砺刃(校对)第2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1/387

  “尽快让兄弟们适应情况。”顾卫民找到了手下的一名队员,“安排警戒,同时,我们需要懂缅语的人员,你去调查一下,看看有没有人能够说缅语。”
  安排完之后,顾卫民跟着凌天翔进了仓库。仓库的空间很大,指挥中心所需要的通信设备,网络设备都已经准备好了,十几名情报人员正在与外界建立联系。
  “我给你们介绍一下。”凌天翔在一名中年人旁边停下了脚步,“这位就是罗贵勇,老罗。”
  罗贵勇大概有45岁,与赵哲俊一样,他也被CIA秘密关押了好几年。而在此之前,他是军情局的一名谍报人员,主要就是负责搜集军事情报,并且在秘密行动中为特种部队提供情报支援。
  “这是顾卫民,顾大队!”
  在凌天翔的介绍下,两人握了下手,表示认识了。此时,袁德良也带着四名小队长走了进来,有两个是从共和国招募的,一个塞黑军官,还有一个伊拉克人。
  “好了,现在我们先大概了解一下情况。老罗,你来吧!”凌天翔一边说着,一边闪到了一边。
  罗贵勇朝坐在旁边计算机前面的一名手下点了点头,随即,一张个人相片出现在了架在支架上的屏幕上面。
  “丹瑞,缅甸现任领导人,国家元首。”罗贵勇走到了屏幕前面,“缅族,1933年2月出生于曼德勒省,1953年从军校毕业,先后担任营长、副师长、师长、军区司令、陆军副总参谋长等职务。1988年缅甸军队接管政权之后,出任‘国家恢复法律与秩序委员会’委员。1989年任三军副总司令兼陆军司令。1990年晋升上将,两年后出任国防部长,同年出任‘国家恢复法律与秩序委员会’主席。1993年晋升大将。四年后改任‘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主席。5年前卸任总理职务。很不幸的是……”罗贵勇看了眼手表。“大概27个小时前,他成了军事政变的受害者。”
  袁德良扑哧一声笑了出来,凌天翔立即回头瞪了他一眼。
  “这老家伙也该完蛋了,缅甸人均寿命还不到45岁,他活了70多岁,也差不多了。”
  凌天翔翻了下白眼,懒得更袁德良开玩笑。
  “从我们现在所掌握的有限的情报来看,发动军事政变的是丹瑞的警卫营。”罗贵勇仍然语气平缓的做着情报介绍。“当时丹瑞应该正在警卫营进行视察,为即将到来的国庆阅兵做准备。刺杀丹瑞的是一名少尉军官,当场就被击毙了。随即,驻扎在仰光附近的缅甸军队爆发了冲突。”
  “自己人打自己人?”袁德良问了一句。
  “可以这么说,不过,他们并不是‘自己人’。”罗贵勇看了袁德良一眼,继续说道,“丹瑞在卸任之后,力主推进缅甸的民主政治,并且放松了对民盟的镇压。在这几年内,缅甸军政府形成了旗帜鲜明的两派。其中一派继续坚持走军事统治路线,而另外一派则主张逐渐放权,成立文职政府。这两派之间的斗争一直非常激烈,但有一个共同特点,即都效忠丹瑞,所以才没有酿成内战。”
  “丹瑞在缅甸的影响力很大?”顾卫民问了一个很实际的问题。
  “非常大,从军半个多世纪,从他手下中涌现出了上百名将军,成千上万的军官,可以说,整个缅甸军队都掌握在他的手里,不然,丹瑞也不可能成为缅甸的国家元首。”罗贵勇话锋一转,说道,“问题是,除了丹瑞之外,缅甸没有第二个人拥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力,也没有任何人可以同时镇住两个派系的将领。”
  “也就是说,丹瑞完蛋之后,缅甸军队将分裂成两大阵营,而且是政治主张完全敌对的两大阵营。”凌天翔补充了一句。
