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校对)第1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7/1195

  “那就再好不过了。”点上香烟后,纪佑国问道,“审讯结果出来了吗?”
  “我就是来汇报这件事情的。”潘云生把带来的文件递给了元首,“我们之前的猜测并不完全准确。出问题的不是叶致胜,而是洪鹏。另外,洪鹏是日本外事情报局的间谍,不是CIA的间谍。因为没有获得CIA策划保钓行动的相关证据,所以我派李存勋与刘晓宾去日本搜集情报。”
  纪佑国皱了下眉头,说道:“他们俩人不是被你冷藏起来了吗?”
  “没办法,要做到保密,只能派他们去。”潘云生叹了口气,“他们是与我直接联系的高级间谍,以前很少去日本活动。如果需要暗中帮助蔺彦博,李存勋也是最佳人选。”
  “情报工作你要亲自负责。”纪佑国没有过多的讨论细节问题,“既然是日本在暗中制造了东海冲突,我们就不用考虑那么多了。尽快把相关材料整理好,把报告的副本送给老赵与老彭,让他们心里有数。”
  “我已经派人把副本送到国防部与总参谋部去了。”
  “那就好,你回去准备一下,晚上九点开会。”纪佑国看了眼墙上的挂钟,“没别的事,你就先回去,记得准时过来。”
  送走情报头头,纪佑国让王元庆去把黄国巍请来。
  外长到来前,元首分别跟国防部长与总参谋长打了电话,通知了晚上开会的事情。
  下午四点,黄国巍来到了元首府。
  “发表外交声明?”
  “不是让你马上发表,而是起草。”纪佑国看了眼外长,说道,“情况已经调查清楚,日本一手炮制了东海冲突。”
  “军情局的报告?”黄国巍暗自叹了口气,这下是不想打也要打了。
  纪佑国点了点头,算是回答了外长的问题。
  “这样的话,我们不可能在外交声明中提到军情局获得的情报。现在东海局势有所缓和,日本也没有得寸进尺,我们以什么理由谴责日本呢?”
  “日本可以炮制争端,我们为什么不能制造理由?”
  “可是……”
  “我找你来,是让你做好心理准备。”纪佑国叹了口气,觉得黄国巍太没主见了。“如果只是一次突发性偶然事件,我们还能息事宁人,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别人都骑到我们头上拉屎拉尿了,还能忍吗?日本帝国主义野心不死,妄图效仿当年。我们要用行动证明,共和国不再是百年前那个积贫积弱、破败不堪的东亚病夫,任何胆敢挑衅中华民族的敌人都将遭到沉痛打击!”
  “措词需要几分火候?”黄国巍也不再罗嗦。
  “十分火候!”纪佑国冷冷一笑,“我们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不宣而战不是我们的手段。要想达到杀一儆百的效果,就得展示出我们的绝对实力与十分信心。至于你说的理由,到时候自然就有了。”
  “要不要提前放出点风声?”黄国巍的脑瓜子非常灵活,立即提出了建议。
  纪佑国摸了摸下巴,沉思好一阵,才笑着说道:“外长就是外长,考虑国际问题比我深入得多。你说得有道理,但是最好通过非正式渠道表态。如果战争突然爆发,道理就说不清道不明了。提前打好预防针,对维护国家声誉有很大的好处。你要尽快安排,不要现身说法,让外交部的其他官员出面。”
  黄国巍点了点头,说道:“我马上回去准备,今天晚上就把消息放出去。”
  “不用这么急,留下来吃晚饭。”纪佑国看了眼时钟,“晚上有一个重要会议,赵润东与彭茂邦都会参加。等做出最终决策后,你再去安排也不迟。”
  “我到客房等着,吃饭的时候再过来。”
  “也好,我让小王帮你收拾一下。”
  送走外交部长后,纪佑国舒展了一下身子骨。
  安排黄国巍上台唱高调,纪佑国的主要目的还是为蔺彦博提供支持。从一开始,纪佑国就知道,军事行动只能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打击日本的主要战场是金融市场。日本不是印度,不可能像对付印度那样对付日本。
