砺刃(校对)第1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8/387

  “这小子说话特没良心。”齐建军也跟着起哄,“给我们的工资不多,我们做的事不少,还说我们欺负他。”
  “得了,我看你们两个也被天翔给带坏了。”
  凌天翔翻了下白眼,顾卫民以前是很少开玩笑的,看样子,这一年多来,他也变了不少。
  “老顾,不开玩笑了,你这次过来肯定有很重要的事情,是不是?”齐建军一边说着,一边拿出了香烟。
  “抽我的,我专门带来的,怕你们抽不惯这边的烟。”顾卫民拿出了一包“华夏”牌香烟,“直升机上还有十箱,够兄弟们抽上几个月的了。”
  齐建军立即接过了一根,甘宁军与凌天翔也没有客气。
  “还是‘华夏’的味道好,这是给军队特制的吧?”齐建军一副很是享受的样子。
  “伊朗这边的烟质量太差了。”甘宁军仔细地看了下香烟上的铭牌,好像是在欣赏一件艺术品一样。“不错,给军队特制的‘华夏’就是要比外面卖的好一些,味道纯正得多。”
  凌天翔也一直抽不惯伊朗这边的香烟,主要是伊朗这边的烟的味道都比较辛辣,感觉就是烟草里的水分没有完全除掉一样。
  “这次我还带了一些国内的特产来,想必你们都吃腻了烤肉吧?”顾卫民笑着看了几人一眼,“好了,我们说正事。我是昨天半夜出发的。现在,我已经不是正规军人了,昨天傍晚,周总给我,还有我带来的那个小队的兄弟办了退役手续。”
  “退役!?”齐建军与甘宁军都惊讶地睁大了眼睛。
  “对,而且现在我们的个人资料都被注销了。”顾卫民朝凌天翔看了过去,“周总已经联系了连豫泯,现在连豫泯应该正在帮我们办理新的个人档案,大概就这两天能够弄好。”
  “顾队,你是来支援我们的?”凌天翔开始就猜到了这个结果。
  “可以这么说,今后我们又是一支军团的人了。”
  “那么……”
  顾卫民压了压手。“天翔,别的我不多说了,这次我是从头做起,从士兵干起。周总吩咐过,到了这边来,你是司令官,我,还有老齐、老甘都是你手下的兵。当然,你尊敬我,叫我一声顾队,或者是老顾,我很感激,可既然是一支军队,那就不能乱了套,更不能没有点章法,是不是?”
  齐建军与甘宁军都点了点头,这几个月下来,凌天翔一直很尊重他们,可他们也清楚,现在军团的司令官是凌天翔,而他们只是军团里普通的一员。
  “我带了一个小队来。天翔,今后你仍然是军团的司令官,同时兼任大队长,而我与老齐、老甘可以担任中队长。当然,具体的编制问题,我们今后有时间了可以详细商量一下。”顾卫民弹掉了烟头上的烟灰。“这次周总派我们过来,准确的说,周总没有派我来,是我自己来的。我带着兄弟们过来,是一件很重要的任务。”
  凌天翔点了点头,如果没有重要的任务,大伯周国辉不会把他手下最好的兵派到这边来。
  “你们昨天晚上经历了整个轰炸吧?”
  “场面没有想像中的那么精彩与刺激。”甘宁军瘪了下嘴,“有枚炸弹就落在距离我们不到500米的地方,吓了我们一跳。”
  “战争不会立即结束。”顾卫民灭掉了烟头,从包里拿出了一个小型储存器。“我在来之前,周总交给了我一份极为重要的情报。”
  凌天翔立即去拿来了笔记本电脑。
  顾卫民将储存器连接在电脑上之后,打开了里面的一份文件。“这是我们才收到的情报,美军将在轰炸开始48小时发动地面战争。”
  “美军要入侵伊朗?”甘宁军惊讶地问了一句,齐建军也露出了惊讶的神色。
  凌天翔并没有感到惊讶,他早就料到了会有这一手。
  “不是入侵整个伊朗,美军只能动用2到3个师的地面兵力,最多只能够攻占伊朗的胡齐斯坦省。”顾卫民又点上了烟,“伊朗政府已经下达了全国动员令,今天凌晨的时候,伊朗海军与革命卫队的快艇袭击了达斯岛附近海域的美国‘企业’号航母战斗群,发射了大概8枚反舰导弹,但都被击落了,没有威胁到美国战舰。另外,伊朗空军也在天亮前出动了十多架战机,准备轰炸美国舰队,只是还没有到达波斯湾上空就被美军的战斗机拦截了下来,只有一架逃了回来,其余的全被击落了。”
  “也就是说,伊朗已经准备与美国打一仗了。”
  “伊朗为什么不动用他们的战术弹道导弹?”齐建军问了一句。
  “现在还没有收到伊朗使用战术弹道导弹攻击美军基地,或者是美国军队的消息。”顾卫民关掉了那个文件。“伊朗肯定要与美国打,可问题是……”
  “伊朗手里肯定有秘密武器。”凌天翔这时候才开口,“顾队,你是为这个赶来的吧?”
