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校对)第3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6/1195

  “什么意思?”弗雷德里克朝莱斯利看了过去。
  “首先与中国进行情报合作,交换与日本核问题有关的情报。”莱斯利稍微沉思一阵,说道,“在情报上做手脚,让中国相信日本有足够的能力在短期内具备战略威慑能力,让中国感到切身威胁,迫使中国出手。”
  “恐怕这还不够。”弗雷德里克晃了晃手,说道,“中国的情报系统非常发达,我们能够提供的情报相当有限,很难蒙骗中国。再说了,如果中国认为我们没有诚意,很有可能私下与日本接触,以此向我们施压。”
  莱斯利苦笑了一下,没有反驳总统的观点。
  “能够让中国做出决心的办法只有一个。”特雷杜伊停顿了一下,等总统与国务卿都朝他看来时才说道,“让中国尽快具备有限的国家战略防御能力,使中国认为有能力拦截日本的战略武器,从而使中国高层做出用外科手术式的空中打击摧毁日本的核设施与导弹设施的决定。”
  弗雷德里克与莱斯利都皱起了眉头。
  “当然,我们不但要与中国秘密接触,还要表达诚意。”
  沉思一阵,弗雷德里克朝莱斯利看了过去。国务卿思考得更久,过了好一会,才点了点头,表示认同CIA局长提出的办法。
第二十七章
统一步调
  日本发展核武器与战略武器的速度超过了所有人的预料。
  8月10日进行第一次试射后,10天之内,日本又试射了3枚X-1型弹道导弹,第四次试射时,X-1以减轻弹头质量的方式将射程提高到了4500千米,具备了从日本本土打到美国阿拉斯加州的能力。
  8月20日,日本在伊豆七岛的兰滩波岛进行了第一次无装药核装置爆炸实验。
  虽然实验秘密进行,日本政府没有对外公布任何消息,但是共和国与美国均已提高警戒级别,调动数十颗侦察卫星24小时不间断的监视日本全境,拍下了日本科研人员在兰滩波岛上检测实验测试仪器的照片,掌握了日本进行核装置爆炸实验的证据。
  次日,共和国与美国的元首特使在吉隆坡秘密会晤,商讨对策。
  8月22日,共和国元首赵润东与美国总统弗雷德里克先后发表声明,强烈谴责日本秘密研制核武器,要求日本立即停止一切与核武器、战略武器有关的研制工作,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与国际核裁军委员会的全面核查。
  当天,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的代表进行闭门磋商。
  虽然在是否对日本事实制裁的问题上,5个常任理事国存在较大的分歧,但是在中美两国态度相对一致的情况下,安理会最终通过了对日本进行全面制裁的决议。随后,5个常任理事国驻联合国代表共同出席记者招待会,均强烈谴责了日本秘密研制核武器的行径,重申了中美两国元首在之前发表的声明,要求日本立即接受国际机构核查。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日本研制核武器已经不是秘密了。
  韩国总统朴太玄公开表示,如果日本不立即放弃核武器与战略武器的研制工作、接受国际机构核查,韩国将在年内退出“防扩散安全倡议”、重新启动“国家战略安全计划”,以应对日本的核威胁。
  因为“国家战略安全计划”是韩国在20世纪70年代的核武器研制计划,所以韩国总统无疑给东北亚地区增加了一个新的不安定因素。
  朝鲜也在22日表态,宣称“将在必要的时候给予潜在敌人致命打击”。
  与韩朝两国不同,俄罗斯采取了实质性行动。
  22日,尤科夫下令驻扎在乌拉尔地区的2个战略轰炸机团(10架Tu-160“海盗旗”与10架Tu-95“熊”)进驻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执行战备巡逻任务,派遣4个战术战斗机团(24架Su-37、24架Su-34与48架Su-27)进驻共青城,优先为驻扎在远东地区的航空兵配备Su-43与Mig-45战斗机,将刚刚服役的“戈尔什科夫”号航母战斗群从北方舰队派往太平洋舰队。
  俄罗斯的行动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甚至让很多人认为俄罗斯准备对日本动武。
