砺刃(校对)第1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1/387

  凌天翔用毛巾擦掉了头发上的水珠,坐在了连豫泯旁边。连豫泯没有带他去会议室,而是直接把笔记本电脑带到了凌天翔的卧室来。
  “是我们的人从萨拉赫丁那里拿到的。”连豫泯将一张照片放大了,“你仔细看看,这是‘红安’公司的运输车队。”
  凌天翔点了点头,看角度,应该不是从无人机,或者是侦察机上拍的,而是从附近某个地势比较高的地方拍摄的。车队里有三十多辆卡车,前后各有两部美军的“斯特瑞克”装甲车,另外在前面还有两辆装甲强化型的“悍马”军用吉普车。车队中间每5辆集装箱卡车组成一个小的车队,然后间隔一辆“悍马”或者是“斯特瑞克”,一共有40多部车辆,车队总长度超过了4公里,平均每辆车的间隔都在100到150米左右。
  “车队的目的地是摩苏尔。”连豫泯换上了另外一张照片,“美军在摩苏尔驻扎了一个机械化步兵团,另外还有一个空中机动营,总兵力在4000左右。”
  凌天翔拿起了香烟,这些都是现成的情报。
  “按照我们查到的消息,‘红安’公司的车队是向驻扎在摩苏尔的美军运送生活物资的,包括食品、饮料、衣物和一些药品。”连豫泯靠在了椅子上,“现在,大部分驻伊美军的普通生活物资都是依靠外包的方式由‘红安’这类私人防务公司承担运送任务的,在伊拉克抵抗组织的袭击越来越频繁的情况下,这对美国来说有很多好处。”
  美国雇佣私人公司负责运送次要物资,这已经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自从美军占领了伊拉克,虽然伊拉克政府军很快就被歼灭或者说消失了,但是伊拉克的地下抵抗力量不但没有在数年的战斗中被消耗掉,反而是越打越勇,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袭击侵略者,而这其中,路边炸弹,也就是IED的威胁最大。战争的前两年,美国一直用后勤保障部队执行所有的物资运送任务,伊拉克抵抗组织就重点对付运送物资的车队。在承担了巨大的损失,而且导致兵力分散等因素凸现出来之后,美军改变了策略,开始聘用私人力量负责普通物资的运送,这样一来可以不将私人损失计入军队损失之中,减轻了政府在国内受到的舆论压力,也减少了伤亡后的支出。二来减少了驻伊美军的任务,可以将更多的兵力投入到主要的战场上去。
  “一共32辆集装箱卡车,每辆运送大概5、6吨的货物,也就是说,一支车队就运送了大概1900吨生活用品。”连豫泯从电脑里调出了一个统计表。“平均每周就会有一支这样的车队到达摩苏尔,而驻扎在摩苏尔的美军平均每天大概消耗掉100吨的生活物资。也就是说,一周只消耗掉700吨的生活物资,就算车队必须要携带返回的燃料,以及随行人员的消耗品……”
  “仍然有很大的剩余运输能力!”凌天翔接着说出了下面半句话。
  “完全正确,一支车队一次至少可以运送1500吨的物资,这还是扣除了返回时需要的燃料,以及随行人员的消耗之后的运输能力,而美军只需要700吨的生活物资,也就是说,还有800吨的多余运送能力。”在凌天翔思考的时候,连豫泯说道,“那么,另外运送的是什么货物,以及那800吨货物最终到哪里去了呢?我想,这就是你现在想问出来的问题吧。”
  凌天翔没有否认,他确实想问。
  “知道摩苏尔的情况吗?”
  凌天翔微微思索了一下,然后就恍然明白了过来。摩苏尔位于伊拉克北部地区,居住在周围的都是库尔德人,而现在伊拉克的临时总统就是库尔德人,难道这与库尔德人有关系?