  作为国家元首,纪佑国在战略把握上很有分寸,也很有主见。
  想到晚上要说服国防部长与总参谋长,纪佑国不免有点头痛。赵润东还好说,彭茂邦却是个“老顽固”。
  沉思了好久,纪佑国决定先跟彭茂邦通下气。
  等王元庆回来后,纪佑国吩咐他去把总参谋长请来吃晚饭。
  对付彭茂邦这种直性子军人,不能完全用威望压制,有的时候还得进行“思想工作”。只要彭茂邦想通了,就会由反对者转变为坚定的支持者。
  安排妥当后,纪佑国的心情也轻松了许多。
第二十一章
思想工作
  晚饭有点简单,气氛有点紧张。
  从坐到桌子旁,擅长察言观色的黄国巍就埋头吃饭,像是逃荒的灾民。
  彭茂邦喝了几杯酒,明白了纪佑国的想法后,连筷子都没有动一下。王元庆带人来收拾餐桌的时候,总参谋长面前的烟灰缸里多出了十几根烟头。
  纪佑国的胃口不错,吃了两大碗干饭,还喝了一碗酸菜萝卜汤。
  “小王,去把小吉送的雪莲茶泡三杯。”纪佑国呵呵一笑,转口对彭茂邦说道,“这雪莲茶可是好东西,清热消火,还能治便秘。如果不是小吉托人带回来,我们还没有这么好的口福呢。”
  彭茂邦一肚子憋在心里没处发,神色很是难看。
  黄国巍偷笑了起来。敢拿总参谋长开玩笑,全天下恐怕只有纪佑国一个人。
  王元庆也很“实诚”,老老实实的泡好了三杯雪莲茶。
  “帮我换杯绿茶。”黄国巍叫住了元首秘书,“这几天肠胃不好,一直在拉肚子,消受不起。”
  王元庆马上给外长换了杯绿茶。
  “还是外长心宽,身上没有我们这么多坏毛病。”纪佑国拿起香烟,先给彭茂邦点上,“老彭,也不是我说你。三十年前,你风风火火、雷厉风行、敢做敢为,没人说你什么,还会认为你是一名优秀战士。现在你是总参谋长,统帅千军万马。作为军队统帅,很多脾气都得改改。”
  “老纪,你不是不知道我是什么样的人。”彭茂邦长出了口气,“我就是个军人。三十年前,我端着步枪上阵杀敌。现在上不了战场,我也能指挥部队作战。很多臭脾气,这辈子没法改了。”
  纪佑国笑着摇了摇头,问道:“军人的职责是什么?”
  彭茂邦愣了一下,说道:“保家卫国是军人的根本职责。”
  “不错,怎样才能保家卫国呢?”纪佑国淡淡一笑,说道,“如果战争能够解决所有问题,还需要黄国巍这样的外交官吗?你当了几十年兵,经历了数场战争,也见到过其他国家的军队怎样打仗。你告诉我,战争能够解决所有问题吗?”
  对于纪佑国的问题,彭茂邦根本无法回答。
  “我没有当过兵,没有系统学习军事学,不太了解军事理论,但是我知道,现代战争打的不仅仅是军队的战斗力,还是国家的综合国力,特别是经济实力与科技实力。暂且不论美国在阿富汗战争与伊拉克战争中消耗了多少金钱,持续半个月的第四次印巴战争,我们的参战时间不到三十个小时,直接军费开支三百多亿,算上对巴援助,总耗费超过七百亿。如果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做后盾,我们打得起这样的战争吗?”
  “你说得没错,可是……”
  “明白就好。”纪佑国呵呵一笑,说道,“我就知道,彭大将军不是不讲理的人。之前我就跟你说过,对付日本这样的国家,军事打击很难收到显著成效,反而会产生适得其反的结果。上午,我又翻了下那本叫《超限战》的书,里面的很多论点都有道理。自从几年前美军成立网络作战司令部之后,短短几年间,数十个国家先后成立相关或者类似的军事部门,加强了军队的超常规作战能力。兵法有云,不战而屈人之兵乃上上之道。虽然我们还无法达到这个境界,但是总得尝试新战法、新理论,不能抱陈守旧。我们正在推行的军事改革不但要建立更加合理的军事制度,还要为新兴军事理论提供成长环境。只有在理论上取得长足进步,才能从根本上发挥出新式武器的潜能,为发展军事技术指明方向。作为总参谋长,你都不能以身作则,怎么让百万将士信服呢?”
