砺刃(校对)第1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8/387

  萨拉赫丁长出了口气,微微点了点头,然后在地图上指出了一个地点。“这里就是美军车队经过路线上最容易受到袭击的地方,经过的时间是后天傍晚。”
  凌天翔用笔标注了那一段公路,地图上的信息并不丰富。
  “你们有大概十五分钟的时间。”萨拉赫丁稍微停顿了一下,“我会同时发动袭击,为你们争取到更多的时间。”
  “撤退线路呢?”凌天翔抬头朝伊拉克人看了过去。
  “离开公路线后向西前进,我们的人在十五公里之外接应你们。你们只有大概4个小时的时间,这样才能够赶在天亮之前返回提克里特。中途还有可能遭到美军空中机动部队的拦截,所以你们的撤退行动肯定不会太顺利。”
  “这个我知道。”凌天翔看了眼手表,“提前送来的军火都到了吗?”
  萨拉赫丁点了点头。“就在外面,昨天就已经送到了。”
  “很好,那我们今天晚上就出发。”凌天翔一边说着,一边收起了地图,“我需要时间去了解一下实际的地形情况,这样才能够做出更好的部署。另外,在行动开始之前,我不会主动与你联系,你可以通过4号频道向我们发出消息。在我们发动袭击之前3分钟,我会发出行动开始的信号,你们的人要尽量堵住美军营地,尽量拖延美军。”
  “我会安排好的,可是……”
  “萨拉赫丁,现在不是谈可是的时候。”凌天翔把住了伊拉克人的肩膀,“我既然到这里来了,就与你是一条战壕里的战友,而且我们现在只有一条路,而且只能向前走,任何犹豫带来的都是失败。”
  萨拉赫丁点了点头,也把住了凌天翔的肩膀。
  “我去招呼我的手下。”凌天翔看了眼手表,“如果你的情报准确的话,那我们还有44个小时的时间,希望还来得及让我们部署到位。”
  “我去给你安排向导。”
  两人没有再啰唆,在萨拉赫丁去给凌天翔安排向导的时候,凌天翔让甘宁军带着队员到地下室来取走了提前送到的那批武器装备。守在地下室的那几个卫兵看到凌天翔他们从箱子里取出的那些武器装备后,口水都快要流出来了。不过凌天翔可不会将他们的武器装备与这些武装份子分享。
  草草地吃了点东西,凌天翔他们就在萨拉赫丁安排的向导带领下出发了。让凌天翔很惊讶的是,萨拉赫丁给他安排的向导看上去只是一个十四五岁的孩子,一个还没有达到凌天翔肩膀高度的少年,更让凌天翔惊讶的是,这个少年身上还挎着一把AK-47步枪,身上的背包里装着一壶水、几个弹匣,还有两枚手榴弹。凌天翔不愿意把这个少年与抵抗组织联系起来,在他看来,这样的孩子就应该在学校里上学,而不是扛着步枪,踏上残酷的战场!