  “完全如此,现在仰光的战斗还在进行之中。”罗贵勇让助手换上了一幅新的照片。“这是我们的无人侦察机拍摄下来的最新的照片。支持军事统治的军队占领了仰光的大部分市区,支持民主政治的军队正在退却。仰光的战斗大概会在这两到三天之内结束,更严重的是,现在缅甸的十几座大城市都已经爆发了军事冲突。按照我们的估计,最快在今天晚上,最迟在明天上午,缅甸的内战就将全面爆发。准确的说,缅甸此时已经爆发内战了。”
  “政变是由谁策划的?”袁德良问了个很简单的问题。
  “政变是精心策划的,而具体是由谁主导的,现在还没有准确的情报。”罗贵勇并不是那种信口开河的人。“就我们的判断,这肯定与CIA有关。近期,CIA在东南亚地区,特别是马来半岛地区的活动极为频繁。我们现在还没有任何证据,也就只能猜测。另外,从现在缅甸两派军队的反应来看,政变肯定策划了很长一段时间,不然的话,‘白军’不可能在一天之内就夺取仰光的大部分市区,而‘蓝军’则只能步步退守。”
  支持军事统治的缅甸军队官兵的右手臂上都系有一条白色的布条,因此被称为“白军”。而支持民主政治的缅甸军队官兵的脖子上都系有一条蓝色的布条,因此被称为了“蓝军”。
  按照罗贵勇的分析,CIA肯定秘密支持白军发动了政变,通过刺杀丹瑞,使缅甸军队分裂,而白军则迅速发动进攻,控制大局,最终主掌缅甸政局。从内战的发展情况上就可以做出这一推断,蓝军几乎没有任何防备,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而白军则是准备充分,内战爆发后就立即发动了进攻。
  “那我们的主张是什么?”顾卫民一边说着,一边拿出了香烟。
  “现在还没有进一步的指示。”罗贵勇稍微停顿了一下。“这几年,共和国一直在推进缅甸的民主政治进程。也正是如此,丹瑞才会卸任,并且逐步放权,扶持支持民主政治的将领。如果丹瑞还活着的话,大概五年之内,缅甸就将结束军政府统治的时代,开启民主政治的新时代。这应该就是我们的基本主张。如果证实是CIA策划的军事政变,而白军又倒向了美国的话,那么毫无疑问的,我们只就有一个选择。”
  顾卫民点了点头,至少现在有一个大的方向了。
  “那我们现在应该做什么?”袁德良又提了一个问题出来。
  “等待情报,同时做好随时出发的准备。”凌天翔回答了这个问题,“我们的武器装备都送来了吗?”
  “全都到了,等李明翰那边搞定了,还会有几架直升机转移过来。”站在袁德良后面的李景风走了出来。“另外所需要的武器装备都已经送到,就在外面。大部队将在两天之内陆续到达,现在我们只有四个小队。”
  “那就尽快做好战斗准备。”凌天翔看了眼手表,“李明翰那边很快就会有结果,如果局势进一步恶化的话,恐怕我们今天晚上就得出发了。”
  队员们迅速散开,分头去领取了各自的武器装备。
  “这次带来的全是新成员?”顾卫民看了眼在仓库外集中的那些战士。
  “对,大部分老队员都被分派到各个部队去了。”凌天翔一边说着,一边走出了仓库。“这批队员已经完成了特种作战训练,都缺乏战斗经验,而且在岛上没有条件进行丛林战训练,所以我才让你带了一个小队过来。”
  “希望他们能够尽快适应新的作战环境。”
  袁德良提着两只箱子走了过来,这是凌天翔与顾卫民的武器箱。
  “问题应该不大。”凌天翔把箱子放在了越野车的发动机盖子上。“这几个月他们的表现都不错,而且他们都有几年的服役经验,那批塞黑与伊拉克人还都有实战经验。虽然丛林作战的难度要高一点,但是他们应该能够很快适应的。”
  顾卫民也把箱子放在了越野车的发动机盖子上。“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连要做什么都不太清楚。”
  “这个我也没有办法。”凌天翔打开了箱子,开始检查里面的武器装备。“可以说,没有几个人知道我们要干什么,该干什么。现在只能等情报,有了足够的情报,我们才知道该做什么。不过我觉得,我们首先要做的,应该是去把那些还滞留在缅甸的共和国人员撤出来。”
