现阶段的总体战略是扫清周边障碍,为高速发展奠定基础、为国家腾飞提供保障,中国的高层领袖也非常清楚美国现阶段的国家战略。
  去年的第四次印巴战争是自本世纪初两场反恐战争后最重大的国际局势转折点。
  中国军队的出色表现,一方面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证明了中国的军事实力、展示了中国的对外政策,另外一方面也影响了美国的国际声望、让美军的战斗力受到质疑、更让美国的对外政策遭受指责。
  联合国成立七十周年时,中国以否决扩常的方式向美国发出新的挑战。
  随后,中国元首纪佑国出访亚非拉欧,打出了一套漂亮的组合拳。表面上,纪佑国的外交访问是为中国创造更好的国际环境,实际上却沉重打击了美国独大的“一元化”国际格局,拉开了建立“多元化”国际新秩序的帷幕。
  罗迪克上任不到一年,国际局势发生了重大转变。
  公元2015年,流入中国的资金达到4500亿美元,中国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投资输入国。这其中,外籍华商的投资总额超过3000亿美元。随着中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越来越多的国际资本涌入中国。按照最乐观估计,到2030年,中国将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市场国。
  中国高速发展,让整个西方世界如坐针毡。
  如果说本世纪初,关于“二十世纪属于美国”、“二十一世纪属于中国”的说法只是危言耸听,那么现在这个论调正在逐渐变成现实。
  随着中国崛起,“中国威胁论”再次盛行。
  年初的时候,“威胁”已经过时,外界更加关注中国会不会效仿前苏联,与美国展开全面竞争,爆发第二次冷战。
  罗迪克并不害怕竞争,美国本身就是一个在生存竞争中建立起来的国家。
  让罗迪克担心的是,中国不与美国竞争!
  在解决周边问题的时候,中国锋芒毕露,处处得理不饶人。在国际舞台上,中国四面出击,不断冲击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建立起来的国际秩序。中国却一直避免与美国直接对抗,不但没有故意激化中美矛盾,甚至频繁伸出橄榄枝、在众多国际场合表示愿意与美国共同维护国际秩序。
  在罗迪克眼里,中国浑身是刺,却滑若泥鳅。
  上任后,罗迪克一改贾培尔的战略收缩政策,再次举起反恐大旗,将矛头对准了被列入“流氓国家”清单的伊朗。
  作为军火集团的代言人,罗迪克有很多理由这么做。
  能够摆上台面的,无非是惩戒制造“戴维营惨案”的凶手、重塑美国的国际形象、增强美国的国际影响力、巩固以西方文明为核心的世界体系。
  一场大获全胜的战争不但能让美国重拾大国威望,还能让罗迪克获得连任。
  为了达到目的,罗迪克不得不“多管齐下”。
  高加索动乱,缚住了野心勃勃的“北极熊”的手脚,让俄罗斯疲于奔命,无暇顾及美国在海湾地区的军事行动。
  东海冲突,将“东方龙”困在了笼子里,让中国不得不重点应付周边威胁。
  计划看上去非常美好,实施起来却困难重重。
  秉承“强军振国”传统的俄罗斯正在大刀阔斧的解决高加索骚乱,要不了多久就能恢复对外干涉能力。以“韬略”见长的中国不会跟随美国的步伐起舞,必然以雷霆万钧之势解决东海冲突。
  美国的意图没有任何秘密可言。
  只要中国与俄罗斯抽出身来,肯定不会让美国任意宰割伊朗。
  如果伊朗成为第二个越南,不但美国会失去“独大”的地位,罗迪克还将成为第二个肯尼迪。
  接下来该怎么办?
  罗迪克朝坐在对面的CIA局长投去了询问的目光。
  纳伊德看出了总统的心思,说道:“我们最好置身事外,静观局势变化。不管怎么说,只要我们准备攻打伊朗,就得尽量避免与中国发生冲突。再说了,民主党上台后,日本与我们渐行渐远。如果能够借此机会教训一下日本,对巩固西太平洋防线、加强对中国的围堵都有好处。”
  “但是不能玩得太过分。”
  纳伊德点了点头,说道:“除了不派兵参战之外,我们可以向日本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只要民主党下台,不管接下来执政的是自民党,还是其他政党,日本都将回到原来的政治路线上,加强与我们的同盟关系。”
  罗迪克沉思一阵,说道:“现在的问题是,中国会不会与日本发生冲突。”
  “我觉得这个问题完全没有必要考虑。纪佑国是出了名的鹰派领袖,第四次印巴战争后,中国通过多种手段削弱日本的影响力。如果中国在此时做出让步,不但以前的努力将付之东流,纪佑国的政策也将受到质疑。明年,中国将迎来新的国家元首。纪佑国推行的军事改革,还有产业结构调整正在关键时期。除非纪佑国打算破坏传统,谋求连任,不然他必须维护在军队中的威信,为下一任国家元首上台铺平道路。纪佑国没有选择的余地,必须以强硬手段解决东海争端。”
  “这么说来,中国的外交声明只是烟雾弹?”