  一行人离开了城镇之后就迅速散开,每两人一组,每个组之间保持着50到100米的距离。凌天翔与向导在最前面。气温已经降了下来,沙漠里的昼夜温差非常大,凌天翔都感到有点凉。同样的,沙漠里也非常安静,美军在夜间都“龟缩”在营地里,不会轻易的外出,更不会轻易的发动军事行动。
  一路上,没有人说话,除了靴子踩在沙子上发出的“沙沙”声之外,队伍没有发出任何的声响。凌天翔这批从“雪豹”大队出来的特种兵都非常熟悉沙漠环境下的作战行动,可是那个少年向导的速度并不比凌天翔他们慢,很多时候,还主动停下来等凌天翔等人跟上来。这让凌天翔更加得佩服伊拉克人的耐力,也让他们再次认识到,生活在沙漠中的民族才是沙漠真正的主人。
  一直到天亮,队伍才第一次停了下来。公路线就在沙丘的对面,少年向导不会说英语,而凌天翔的阿拉伯语也不怎么样。凌天翔给了少年向导一块巧克力,就让他回去了。
  “现在怎么办?”甘宁军跑了过来。
  “让兄弟们都隐蔽起来。”凌天翔看了眼手表,“还有半个小时就要天亮了,我们明天晚上仔细勘察一下地形,白天大家轮流警戒,好好休息一下。”
  甘宁军点了点头,立即朝附近的队员比划出了手势,队伍也无声无息的散开了。
第七十三节
沙漠潜伏
  在所有的陆地地形中,除了海拔超过6000米的极高山地之外,最不适合生存的就是沙漠。在进入“雪豹”大队的时候,凌天翔就接受过3个月的沙漠作战训练。虽然阿富汗也有不少的沙漠,但是都集中在南部与东南部地区,而“雪豹”大队活动的东北部地区则主要是高原戈壁。
  沙漠除了缺水之外,对特种兵最大的挑战就是昼夜超过30度的温差。在极端情况下,这么巨大的温差甚至是致命的,在正午40多度的高温时,如果不注意降温,并且避免遭到直接暴晒的话,很容易出现脱水、中暑的症状。而在夜间,当温度降低到了10度以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保暖就会致使体能迅速消耗,导致机体丧失活力,出现麻痹症状。
  在沙漠里潜伏是一件极度考验耐力的事情,就算是经过了特别训练的特种兵都有点吃不消,更别说是普通人了。也难怪美军并不太重视沙漠地区的巡逻,而且反美武装都主要集中在城市里活动,很少到荒芜人烟的沙漠里来找美军的麻烦。这也算得上是伊拉克的一个特点,伊拉克不是越南,有的是沙漠,而不是丛林。
  太阳上升到天顶的时候,凌天翔拉紧了身上的伪装服。为了执行这次的任务,凌天翔还专门设法去搞了几十套沙漠作战伪装服。这些伪装服都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表面的与沙漠背景色基本上一致,中间是隔热层,既能够在白天避免因为遭到太阳直射而急剧升温,还能够避免在夜间低温条件下体热迅速流失,最重要的是,隔热层起到了隔绝红外辐射的作用,其红外辐射完全与背景一致。最里面是一层用来吸收汗液的材料,可以尽量避免身体的水分蒸发掉。这种作战迷彩服才在美军特种部队试用,至于连豫泯究竟花了什么价钱、通过什么渠道搞到这些作战服的,凌天翔根本不关心。
  太阳仿佛就停在了头顶上一样,凌天翔感到身上很是不舒服,仿佛有个火炉在背后烘烤着一样。连接着背上水馕的管道就在嘴边,伸嘴就能咬住,凌天翔没有喝太多的水,如果在高温状态下不断的喝水的话,那么水就会迅速转化为汗液,带着盐分被排除体外,而要想在沙漠里找到水源并不容易。
  凌天翔朝其他埋伏在沙丘背面的队员看了过去,每个人都融入了背景之中,如果不是早就知道每名队员埋伏的位置的话,凌天翔还真不一定能够把他们都找出来。所有人都隐蔽得非常好,根本就没有移动过,仿佛都变成了沙子里的一块岩石。忍受痛苦也是一种能力。凌天翔这么想着就在心里笑了起来,如果不能忍受住常人无法忍受的痛苦与折磨,那么就不可能成为特种兵,更不可能成为优秀的特种兵。
