砺刃(校对)第2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4/387

  炸弹接连不断的扑了下来,在附近民宅里休息的队员都纷纷来到了街上,并且仔细的倾听着空气中传来的躁动声。轰炸主要集中在了城市的西面与南面,每次爆炸都相当猛烈,硝烟产生的云雾迅速笼罩在了城市上空。伊朗官兵还点燃了堆放在城区内的汽车轮胎,黑色的烟云与硝烟混在了起,天色迅速暗了下来,城市进入了人造的黑夜当中。
  看到顾卫民跑过来,凌天翔立即迎了上去。“情况怎么样?”
  “炮击还没有开始,现在是重点轰炸,集中在南面与西岸城区的工业区。”顾卫民蹲了下来,地面还在微微震动。“美军大概准备先炸平工厂区,然后用炮兵进行重点炮击,进攻会在傍晚之后开始。我已经让老甘他们去埋设炸弹了。”
  “有足够的炸药吗?”凌天翔也蹲了下来。
  “炸药应该足够用,伊朗军队至少还有上万发分别储存的重炮炮弹没有用掉,阿里代伊组织了一个营的炮兵负责拆下这些炮弹里的炸药。”顾卫民拿出了香烟,“怎么样,睡舒服了吧?”
  “还好,有点精神了。”凌天翔也点上了烟,“战俘那边怎么样?”
  “搞定了,他同意合作,条件是我们确保他的安全。阿良已经去找过阿里代伊的参谋了,完成任务后,俘虏会被送到内地的战俘营去,等到战争结束之后,再与美军交换战俘。”
  凌天翔点了点头。“那就好,我们傍晚的时候去伏击地点,其他兄弟的情况怎么样?”
  “都还好,不过很多人都没有休息过,坚持两天没有问题。如果我们今天晚上打退了美军的进攻的话,那么明天应该可以抓紧时间休息一下。”顾卫民稍微停顿了一下,“天翔,我觉得守五天很不现实,能够坚持到后天晚上就已经相当不错了,你应该找阿里代伊谈一下,如果我们今天晚上顶住了进攻,那么就应该在明天夜间设法突围。”
  “今天晚上打完了,我就去找阿里代伊。”凌天翔也清楚,坚守五天的结果就是全军覆没,而且很有可能坚持不到五天,能够守上三天就已经是个奇迹了。
  “那你们准备一下,我去老齐那边看看。”
  顾卫民跑开后,凌天翔去把他的武器装备取了出来,在街边找了个地方坐了下来,然后开始清洗枪支。
  “你没事吧?”袁德良也跑了过来,这次他带上了自己的那挺机关枪。
  “什么事?”凌天翔一边拆开狙击步枪,一边朝袁德良看了眼。
  “你上午那样子,我都吓了一跳。”袁德良也拆开了机枪,定期清洗枪械是特种兵的基本功课。
  “只是有点激动。”凌天翔叹了口气,“以前还从来没有上过正规战场,你也一样吧?”
  袁德良点了点头,可他一点都不激动。
  “以前总觉得,在几百米外干掉敌人就是我们的战斗,可现在看来,我一直错误的理解了战争。”丢掉了烟头,凌天翔分解了狙击步枪的枪机。“真正的战争比我们之前想像的都要残酷,都要血腥。只有我们活下去,我们才能够真正明白,什么是真正的战争。”
  “那我们就得活下去!”
  凌天翔笑着摇了摇头,他没有去考虑生死的问题,从他第一次在执行任务,用自己的武器主宰敌人的生命开始,他就觉得,生死,已经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了。
  “天翔,其实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说。”袁德良一边擦着枪管,一边耸了下肩膀。“在我们决定到这里来的时候,其实我就想通了,我们只是这个战场上的过客而已,相比于那些伊朗军人来说,我们幸运了很多,也不幸了很多。确实,这是我们见过的最残忍的,最残酷的战争,可是我们都应该努力活下去,是不是?”
  凌天翔点了点头,袁德良这话没有错,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我一直就认为,活下去是最关键的,不管我们做了什么,我们没有做什么,我们都得活下去,才知道我们已经做了什么,以及还需要我们继续做什么。”
  “你小子什么时候学过哲学的?”