  出人意料的,日本政府没有发表任何声明与宣言,甚至没有做出任何解释。
  8月下旬,日本不但又进行了2次无装药核装置爆炸试验,还先后成功试射了Y-1型与Z-1型巡航导弹。
  面对日本的现实威胁,共和国没有把希望完全“寄托”在美国身上。
  8月底,军情局拿出详细报告,指明了提前完成空基激光拦截系统欠缺的关键技术,提出与美国接触的同时与欧盟国家接触,争取在欧盟国家取得突破。
  急需的关键技术有三种,一是高分辨率红外线与紫外线成相设备,二是高精度气象雷达系统,三是高速军用计算机。
  成相设备的主要问题是共和国短期内制造不出0.09纳米级别的光电感应集成模块。如果使用现有的0.13纳米制造工艺,分辨率达不到进行目标甄别所需的精度。拥有0.09纳米制造工艺的国家有美国、日本与德国,其中德国已经研制出0.045纳米生产技术,正在逐步淘汰0.09纳米生产工艺。
  其他两个问题的情况也差不多,都是共和国缺乏足够先进的精密生产技术。
  在设法从国外引进的同时,共和国加大了研制力度。按照赵润东的意思,只要手里有技术,引进的难度就小得多。即便引进未果,也要努力在3年之内完成研制工作,拿出自己的产品。
  8月27日,军情局与CIA首次秘密接触。
  虽然潘云生没把CIA“免费赠送”的情报放在眼里,但是美国的积极态度让他下定了决心。既然美国竭力“推动”共和国对日本实施军事打击,提出要求的时候就不能客气。进行第二次秘密接触时,与CIA代表会面的军情局代表曹雪华提出,完成国家战略防御系统建设之前,共和国不会在日本核问题上采取任何实质性的军事行动。
  CIA立即“会意”,第三次接触时主动提出可以在对等的情况下提供必要的军事技术。
  第四次接触时,双方开始“探讨”细节问题。与赵润东与潘云生等人猜测的一样,美国要求共和国提供复合蓄电池的生产技术与基本原理。虽然双方没能达成一致,但是均同意继续协商。
  在进行第五次接触前,军情局的热情有所降低,因为与欧洲国家的接触有了结果。
  因为李存勋在欧洲国家没有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出来,所以与欧洲国家情报机构的秘密接触工作由他直接负责。
  9月2日,李存勋前往慕尼黑,秘密会见德国情报部门的代表。
  让李存勋非常意外的是,当他提出获得0.09纳米生产工艺的时候,德国情报代表表示可以提供更先进的0.045纳米生产工艺,条件是共和国以最优惠价格向德国出售8级复合蓄电池,并且允许德国将其于军事领域。
  非常低廉的价格!
  共和国已经在国际军火市场上销售配备6级复合蓄电池的武器装备(主要是潜艇),计划到2025年,8级复合蓄电池的年产能突破1万吨的时候,向国际军火市场推销类似于“剑鱼”号的全电动潜艇。
  最重要的是,德国要的是成品,不是生产技术!
  9月7日,李存勋再次飞赴慕尼黑,与德国情报机构代表会面。
  会谈非常成功,最终达成的口头协议是,共和国在2025年前向,以6级复合蓄电池的价格向德国提供1250吨8级复合蓄电池,在此期间不向国际市场推销配备8级复合蓄电池的电力AIP常规潜艇。作为交换条件,德国在收到第一批250吨8级复合蓄电池之后,向共和国提供0.045纳米生产工艺的技术、设备生产图纸与2套样品。
  德国的目的很简单,利用8级复合蓄电池占领潜艇市场。
  250吨8级复合蓄电池足够建造10艘电力AIP常规潜艇(共和国在2020年推向国际市场的电力AIP常规潜艇配备30吨6级复合蓄电池,能以4节的速度潜航21天,或者以20节的速度潜航60小时),1250吨8级复合蓄电池足够建造50艘潜艇。2025年前,国际市场对电力AIP潜艇的需求量总共不到60艘。
  达成第一份口头协议的同时,李存勋与德国情报机构代表探讨了第二笔“买卖”。
  因为德国没有生产高精度气象雷达的能力,所以第二笔交易是高速军用计算机。
  这次,德国提出的要求非常高,包括共和国在J-14上采用的主动电磁干扰设备,用于无人侦察机的超导电动机小型化技术,以及主要用在电磁炮上的耐磨合金生产工艺。
  双方未能达成一致意见,因为共和国只能提供主动电磁干扰设备。
  9月11日,刘晓宾代替李存勋在马赛秘密与法国情报代表接头。
