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校对)第2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0/1195

  李东石能够指望的就是空中支援,只要空中支援及时到达,越军别想拿他们怎么样。
  21点23分,第二轮空中支援到达,12架满载炸弹的FBC-1B在空降场附近投下了80多吨炸弹,将准备围攻李东石等空降兵的越军炸了回去。
  2分钟后,8架Q-5M到达,轮番压制附近的越军。
  在2营空降前大概5分钟,最后一轮,也是最猛烈的一轮火力打击到达。
  部署在勐腊的陆军远程火箭炮兵出动,2个营的40多门330毫米火箭炮向350千米外的农黑越军阵地发射了500多枚火箭弹。
  大地在爆炸中颤抖,黑夜在烈火中燃烧。
  隔着数百米的距离,李东石等空降兵看得目瞪口呆。
  陆军炮兵确实是大手笔,仅仅为了支援20名空降兵,一次就砸下了数百枚火箭弹!
  虽然地毯式炮击的火力毁伤效果不见得比精确轰炸好多少,但是给敌人造成的心理打击、给友军的士气鼓舞效果非常明显。
  短短3分钟的饱和式打击后,侥幸没有被炸死的越军全都丢下武器逃跑了!
  10多分钟的战斗中,李东石做得最多的就是火力引导。
  空中传来了巨大的轰鸣声,20多架大型运输机把2营的官兵送了过来。
  增援部队到达的时候,李东石还没有用携带的伞兵步枪打出一发子弹!
  见到2营营长丁兆宣少校,李东石交出了指挥权。
  此时,在后方指挥的项铤辉与裴承毅也松了口气。
  “干得不错,尽快扩大登陆场。”彭茂邦微微一笑,看了眼手表,“告诉153旅的宁固成,就算天亮前拿不下农黑,也要包围农黑,明天15点以前,必须占领农黑,切断越军进出老挝的通道。”
  “没问题,我亲自向宁固成准将下达命令。”
  彭茂邦点了点头,心满意足的离开了指挥中心。
  项铤辉长出了口气,朝裴承毅竖起了大拇指。
  开始那轮火力支援,不管是空中打击、还是远程炮兵参战,全是裴承毅的杰作。短短几分钟内,裴承毅将附近能够调动的支援力量全都派了过去,不但重创了驻守农黑的越军,还成功开辟了第二空降场。
  裴承毅没有沾沾自喜,因为进行火力调度是一名指挥员的基本素质。
  随着1532营到达,农黑外围的空降作战也进入了收尾阶段。天亮前,1533营的另外2个连与1531、1534两个营全都到达农黑。
  第153旅旅长宁固成准将随同1531营到达前线,指挥攻打农黑的作战行动。
第十四章
收复失地
  农黑的战斗还在进行,到达西沙群岛南部海域的“共和国”号战斗群展开第二轮行动。
  打击对象不是越南本土的军事目标,而是被越南侵占的南子岛、万安滩、安波沙洲等岛礁上的越军驻地,以及在南海海域活动的越南舰艇。
  赶在J-15B机群返航前,12架J-13B与12架J-10C离开了“共和国”号航母。
  随后,第二架HJ200起飞,为攻击机群提供支援。
  一次出动24架战斗机是“共和国”号在正常状态下的极限打击能力。不是说航母上有多少载机,一次就能出动多少。弹射起飞需要时间(3部弹射器全部使用,24架战斗机的起飞时间为10分钟),阻拦着舰也需要时间(24架战斗机降落在航母上,至少需要30分钟),在尽量避免影响战机作战半径的情况下,起飞与降落时间之和不应超过45分钟。由此可以算出,“共和国”号一次最多出动30架作战飞机。
  24架战斗机分成6个小队,分别打击6座岛礁上的越军驻地。
  21点40分,J-15B机群回到航母上空,依次降落。
  作为领队长机,朱荣辉与杨晋杰的座机最后一个降落到航母飞行甲板上。地勤人员将战机送到机库进行检修的时候,两人去了航空作战中心。
  飞机升降机再次升起时,将4架Z-12B型运输直升机送上了飞行甲板。
  迅速检查了武器装备,苏铭谨朝身后的10名队员扫了一眼,最后把目光转向搭档闵瑞麟少尉。
  康晓霆退役后,苏铭谨成为中校中队长,与刚刚加入试验特种部队的闵瑞麟搭档。2年来,苏铭谨率领部队执行了5次作战任务,其中4次在阿富汗打击恐怖与分裂份子,1次在缅甸北部对付毒枭。
  闵瑞麟的能力并不差,性格与刚刚加入特种部队时的苏铭谨很相似。
  只是,此时的苏铭谨已经不是10年前的苏铭谨了。
  去年年底,试验特种部队的番号取消,并入总参谋部特种部队、成为第001特种大队,苏铭谨以1中队中队长的身份兼任副大队长,卢诚闻仍然是大队长。年初的时候,苏铭谨收到消息,卢诚闻将在6月份升任特种部队参谋长。按惯例,苏铭谨将顶替卢诚闻,成为001大队的大队长。
  当时,苏铭谨还在感叹,如果康晓霆留了下来,成为大队长的肯定是康晓霆。
  谁能想到,卢诚闻还没升迁,战争就爆发了。
  上午,大队全体官兵搭乘运输机到达位于海南岛的陆战队营地。
  “共和国”号航母出港后大约4个小时,卢诚闻与苏铭谨才率领1大队的官兵搭乘直升机追上了航母。
  入夜后,司令部下达作战命令,特种部队负责夺取岛礁,为陆战队开路。
  很普通,也很简单的任务,与试验特种部队在东海战争中执行的任务非常相似。
  1个中队的100名特种兵足以完成任务。
  正想着,卢诚闻走了过来。“准备得怎么样了?”