  “不知道你对库尔德人的历史有多少了解。”连豫泯在电脑上翻出了一份资料,“也许,这对你应该有所帮助。”
  库尔德人是生活在西亚地区的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是仅次于阿拉伯人、突厥人与波斯人的第四大民族,总人口大概有3000万,分布在土耳其、伊朗、伊拉克、叙利亚之间的地带,过着游牧生活。长久以来,库尔德人就在谋求建立一个以本民族为主体的民族国家,并且为此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斗争。在海湾战争之前,伊拉克的库尔德人就一直遭到了残酷的镇压,海湾战争之后,以美国为首的联军就以保护库尔德人免遭伊拉克政府迫害为由在伊拉克北部地区建立了禁飞区。也正是从那时开始,伊拉克的库尔德人一直在谋求独立。伊拉克战争爆发之后,美国全力扶持库尔德人,甚至连伊拉克的临时总统都是库尔德人。这一来可以瓦解伊拉克的抵抗实力,二来可以寻求到库尔德人的支持。在伊拉克临时政府成立的时候,就曾经有人提出了库尔德人、逊尼派、什叶派分治的方案,只是最后被否决掉了。现在库尔德人是美军在伊拉克最大的支持者之一,虽然美国并没有同意让库尔德人成立独立的国家,但是相对于逊尼派与什叶派来说,库尔德人从美军获得的好处更多,是美军入侵伊拉克的受益者。
  “你是说,美军在暗中扶持库尔德武装力量?”凌天翔沉思了一阵,这并不是没有可能的。而且想起一年前在阿富汗的经历,凌天翔心里更有数了。
  不关是逊尼派还是什叶派,其基本立场都是反美的。逊尼派的主要反抗组织是由前伊拉克军队的官兵组成的,而什叶派则得到了伊朗的暗中支持,这两股势力都想将美军赶出伊拉克,只有库尔德人希望美军留下来,希望从美军那里得到帮助,甚至希望依靠美国的支持建立一个属于库尔德人的国家。这些都注定了库尔德人与美国是天然的盟友,而美国也正好要利用这个盟友。
  连豫泯微微点了点头,然后长出了口气。“事实很明显,美军一直在暗中向库尔德人提供支持,向库尔德武装组织提供支持。现在知道为什么‘红安’公司订购了那么多的苏俄武器了吧?”
  凌天翔也长出了口气,伊拉克的临时政府军,以及所有抵抗组织使用的都是苏俄武器。虽然苏俄系的武器装备在某些性能方面比不上美式装备,甚至比欧洲国家的武器装备都要差一点,但是便宜,皮实耐用,而且在伊拉克很容易获得弹药补给,是抵抗组织最理想的武器装备。最重要的是,这可以让美国摆脱关系,如果直接提供美式装备,那么肯定会有人将那些拿着M4卡宾枪,M249机关枪的库尔德武装份子与美国联系起来。
  “我已经联系过萨拉赫丁了,现在他正在进行深入的调查,问题是……”
  “等等……”凌天翔抬起了手,打断了连豫泯的话。“我们已经干掉了‘红安’的高层人员,为什么他们的车队还在伊拉克活动?”
  “干掉几个管理者,难道就除掉了拥有数万员工的私人防务公司?”连豫泯笑了起来,“这是一个利益链条,一个从美国,到伊拉克,到库尔德人,再到石油利益,到全球经济体系,甚至是到整个世界未来格局的一条庞大的,关系密切的利益链条。那几个‘红安’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用沧海一粟来形容也不过分。‘红安’本身就有着复杂的背景,死几个人,根本就不会使该公司陷入瘫痪,更不会有太大的影响,说不定还给了CIA全面控制‘红安’的机会。”
  凌天翔没有感到愤怒,这是游戏规则,参加这个游戏的人都得遵守规则。
  “甘宁军他们差不多也快完成任务了,赵哲俊那边的事情也安排了下去,另外帮助海因克成立合法的私人防务公司的事情也都安排了下去。过另天,甘宁军他们就将赶回来,”连豫泯仔细观察了下凌天翔的神色,“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要做什么,以及我们该做什么。”
  “我们能做什么?”凌天翔有点拿不定主意。
  “这也是我想问的。”连豫泯苦笑着摇了摇头,“我们能做什么?美国摆明了在暗中扶持库尔德人,希望利用库尔德人控制伊拉克,至少使伊拉克无法迅速恢复元气,而一个处于战乱中的伊拉克对美国,对美国众多的军火商,以及众多的利益集团都有好处。也许,美国也知道不可能一直占领伊拉克,更不可能统治伊拉克,而美国需要的就是一个长期处于战乱之中的伊拉克。”
  “这事有多少人知道?”