  两人都笑了起来,凌天翔的心情也放松了许多,他不会去考虑哲学问题,但他会努力活下去。
第四十九节
躁动夜晚
  美军零星的炮击持续了大概一个小时,天色慢慢暗了下来。凌天翔调整了一下姿势,美军并没有向这边开火,离得最近的炮弹都落在了500多米之外。此时在城市上空至少有数架无人侦察机在盘旋着,其中肯定有几架在监视这一区域,或者是即将飞来监视这一区域。
  关押着战俘的那栋民房里的灯光闪动了三下,袁德良用手肘捅了下趴在右侧的凌天翔。“信号发出了。”
  “看到了,别乱动。”凌天翔一边说着,一边看了下手表。刚好七点,与计划的时间一样。现在他最担心的就是那名美军飞行员不会与他们合作,那么这次伏击战就不会有任何的结果。
  “你说,美军会派哪支特种部队过来?”袁德良低声问了一句。
  “我怎么知道?”凌天翔也压低了声音,“观察情况,别废话。”
  美军的特种部队有好几支,比如隶属于海军陆战队的“海豹”突击队,属于陆军的“绿色贝雷帽”。而“绿色贝雷帽”只是一个统称,主要是因为该部队在成立的时候,官兵都戴绿色的贝雷帽,所以才被取了这么一个名字,从而成为了美国陆军特种部队的代名词。属于该部队的有好几支特种部队。在以往的战争中,美军一般根据飞行员跳伞地区的地理情况,以及距离最近的特种部队来安排救援行动。比如在南斯拉夫,营救那名F-117轰炸机上的飞行员时,美军出动的就是部署在战舰上的“海豹”突击队。而在索马里,美军营救被围困伤员出动的就是“游骑兵”的特种兵。
  阿瓦士远离海岸线,而且美国的海军陆战队还没有赶过来,因此不大可能派“海豹”突击队过来。而现在出现在战场上的只有特别空勤旅,也就是“游骑兵”的特种兵,大概这次营救行动也会出动“游骑兵”吧。
  炮击突然猛烈了起来,炮弹不再是一发一发的分批落下,而是集中砸了下来。凌天翔与袁德良朝遭到最猛烈炮击的南城区看了过去。炮击是分区域进行的,大概是美军的炮兵部队将城区分成了好几个,甚至几十个区域,每次就集中炮击一个,或者几个区域,争取达到完全的火力覆盖。这是基本的炮战战术,特别是在火炮数量不太够的情况下,这是打击敌人的最有效的办法之一。
  “进攻应该快开始了。”
  袁德良点了点头,说道:“看吧,这次美军肯定会先摧毁沿途的建筑物,老齐与老顾他们有苦头吃了。”
  凌天翔没有用望远镜去观察南面战场上的情况,前面的建筑物挡住了他的视线。
  “西面也开始了!”
  在南面进攻的美军开始密集炮击之后不到2分钟,从北面向西岸城区进攻的美军也开始了猛烈的炮击,炮弹成批的落到了西岸北面的工厂中,爆炸产生的火光几乎照亮了半边夜空。因为隔得更远,凌天翔与袁德良都只能大致判断,炮击的重点应该是在钢铁厂与制糖厂那边,而不是在靠近两座大桥的居民区。
  最后开始集中炮击的是从东面进攻的美军。炮击的密度仍然很大,甚至超过了西岸。两人相互看了一眼,都有点惊讶。难道美军准备从东面发动强攻?凌天翔立即打消了这个想法,美军的进攻主力部队集中在了南面与西岸,在东面进攻的只有第3机步师大概三分之一的兵力,而白天的时间,根本就不足以让美军主力转移阵地。毫无疑问,美军是想通过加强东面的炮击,让伊朗军队做出错误的判断,然后将主力派遣到东部防线上去。只要伊朗军队在城内转移,就会立即被头顶上的侦察机发现,随即引来更为密集的炮火,大部分伊朗军队在到达东城区之前都会被歼灭掉。
  这次炮击持续的时间明显比头一个晚上长,而且密度也大得多。凌天翔大概估计了一下,在20分钟的时间内,美军发射了5000多发炮弹。M109“帕拉丁”自行榴弹炮的持续最大射速是每分钟3发,而为了降低炮管的烧蚀程度,一般半分钟一次,也就是说,美军投入了至少100辆,相当于八个营的炮兵参加炮击。
  炮击还没有完全结束,美军的轰炸机就到达了。而且都是速度很快的战机,不是常见的攻击机A-10。数架轰炸机迅速从城区南面上空掠过,投下了十多枚炸弹。地面上冒起了高达数十米的大火,火光照亮了整个夜空。
