砺刃(校对)第1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0/387

  因为人手相当紧张,而且行动时间提前,连豫泯等人都要忙着处理手上的事务,所以没有人来给凌天翔送行,飞行员也是江泊涛安排的,凌天翔是一个人行动,没有人能够帮助他。
  水上飞机掉头之后,在港湾里滑行了几百米,然后缓缓的爬向空中。这架很老式的水上飞机连仪表都是机械的,除了用于通信联络的电台外,没有任何的电子设备。凌天翔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后面的机舱里放着一具水下推进器和凌天翔所需要的武器装备。
  飞机先向南飞行,穿越过了古巴岛,到达南面的巴塔瓦诺湾上空,才转向向东偏南大概15度的方向飞行。飞机的飞行速度大概只有每小时220公里左右,不是凌天翔安排了这样的速度,而是这架爷爷辈的活塞式水上飞机能够达到的最大速度了。途中,凌天翔一刻也没有闲着,他没有与有点喋喋不休的飞行员搭讪,而是在细致的检查着连豫泯给他的那些装备。有几样特别装备上还附带有说明书,也许这有点多余,凌天翔直接把说明书丢进了大海里。等他把所有装备都检查完,立即闭上眼睛开始养神,把飞行员喋喋不休的唠叨当作了催眠曲。
  过了大概两个半小时,水上飞机到达了克鲁斯角西南大概10海里上空,水上飞机再次转向,这次是直接向东飞行了。又过了大概一个小时十五分钟,飞行员将凌天翔摇醒了。
  “我们快到了!”飞行员有点惊恐地看着突然拔出了手枪的凌天翔,然后朝前方指了一下。
  凌天翔长出了口气,开始他吓了一跳,还以为有人要袭击他呢。
  “就在前面,还有大概五分钟的航程。”
  凌天翔瞟了眼高度表,不到50米,飞行员的技术还不错,在没有监管的情况下也没有胡来。“准备降落吧,我们也要告别了。”
  飞行员勉强挤出了一点笑意,他开始被吓坏了。
  水上飞机逐渐降低高度,发动机的转速也逐渐慢了下来,在浮筒接触到水面的一刹那间,水上飞机被弹了起来,接着又摔了下去,凌天翔很是担心这架破旧的水上飞机会不会被颠散架,直到飞机停在了海面上,才舒了一口气。
  飞行员没有关闭发动机,在凌天翔推开机舱门的时候,他去帮凌天翔拿起了放在后坐上的那些装备。
  “不用,我自己来。”凌天翔制止了飞行员,然后爬到了后坐上。
  飞行员耸了下肩膀,也没有多说什么。
  不到五分钟,凌天翔脱下了外套,换上了潜水服,将那些武器装备逐一带上后,这才背起了氧气瓶。向飞行员挥手告别后,凌天翔将水下推进器抛入了大海里,跟着就从飞机上跳了下去。
  飞行员并不感到惊讶,他早就看出了那些是潜水装备。朝海面上观察了一阵,一直没有见到凌天翔浮上水面,过了大概五分钟,飞行员这才推下了油门,水上飞机在海面上滑行了一段距离,再次爬到了空中。
  海面下,凌天翔迅速追上了正在下沉的水下推进器,调整好了水下推进器上的配重,水下推进器实际上就是一个小型的压载水舱,通过调节里面的空气数量,从而控制水下推进器的重量,最终使人与水下推进器的重力与浮力完全相等。
  在深度表上的读数变成“20”的时候,凌天翔摁下了左侧握把上的推进器开关,电动马达随即启动,驱动着一面直径不过35厘米,固定在一个整流罩内的螺旋桨转动了起来。凌天翔用右侧握把上的功率开关调整着推进器的输出功率,在速度表上显示出“8”的时候,他锁住了滑动开关。现在,水下推进器拖着凌天翔在距离海面20英尺的海水里以8节的速度航行着。
