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校对)第6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36/1195

  “行动保障物资的问题有多严重?”
  听到颜靖宇提问,裴承毅打起了精神。这可是总理第一次向他提问,还是在元首已经感到满意的情况下提出的问题。
  “行动保障物资主要就是各类武器装备的零备件,战争肯定有损失,作战装备受损之后,除非完全失去修复价值,不然就得设法修复。”裴承毅没有掉以轻心,很认真。“轻武器的零备件由官兵自行携带,不需要单独安排保障力量。主要是重型装备,特别是在前线作战的重型装备。陆军已经建立起了完善的保障体系,各级作战部队均有保障单位,负责装备的维护与维修。空军的保障体系更加完备,可以说除了飞行员,其他都是保障人员。海军的保障体系建立在作战人员基础上,任何一个岗位上的战斗人员都是该岗位的保障人员。当然,如果装备严重受损,无法在前线修复就得想别的办法。针对这类情况,主要有两种解决办法:一是为了达到战斗目的,抛弃无法立即修复的装备;二是依靠支援力量,将严重受损的装备送回后方基地或者国内的军工厂进行大修。前者主要用在陆地战战场上,处理的也是一些如同坦克、战车内的重装备;后者主要用在海洋战场上,处理的是大型战舰。空军比较特殊,如果战机在敌控区迫降,基本上不可能飞起来,只能就地炸毁;如果战机在我控区迫降,就得设法运回基地。当然,这些保障工作都有专门的保障力量负责,装备的操作人员也能发挥很大的作用,对后勤保障的影响不是很明显。”
  颜靖宇微微点了点头,朝王元庆看了过去。
  “裴将军,照你这么说,后勤保障根本就不存在问题。”
  “当然不是,我说的只是解决办法,如果没有问题,何需解决办法?”裴承毅直接与元首扛上,不仅为了说明问题,还是在佐证袁晨皓的观点。“后勤保障的问题非常突出,甚至是制约我军作战行动的主要因素。总体来说,此次战争中可能出现的后勤保障问题都与基础设施有关,或者说与自然条件有关。翻越喜马拉雅山的难度不比渡过东海差,我去巴基斯坦之后,专门乘车去了巴控克什米尔地区,对当地的公路交通情况做了了解。也正是这次调查让我知道,巴基斯坦为什么对我国的重型主战坦克不太感兴趣,而是希望获得不到二十吨的全电动空降战车。当初,我军制订装备换装计划,加快了电动装备的普及速度,也正是为了应对恶劣的自然环境。”
  王元庆微微点了点头,这一点他非常清楚。
  “后勤保障很重要,可是问题是死的,人却是活的。能不能解决问题、克服问题,看的不是我们的装备有多先进,而是我们的指挥体制与保障体制能否满足战争要求。第二次军事改革的重点就是体制,日本战争已经证明建立联合指挥体制的正确性。相对而言,此次战争正是检验我军联合保障体制的机会,更是检验我军联合作战体制的机会。”
  “裴将军说得没错,战争既在考验军队的战斗力,也在推动军事改革。”项铤辉看准机会,说道,“联合指挥体制只是军事改革的第一步,要想建立一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军队,还得在保障上下功夫,最终形成联合作战体制。”
  王元庆微微一笑,听出了项铤辉这番话的意思。
  说白了,项铤辉在向共和国军队的军兵种之争开炮。不管是陆军独大、海军崛起还是空军主宰,军兵种之争一直是共和国军事力量的主要问题。40多年前,美军就用实战证明了现代战争不是某个军种的战争,而是所有军事力量的战争。只有联合所有军事力量,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如果单靠某个军种、或者某个兵种,别说战胜敌人,能否跟上军事力量前进的步伐都是个问题。
  见到王元庆没有开口,颜靖宇朝项铤辉看去,说道:“项总,你的意思是……”
  裴承毅的眉头微微跳了几下,总理把话说到一半,肯定想借项铤辉的嘴把后面的话说出来。
  “既然是机会,我们就不能错过。打赢战争是军队的职责,也是根本目的。我的意见是,尽快成立前线指挥部,由前线指挥部统一调配与指挥所有参战部队。当然,总参谋部会为前线指挥部提供支援与协助。”
  裴承毅就知道项铤辉会这么说,而这也正是颜靖宇希望项铤辉说出来的话。
  “元首……”颜靖宇没有放过这个机会,朝王元庆看了过去。
  “项总说得没错,既然战争不可避免,就要尽快成立前线指挥部。”王元庆早已听出两人那几句话的弦外之音,对项铤辉说道,“既然要成立前线指挥部,就得确定指挥官。作为军事行动,这是总参谋部的基本职责。项总,你认为谁比较合适?”