  “现在就我们俩。”连豫泯关闭了电脑,“消息是几个小时前才收到的。”
  “那么,尽快发回去。”凌天翔揉了揉太阳穴,“这事我们做不了主,你也知道,如果我们插手伊拉克的话,那就将与美国直接干上,这可不是件轻松的事情。”
  “好吧,那我尽快把消息发回去。”连豫泯站了起来,“另外,是否让甘宁军他们跑一趟。”
  “什么意思?”凌天翔也站了起来。
  “一来可以加强与萨拉赫丁的联系,如果今后有需要,我们现在就得建立起一条更有效率的联系通道,而且确定进入路线。二来可以获得第一手资料,毕竟这些都是萨拉赫丁提供的,而他又是利益攸关方,怎么说,也会为自己考虑,是不是?”
  “那会不会有危险?”凌天翔当然明白连豫泯这番话的意思,如果萨拉赫丁想把凌天翔他们拉下水的话,甚至有可能提供虚假情报。
  “危险肯定有,出车祸都要死人呢。”
  凌天翔笑着摇了摇头。“那你去安排吧,不过千万别让甘宁军他们去做无谓的冒险,主要的任务就是掌握第一手资料,给我们提供准确的情报,现在我们暂时还不能乱来。”
  “放心吧,这些都是小问题,而且甘宁军为人稳重,虽然他比齐建军要积极得多,但是在大方面是不会出错的。”
  当天,连豫泯就派人把情报送了出去,同时联系了正在德国执行最后一次营救行动的甘宁军,让他们在返回的时候改道去一趟土耳其,从土耳其进入伊拉克。
  凌天翔与齐建军商量之后,加强了队伍的战斗训练,特别是针对沙漠地区的作战训练。如果今后真要进入伊拉克作战的话,那么就得全面加强沙漠作战训练,特别是小分队的作战训练。也许,在这个时候凌天翔就已经意识到,伊拉克,就是他们的下一个战场。
第六十四节
复兴之机
  当黄龙飞步入房间的时候,才发现除了周国辉与王祎林两人之外,袁鸿业也在座。挂在墙上的大屏幕上正在滚动显示着一些照片,周国辉与袁鸿业都在抽烟,而王祎林则在翻看着一份厚厚的文件。
  秘书拉上了门,房间里的空调发出了“呜呜”的声响,深秋的京城仍然很闷热,加上房间里那弥漫的烟雾,使气氛更加压抑。
  “老二,坐吧,每次你都是最后一个到。”周国辉向旁边挪了下屁股,给黄龙飞腾出了个位置来。
  袁鸿业抬头朝黄龙飞点了点头,王祎林也只是看了一眼黄龙飞,目光又落到了手里的文件上。
  “这次找你,还有袁先生来,是老三的意思。”周国辉替黄龙飞倒上了一杯茶,“听说,现在天翔那边已经步入正轨了?”
  “差不多该办好的事都办好了,这还得多谢袁先生的帮助。”黄龙飞坐下来后顺手就拿出了雪茄。
  “黄先生,你这就太见外了。”袁鸿业的神色有点严峻。
  “这些,我们今后再谈吧,天翔才派人给我们送了一些情报回来。”周国辉朝屏幕上看了一眼,“是伊拉克的,也许你们会感兴趣。”
  黄龙飞微微皱了下眉毛,他早就看出那些照片是在沙漠里拍的,只是看不出是哪里的沙漠。
  “其实,这事还得从两年前说起。”王祎林放下了手上的文件,“相信,你们对伊拉克成立合法政府的事情都有所了解吧?”