  休息了一阵,凌天翔朝沙丘外面的那条公路看去。伊拉克的绝大部分公路都是修在沙漠里的。为了防止移动的沙丘盖住路面,公路两侧都有很深,很宽的隔离带,另外还筑有防沙堤。在条件稍微好一点的地方,比如靠近河流,或者是绿洲的路段两侧还有防沙林,不过这并不多见。
  因为太阳的烘烤,地表温度远高于气温,凌天翔没有去测地表温度,但可以肯定,现在沥青路面上的温度肯定超过了70摄氏度,而沙丘上的表面温度也在55摄氏度以上。凌天翔看了下多功能电子军用表上显示出的气温,44摄氏度。就凌天翔所知,这还不是沙漠里最高的气温,在一些特别炎热的年份里,伊拉克沙漠里的最高气温超过了50摄氏度,而在共和国有着“三大火炉”之称的重庆、武汉与南京,最热的年份里,夏季的最高气温也差不多就40度左右而已。
  从路面上蒸腾起来的热空气晃动着,远处的景象也随之扭曲。凌天翔眨了眨眼睛,这是一天最热的时候,也是最难以忍受的,就连适应了沙漠环境的伊拉克人也不敢在中午最热的时候外出。道路好像一条巨大的蟒蛇,在凌天翔的视线里舞动绞缠。这是错觉。凌天翔提醒了一下自己,“海市蜃楼”并不是吹出来的,那是光学的折射现象,而且因为气温过高导致人神志模糊,才会做出错误的判断。
  在烈日的炙烤下时间过得很慢,至少凌天翔觉得时间过得很慢,仿佛凝固了一样。太阳仍然顽强的在头顶上徘徊着,这也是他的感觉,仿佛太阳就在头顶上一样,而且根本就不会落下。汗水顺着额头滚落了下来,聚集在了眉毛上,凌天翔没有动,只是眨了下眼睛,没有让汗水流入眼睛里面。
  当太阳缓缓落下的时候,凌天翔感到好像过去了一个月那么久一样。他微微晃动了下脑袋,朝附近几个队员看去。可以想像,这个时候没人会觉得是趴在家里的床上,也许会有人在想着冰激凌的滋味,可不会有人认为这里是一片乐土。这简直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地狱,也难怪当年阿拉伯帝国兴起的时候会有那么多人不敢相信,也难怪在这片土地上会出现那么多顽强的,甚至可以说是最优秀的战士。
  道路好像又晃动了一下,凌天翔迅速的眨了两下眼睛,接着就紧张了起来。
  “2号,有车队来了。”
  “别轻举妄动。”凌天翔很想揉一下眼睛,可他忍着没有动,“目标是明天傍晚出现,这不是我们要对付的,都隐蔽好,别暴露!”
  十多辆军车开了过来,大部分都是“悍马”军用吉普车,还有几辆四轮装甲车,不是美军的“斯特瑞克”轮式装甲车。凌天翔没有去拿出他的单目望远镜,他埋伏的地方距离公路也就300米左右,根本不需要望远镜。
  车队迅速驶近了,前面两辆是标准的军车,可跟在后面的明显不是军车,车上乘坐的也不是军人。肯定是某家私人防务公司的。凌天翔这么想着,同时仔细地观察着。
  “好像是‘黑水’公司的车队。还有美军护送,真他妈的够气派。”甘宁军又发来了消息,他埋伏的地点距离公路线大概只有200米,而且距离车队到来的方向更近。
  “看到了,不是我们要对付的目标。”
  “明白,各小组都别轻举妄动,让他们过去。”
  车队从凌天翔面前的公路上驶过,很快就走远了。车上的美军,以及“黑水”公司的雇员都没有意识到在道路的东面埋伏着一支20人的战斗部队,而且是一支足以在瞬间将其干掉的可怕力量。
  道路上又安静了下来,凌天翔喝了口水,还有3个小时太阳落山。那支车队是去哪的?还有,车上的那些“黑水”公司的雇员又是去干什么的?凌天翔伸手揉了下眼睛,现在不是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更不是分心的时候。
  “2号,别乱动!”