  项铤辉立即朝裴承毅看了过去。
  王元庆与颜靖宇也朝裴承毅看了过去。
  裴承毅暗自感叹一声,终究被项铤辉拖下水了。
  “这样也好,裴将军多次指挥过大规模作战行动,经验最丰富。”王元庆没有让项铤辉开口,因为项铤辉说得已经够多了。“裴将军,我现在就任命你为前线总指挥,全权负责针对印度的作战行动,由项铤辉总参谋长提供协助。只要与战争有关,你可以调动所有作战力量。只要与作战行动有关,由你全权负责。如果需要调动国家力量,直接向我、或者颜靖宇总理、或者叶致胜副总理汇报。有没有特别需要?”
  裴承毅没有迟疑,立即说道:“这场战争的规模肯定会超过日本战争,甚至有可能超过朝鲜战争,我一个人肯定转不过来,所以我想让袁晨皓上校当我的副手,任命他为前线副总指挥。”
  王元庆微微皱了下眉头,说道:“也好,多一个副手,能够分担你的压力。如果没有别的要求,你与袁晨皓上校从现在开始,除了对项铤辉总参谋长负责之外,直接对我负责,有什么问题都可以找我。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尽快组建前线指挥部,拿出具体的作战计划。与以往一样,记得给我过目。”
  裴承毅立即点头答应了下来。
  “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吗?”王元庆拿起香烟,点烟的时候扫了众人一眼。“既然没有问题,今天的会议就到此结束吧。项总,明天召开政府工作会议,你过来一趟。战争不仅是军队的事情,也是政府的事情,你可要抓住机会提要求。”
  “放心吧,我会提要求的。”项铤辉立即笑了起来。
  会议到此结束,离开会议室的时候,裴承毅故意放慢了脚步,准备找项铤辉聊聊,王元庆却把项铤辉留了下来。
  “裴将军……”
  听到袁晨皓的招呼声,裴承毅加快了步伐。
  “开始真是谢谢你了。”
  “谢我什么?以你的能力,当个副总指挥肯定没问题。”
  “我说的不是这个。”
  裴承毅呵呵一笑,说道:“别想那么多,大家都在一个屋檐下,相互帮助是应该的。开了一晚上会,肚皮早就饿了。附近有没有正宗的川菜馆,我俩去喝几杯。”
  “你也喜欢吃川菜?”
  “算不上喜欢,换换胃口嘛。”
  “我带路,我老乡开了家川菜馆,味道正宗,价格公道,绝对不会让你失望。”
  两人一边说着一边离开了总参谋部。
  裴承毅不是真的饿了,只是想找机会点醒有点稚嫩的袁晨皓,免得今后惹出麻烦。
第十四章
根本职责
  来到袁晨皓老乡开的川菜馆,两人点了几个小菜,要了几瓶啤酒。
  等老板把酒菜送来,袁晨皓拿出一对如同老式手机的仪器,将其放在桌子两端,随后拿出两套耳麦。
  “这是什么?”
