砺刃(校对)第2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0/387

  在凌天翔解释出最后一句之后,甘宁军与几名小队长都恍然大悟,只有肖遥一个人冷笑了一下,似乎早就猜到会是这么一个结论一样。
  “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如果这是一次阴谋的话……”
  “肯定是阴谋,而且从最初美军发动战争开始就是阴谋,彻头彻尾的一场阴谋!”袁德良抢着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凌天翔与顾卫民都笑着摇了摇头,让连豫泯继续说下去。
  “就算是阴谋,可是没有人可以证实。”连豫泯苦笑了一下,“摆明了,伊朗不会在这个时候扩大事态,更不会做任何对伊朗的形象不利的事情,特别是在俄罗斯已经明确开始支持伊朗的时候,伊朗更不会冒着与俄罗斯翻脸的危险做出这种愚蠢的事情来。可问题是,如果真是阴谋,那这绝对是一个惊天大阴谋,而且从前到后早就已经策划好了,也做了充足的准备,几乎没有任何可能找到证据,就如同肯尼迪总统遇刺一样,几十年过去了,美国人都不知道真相。而我们也不可能再次去偷出绝密情报,而且这很有可能不是由CIA策划的,说不定根本就不是由美国的政府机构策划的。那么,就更难找到证据了。”
  “可是,美国也不能栽赃嫁祸吧?”
  “为什么不能?栽赃嫁祸是肯定的,而且这一切都是策划好的话,那最后肯定会栽赃嫁祸给替罪羔羊的。”连豫泯看了甘宁军一眼,接着说道,“再说了,潜伏在美国本土的恐怖份子并不少,另外美国也有不少伊斯兰教徒,还有不少伊朗裔公民,要栽赃嫁祸的话,问题并不大,甚至非常简单。”
  甘宁军沉思了起来,其他几个小队长也都沉思了起来。
  “到时候,美国将拿出证据,而且肯定是确凿有力的证据。别忘记了,上次天翔还从关塔纳摩监狱里救出过萨拉赫丁、海因克这类失踪了好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大人物,而在美国失踪的,或者是在其他地方突然失踪的恐怖组织头目并不少。如果美国要将这件事做实的话,最多只需要牺牲几名秘密关押的恐怖组织头目,那么到时候伊朗就算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那我们有没有办法阻止?”凌天翔转移了话题。
  “很难,现在军情局、国安部都在想办法。俄罗斯情报部门肯定也收到了这些消息,也肯定在采取积极措施。”连豫泯叹了口气,“不过,从我现在收到的消息来看,阻止发生袭击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再说了,恐怖袭击发生的地点是美国本土,我们也很难使上劲。”
  “那我们就只能眼看着发生,什么办法都用不上?”
  连豫泯点了点头,袁德良叹了口气,其他队员的神色也黯淡了下来。
  “现在,我们只能等消息,另外……”连豫泯又点上了一根烟,“伊朗总统肯定也收到了消息。如果真的发生了恐怖袭击的话,那么伊朗政府的反应将很重要,就算不是决定性的,但是肯定会起到一定的影响。在我们无法影响美国的情况下,就只能指望伊朗总统能够做出恰当的反应了。”
  凌天翔苦笑了一下,连豫泯这话的意思就是,伊朗绝不能主动承认,甚至还得表明自己与恐怖袭击无关的立场,可是,这能够起到作用吗?