  顾卫民笑着点了点头。“天翔说得没错,伊朗确实拥有秘密武器。美军前两波轰炸的重点实际上是伊朗的地下核设施,特别是隐藏在哈兰河峡谷里的一座秘密离心机工厂。”
  甘宁军与齐建军都露出了疑惑的神色,之前没有任何与伊朗秘密离心机工厂有关的报道。
  “从我们现在拿到的卫星照片来看,美军的轰炸机在这边至少投下了50枚重型钻地炸弹。从轰炸的范围来判断,这座工厂里有接近10万台的离心机。”顾卫民打开了一张图片,正是卫星拍摄下来的轰炸后的照片。“而这座离心机工厂大概是在一年半前建成的,伊朗用了接近一年的时间来组装离心机。”
  “看样子,工厂已经被彻底摧毁了。”
  “工厂被摧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伊朗有半年多的时间来生产浓缩铀。”顾卫民打开了另外一张照片。“这是美军轰炸的另外一处地点,位于道拉塔巴德,距离离心机工厂只有大概15公里左右。现在我们怀疑这里是伊朗的秘密原子弹组装工厂,而且又地下通道与离心机工厂连接。如果伊朗有10万台离心机,半年的时间之内至少可以生产出制造一枚原子弹所需要的武器级浓缩铀。也许伊朗刚刚开始原子弹的组装工作,也许已经完成了组装工作。”
  甘宁军与齐建军的神色都严肃了起来。
  “现在,美军还在继续轰炸伊朗南部地区。”顾卫民灭掉烟头的时候,拿出了第三根香烟。“在我出发的时候,巴基斯坦空军出动了三架预警机在其西南部上空巡逻,美军一直在加强对哈兰河谷地区的战斗巡逻,昨天晚上就出动了至少50架次的作战飞机,而且现在肯定出动了更多的作战飞机。也就是说,美军也认为伊朗拥有了原子弹,而他们的轰炸并没有能够摧毁伊朗的原子弹。”
  “那我们应该做什么?”凌天翔直接问了出来。
  “如果美军没有办到的话,那我们就得办到。”顾卫民稍微停顿了一下,“我们截获了伊朗最高精神领袖给总统的一条密令,现在伊朗总统可以动用一切手段以及力量来捍卫伊朗,抵抗侵略。”
  “也就是说,如果伊朗真的拥有了原子弹的话,那么就很有可能在战争中使用?”齐建军的神色立即紧张了起来。
  “最大的可能是,如果美军发动地面战争,那么伊朗就会将原子弹用上。”顾卫民长出了口气,“这也无法完全肯定,也许伊朗会先忍一下,或者是他们的原子弹还没有完成测试,或者是没有合适的投掷手段。可不管怎么样,如果美国想彻底击败伊朗,或者是想占领伊朗的胡齐斯坦省的话,那么伊朗都很有可能用上原子弹。”
  齐建军也长吸了口气,甘宁军的神色虽然不是很紧张,但是很明显,他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我们还有不到48个小时。”凌天翔看了眼手表,“准确的说,大概只有40个小时了,那我们该做什么?”