  “军情局的高科技,给我们试用。”袁晨皓调试好仪器,将一套耳麦递给了裴承毅,“最新式的反监听监视设备,听说用了什么激光干扰与音频干扰原理,很复杂,反正我只知道怎么用。”
  袁晨皓也确实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这是军情局为需要在外商讨事务的军政要员与情报人员开发的反监听监视设备,两具干扰仪器上有激光扫描装置,以每分钟10周的速度扫描周围环境,发现监视设备之后就用激光进行干扰。
  裴承毅学着袁晨皓的样子,将帖片式麦克风帖在了下巴下面,戴好了耳塞。
  麦克风有两个功能:一是收集人员的声音,将其转化为电子信号,再通过小型激光通信装备发送给干扰仪器,由干扰仪器转发给耳塞;二是对人员发出的声音进行干扰,也就是释放出同频率、反相位的声波,将声音彻底对消掉。
  戴好之后,裴承毅就知道这套设备的先进之处了。
  因为嗓子发出声音之后立即被干扰掉,裴承毅听到的只是耳塞发出的声响,所以声音的变化非常大,根本不想自己说出来的。
  “怎么样,这玩意不错吧?”
  “确实不错,看来我也得设法搞一套。”
  “军情局有的是,我帮你申请一套。”
  裴承毅点了点头,说道:“先吃点东西,吃饱了再谈。”
  两人确实有点饿,会议从17点30分持续到22点30分,整整5个小时,中途连上厕所的机会都没有。
  “裴将军,今天真得感谢你,要不是你……”
  “我说了,大家都在一个屋檐下,别这么客气。”裴承毅放下了筷子,笑着说道,“只不过你的报告确实挺吓人的,连项总的神色都变了。”
  “哎,也只能怪我经验太少,没说到重点。”
  “也没有什么重点,只要知道元首需要什么就行了。”裴承毅叹了口气,说道,“事实上,我说了那么多,大都没有落到实处,全是概念,没有任何统计数据。元首听出来了,总理也听出来了。关键是,我们既要表达出问题的严重性,让元首知道,战争打起来之后,肯定会有这样那样的麻烦,又要让元首相信,我们有能力克服困难,更有能力赢得战争。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元首的支持。”
  袁晨皓点了点头,说道:“确实如此,如果照我的说法,恐怕元首早就打退堂鼓了。”
  “元首有这么好忽悠吗?”
  袁晨皓微微皱了下眉头,拿出了香烟。
  “真正在推动战争的不是我们这些军人,而是元首。”裴承毅接住递来的香烟,点上抽了两口,“没有元首的支持,我们做什么都没有用。可以说,这几十年来,元首是共和国最强硬的领导人。你回到总参谋部之前,战争计划就已确定下来,我们花了好几年的时间做准备。让我去巴基斯坦,也是为了让我了解巴基斯坦的情况,毕竟战争打起来,巴基斯坦很有可能是唯一与我们并肩作战的盟友。”
  “项总跟我提起过这件事。”
  “你不知道,项总差点把事情搞砸了。”
  “搞砸了?”袁晨皓立即露出了疑惑的神色。
  “你没看出来?”裴承毅仔细观察了袁晨皓的神色变化。
  “你是说联合作战那件事?”
  裴承毅点了点头,说道:“你也看出来了,这件事情不简单。”
  “确实不简单,搞不好,项总又要有麻烦了。”
  裴承毅叹了口气,没多说什么。
  “裴将军,你离开总参谋部好几年,不知道这几年的变化。”
  “什么变化?”裴承毅抽了两口烟,等着袁晨皓说下去。
  “这……”袁晨皓迟疑了一下,说道,“裴将军,我也不是故意搬弄是非,只是就事论事,你可别说我嘴不严。”
  “哪里的话,我们只是随便谈谈。”
  裴承毅稍微思索了一下,说道:“其实也没什么大事,就是下一任总参谋长的事情。”
  “项总是元首留下来的,有问题?”
  “项总当然没问题,如果不是元首挽留,他早就不干了。当初我不大明白,按照项总的说法,就算他不当总参谋长,只要由你主持大局,问题就不大。他还跟元首打了包票,保证你能完成指挥工作,可元首还是让他留了下来。后来我才想明白,元首把项总留下来,不是要项总指挥作战,而是要项总镇住大局。”
  裴承毅微微一笑,觉得袁晨皓也不是没有政治头脑,只是稚嫩了一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36/11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