  提出引进高精度气象雷达、及其生产技术后,法国代表开出的价格非常高,不但要求共和国提供复合蓄电池生产技术,还要求共和国提供高强度合金与高分子聚合材料的生产技术。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共和国与欧洲国家秘密接触,很快就引起了美国的重视。
  9月13日,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斯托克顿飞抵伦敦,与英国首相防务顾问会谈后,又与英国首相会面。
  次日,英国首相亲自照会法国总统与德国总理,要求法德两国遵守欧盟内部协定。
  美国也积极展开行动,与法国总统通热线电话的时候,美国总统弗雷德里克亲口承诺,只要法国不向中国提供高端军事技术,美国将以合作开发的方式,为法国提供几项能够加快“飓风”战斗机研制进度的关键技术,向法国出售包括电磁弹射器在内的先进军事装备,与法国合作开发第一代无人战斗机。
  与德国总理通热线电话的时候,美国国务卿莱斯利做出了类似的承诺,表示美国在研制出高级复合蓄电池之后,可以与德国分享相关技术,为德国提供生产工艺,前提条件是德国终止与共和国的军事合作。
  对共和国与欧洲国家的军事技术合作,美国采取了“围追堵截”的战术。
  9月18日,北约高层会议上,美、英、法、德、意、西等国元首与首脑进行磋商,在美国威胁解除北约集体安全体制的情况下,英国、西班牙等国向法德两国施压,要求法德在对华军事合作上遵守北约与欧盟的内部协定,不要做出损坏欧洲利益的事情。
  随后,美英法德等国达成“集体对华军售政策”,绝对在军售问题上采取统一步调。
  西方国家的统一行动,再次证明,中华民族复兴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
第二十八章
高层接触
  忙碌一场,结果竹篮打水,失落感让潘云生、李存勋与刘晓宾的情绪非常低落。
  “德国的态度很冷淡。”李存勋吸了几口烟,“在我提出尽快履行协议之后,德国以准备尚未就绪为由,不但要求延迟交易,还没提出新的时间安排。”
  “法国也差不多。”刘晓宾苦笑了一下,“认为我们的开价太低,没做任何承诺。”
  “问题不在德国与法国身上,而在美国身上。”潘云生灭掉烟头,说道,“曹雪华与CIA代表进行了第七次接触,美方提出了详细要求,主要就是我们的复合蓄电池生产技术,要价比德国与法国的低得多。”
  “也就是说,西方国家联合起来压制我们。”
  “可以这么说,但是美国起主导作用。”潘云生冷冷一笑,“按照002提供的消息,斯托克顿与英国首相会面时向英国保证,美国不但会与英国分享军事技术成果,还将以切实行动保护英国的利益。北约首脑峰会上,弗雷德里克的态度非常明确,如果法德执意与我们进行秘密交易,美国将改变北约的集体安全政策。欧盟拥有为所有成员国提供集体安全保障能力之前,北约仍然是西欧国家的主要安全保障机构。虽然法德一直想摆脱美国,建立欧盟的安全保障机制,但是在经济危机影响下,欧盟放缓了防务一体化进程。短期内,欧盟仍然得看美国的脸色。”
  “说白了,美国想独吞成果。”
  “以前是,现在不是。”潘云生摇了摇头,说道,“004发回的情报证明,CIA已经与法国安全事务局、德国联邦安全局等欧洲国家的情报机构签署秘密协议,共同分享从我们手中获得的先进技术。不管是美国、还是法德,看中的都是我们手里的复合蓄电池技术。美国不是笨蛋、法德也不是笨蛋,只有采取一致行动、形成技术垄断,才能使利益最大化,任何单方面行动都会削弱西方集团。”
  李存勋与刘晓宾苦笑了一下,没多说什么。
  “这件事情证明,西方集团在扼制我国的问题上有着共同利益。”潘云生又点上了一根香烟,“在所有西方国家眼里,中华民族复兴是最大的威胁,不但会使西方国家退出舞台中央,还将使大部分西方国家沦落为二流、甚至三流国家。文化冲突超越了国家界线,我们不能对西方集团抱任何幻想。”
  “问题是,现实问题怎么解决?”刘晓宾把话题拉了回来。
  “至少我们手里还有西方集团急切想得到的东西。”潘云生冷冷一笑,说道,“曹雪华明天与CIA进行第八次接触,我让他提出进行更高级别接触的建议。不出所料的话,十天之内,我将与CIA局长在曼谷秘密会面。”
  “你亲自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6/11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