  “随时可以出发。”苏铭谨呵呵一笑。虽然康晓霆退役后,苏铭谨低落了一段时间,但是2年下来,他已经是一名非常优秀的中队长了。
  “确定轰炸结果后决定是否让我们上岛。”卢诚闻看了眼手表,“差不多了。”
  “卢队,你真准备离开兄弟伙?”
  “离开?”卢诚闻呵呵一笑,把住了苏铭谨的肩膀,“怎么能说离开呢?调令已经下来了,这是我最后一次率领部队执行战术任务。到了总队,我仍然跟你们在一起,只是岗位不同了。”
  苏铭谨暗暗叹了口气。这么多年下来,谁都知道卢诚闻是最优秀的特种兵。
  “你要做好心理准备。”卢诚闻用力拍了拍苏铭谨的肩膀,“十年前,我跟你一样。当时队头被调走,大家心里很不舒服。如果我没记错,你在队里干了十三年了。不管是谁,能够干上十三年,都能成为最优秀的特种兵。”
  苏铭谨点了点头,他确实在特种部队呆了13年。
  “别想那么多,干好眼前的事情。让兄弟们都兴奋起来,接到命令后我来叫你。”
  等卢诚闻走开,苏铭谨挨着检查了每一名队员的武器装备。
  番号变更后,特种部队扩编,招了很多“新兵”。苏铭谨手下的100名队员中,只有12人参加了第四次印巴战争与东海战争,27人参加了东海战争,其他61人全是这2年加入的“新面孔”。
  不是苏铭谨看不起“新兵”,而是这么多新兵的存在,让他觉得自己“老了”。
  对33岁的苏铭谨来说,说“老”还为时尚早。康晓霆退役的时候34岁,卢诚闻此时37岁。一般情况下,特种兵的黄金年龄是25到35岁,如果身体素质过硬,可以服役到40岁。
  苏铭谨老的不是身体,而是心理。
  常年的战斗生活,能压垮每一个军人的神经。康晓霆退役后,苏铭谨想了许多。最后才想到,康晓霆正是“心老”,才选择退役。卢诚闻接受上级的安排,到总队(特种部队的称呼)担任参谋长,也是厌倦了战斗生活。
  军人也是人,献出10多年的青春,足以证明他们比普通军人更加坚强。
  只要是人,就有厌倦、有崩溃的一天。几乎每一名“自愿”退役的特种兵都与“战争心理综合症”有关。
  苏铭谨知道,他的承受力也要到极限了。
  迟早有一天,他会做出与康晓霆一样的选择。
  卢诚闻再次赶来后,第一批出发的4个小队的官兵在苏铭谨的率领下离开休息室,登上了4架运输直升机。
  巨大的轰鸣声中,4架运输直升机离开了航母的飞行甲板。
  看着远去的战舰、看着前方的大海,苏铭谨的心情渐渐平静了下来。13年的特种兵生涯、15年的军人生涯在他的骨子里铭刻上了战士的印记。不管什么时候,只要进入战斗状态,苏铭谨就能抛开所有思绪,成为一名坚强无畏的战士。
  “中校,还有15分钟。”
  “明白!”苏铭谨看了眼手表,朝机舱内的战士比划出准备战斗的手势。
  直升机飞速前进,距离战场越来越近。
  苏铭谨亲自指挥的这支小队的任务是攻占南子岛。接近岛屿的时候,苏铭谨透过舷窗看到了刚刚遭到轰炸的越军营地。4架战斗机还在附近徘徊,准备为即将到达的特种部队提供最后一次空中支援。狭窄的岛屿上,越军东躲西藏,仅有的2门小口径高射炮已经被战斗机摧毁。
  随着直升机降低飞行速度,4架担任支援任务的战斗机再次杀来。
  战斗机用机关炮扫射越军的时候,架在直升机右侧舱门上的航空机枪也吐出了火舌,以每分钟800发的速度将子弹撒向地面上的越南士兵。
  “准备作战!”苏铭谨右手端起步枪,左手比划出机降手势。
  直升机起落架距离地面不到2米时,第一名特种兵跳出了机舱,半分钟后,苏铭谨最后一个离机。
  耗光弹药的4架战斗机离开了岛屿上空,朝北面飞走了。
  直升机没有离开,继续用机枪为特种兵提供支援。
  虽然南子岛上的越南守军有一个连,但是在特种部队到达时还剩下了不到一个排。面对11名特种兵,30多名越南守军连10分钟都没有坚持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0/11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