第七十四节
战争拐点
  数起恐怖袭击几乎是同时发生的。
  首先是芝加哥市的西尔斯大厦遭到恐怖份子的炸弹袭击,大厦内1.6万名工作人员紧急疏散,拆弹专家赶到之前,安装在大厦内地下三层的150多吨炸药被引爆,产生的震动相当于3级地震的烈度,大厦的主体结构遭到了严重破坏。警察迅速疏散了周围数条街区的居民,随即派遣消防队员进入大厦搜寻未疏散人员。爆炸导致100多名正在疏散的人员死亡,数百人受伤。大厦的主体结构受到严重破坏,但最终的评估结果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得出。
  紧接着,丹佛市的FBI探员在一栋被怀疑为恐怖份子栖身的民宅内找到了数个不锈钢密封容器,检验后发现该容器内有炭疽杆菌残留体。随即,丹佛市警方迅速疏散了该民房附近的所有居民。到新闻报道之前,丹佛市立医院就报告了30多起炭疽病例,其中20起皮肤炭疽、8起肠炭疽、2起纵隔障炭疽。美国的疾病管理机制立即启动,越来越多的病人被送进了医院,到傍晚时,国民警卫队采取了紧急疏散与疫病控制措施,科罗拉多州,以及附近几州随即宣布进入了紧急状态。
  “炭疽恐惧”刚刚爆发,洛杉矶市的“加利福尼亚购物中心”就遭到了某种神经毒剂的攻击。毒剂被释放到了通风管道中,当时该中心至少有5000多名人员,警察紧急疏散了一部分人员,可最终仍然导致1200余人中毒,其中有485人在新闻报道之前死亡。警察迅速封锁了中心周围街区,并且禁止任何人员进入该中心。同时,加州启动紧急预案,数万名警察、FBI探员、国民警卫队官兵、各情报部门的特工被迅速的动员了起来。
  三起恐怖袭击发生后,当天下午,美国总统就发表了公开讲话,要求美国公民保持镇定,维护好社会秩序,并且声称,将尽一切力量打击恐怖主义,惩罚发动袭击的恐怖份子,并且宣布美国进入紧急状态。在当天下午的参众两院紧急会议中,两院议员以高票通过了总统的紧急法案,并且支持总统采取一切手段与措施打击恐怖主义组织。
  三次恐怖袭击就如同三枚炸弹一样,将原本就不平静的国际局势推向了新的顶点。美国的调查机构并没有立即公布调查结果,可明眼人都清楚,不管这事是不是伊朗指使干的,或者是不是与伊朗同情与支持的恐怖组织有关系,最终都将被导向伊朗,最终成为美国扩大对伊战争的理由。
  看完了众多媒体的相关报道之后,凌天翔等人并没有把注意力放在这件事上。在德黑兰时间上午八点,伊朗总统就发表了一份措词委婉,并且明确谴责恐怖袭击的声明,表示发生在美国的恐怖袭击与伊朗没有任何关系。这份声明肯定是早就已经准备好了的,而且使用了多种语言,每一个文字版本的措词都相当的小心谨慎,没有给美国留下任何把柄。可问题是,欲加其罪,何患无辞?如果美国真要把遭受恐怖袭击当作对付伊朗的武器的话,就算伊朗总统现在去为那些在恐怖袭击中丧生的美国人送上花圈,恐怕也很难让伊朗摆脱干系了。
  “我会严密关注事态的发展,有了新的进展,立即通知你们。”连豫泯正急着返回德黑兰,“你们也要小心一点,与我们所猜测的一样,现在的局势很微妙。”
  “我知道,这个你就不用操心了。”凌天翔迟疑了一下,“另外,尽量别呆在德黑兰,最好到我们的基地去。”
  连豫泯点了点头,凌天翔是担心美国用极端手段报复伊朗,而德黑兰就将是首要打击目标。早在911事件之后,美国总统就多次公开宣布,如果美国本土在遭受大规模的恐怖袭击的话,美国将采用包括核武器在类的一切手段进行反击。这就是说,如果美国有证据证明恐怖袭击与伊朗有关的话,美国很有可能用战术核武器打掉伊朗的几座城市作为报复。
  “早点回去吧,到了基地之后,与我们联系。”袁德良走了过来,“另外,路上小心点,你坐的是外交部门的车辆吧?”
  连豫泯点了点头。“好吧,那我就先走了,回去后,我们再联系。”
  送走连豫泯之后,凌天翔与袁德良找到了顾卫民、甘宁军,以及几个小队长。
  “我们还是按照计划行动?”顾卫民也收看了卫星频道的新闻节目。
  “对,我们继续按照计划行动。”凌天翔把地图铺在了桌上。“虽然现在局势发生了变化,但是我们之前就已经预料到会是这么一个结果了,没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我们仍然按照之前确定的计划行动。现在,各小队都做好准备了吗?”