  这台推进器是英国特种部队的新式装备之一,凌天翔不知道连豫泯是从什么渠道搞来的,也许是李明翰想办法搞来的,还是原装货。在八节的速度下,可以航行近四个半小时,也就是35海里左右。而凌天翔下水的地点距离关塔纳摩美军基地只有大概30海里。最重要的是,水上推进器上还有一具自带的氧气筒,可以为两名蛙人提供5个小时的氧气,而不需要使用蛙人自带的氧气瓶。
  推进器上没有方向控制器,只有一个陀螺导航仪能够确定航行方向。凌天翔小心地控制着航向与深度,速度是自动控制的。潜水服将他整个人都包裹了起来,四个半小时的潜航也不需要花费体力,只是在海里连续航行这么长的时间,确实有点让人难以忍受。
第二十五节
遭遇海豹
  进入了关塔纳摩湾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十一点过了。在海湾航行了不久,凌天翔就听到了水面上传来的轰鸣声,那是巡逻艇从附近经过的时候发出的声响。海湾有一部分是属于美国管辖区,美军在关塔纳摩基地部署了几艘用橡皮制造的小型巡逻艇。这些巡逻艇上都有机关枪,甚至是机关炮,却没有安装探测水下目标的声纳,估计美军也没有想过,有人要从海湾里渗透进入美军基地来给他们撸胡子。
  等到头顶上的巡逻艇走远,凌天翔浮到了水面上,在仔细的倾听了一阵,确认附近没有危险后,他将头伸出了海面。关塔纳摩美军基地就在西北方向上,有几盏探照灯在晃动,而且不远处的海面上有三艘橡皮巡逻艇。辨清了方位与距离,凌天翔迅速回到了海面下。时间已经是十一点二十五分了。
  借着水下推进器再航行了大概五分钟,凌天翔关掉了推进器上的发动机。海面下很暗,最多只能够看清楚五米外的情况。拿出了小型次声波探测器,凌天翔打开了水下推进器上的阀门,将压载舱里全都装满了海水,水下推进器迅速沉到了海底。小型次声波探测器发出了一种类似于海豚声音的声波,通过接收反射回来的声波,就可以确定前方的情况。同时,那些布设在海面下的被动声纳也最多只是将这个声音当作一条海豚发出的,而不会使美军产生警觉。
  借助着次声波探测器屏幕上显示出的情况,凌天翔小心翼翼的向前游去。当屏幕上显示出前方的障碍物的时候,他放慢了速度。探测器的功率很小,而且接收装置的灵敏度不比海豚的耳朵更好,其探测距离不过就十多米而已。又游了几米,凌天翔看到了前面的那道铁丝网,这是第一道障碍。
  上次世界大战的时候,为了防止德国的潜艇、蛙人进入关塔纳摩湾以及里面的港口,美军在海湾外围修了两道防潜钢网,现在都已经拆除掉了,而凌天翔面前这道铁丝网就是用来对付那些携带着炸弹的蛙人。凌天翔没有带炸弹,可现在他是蛙人。如果在以前的话,要剪段小指头粗的钢丝并不容易,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不用这么麻烦。
  凌天翔取出了身上的液压钳,这是专门用来剪钢丝的。花了近二十分钟的时间,凌天翔才在铁丝网上打开了一个直径近一米的缺口,剪断了几十根钢丝,溜了进去。凌天翔没有急着游开,必须要简单复原,如果有美军的蛙人发现了这个缺口的话,就会立即发出警报。复原也比较容易,用特制的胶水就能将剪断了的钢丝重新黏结起来。因为断口都在钢丝交错的地方,只要不仔细看,就很难发现有问题。这是一道细致活,除了需要连接几十个断点之外,还得避免把自己给黏上去。
  真他妈的该死!凌天翔的耐心在一点一点的磨灭,之前他只预计花上半个小时就能通过这道铁丝网,而半个小时过去了,还有一半的接点没有黏结上呢。氧气瓶里的氧气只够使用一个半小时,几乎每一个步骤都有时间限制,如果多花了时间的话,很有可能被憋死在海里。不能焦急!凌天翔告诫着自己,同时继续黏结着接点,动作并没有加快,因为已经不能再快了。