  “妈的,是燃烧弹!”两人都惊呼了起来。
  凌天翔捏紧了拳头,美军之前一直没有用上燃烧弹,因为燃烧弹是大面积杀伤武器,而且主要对付的不是建筑物,而是建筑物内的有生人员。燃烧弹瞬间就能覆盖大片地区,燃烧时产生的高温足以将坦克装甲车辆上的钢板熔化,并且会瞬间吞噬周围空气里的氧气,如果是在密闭空间内爆炸的话,可以造成5分钟左右的缺氧环境,就算烧不死人,也能将人憋死。某些燃烧弹里还加了黄磷等物资,燃烧后产生大量有毒气体,对人员的危害就更加巨大了。
  袁德良的牙齿咬得咯咯着响,美军也肯定打疯了,竟然在城区内用上燃烧弹,不管美军是否知道那片区域内有没有平民,在建筑物密布的城区内用燃烧弹,这都是极为残忍的。这根本就不是在作战,而是在单方面屠杀了。也许美军也觉得用正规战术进攻会产生更大的伤亡,另外燃烧弹还能够破坏掉埋设在前沿阵地上的那些炸弹。为了降低伤亡,为了尽快打下阿瓦士,恐怕现在美军就差动用核生化武器了。
  那几架战机又飞了回来,投下了第二批燃烧弹,南面城区里的大火烧得更为猛烈了。第一批战机刚刚飞走,第二批战机就急不可待的赶了过来。燃烧弹继续落下,几架攻击机在战场附近徘徊,不时的俯冲扫射地面上正在躲避人员,还不时的投下携带的导弹与炸弹。
  “操他妈的。”袁德良忍住了怒火。
  凌天翔也强迫着自己平静下来,有两个小队在南面城区作战,顾卫民与齐建军也在那边,不知道他们能否及时的逃出来。
  “又来了!”
  第三批战机出现在了卡伦河对岸上空,开始对西岸城区进行覆盖式轰炸。这批美军轰炸机没有投下燃烧弹,用的是大威力的高爆炸弹。凌天翔想爬起来看清楚一点,可他没有做出鲁莽的举动。燃烧弹的燃烧持续时间有的可以长达半小时,有的只持续几分钟。重要的是,建筑物内被引燃的物品很有可能持续燃烧很长一段时间。另外,燃烧产生的大量有毒气体,以及浓烟同样会挡住进攻部队的视线。
  “美军会首先强攻西岸城区。”凌天翔朝旁边的搭档看了一眼。“进攻应该在半个小时之内开始。”
  “要不了那么久,你仔细听!”
  凌天翔集中精力倾听了一下,立即露出了惊讶的神色。从西北方向传来了一阵很模糊的炮击声,不是155毫米榴弹炮的炮击声,也不是坦克炮的炮击声,很像是105毫米火炮开火时的声音,而且就在城区附近。
  “也许是MGS。”袁德良压低了声音,“抵近炮击,与你猜测的一样,用直射火力解决掉有威胁的建筑物。现在,美军的进攻部队大概已经开始推进了。”
  凌天翔点了点头,MGS是“斯特瑞克”战车火力支援型的简称,装有一门105毫米口径的火炮,另外还有一挺12.7毫米的重机枪,其直射压制火力相当强大,不在主战坦克之下。更重要的是,这类战车的使用成本相当低廉,是支援步兵部队进攻的有力武器。
  西岸城区的战斗明显激烈了起来,枪声,特别是机枪声非常密集。相反,之前遭到猛烈轰炸的南城区,以及炮击最猛的东城区方向上都没有传来枪声。凌天翔的推测得到了证实,美军首先在西岸发动强攻,另外两个方向按兵不动,在南面发动进攻的时候,东面才会发起牵制性的佯攻。
  投光了炸弹的战机迅速撤离了战场,执行战场支援任务的攻击机仍然在盘旋着,时不时发动一轮俯冲轰炸。战斗打响快十分钟的时候,美军的武装直升机机群到达了西岸城区附近,大部分武装直升机都呆在了距离城区大概3公里的地方,用火箭弹、导弹为进攻部队提供火力支援,只有少数武装直升机逼近了城区,将机关炮也派上了用场。
  西岸城区的战斗更加激烈了,伊朗军队只能凭借着城市里的建筑物,以及轰炸后的废墟抵抗美军的进攻。爆炸声时不时的传来,大部分都很沉闷,应该是安放的炸弹在逐一被引爆。美军的直射火力可以摧毁低矮的建筑物,却无法摧毁埋放在废墟里的炸弹。而西岸伊朗军队的任务只是坚持到下半夜,如果实在抵挡不住的话,还可以撤到卡伦河东岸。
  “问题应该不大!”袁德良也在仔细地观察着战场上的情况。
  “西面,救援部队来了!”