  “这是我们最新获得的情报。”顾卫民打开了最后一份文件。“轰炸开始前,我们的一颗侦察卫星经过了伊朗南部地区上空,这是当时卫星拍摄到的一幅照片。”
  凌天翔立即朝屏幕上看了一眼。照片很模糊,只能大致辨认是几辆重型卡车,而且其中有两部是集装箱卡车。因为照片的分辨率并不是很高,所以无法判断出卡车的具体型号,也无法判断出卡车上的货物。可有一点很清楚,这不是一般的战术弹道导弹车队,因为里面没有运载导弹的发射车辆。
  “车队最后到达的应该是萨卜扎瓦兰附近的一处地点。”顾卫民翻出了另外一张照片,“随后美军轰炸了这处地点,可是从我们后来得到的卫星照片来看,美军的轰炸仍然晚了一步,仍然没有能够摧毁这支车队。”
  “这是运送原子弹的车队?”甘宁军又掏出了一根香烟来。
  “无法证实,可是当时从道拉塔巴德离开的就只有这么一支车队,而且从转移时间上来看……”顾卫民看了三人一眼,“当时伊朗已经预感到战争会立即爆发了,因此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这支车队运载着极为重要的货物,而且在萨卜扎瓦兰附近有伊朗的地下军事基地。”
  “那么,我们现在知道这支车队的具体下落吗?”凌天翔问出了关键问题。
  顾卫民耸了下肩膀。“暂时我们还没有发现车队的行踪,而且很有可能已经更换了运输车辆。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如果运送的真是原子弹,而且伊朗决心要用原子弹来教训侵略者的话,那么目的地肯定是克尔曼省北部的达尔班德,那里有一个秘密弹头组装厂,伊朗所拥有的可靠的原子弹运载工具就是中程弹道导弹,就必须得把原子弹装到导弹的弹头里面,不然,原子弹也只能在自己的国土上使用。”
  “那我们就只有一次机会。”凌天翔立即明白了顾卫民的意思。
  “可问题是,我们距离达尔班德有上千公里,而我们只有40个小时的时间了……”
  “那我们就得赶紧出发。”顾卫民一边说着,一边取下了小型储存器,放在桌面上砸碎之后,将里面的芯片取了出来,然后用匕首在烟灰缸里将其捣碎了。“这次行动只需要最多两支小队,我带了一支小队过来,所以现在只需要组织另外一支小队,我们得赶上外交航班,不然的话,就将错过机会了。”
  凌天翔有点惊讶地看了顾卫民一眼,甘宁军与齐建军也没有立即搞明白。
第十节
垂直降落
  运送300多名外交使节,以及黄龙飞等商务人员返回国内的是一架国航的B777客机。B777为世界上最大的双发宽机体客机,最多时可以392名乘客,采用典型三级舱室布局也可以运送298名乘客,其基本型号的满载航程得到了7780公里,而远程型则达到了11950公里,可以执行跨洲飞行任务。
  飞机的座舱下面是行李舱,分成了前后两段。前舱可以装载6个2.44米的货盘,后舱则可以装载14个LD-3标准的集装箱。在最后一个涂有大使馆标志的集装箱装入了后货舱的时候,辅助车辆迅速开走了,飞机的两台普惠公司的PW4000型涡轮风扇发动机运转了起来,在进行了起飞前的试车之后,飞机缓缓滑离了停机位。在到达跑道尽头时,两台推力达到了330千牛的发动机迅速达到了最大功率,飞行员做了最后的检查,确定发动机,升降副翼与襟翼都工作正常之后,松开了刹车,客机在跑道上加速滑行了大概2000多米,在即将达到跑道尽头时才拉了起来,升入了空中。
  B777的巡航飞行高度在10500米左右,这个高度上的空气极为稀薄,而且气温为零下数十度,人在这种环境下是不可能生存的,如果不小心暴露在外的话,那么在数秒钟之内,人会因为体内的血液沸腾而随即死亡。
  凌天翔打开了手里的LED照明灯,张铁锤等四名队员都蜷缩在这只狭小的集装箱内。五人身上都穿着高空增压保温服,都背着一只不太大的氧气瓶,头上戴着用凯夫拉纤维做的头盔,以及玻璃面罩。
  “检查装备!”凌天翔一边说着,一边比划了下手势。
  队员们迅速检查了一遍身上的增压服、头盔、氧气面罩以及背上的氧气瓶,确认没有问题之后陆续竖起了大拇指。
  凌天翔也给自己检查了一遍,同时检查了前面张铁锤背上的氧气筒。看了眼手表之后,凌天翔拍了拍张铁锤的肩膀。张铁锤拿出了一只很小的仪器,将其贴在了旁边的集装箱箱板上。仪器上的微型钻头在电动马达高速旋转了起来,随着钻头钻穿了箱板,一阵尖利的声响传了出来,气压表上读数也飞快地跳动着,最后稳定在了一个数字上。
  张铁锤回头看了看凌天翔,比划出了正常的手势。现在集装箱里的增压空气已经被释放出去了,集装箱里的气压已经与货舱里的气压一样了。空气相当稀薄,队员们只能依靠氧气筒提供的氧气,而且声音的传递效率也降低了不少。
  在凌天翔比划出了手势后,另外两名队员打开了集装箱的前门。躲在其他四只集装箱里的队员也陆续来到了货舱里。后货舱不是加压舱,里面的空气密度现在与飞机外的空气密度一样。凌天翔等人迅速的去取出了放在另外两只集装箱里的武器准备。每个人的武器准备都用一只大的派力肯保险箱装着,箱子外面附带了一个由气压仪控制的降落伞,在箱子到达一定高度的时候,降落伞就将自动打开。
  顾卫民走到了机舱的后门处,也就是运送集装箱进入机舱的大门处。跟在他后面的那名队员找到了连接舱门的一根电缆,他迅速剥开了电缆上的橡胶层,找到了里面几根不同颜色的电线,然后将其接在了连接在单兵电脑上的一台仪器上面。过了几分钟,那名队员朝顾卫民点了点头,然后竖起了三根手指头。
  “三分钟准备!”顾卫民竖起了三个指头,声音是通过无线电通信系统传递的,“我们只有5分钟的时间,动作麻利点!”