  凌天翔皱了下眉毛,他有点怀疑甘宁军后脑袋上是不是长了眼睛。
  “再忍一忍,还有3个小时就天黑了。”
  “知道,看好你自己吧。”凌天翔长出了口气,控制住了稍微有点躁动的情绪。如果温度没有这么炎热的话,他可以潜伏三天以上,可是在炎热的沙漠里,体能消耗得太快了,而且身体长期不活动很容易麻痹,这就更加会使人感到疲惫。
  随着太阳缓缓落下,气温也在缓缓降低,地表温度降低得更快。三个小时仍然相当的漫长,路上没有其他的车辆经过,傍晚左右,有两支“驴队”朝着摩苏尔方向而去,都只有几头驴子,赶驴的人也就只有几个,很普通的“驴队”。凌天翔把这些都记了下来,现在他唯一能够指望的就是明天不会有“驴队”经过,不要增添不必要的麻烦。
  太阳落山的时候,气温降低得更快了。凌天翔他们没有急着离开,现在大部分在外巡逻的美军,包括那些白天出勤执行任务的美军直升机,侦察机都正在返航的途中,如果正巧有某架侦察机从附近飞过的话,那么就很容易发现在沙丘上跑动的人员。直到天空完全黑下来,沙漠再次恢复了夜晚的寂静时,凌天翔才偷偷从藏身的地方爬了起来,然后用沙子填满了他藏身的那个小沙坑。
  “队员们的情况怎么样?”凌天翔跑下沙丘后就遇到了甘宁军。
  “有两个轻微中暑,不过现在情况都稳定了下来。”
  “还能坚持一天吗?”凌天翔微微皱了下眉毛,他也感到有点头昏,不知道是不是中暑了。
  “应该没有问题。”甘宁军一边说着,一边蹲了下来,用手指头在平整的沙地上画出了周围的地形图。“我白天的时候仔细观察了一下,附近适合埋伏的地点并不是很多。”
  凌天翔也蹲了下来,这时候大部分的队员都赶了过来,负责在外围警戒的队员已经拉开了防线,另外一批队员则在附近喘气,白天这十多个小时的潜伏对谁来说都不好受。
  “你这边距离公路线大概500米有一座沙丘,我们将狙击手部署在这里。另外,在北面距离公路线大概550到600米的地方还有一座沙丘,那边也要部署一组狙击手。”甘宁军在地面上迅速的标出了狙击手的位置。“突击手埋伏在公路线两侧,这一段公路两旁的隔离带大概有20米宽,也不是太深,被沙子埋了一大半。突击手可以部署在这里。”
  “截头的突击手部署在哪?”凌天翔仔细地看了起来。
  “只能在这边。”甘宁军在公路线南面标出了一个位置。“四组队员,一边两个小组,我亲自带队。就算尽量靠前,我们距离公路线仍然有100米左右。”
  “也就是说,需要大概20秒钟的时间?”凌天翔接过了旁边一名队员递来的口粮。
  “对,必须要争取到20秒钟的时间。”甘宁军长出了口气,“必须得安排两组狙击手在前面负责拦截。”
  “我带队吧。”凌天翔朝旁边的队员点了点头,“我与张铁锤组成一个狙击小组,埋伏在公路东南面,另外一个狙击小组埋伏在我们后面的沙丘西侧,两个狙击小组完全可以打掉开路的车辆。”
  甘宁军点了点头。“最重要的是争取到20秒钟的时间。”
  “没问题,我们多设置几个狙击点,而且在战斗开始的时候,美军肯定会十分慌乱,不可能立即判断出我们的位置。”
  “好吧,就这么确定。在你们将车队拦截下来之后,再堵住去路。”
  “还有撤退掩护。”凌天翔朝北面看了一眼,“最近的美军营地在北面,虽然萨拉赫丁答应帮我们牵制住美军,但是多半也只能牵制住美军的地面部队,不可能牵制住美军的空中机动部队。”
  “这个我会做好安排的。”甘宁军拿出了地图,“我们在北面设置两个对空狙击点,真打起来的话,美军不见得能够占到多少便宜。”
  凌天翔在地图上仔细地看了一阵之后,这才点了点头。沙漠作战的最大问题就是缺乏合适的隐蔽地点,而美军已经掌握了在沙漠环境下对付敌人的方法,如果被发现,又没有有效的反击手段的话,那么任何部队在美军的空地联合绞杀下都难以幸免。