  还剩下几个接点的时候,凌天翔感到海水里有一阵波动,他迟疑了一下,又接好了一个接点。海水的波动微微大了一点,显然不是从外面的港湾里传来的,而是从身后传来的。凌天翔心里一惊,迅速转过身来,同时猛地向后踢腿。
  海水的阻力是空气的上千倍,左脚还没有踢出去,一把锋利的匕首就从凌天翔的腰间划过,割破了潜水衣,差点就让他见红。凌天翔没有任何迟疑,迅速抓住了那只握着匕首的手,同时向前一带,匕首从铁丝网中间插入,那只手也松开了。凌天翔不敢多想,迅速转身,与那名蛙人扭打在了一起。
  在水中格斗看似简单,好像是功夫电影里的慢动作一样,可却处处充满了危险,而且生死往往都在一瞬间之内决定。当凌天翔看到那名蛙人的时候,立即判断其为“海豹”突击队的一名队员。也许只是一名普通的队员,或者是在进行训练,或者是在例行巡逻,但是可以肯定,那绝对是个敌人。
  两人扭打在了一起,都拼命地想去扯下对方咬在嘴上的氧气面罩,同时又都想掐住对方的脖子。在水中格斗,拳头、脚、膝盖这些都难以发挥重大的作用,主要就是水的阻力很大,就算用再大的力气出拳,在打到对方的身上时,力道都被减弱了很多。另外,人浮在水里的时候,是没有依托的,如果用力过猛,身体就将失去控制,被对手抓住机会。
  在亚西贝岛上的半年训练中,凌天翔这伙原本不太精通水上作战的“豹子”都花了很大的功夫练习水上战斗技巧,魏大明还给他们送来了陆战队特种部队的训练手册,还有一名陆战队特种部队的退役军官到岛上当了一个月的教官。水下搏斗几乎是凭本能进行,反应速度并不是很重要,体力也不是最关键的,最重要的是求生的欲望,以及那种战胜对手的信心。
  “豹子”与“海豹”的搏斗很快就分出了高下,如果在陆地上,凌天翔有信心轻易的解决掉这头“海豹”,可是在海里,他这头“豹子”就不是“海豹”的对手了。美国海军陆战队“海豹”突击队的队员最擅长的就是水中的战斗,不然也不会取名为“海豹”。
  在“海豹”抓住了凌天翔的氧气面罩的时候,凌天翔急中生智,一把抓住了对方身上的氧气瓶背带,同时右脚脚尖伸入了铁丝网的网眼里面,然后用力一蹬。两人迅速朝着海底沉去。这完全是拼命的打法,两人身上穿的都只是普通的潜水服,而不是增压潜水服,而蛙人的活动深度一般不会超过20米,到了40米左右,就会因为水压过大而产生危险。而此处海水的深度肯定不止20米。
  “海豹”急了起来,接着就松开了抓着氧气面罩的手,想推开对方。凌天翔立即深吸了口气,右脚再次用力向铁丝网蹬了一下,海水被二人搅动着翻滚了起来。虽然人在海水里的时候,人体的重力基本上等于海水所产生的浮力,基本上没有重量的感觉。但是在高速旋转的时候,因为深度差导致的海水压力不平衡,会影响到人体感知平衡的器官,从而使人感到眩晕。
  两人仍然在向海底沉去,“海豹”越来越急,凌天翔却越来越沉着,敌人不想与他共归于尽,这就说明敌人没有必死的决心,在心理与士气上已经输了一筹。趁此机会,凌天翔拔出了别在大腿上的匕首,“海豹”此时也趁此机会扳开了凌天翔的另外一只手。就在“海豹”想要推开凌天翔的时候,匕首刺了过来。“海豹”立即松开了凌天翔,双手抓住了凌天翔的右手手腕。
  在没有依托的情况下,要用上力气是很困难的事情。凌天翔感到手腕上一阵疼痛,他咬紧牙关,没有松开匕首,左手向“海豹”嘴上的氧气面罩抓去。感到自己的氧气面罩被对手抓住了,“海豹”也是猛地一惊,立即腾出右手去抓住凌天翔的左手,想夺回氧气面罩。两人立即再次失去了平衡,凌天翔急中生智,抓着氧气面罩的左手猛的往回一缩,“海豹”嘴上也立即用力,跟着就被拉了过来,接着凌天翔迅速倒转握在右手上的匕首,先是一刀划在了“海豹”的左手前臂上,“海豹”手上一阵剧痛,迅速松开了握紧的手掌,接着凌天翔就猛的向下刺出了匕首。