  一番话下来,彭茂邦彻底无语了。
  黄国巍在一旁暗自喝彩。元首这番“道理”既结合了理论依据,又道出了实际情况。别说彭茂邦只是个不太善于雄辩的军人,就算他是口才出众的外交官,也无法反驳纪佑国的观点。
  “我说啊,我们的总参谋长是放不下面子,不甘心当配角。”纪佑国呵呵一笑,转口说道,“在这个大舞台上,我们每个人都是配角。为民族复兴,我们必须甘当配角。只有每一个配角都尽职尽责、甘于奉献,作为主角的中华民族才能成为万众瞩目的明星、成为舞台上的焦点。老彭,你说我这番话有没有道理?”
  彭茂邦猛抽了几口烟,长出了口气,说道:“老纪,你不该当国家元首。”
  “是吗?那我该做什么呢?”
  “电视节目主持人。”彭茂邦也笑了起来,“我这辈子没有佩服过别人,能让我心服口服的也只有你了。”
  “这话就严重了。”纪佑国开心的笑了起来。
  “这下,我是不服气也得服气了。”彭茂邦又点上一根香烟,“你说得没错,能演配角,总比跑龙套好得多。”
  “老彭,我可没跟你开玩笑。”纪佑国收住了笑容,“这次行动关系到西太平洋地区未来十年、甚至二十年的格局。搞得好,我们的周边环境将得到显著改善,甚至有望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搞不好,我们又将面临十面楚歌的艰难处境,民族复兴将变得遥遥无期。”
  彭茂邦的眉头立即锁到了一起。
  黄国巍也暗暗一惊,觉得元首把话说得太严重了。
  “我这么说,并不是危言耸听,强迫你们支持我的决策。”纪佑国看出了两人的心思,“虽然民主党上台之后,我们与日本的关系有所缓和,但是七年间发生的事情证明,民主党没能让日本摆脱美国的影响,‘美日同盟’仍然是日本的根本政策。东海冲突可大可小,无论结果如何,民主党都会输掉明年的大选。到时候上台执政的不见得是自民党,很可能是右翼政党联盟。”
  “也许情况会更加糟糕。”黄国巍忍不住插了一句。
  纪佑国微微点了点头,说道:“我们与日本的积怨一直没有得到化解,不管是右翼联盟上台,还是发生其他情况,我们与日本的关系都将急剧恶化。共和国的改革走到关键点上,不管与美国,还是与日本,全面对抗都将使我们的改革失去本味。按照改革蓝图,我们还需要三到四个五年计划才能完成改革,使共和国成为世界强国。要想获得这段时间,除了推动国际局势‘多元化’牵制美国之外,还得打垮日本,消除身边的威胁。”
  “那需要一场全面战争。”彭茂邦嘀咕了一句。
  “我们经受不起全面战争,只能退而求其次,让日本在十五到二十年之内无法对我们构成威胁。”纪佑国没有转移话题,继续说道,“这就是我为什么要重点打击日本经济的原因。一次长期衰退,足以让日本倒退数十年。等我们完成改革,建立起更加完善的国家体制,再对付日本也不迟。我们能做的、必须做的,是为后人创造更加理想的发展环境、为民族复兴奠定基础。也许我们在有生之年看不到中华民族重振汉唐雄风的那一天,但是我相信,只要每一代炎黄子孙铭记百年前的耻辱、自强不息,中华民族将从我们这一代开始,走上伟大的复兴之路。”
  “我们所做的一切,上对得起列祖列宗,下对得起子子孙孙。”彭茂邦的情绪激动了起来,“百年前,中华民族没在敌人的铁蹄下灭亡。现在,中华民族也不会在列强的围剿下倒下。终有一天,全世界都会知道,一个生息繁衍了五千年的民族绝不是二等民族,而是最优秀的民族!”
  “这就更需要我们无私的奉献。”
  彭茂邦点了点头。“我想通了,是不是配角并不重要,只要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就算跑龙套也没问题。”
  纪佑国呵呵一笑,说道:“跑龙套,怎么也轮不到我们的总参谋长。”
  “话可不能这么说,各个角色的戏份不同,跑龙套也算是上场演员嘛!”
  “老彭能够想通,我就万事无忧了。”
  聊了一阵,王元庆带着赵润东与潘云生来到了书房。
  “我就说嘛,老彭不在总参谋部,肯定跑老纪这里来改善伙食了。”见到元首与总参谋长有说有笑,外长也是满面春风,潘云生就肆无忌惮的开起了玩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7/11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