  黄龙飞与袁鸿业都没有开口,这些国际大事他们当然不会不知道。
  “从两年前开始,美国就在逐步推进伊拉克的战后重建工作。”王祎林也点上了烟,“就我所知,5年前,在政府放开了国内石油市场之后,‘袁氏集团’就正式进军了石油业,而‘黄氏集团’也在这两年重点加强了在石油开采、精炼,以及石油化工方面的投入。一年前,还在全力推进并购澳大利亚某石油公司的业务。”
  黄龙飞冷笑了一下。一年前,在凌天翔出事的时候,他正在与澳大利亚某海洋石油开采公司谈收购的事情,结果半途而废,等他处理好凌天翔的事,准备继续推进谈判的时候,澳大利亚政府以关键产业为由,让并购计划落空。直到一个多月前,黄龙飞才搞清楚,这是美国政府干涉的结果,而那家原本计划出售给“黄氏集团”的石油公司,被一家美国的石油公司通过换股的方式收购了,其收购价格比黄龙飞开的价格低了至少两成!这事,黄龙飞一直耿耿于怀,而“黄氏集团”进军石油产业的行动也遇到了很大的困难。
  “两年前,美国在提出了伊拉克重建计划的时候,其中的一个重点就是引进国际资金,恢复伊拉克的石油开采业,并且以此为伊拉克提供主要的重建资金。”王祎林的话波澜不惊,仿佛说的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一样。“袁先生,好像当时‘袁氏集团’就参加过几个项目的投标吧?”
  袁鸿业也冷笑了一下。“我们确实参加了几个项目的投标,而且开的价格并不高,加上‘袁氏集团’之前已经有不错的技术基础,我们在海外也有几座油田,只是……”
  王祎林压了压手,对黄龙飞说道:“二哥,我记得没有错的话,当时你也参加了竞标,是不是?”
  黄龙飞点了点头,当时他与袁鸿业是对着干的,而且开的加码比袁鸿业的还要低,也更有吸引力,可与袁鸿业的遭遇一样,他并没有获得成功。
  “不过,两年来,伊拉克的重建工作进展并不顺利,具体情况,我们都清楚,层出不穷的袭击,特别是针对西方投资者的军事袭击让很多中标公司都没有按照合同兑现承诺。”王祎林拿起了放在桌上的文件,递给了旁边的黄龙飞。“这是我们才收到的,当时签署的大部分意向合同的期限都是两年,在两个月之后就将到期,到时候,伊拉克政府将重新组织投标,我想你们都应该收到了相关的消息吧?”
  黄龙飞随意地翻了一下,就把文件放到了茶几上。“几天前,我们就收到了消息,而且正在做准备,相信袁先生也跟我们一样,不希望错过新的机会。”
  袁鸿业笑着点了点头,“袁氏集团”一直在努力扩大在石油市场上的投入,现在集团旗下的“宏峰石油”就是共和国最大的私营石油公司,占有国内大概一成五的市场份额,另外“袁氏集团”还在好几个国家拥有好几座大型油田的开采权,共和国每年进口的石油中,有大概两成来自“宏峰石油”公司所属的油田。而伊拉克是世界上仅次于沙特阿拉伯的世界第二大石油储藏国,伊拉克又没有其他贵重的资源,工业基础设施也在战争中被摧毁了,整个伊拉克战后重建的基础就是石油。重新建立油田,恢复石油生产,以及建立石油精炼厂,石化厂,配套的交通基础设施,港口的建设等等,都需要大量的投入,而这正是伊拉克现在所缺乏的,需要外界投资才能够解决的。因此,伊拉克政府只能通过引进外资的方式来开采本国的油田,袁鸿业看准的就是这个机会。
  “二哥,还有袁先生,有句话,我不知道该说不该说。”
  “黄先生,这次袁某应约而来,就是想听黄先生的意见的。”袁鸿业朝黄龙飞看了一眼,“这房间里的都不是外人,不存在该说不该说的问题。”
  黄龙飞笑着点了点头,他已经猜到王祎林要说什么了。
  “我们有句俗话,叫作‘众人拾柴火焰高’。”王祎林一边说着,一边观察着袁黄二人的表情神色。“我首先想问一句,在两位看来,石油是一个公司的生财之道,还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之道?”