  鲜血顿时就冒了出来,因为两人已经在距离海面20多米的深度处,海水的压力超过了两个大气压,所以鲜血没有喷出来,只是缓缓地冒了出来。“海豹”惊恐地睁大了眼睛,用左手捂着颈部动脉处的伤口。凌天翔已经抓住了“海豹”的脑袋,匕首第二次刺入了“海豹”的脖子内,在刺穿了脊椎之后,又割断了前面的气管。“海豹”挣扎了几下,就不再动弹了。
  凌天翔的呼吸也很急促,必须要尽快浮上去!他迅速割断了“海豹”身上氧气瓶的背带,抓住了那具氧气瓶之后,凌天翔用力蹬了一脚“海豹”的尸体,在尸体向海底沉下去的时候,凌天翔则迅速向海面浮了上去。
  脑袋伸出海面后,凌天翔吐出了咬在嘴里的氧气面罩,贪婪地呼吸着海面上带着海腥味的空气。格斗虽然只进行了不到一分钟,但是凌天翔却感到比在陆地上搏斗半个小时还要疲惫。体力消耗巨大不说,在海水的压力下,肺部的活动能力本来就要弱得多,在无法呼吸到足够氧气的情况下,身体是在做无氧代谢,因此会出现类似于休克之类的症状。
  惊心动魄,生死攸关的一分钟战斗也让凌天翔出了一身冷汗。如果不是他早就抱着必死的决心,想到要与“海豹”同归于尽的话,恐怕现在躺在海底淤泥里的就不是那头被割断了脖子的“海豹”,而是他这头不太会水的“豹子”了。急促呼吸了十几下之后,心肺和四肢都传来了舒服的感觉,情绪也得到了很大的舒缓,心态慢慢平静了下来。
  那应该是一名执行巡逻任务的突击队员,可问题是,如果他没有返回基地的话,会不会引起怀疑,还有,周围有没有别的“海豹”?凌天翔在海面上搜索了一下,没有发现异常,美军基地就在西北放200米外。等到呼吸彻底平静下来,凌天翔再次潜入了大海。现在不是犹豫的时候,就算那头“海豹”没有回去,他的同伴知道他在海里出了事,也无法立即肯定他是被入侵者干掉的,而会首先寻找尸体,这肯定需要花上很多的时间。救出袁德良只需要几个小时而已,只要这几个小时里不出问题,那么就不会有危险!
  凌天翔继续向前游去,在距离海岸线大概100米的时候,凌天翔踩到了沙滩上。后面是一个海底断崖,深度急剧增加,而前面则是平缓的沙滩。凌天翔再次浮到了水面上,慢慢拿出了一只GPS定位仪。
  这是一只军用的GPS定位仪,一般的民用GPS定位仪只接受三颗导航卫星的信号,其定位误差在十米以上,而军用的GPS定位仪同时接收四颗导航卫星的信号,再利用差分计算法,使定位精度提高到了三米以内,有的地点甚至可以达到一米左右。
  确定了位置后,凌天翔朝下排水管道的入海口方向看了一眼,再次潜了下去。排水管道的入口就在北面大概200米外,在一块大岩石的下方,那边也是一处海底断崖,水深至少有50多米,直径超过了一米的排水管道在两块岩石之间穿过,排水口在海面下大概30米深处。凌天翔一边朝游动着,一边回想着连豫泯提供的这些信息。
  200米的距离很快就游了过去,凌天翔没有靠上断崖处的岩石,在海水里呆了几分钟,在呼吸逐渐平稳下来后,他在水中翻了半个筋斗,头朝下,脚朝上,打开了挂在胸前的防水照明灯之后,凌天翔朝着海底游了过去。
  深度表上的数字缓慢跳动着,海水压力增大时的感觉非常明显,凌天翔控制住了下潜的速度,如果下潜得太快的话,肺部无法适应外部压力的改变,从而降低了吸收氧气的功能,导致集体缺氧,从而使肌体迅速疲惫。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地方。
  在深度表上的读数跳过29之后,凌天翔朝断崖方向游去,同时拿出了另外一只电筒,开始在崖壁上寻找着排水口。深度仍然在继续增加,可是凌天翔却一直没有找到排水口,他心里不免急了起来,会不会是美军拆掉了排水管道,或者是情报有误?