  袁德良立即朝西面的卡伦河上空看去。三架“小鸟”掩护着一架“黑鹰”正从河面上空飞过来。四架直升机的飞行高度都非常低。如果没有那架“黑鹰”的话,凌天翔根本就不会听到那群直升机发出的噪音,战场上的爆炸声、枪声形成的“背景”,足以掩盖“小鸟”飞行的踪迹。
  “‘游骑兵’,妈的,动作还真快!”袁德良冷笑了起来。
  凌天翔点了点头,朝关押着美军战俘的房间看去,里面的灯光闪了两次,表示留在那里的队员已经知道美军的救援部队到达,现在正在撤出来。
  “准备好吧,看样子,今天晚上我们要与美国同行正面干上一架了!”
  袁德良架起了他的那挺Mk48机关枪,机枪上有一具微光瞄准镜,但没有放大倍率,不到200米的距离,也不需要使用放大瞄准镜。凌天翔迅速检查了一下G36K的状态,他没有带专用狙击步枪,在200米以内的距离上,G36K的精度不会比狙击步枪差多少。
  直升机群在到达河岸上空的时候迅速拉了起来,然后以贴进房顶的高度朝着凌天翔他们这边飞了过来。在距离关押人质还有大概500米的时候,位于机群两侧的“小鸟”迅速散开。
  “三架‘小鸟’都有6名载员。”袁德良在旁边低声说了一句。
  凌天翔也看到了,直升机两侧各搭载着两名突击队员,机舱里应该还有两人,只有一名飞行员,这是“小鸟”的最大搭载能力。三架搭载着特种部队的直升机分别在距离关押人质大概400米的房顶上降落,特种兵离开后,直升机就迅速拉了起来,飞回到了河岸上空。那架用来接飞行员的“黑鹰”直升机没有急着进入,而是一直在附近徘徊。这是美军营救被困人员的标准战术,如果直升机无法直接在被困人员附近降落的话,就首先由特种部队控制住地面上的情况,把被困人员带到空旷地带,或者是由直升机飞过来,用绳索将被困人员拉上去,然后特种兵迅速撤退到降落地点,搭乘运送他们进入的直升机撤离。
  “妈的,美军还不是很笨,知道从三个方向进入,看样子,他们早就掌握了这边的情况。”
  “不会比我们知道得更清楚。”凌天翔打开了步枪上的保险,“而且,这群笨蛋并不知道这个圈套!”
  袁德良也立即打开了机枪上的保险。如果美军知道这是个圈套的话,就绝不会出动近20名的特种兵来营救一名飞行员,特种兵的价值并不比飞行员低。另外,从美军进入的方式也看得出来,那伙正在进入伏击圈的“游骑兵”也不知道,这个夜晚,早已因为猛烈的炮火变得躁动不安,而等待他们的,是一个将把他们彻底吞噬掉的陷阱。
第五十节
刀锋之战
  战斗发生得相当突然,当埋设在建筑物墙体后面的炸弹猛烈的迸发出自己的能量,进入伏击圈的三支“游骑兵”小分队根本就来不及做出反应。肆虐的爆炸将成片的墙体都推到了,两支小分队最后面的一名成员当即成了炸弹的牺牲品。
  爆炸声还没有完全散开,枪声就欢快的响了起来。埋伏在四周的五个战斗小组几乎同时开火,密集的弹雨迅速笼罩住了还没有来得及隐蔽的“游骑兵”。
  妈的!凌天翔迅速向旁边挪开了几米,袁德良开火的时候忘记了提醒他一下,一枚还冒着青烟的弹壳,弹进了凌天翔的领口里面,烫得他呲牙咧嘴,差点就要骂娘。
  “游骑兵”的反应速度也非常快,爆炸刚刚发生的时候,在凌天翔他们对面的那条巷子里的美军就迅速散开,最前面的两个还迅速滚开卧倒,只有后面的一名“游骑兵”想回去抢救被炸伤的同伴,结果来不及隐蔽,被Mk48机枪的子弹毫不留情的撕成了碎片。当袁德良转移枪口,寻找下一个目标的时候,另外四名“游骑兵”都已经找到了藏身的掩护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4/38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