  袁鸿业与黄龙飞微微皱了下眉毛,王祎林这话问得很有深度。
  在很多人看来,私人公司进军石油产业,只是公司的生财之道,毕竟石油开采、精炼,还有石化工业都是赚钱的产业。可是,从一个更高的角度来看,石油却是任何一个国家,特别是一个工业发达的现代化国家的生存基础。
  “现在,我们已经是世界上第二大石油进口国了,每年需要进口数亿吨的石油。”王祎林灭掉了烟头,“如果按照现在的速度发展下去,不出15年,我们就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大石油进口国,每年需要进口10到15亿吨的石油。而现在,我国还是一个刚刚进入工业化的国家,还是一个处于高速发展中的国家,石油是一个国家经济的黑色血液,更是发展的基本动力,至少,在我们可以预见到的未来数十年之内,石油仍然是不可替代的能源,是整个社会的基础动力。”
  袁鸿业与黄龙飞都微微点了点头,任何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石油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现在,我们国内的石油产量是逐年下降,而且在未来20年之内,国内大部分油田都将被开采殆尽,而真正能够满足我国生存与发展所需的石油将严重依赖进口。”王祎林的神色严肃了起来,“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在努力开拓更多的石油进口地,比如苏丹、尼日利亚、委内瑞拉、哈萨克斯坦、伊朗,还有俄罗斯。可是,世界上最大的油库仍然是海湾地区,同时我们在其他地区的活动也受到了很多的限制,如果不能够尽快获得更多的石油资源,开辟更多的石油进口产地,保证更稳定的石油来源,相信,要不了多久,我们就将面临石油短缺的问题。”
  袁鸿业与黄龙飞的神色也严肃了起来,这也正是他们这几年一直在努力进军石油产业,并且以开拓海外石油产地,兼并国外那些拥有油田开采权,却经营不善的石油公司的主要目的。
  “相信,二位作为共和国最大的民族爱国商人,都知道这个问题的紧迫性吧?”王祎林朝两人看了过去,“留给我们的时间与机会都不都了。我仔细研究过二位两年前在伊拉克的投标活动,发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袁鸿业与黄龙飞都露出了尴尬的神色,两年前,两人还很敌对,在伊拉克竞标的时候,两人都相互压价,结果都因为开价过低,形成恶性竞争,结果被别的几家公司钻了漏洞,两人都失去了进军伊拉克石油开采业的机会。
  “另外,两人提出的方案中,都没有提出利用石油来带动伊拉克的工业发展,特别是石油工业发展这一点。这也许是因为开价过低,或者是因为别的什么原因吧。”王祎林没有点明最重要的原因。“我有一个提议,不知道二位想不想听。”
  “老三,你就直接说吧。”黄龙飞知道王祎林要说什么。
  在袁鸿业笑着点了点头后,王祎林这才说道:“我评估过二位的实力,说实话,如果二位都单独投资的话,除非放弃其他的所有产业,不然都没有足够的资金提出一个一揽子的,包括了帮助伊拉克恢复工业基础设施,甚至是交通基础设施的重建计划,所能够提出的只是恢复油田开采的计划,而这样的计划,明显没有太多的吸引力。”
  两人都没有表示反对,就算他们都身价巨亿,可是伊拉克战后重建工作是一个极其庞大而系统的工程,伊拉克政府要的不是将石油卖出去换回现金,而是希望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石油产业链条,从而提高国家的经济水准,也可以让更多的伊拉克人得到就业的机会,从而达到稳定国内局势的目的。
  “那么,在我看来,二位应该通力合作,利用两大集团的优势,提出一个合理的,能够帮助伊拉克建立起石油产业链条,能够给伊拉克带来更多好处的,同时也能够为我们开辟一个新的石油产地的计划。”王祎林观察着两人的神色变化,“当然,这要看二位的态度,我提出的只是一个意向而已。”
  “我看,成立一个单独的公司比较合适。”袁鸿业一边说着,一边点了点头。
  “将我们两大集团的石油部门,包括与石油开采有关的建设部门,以及其他一些涉及到了基础建设的部门合并,重组为一家新的公司。”黄龙飞立即提出了更为详细的建议,“由该公司去竞争伊拉克的重建合同,我想,这样的胜算就要大得多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1/38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