第二十六节
重重险阻
  在30米的深度仔细寻找了两遍,凌天翔仍然没有什么发现,巨大的压力让他有点喘不过气来,更让他感到万分焦急。浮到距离水面十多米的深度后,凌天翔换上了从“海豹”那里夺来的氧气瓶,利用这个当口缓了口气。
  不可能是情报错误,改动排水管道属于大工程,不可能做到完全保密,那是哪里出了问题?凌天翔强迫着自己冷静了下来,微弱的月光在海水里晃动着,凌天翔猛地一惊,突然想到,今天是满月,也就是潮汐落差最大的一天,而现在应该是涨潮的时候,也就是说,现在海平面的高度要比平常时高一些,而图纸上标出的肯定是正常海平面高度,那么排水口的深度就要比正常的大一些。
  凌天翔再次潜了下去,这次他直接从30米深度处向下搜。与判断的一样,在继续下潜了几米后,凌天翔在两块巨大的岩石之间,找到了那个直径超过了一米的排水口。排水管道里面仍然是海水,这条管道主要是将基地里的积水,以及经过了净化处理的生活污水排放出去,因此管道里面并不是很肮脏,富于营养的管壁上,爬满了滋生的海洋生物。
  管道有一定的倾斜度,因为比较狭窄,所以凌天翔很难在里面伸展手脚。进入管道后,凌天翔打开了气体扩充器,实际上就是将一个小高压气瓶里的空气释放到一个气球里面,通过增大浮力,自动浮上去。凌天翔小心翼翼地控制着气球里气量,以控制着上浮的速度,绝不能太快,不然溶解在血液里的氮气将因为压力减小而迅速排出,造成氮中毒。另外还得避免撞上寄生在管壁上的海洋生物。最后10米的时候,管道几乎是垂直的。
  30多米的距离,凌天翔花了大概15分钟才浮上去,平均一分钟2米,差不多是在管道里面“蠕动”了。露出水面,凌天翔迅速控制住呼吸,没有立即深呼吸,而是放缓了呼吸的频率,好让身体适应没有压力的环境。管道内很暗,凌天翔打开了电筒。管壁上仍然有一些海洋生物,还有一些软体动物与甲壳类动物。
  岔口就在头顶上方大概20米的地方,东面的是排水管道,西面的通往净化厂。凌天翔拿出了指南针,在管道这种密闭空间内,凭感觉是不可能判断出东南西北的。确定了方向后,凌天翔收起了指南针,取下了两具经过了改进的气枪。气枪内的高压空气驱动头部的钢针,将钢针打入了管壁内之后就可以承受一个人的重量,这样两只气枪轮换使用,凌天翔就能够顺着管壁爬上去。
  气枪工作时发出的声响,在闭塞的管道内显得很大,让凌天翔不免担心。管道能够会聚声音,略显空洞的回响更加的刺耳。凌天翔不得不放慢爬行的速度,每爬一步,都要停十来秒,等到声音全都散去,才再向上爬一点。20米的距离花了近半个小时的时间,等凌天翔爬到了横向管道上的时候,他已经累得快动不了了,特别是两只胳膊,真的就如灌了铅球,没有一点力气了。
  横向管道的直径大概只有80厘米左右,而且只有不到5米长,然后就是一条斜坡。等到体力逐渐恢复过来后,凌天翔转过了身来,开始向前爬行。身上的武器装备不时碰在管道上,每次都让凌天翔胆战心惊。按照爬上来的高度计算,现在他距离地表大概就只有15米左右,声响如果太大的话,肯定会被发现。
  斜向管道的坡度大概有25度左右,管道内很滑,特制的防滑靴也起不到很大的帮助,凌天翔不得不用背顶在管壁上,同时尽量让身体绷紧,以免滑下去。不到20米的距离,让凌天翔几乎快要崩溃了。除了艰难的爬行之外,管道内的恶臭味也让他感到快要窒息。当他听到了前方传来的噪音,这才松了口气。