  几个队长都围了过来,袁德良也拿着几根卷好的纸条走了过来。
  “这次,我们的行动范围很大,我们还是以五小队方式出动。我将任务划成了五个区域,按照之前商量好的,各小队单独行动。”凌天翔让袁德良将那五根纸条放在了地图上,“为了表示公平,你们先抽吧!”
  顾卫民耸了下肩膀,他可不会先抽,甘宁军也朝两个将单独指挥作战的小队长看了一眼,肖遥笑着摇了摇头,首先拿起了一根纸条,实际上这跟抽奖差不多,先抽后抽的机会都是一样的。另外一名小队长也随即拿起了一根纸条。他叫萧庆国,块头很壮,是个标准的机枪手,以前大队里唯一可以手持M134“加特林”机关枪连续射出1000发子弹的人,因为在进队的第一天就找到顾卫民扳腕子,结果被队员取了个“嚣张”的绰号。甘宁军与顾卫民也各自拿起了一根,袁德良拿起了最后那一根。
  “现在,对照自己领到的战区。”凌天翔扫了眼袁德良手里那张纸条上的编号。“战区地图都有一份,上面明确的标注了各种信息,做好准备后,各小队就陆续出发吧。”
  甘宁军带着两个小队长先出去了,顾卫民走到门边又停了下来。
  “看来,我们的运气并不怎么样。”袁德良苦笑着耸了下肩膀,没有注意到又走回来的顾卫民。
  “顾队,还有什么事吗?”
  “不,没什么,你们要小心点。”顾卫民好像有点担心什么一样。
  “放心吧,我们会很小心的,谁叫我们抽到3号了呢?”
  顾卫民看了眼他手里的那张纸条,显得有点犹豫。
  “顾队,你也快去准备吧。”凌天翔猜到顾卫民大概是想跟他们交换纸条,“我跟阿良都会小心的,再说了,在哪作战都会有危险的,就算我们哪里也不去,也照样有危险。”
  顾卫民点了点头,这才离开了房间。
  “老顾他怎么了?”袁德良看了眼顾卫民远去的背影。
  “大概是为我们担心吧。”凌天翔爬在了地图上,“我们的运气确实不怎么样,看样子,这是老天爷在考验我们了。”
  地图上一共有5块区域,而3号区域就在安迪梅什克-塔莱赞格-杰劳吉尔这个三角形地区内,而这也是最靠近前线,美军兵力最集中,最危险的一块地区。地图上还标有很多特殊的标记,这是由伊朗军队,或者游击队提前设置好的小型弹药物资补给点。其中,绿色的标记为物资补给点,主要就是一些食品与药品。红色的为弹药补给点。每个补给点上都有明确的坐标,同时还有一个可以在20米外探测到的小型跟踪器,跟踪器上的电池可以持续供电一个月,另外,物资都是埋放在地下的,地面上都留有约定好的标记。这样,如果凌天翔他们在前线无法返回伊军基地,或者是需要紧急补充一批物资的话,就可以直接去这些补给点,而不需要冒险穿越美军的封锁线。
  将地图上的信息牢牢记下后,凌天翔将地图收了起来,袁德良已经把他们俩人所需要的武器装备都拿了出来。看着摆满整张桌子的武器装备,凌天翔叹了口气,随即就开始动手检查,确保每件武器,每颗弹药都处于正常状态。
  “天翔,你说我们这次能够有多大的收获?”袁德良拆开了Mk48轻机枪,开始给每一个零件上油。
  “不知道,反正不会太少,这还得看我们的命有多大。”凌天翔也拆开了M200,给每一个零件都上了油。
  “还得看我们的运气。”
  两人都笑了起来,只是都笑得有点不自然。
  这次军团将进入山区与美军打游击战,寻找、利用一切机会打击美军。虽然军团的队员都非常熟悉山地作战,本来“雪豹”大队就主要在山区活动,但是行动对队员的要求相当高,甚至可以说是非常苛刻。