  “让兄弟们晚上轮番休息几个小时。”凌天翔站了起来,“明天还要潜伏十多个小时,保存好体力是最关键的。”
  在甘宁军部署任务的时候,队员们就已经趟在沙地上睡觉了,虽然夜晚的气温很冷,但是却要比白天舒服了很多,至少作战伪装服的御寒能力还是不错的,比起白天的闷热,寒冷更容易应付。
  凌天翔没有警戒任务,可也很久都没有睡着。明天还要潜伏一个白天,如果萨拉赫丁搞到的情报没有错的话,那么明天晚上,他们就应该能够离开这该死的沙漠了。
第七十四节
一击必杀
  太阳再次缓缓落了下去,经过了第二个白天的暴晒之后,凌天翔都感到有点吃不消了。看着公路上没有情况,凌天翔挪动了下身子,让自己感到更舒服一些,慢慢将那把经过了特别改进的M200型狙击步枪架好了。
  M200型狙击步枪是美国Cheytac公司研制的一种采用.408英寸专用狙击枪弹的新式狙击步枪,并且被美国海军陆战队采购,曾经在伊拉克战场上创造了在2122米的距离上,前三发弹着分布差42.2厘米的远射世界纪录。该枪的一大特点就是采用了专门为远射研制的.408,即10.36毫米口径的枪弹。而其设计初衷就是要对远距离的软目标进行精确杀伤。为此,设计师专门开发了介于.50BMG与.338Lapua弹之间的.408口径枪弹。该枪弹弹头的重量达到了27.15克,使其在2000米外仍然能够超音速飞行,在700米外,.408子弹的动能甚至超过了.50BMG弹。同样的,M200型狙击步枪在设计上也采用了很多提高精度的措施,比如旋转后拉式枪机,可伸缩调节的枪托,浮动式加重枪管,另外在枪托内还有一个小支架。高效率的制退器,NXS5.5-22倍瞄准镜等等。
  对于执行“一击必杀”任务的狙击手来说,M200绝对算得上是最佳的选择,.408子弹的重量只有.50BMG弹的三分之一,而且其远射精度远超过了使用.50BMG弹的M82系列重型狙击步枪。另外,该枪的重量也比较适中,不像其他重型狙击步枪那么笨重。虽然.408口径的枪弹在设计之初的主要目的是对付远距离上的软目标,也就是人员,但是其威力并不小,在600米的距离上可以轻易的打穿12毫米厚的装甲钢板,而大部分装甲车辆侧面装甲厚度都没有12毫米。比如,美国的“斯特瑞克”装甲车正面装甲厚度只有12.5毫米,虽然美军一般会为“斯特瑞克”增加附带装甲,但是加上M200的精确性,专门打击装甲车上的薄弱部位,比如发动机盖,机枪手,以及驾驶员的观察孔等等,仍然没有任何问题。
  凌天翔这把M200做了一些改进,比如可以连接自动弹道修正器,测试出来的风速、距离、温度等等信息,以及所需要的修正数据可以直接显示在单目屏幕上,这样,凌天翔就不需要由观察手提供射击参数了。另外,这把枪的弹匣也做了改进,采用了双排供弹方式,使弹匣的容量提高到了10发,要比标准的弹匣容量提高一倍。这是凌天翔额外提出的要求,以前700型狙击步枪就因为容量太小,让他感到很恼火。李景风想了很多办法,最终才在不影响狙击步枪整体性能的情况下给他搞出了10发容量的双排弹匣。
  凌天翔朝旁边2米外的张铁锤看了一眼。张铁锤比他晚半年进入“雪豹”大队,也是一名狙击手,只是比凌天翔老实了很多。因为两人不在一个小队,所以以前没有一起执行过任务。
  “张铁锤,为什么你老爸给你取这么个名字?”凌天翔一年多前就想问这个问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8/38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