  管道最后一段有大概60的转角,并且是横向的,直径仍然是80厘米。管道内的积水更多,而且都是没有经过完全处理的生活污水,包括从厕所的生活污水。凌天翔将小型呼吸器,就是一个小型氧气瓶咬在了嘴里。在横向管道里爬了大概10米后,一道栅栏挡住了去路。他立即停了下来,这是他必须要通过的一关,而且是最危险的一关。
  凌天翔仔细的检查了一下栅栏上的钢条,很快就发现了问题,与连豫泯提供的情报一样,钢条并没有裸露在外,而是被一层厚厚的,灰黑色的工程塑料包裹着。准确的说,这就是一根塑料棍,只是里面还夹着一根通有电流的铜线。栅栏的间距只有10厘米左右,一共有7根,至少要剪断其中的5根才能让人通过。
  凌天翔爬在了管道上,朝着前面的上管壁看去。果然,有一排基本上被污泥填满了的小窟窿,那是一套简单的防御机关,如果有人剪断了栅栏上的塑料棍,准确的说是塑料棍里面的铜线,导致电流中断,那么前面半米处的那些窟窿里的钢钎就将刺下来,挡住去路还是小事,如果有人正好爬到那里的话,就将被刺个对穿。那样,报警器也将被激发,基地里的美军就将知道有人进入了排水管道里面,随后上千名美军就将彻底的将入侵者生吞活剥!
  这是唯一一条可以让人员进入的排水管道,另外那条管道最后一段的直径只有40厘米,别说凌天翔这类比较强壮的人爬不过去,就连身材娇小的女性都很难钻进去。凌天翔又仔细的观察了一阵,这才向后缩了十多厘米,然后将带来的一套工具取了出来,里面包括一把小型高温切割器,也就是一把乙炔焊枪,几根导线,几截焊锡,以及一把尖嘴钳。
  将工具准备好之后,凌天翔首先用焊枪将中间那根塑料棍的顶部烧开,直到露出了里面的铜线,然后再在底部烧了一个缺口。将铜导线的两端焊接在了铜线上之后,凌天翔拿起了尖嘴钳。长吸了口气之后,凌天翔剪断了上面的铜丝,过了几秒钟,前面的钢钎没有落下,凌天翔又剪断了下面的铜线。现在,是由导线连接着两端,电流并没有中断。凌天翔长出了口气,连豫泯提供的情报没有错。
  花了十分钟的时间,凌天翔搞定了另外六根塑料棍,用的办法完全一样,机关没有被触发,警报也没有拉响。收好工具,凌天翔迅速取下了身上的所有武器装备,脱下了武装带,最后还脱下了潜水服,直到只剩下了一条裤衩。凌天翔可不想因为身上的武器装备,或者是别的什么东西挂断了那几个导线,结果被插死在肮脏管道里面,那样的话,死得就太冤了。
  将武器装备放到了前面半个身体的距离处,凌天翔爬过了栅栏处,然后又将武器装备向前放了半个身体的距离,再爬过去。如此反复的十多次之后,凌天翔再次停了下来。前面是一道垃圾过滤网,也就是一道网眼只有不到一厘米,用不锈钢钢丝编成的一个大的漏网。四周是一圈宽度大概2厘米的钢环,用螺栓固定在管壁上。
  这是最后一道关口。凌天翔没有用尖嘴钳剪断那些钢丝,主要是里面有不少的垃圾,平常大概每过一周就会清理一次,而不是直接将垃圾排放到外面的海湾里。如果这些垃圾出现在了海湾里,那必然会引起美军的怀疑。
  在装备里找了一阵后,凌天翔拿出了一个很特殊的装备,一个专门用来在反向拧下螺栓的工具,其具体的工作原理并不复杂,就是利用金属的磁性,通过强磁场磁化螺钉,然后磁场带动螺钉高速旋转,最终取下螺钉。
  这也是一道细致活,凌天翔花了不少的时间,而且现在他几乎是赤身裸体的,小型氧气瓶里的新鲜空气就快要用完了,管道里的恶臭气味足以让人窒息。过了大概五分钟,凌天翔取下了最后一颗螺钉。大概美军的清洁工是不久前才清理了垃圾,运气不错。将过滤网向一侧掀开,凌天翔先将武器装备抛到了前面去,然后才爬了过去。