  首先是进入山区后,队员很难获得补给。伊朗政府已经有计划的疏散了山区内的很多村庄,就算还有部分村民没有离开,他们也不认识凌天翔这伙雇佣兵,不把他们当作美军给打死就不错了。同样的,在美军的严密监视下,如果频繁地往返与山区与伊朗军队的防线之间的话,危险性相当大。这就要求队员都带着足够的给养物资,并且尽量利用伊朗游击队,以及军队设置的物资补给点,就近获得物资,延长行动时间。
  其次是必须分散作战,一般都是2人小组活动,如果集中人数太多的话,将很容易被发现,从而遭到美军的打击。这就要求两个搭档的队员尽量携带武器装备。比如凌天翔就带上了两支狙击步枪,一支是M200,一支是改进后的M40A3,算上弹药之后,这两支狙击步枪的重量就超过了30公斤,外加一周的口粮、净水剂、通信设备,以及自卫用的手枪、匕首、作战服、水囊、电筒、急救包、手榴弹等等,总负重达到了55公斤,结果,凌天翔不得不放弃了他的突击步枪,甚至连MP7冲锋枪都没有带。袁德良的负重也不少,他的主要武器是那挺机关枪,另外还得带上卫星通信电台,寻找补给武器的探测器,救生用的绳索,烟雾弹,甚至几枚遥控地雷,以及好几套遥控引爆装置等等。结果,他在只带一把自卫用的手枪,以及三个弹袋的弹药的情况下,战斗负重达到了60公斤。
  最大的问题还是情报。这是由连豫泯在后方提供的。每组队员都有一部卫星通信电台,一般情况下,各小组只用电台接收卫星信号。连豫泯将把搜集到的情报通过一颗定位在东经60度赤道上空的通信卫星发送给执行任务的每个小组,让各小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作战行动。另外,各小组还将尽量在战场上获取情报。伊朗的游击队也收到了命令,将尽量配合雇佣兵作战。
  两人花了一个小时的时间检查武器装备,袁德良还带了一根机枪的备用枪管,凌天翔没有带备用枪管,他的两支狙击步枪的枪管都是新的,而且狙击步枪的枪管寿命都不低,他也不喜欢大量消耗弹药。
  “等等……”袁德良叫住了准备出发的凌天翔,去里面的房间里拿来了一条香烟。“这东西很受伊朗平民欢迎,说不定,什么时候还能够帮上大忙呢。”
  凌天翔笑了起来,帮着把香烟塞进了袁德良的背囊里面。
  在两人来到外面的时候,属于他们这支小队的另外八名队员都已经做好了出发准备。与以往不一样,这次每个小组都是一名狙击手,一名突击手的混合搭档。这样才能够有效保障战斗小组的战斗力。
  凌天翔迅速打量了一下那八名队员,大部分的战斗负重都在60公斤左右,有几个身体格外强壮的机枪手还带了额外的弹药。尽管每名队员的脸色都很严肃,但没有人感到紧张,他们都是自愿选择留下来的。这将是一次艰苦的战斗,一次异常艰苦的战斗,这也是每一个战士此时的想法。
第七十五节
山林之王
  伊朗的山并不完全是荒芜的,特别是在扎格罗斯山地区,因为山体挡住了南面来的海洋气流,山区内的年降雨量在400毫米左右,加上流经山区的众多河流,所以偶尔会有一些灌木丛。另外在山间平地上,或者是山间谷地上分布着众多的农田、池塘、村舍。
  队伍在一蓬低矮的灌木丛里停了下来,队员们都回头看了一眼北面火光晃动的公路线。美军对霍拉马巴德南面的公路线进行了严密的监视,幸亏队员们反应迅速,而且跑得都很快,不然开始那几枚导弹就真要了他们的小命。
  “美国佬还真是财大气粗,用几枚价值上百万的导弹打掉几辆连一万都值不了的烂车。”袁德良笑了起来,感觉像是做了一笔赚钱的买卖。“恐怕也就只有美国人才会这么做。”
  “废话少说。”凌天翔把周围的几个队员叫了过来。“我们距离目的地大概还有20公里,就在这里分散,再集中行动的话太危险了,争取在天亮之前进入战区。”