  “绝对是烟雾弹。”纳伊德立即点了点头,“我们一直在密切关注中国的军事调动,所有迹象都表明,中国正在为军事行动做准备。”
  “可是,已经过了引发冲突的最佳时机,如果……”
  “这正是我们必须高度关注的地方。”纳伊德有点蛮横的打断了总统的话,说道,“以中国的军事力量,只要控制住冲突规模,击败日本的难度并不大。纪佑国没有当机立断,反而放出烟雾弹,在外交上做文章。我们不得不怀疑,中国正在策划规模更大的打击行动,力求彻底击溃日本。”
  “怎么可能?”罗迪克微微皱了下眉头,“纪佑国不担心我们插手吗?”
  “军事打击只是对付日本的一种手段。除非中国袭击日本本土目标,不然我们没有理由干预东海冲突。纪佑国肯定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会在其他方面下手,比如打垮日本经济、丑化日本的国际形象、削弱日本的军心士气、乃至在国际上孤立日本,最终迫使日本承认战败。”
  罗迪克点了点头,表示明白CIA局长的意思。
  “这场冲突的规模不会小到哪里去。如果中国想趁此机会整垮日本,需要动员很多力量,更需要充足的准备时间,纪佑国因此采取‘绥靖’策略,暂时稳定住局势。”纳伊德稍微停顿了一下,又说道,“以中日两国的积怨,只要爆发军事冲突,都将全力以赴。不论结果如何,冲突的持续时间不会太短,至少都在一个月以上。”
  罗迪克又点了点头,说道:“如此说来,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也许还能收到一箭双雕的结果。”
  总统淡淡一笑,说道:“那么我们更应该给日本打气,让犹豫不决的小泽尽快做出决策。”
  “实在不行,我们还点上一把火,让东海局势升温。”
  “暂时不要插手,我们趁此机会加快海湾地区的军事部署。只要东海战争爆发,我们就放手对付伊朗。”
  纳伊德点了点头,没有与总统争辩。
  送走CIA局长后,罗迪克跟小泽通了电话。在他眼里,日本首相不但是个“二愣子”,还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
第十八章
失控的战舰
  天还没亮,小泽就急匆匆的来到了位于立川的鸠山府邸。
  七年前,民主党赢得众议院选举后,入主首相府的不是小泽,而是时任党魁的鸠山。
  因为缺乏执政经验、无法调解国内矛盾、无力压制利益集团、经济改革未见成效,所以鸠山在入主首相府几个月之后,为了保护民主党的执政地位,将政权交给了内务大臣小泽,退居幕后。
  接下来的六年多里,小泽书写了一段日本政坛神话,成为有名的“傀儡首相”。
  掌握日本政府大权的不是小泽,而是鸠山。
  论来头,小泽只能算是无名小辈,无法与鸠山相提并论。
  鸠山出生于政治世家,祖父是日本前首相鸠山一郎、外祖父是普利公司创始人石桥正二、父亲鸠山威一郎曾任外务大臣。鸠山早年加入自民党,曾当选国会众议院议员。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日本爆发政治危机,鸠山退出自民党,参与组建先驱新党;三年后加入成立不久的民主党,出任党首;两年后民主党与其他三个在野党合并,鸠山出任干事长代理;此后一度担任民主党代表职务,从2005年起任民主党干事长。
  值得一提的是,鸠山的祖父鸠山一郎不但是自民党创始人之一,还是日本现代政治的奠基者,鸠山政治家族的缔造者,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政坛的风云人物。
  与其祖辈、父辈相比,学工程出身的鸠山逊色了许多。
  鸠山率领的民主党能在大选中获胜,不是因为选民认为鸠山是一个优秀的领袖,更不是选民相信民主党能够率领日本摆脱经济困境,而是鸠山不是前首相麻生、民主党不是自民党。
  上台不到一年,鸠山的执政能力让日本选民大失所望。
  离任前,鸠山没有推选时任官房厅长官、更有执政能力的西野,而是选择了没有多少背景的小泽。
  这一安排足以反映日本的政坛格局。
  小泽只是鸠山派到首相府的“代言人”,真正做决策的还是鸠山。
  除此之外,背景“干净”的小泽在民众间更有亲和力,起到了“缓冲”作用,为鸠山推行政治改革提供了巨大帮助。
  六年下来,小泽出色的完成了使命,保住了民主党的执政地位。
  虽然日本经济仍然没有太大起色,但是在其他方面,民主党推行的“自主”政策正在一步步的变成现实。
  军事上:到2015年底,驻日美军数量下降到不足一万人。按照年初签署的协议,美军将在2017年前撤出冲绳;撤回自民党执政时派往印度洋的“补给部队”,结束了向海外派兵的行动;自卫队扩编百分之十五,强化了“自主防卫”能力;加大各式先进武器的研发力度,减少对美国的依赖;通过三项重大法案,为建立“正规军”打下了基础。
  外交上:民主党力主改变建立在“美日同盟”基础上、跟随美国前进的“一元外交”,建立独立自主、与周边国家改善关系、适应日本未来发展的“多元外交”。
  政治上:以铲除“官僚政治”、“家族政治”为主,建立“以民为本”的现代民主政治。
  除了政治改革之外,鸠山主导的多项改革的核心思想都是改变依附于美国的基本国策,建立一个能够独立行使国家权力,在军事、外交、政治、文化、经济等诸多方面具有自身特色的现代日本。
  不得不说,鸠山是一个颇具“理想主义”色彩的政治家。
  对一个“家族政治”盛行、利益集团控制无孔不入、守旧势力根深蒂固的国家来说,要想在一夜之间改变执行了数十年的基本国策,无疑于痴人说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4/11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