  管道里的噪音更明显了,是污水净化厂的机器发出的声响。净化厂五年前才建的,主要是考虑到环境问题,当时还花了不少的钱。五年中,基地的美军数量增加了不少,生活废水也就增加了不少,原来净化厂每天只需要工作16个小时就能处理外所有的生活废水,而现在必须要24小时不停地运转,才能够勉强满足需要。
  噪音也掩盖了凌天翔在管道里发出的声响。污水净化厂是一座自动化很高的工厂,平常只需要3名工人,而且是轮换工作,一般1名工人就能通过计算机控制所有的设备。在需要对无法处理的残渣废物进行处理,或者是对机器进行维护的时候,也就只需要十多个工人。现在残渣废物都已经处理掉了,而且机器在正常工作,工厂里应该只有一名工人值班。
  凌天翔一边想着,一边朝前面爬行。到了前面的转角处的时候,已经有灯光照射了进来。凌天翔听了下来,朝管道外看了一眼。管道的出口就在废水净化池的墙壁上,距离池底大概有3米,距离上面的边缘大概有2米左右。在池子里的水装满之后,就会自动将上层经过了沉淀,得到了净化的废水排出去。现在,池子里的废水还没有装满,管道口在水面上。
  凌天翔将潜水服留在了管道里,暂时是用不上了,将手枪从武装带里拔出来后,他带着一些必要的武器装备朝着管道口爬去。控制室没有在管道口的对面,凌天翔靠在管道口朝两侧观察一下,也没有在两侧,那么就应该在管道口的后上方。
  现在,凌天翔就只能看一步走一步了,连豫泯没有办法搞到基地建筑物的结构图,只能通过侦察卫星照片知道建筑物在基地内的分布情况。废水净化厂占地面积并不小,在基地的南面,也就是靠着海湾的方向上。可是净化厂里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凌天翔就只能靠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了。
  机器的噪音现在就像一个保护伞,掩盖了凌天翔发出的响动,也掩盖了其他的声音。凌天翔在管道里呆了一会,集中精力倾听着外面的声响。现在已经是凌晨两点过了,一般情况下,值夜班的工人应该是在10点上岗,清晨6点的时候换岗,现在应该是工人最疲惫的时候。凌天翔检查了一下HK45手枪的状态,将其设置到了扳机保险状态,然后将身子探到了管道口外面。果然,控制室就在管道口的后上方,比池子上沿高出了一层楼,由几块大玻璃将其与净化池隔开了。控制台就朝着窗户方向,挡住了凌天翔的视线,也同时挡住了里面工人的视线。
  凌天翔迅速的从管道口里爬了出来,抓住池子的上沿后就翻了上去。净化工厂里应该没有监视设备,这里基本上是无人区,平时根本就不会有人到这里来,而且只有控制室下方的一扇通往外面,门还锁上了。
  溜到门边后,凌天翔蹲了下来,将一个真空塑料袋拿了出来,里面装着一套美军的军服,还有一捆湿纸巾,一瓶除臭剂。这是最后的一套非战斗装备了。凌天翔用市纸巾擦掉了身上的污渍,再将除臭剂抹在了身上,穿上美军军服后,他将那些脏纸巾、塑料袋全都丢进了净化池里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0/38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