  队员们纷纷围了过来,现在开始,他们就要分散行动了。十个人围成了一圈,他们既没有祷告,更没有企求什么,只是默默的呆了几分钟,然后,凌天翔与袁德良就首先出发了,其他队员也都按照各自选择的线路,陆续朝南而去。
  伊朗的山比阿富汗的山矮了很多,却更加的崎岖,更加难以通行。阿富汗的山大部分都因为长期受到北风的侵蚀,地表变得松软,风化现象特别明显。而扎格罗斯山北面还有库赫鲁德山、厄尔布尔什山,因此受到的风蚀并不是很严重,山上全是岩石,坚硬的岩浆岩,或者是花岗岩。
  山里是没有路的,就算有路,凌天翔他们也不会走山路。比起阿富汗的兴都库什山,扎格罗斯山的平均海拔矮了近2500米,这对负重数十公斤行军的战士来说是一大好事,充足的氧气可以保证战士的体力,不至于迅速疲惫。以前,凌天翔这些“雪豹”大队的成员在阿富汗作战时,最多负重40公斤,而且到行动后期,随着弹药、给养的消耗,负重会迅速降低。这次,平均每人负重60公斤,这几乎相当于一个成年人的体重了,仅体力方面的消耗就足够累垮这些特种兵了。
  “歇一歇!”袁德良身上背了至少65公斤的物品,他在一块岩石上坐了下来。“我们走了多远了?”
  凌天翔深呼吸了几下。“还不到10公里,还有大概3个小时天亮,我们得加快速度。”
  袁德良点了点头,可没有立即站起来。走了3个半小时了,直线距离才前进了10公里,而实际上在山区里,他们至少行进了20公里,也许更远,平均一小时前进6公里,这已经是高负重条件下,保证体力不迅速消耗的极限速度了。
  “走吧,我们得抓紧时间!”
  只休息了五分钟,两人又继续上路了。这次凌天翔走到了前面,现在是凌晨,山里不会有人出现,可天亮之后就不能保证了。凌天翔并不担心美军的侦察机。虽然美军有最强大的侦察能力,但是仍然不可能覆盖山区里的每一块地区。美军的侦察机必须要首先监视山区里的公路,以及各个村镇的情况,而不是派到荒无人烟的大山上空。也许从头顶上掠过的美军侦察卫星会拍下两人的红外照片,可是也最多会将两人当作在山里出没的野兽,而这些照片发回去,分析出来还得要好几个小时,那时候他们早就跑远了。更重要的是,伊朗游击队一直在山区里面活动,而美军根本就腾不出手来对付零散活动的游击队,就更不可能来对付两个在山里面出没的特种兵,也许美军发现了他们之后,还将其当作了游击队员呢。
  行进当中,必须特别集中精力留意脚下的岩石,必须要集中精力寻找更合适的捷径的时候,时间过去得非常快。当两人再次停下来的时候,东方的天空中已经出现了鱼肚白,太阳就在东面那些山头的下面,正在缓缓地升起。
  “前面,大概2公里!”凌天翔朝南面指了一下,“大概还要走3到4公里,希望能够及时赶过去。”
  袁德良小跑着跟了上来,朝着凌天翔指的方向看去。地面上并没有明显的分界线,也没有任何界标,可前面就是伊军控制区与美军控制区的分界线,是一条宽2公里的隔离带。美军没有继续进攻,伊军也没有反击,好像那里就是一条国境线一样,双方的士兵在两侧的防御工事后面守卫着自己的防线。准确的说,是伊军躲在自己的防御工事里面,而美军则利用装甲部队与空中打击构筑了一条没有任何外观的防线,一条看不到,但确实存在的防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0/38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