  队员们将20支装着武器的箱子搬到了门边,顾卫民看了眼手表,然后拍了下那名负责开门的队员的肩膀。
  在舱门缓缓打开的时候,因为破坏了飞机的气动结构,所以飞机猛的震动了几下,随即飞机上的自动驾驶系统就做出了调整,飞机又恢复了平稳。也许上面客舱里的乘客还以为只是遭遇到了紊流,而飞机上的乘务人员也会发出广播,安抚惊慌的乘客吧。
  舱门刚开了一条缝,站在门边的四名队员就开始将箱子抛出去。每只箱子上面都有一个微型无线电发射装置,这样到了地面上之后,凌天翔他们就能够顺利地找到自己的武器装备。不到一分钟,所有的箱子都抛了出去,甘宁军第一个走到了门边,他朝顾卫民看了一眼,就跳出了机舱,接着齐建军等人以5秒钟的间隔时间陆续跳了出去,凌天翔是第七个跳下飞机的。最后一名跳出来的是顾卫民。
  身体在空中急剧下坠,虽然身上裹着密不透气的增压服,脸上也戴着密不透气的氧气面罩,头上还戴着伞兵头盔,但是凌天翔仍然感到迎面吹来的强风,准确的说,是空气产生的巨大阻力,让他觉得仿佛处于风暴之中一样。凌天翔在空中翻过了身来,B777客机正在飞远,后面的舱门正在缓缓的合上。那名开门的队员肯定设置了自动关门的程序,而且是由时间控制的程序,这样,当客机在到达了国内的机场上的时候,舱门就已经关上了,至于那根被破坏了的电缆,恐怕就得让外交部的人去处理了。
  其他的队员也在陆续下将之中,凌天翔转过了身来,头朝下,脚朝上的向地面坠落下去。最先抛出的那些箱子就在下方大概3000米处,下坠的速度非常快。凌天翔心里估算着时间,过了大概40秒的时候,凌天翔看了一眼系在手腕上的高度表,随即就缓缓的展开了四肢。巨大的空气阻力使他的动作相当吃力,而且还不能立即将四肢全部展开,要让速度缓缓慢下来,不然所产生的空气阻力很有可能让手臂脱臼。
  速度在缓缓降低,高度在迅速下降。在凌天翔展开四肢,身体呈水平状态的时候,高度表上的指数已经跳到了2100,而凌天翔身下的沙漠的海拔高度是1500米。高度又降低了200米,连接着降落伞的气压开伞器启动,引伞首先弹了出去,接着主伞被拉了出去。凌天翔感到身后好像被人猛的拉了一下,接着速度就迅速慢了下来,双脚垂了下去。在其前后,其他队员身上的降落伞也都打开了,而最先抛下的一批武器箱已经落到了地面上。
  沙漠里的风并不大,控制降落伞也很容易。太阳已经升到了半空中,地面上空出现了微弱的蒸腾效应,这对伞降有一定的帮助,能够降低着陆时的速度。可是,不管怎么说,在着陆的一瞬间,都相当于是从2层半高的楼房上跳下来。如果不懂得伞降的话,那么很有可能当即摔断腿骨。
  凌天翔这些特种兵都接受过伞降训练,在着地的一瞬间,凌天翔顺势滚开,借此抵消掉了着地时的冲击力。这次是降落在坚实的地面上,而不像是上次从新加坡逃跑的时候,是在海面上空跳伞。从地上爬起来,凌天翔首先摘下了氧气面罩,然后迅速脱掉了降落伞包,将散落在地上的降落伞收了起来。
  队员们先后成功着陆,都迅速将降落伞收了起来。顾卫民最后一个来到地面上,降落点距离凌天翔不过50米。在他收起降落伞的时候,先前着陆的队员都陆续赶了过来,两名队员在地面上挖了一个大坑出来,20具降落伞包被丢了进去,随即用沙子把坑填平了。
  “尽快找到我们的武器装备。”顾卫民看了眼正在上升的太阳。“我们还有大概37个小时,还要准备赶100多公里的路呢,让兄弟们都抓紧时间!”
  甘宁军与齐建军立即去将他们两人分别负责指挥的小队集中了起来。在确定没有丢下什么装备,也没有队员负伤之后,顾卫民拿出了用来接收无线电信号的跟踪器,然后叫上凌天翔首先出发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8/38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