  顾卫民点了点头,拿起了给他准备的那挺机关枪。“那么,我们多半今天晚上就要出发。内战打起来之后,不说别的,撤出外交人员都很麻烦。而我们在缅甸有几千名民间人员,撤出这批人也肯定很麻烦。”
  “我已经让罗贵勇在整理相关的信息了。”凌天翔叹了口气,“希望我们的行动还来得及吧,如果有人伤亡的话,那事情就麻烦了。”
  两人都没有再多说什么,现在除了等消息,就只能等消息。
  共和国在缅甸的投资规模非常大,去年一年的投资就超过了30亿美元,而且大部分都是基础建设工程,包括修建从仰光到曼德勒的公路主干线,以及从曼德勒到密支那的公路干线。这两条交通线上就有数千名来自共和国的施工人员,以及工程师。另外,还有上千名的医疗人员,数百名教师,以及数百名农业技术专家分布在缅甸的各个乡村里面,特别是东部与东北部落后的地区,为当地人提供医疗支援、教育,并且帮助农民提高农作物产量。这些人员的分布极为广泛,而且往往一个村庄就这有那么几个人,而要将这些人撤出来的话,那将是一件极为麻烦的事情。
  队员们迅速检查了各自的武器装备,五支小分队也迅速做好了出发的准备工作。军团的反应速度让凌天翔很满意,这甚至超过了任何一个国家特种部队的反应速度,可问题是,现在是搜集情报的速度跟不上,因此军团还得继续呆在泰国。
第十五节
撤退援助
  傍晚的时候,李明翰赶了过来。此时五支小分队都做好了出发准备,队员们都换上了丛林作战迷彩服,李景风还抓紧时间为几名队员调校了枪支,并且检查了带来的一些特种作战装备。
  “泰国政府已经答应了我们的要求,将向军团开放领空。你们要的直升机将在2个小时之后到达邦肯机场。”李明翰的话语很急。“另外,才收到消息,你们有第一个任务了。”
  凌天翔没有跟李明翰谈雇佣费,现在最要紧的是救人。
  “我们才收到了仰光大使馆发回的消息,叛军已经封锁了大使馆周围的街道,并且部署了重兵,虽然大使馆还没有遭到攻击,但是照现在的事态发展下去,大使馆将非常不安全,我们需要立即将驻缅使馆人员撤出来。”
  “让我们去?”袁德良微微皱了下眉毛,这本应该是由共和国的特种部队的任务吧。
  “现在只有你们可以进入缅甸,而且你们是距离仰光最近的一支部队,是做好了战斗准备的部队。”李明翰停顿了一下,又说道,“另外,现在缅甸局势一片混乱,叛军在下午宣布接管了缅甸政权,虽然没有任何国家承认缅甸叛军政府,但是共和国如果在此时派遣军队进入缅甸的话,那就构成了实质性的侵略。这次政变肯定是由CIA在幕后策划的,现在几名叛军将领都与美国方面有接触。如果共和国出兵,那么就将被美国抓住把柄,到时候,美国也会为叛军提供直接支持,缅甸的内战就难以平息。”
  “这只是迟早的事情。”顾卫民冷笑了一下。
  “就算最后的结果一样,现在共和国也不会出兵。再说了,调动正规军的手续很复杂,就算有特种部队愿意出动,共和国政府也会考虑各方面的后果。”李明翰长出了口气,“因此,这个任务现在得由你们来完成。”
  “那我们该做什么?”凌天翔直接问了重点。
  “秘密到达仰光,设法进入大使馆,并且将使馆的外交人员都撤出来。”李明翰翻出了一张地图,“最可靠的办法就是直接用直升机将大使馆的人员接出来,如果实在不行的话,可以先从陆路到达仰光南部的昆千贡,在那里再乘直升机离开缅甸。到时候,会有一艘货轮在普雷帕里斯岛东部海域等着你们,只要将使馆人员送到货轮上,任务就完成了。”
  “具体的行动计划呢?”顾卫民朝地图上扫了一眼。
  “这就是我能够提供的行动计划,该怎么完成任务,这个由你们来决定。”李明翰朝三个人扫了一眼,“时间很紧迫,Mi-26直升机将在两个小时后到达,你们最好在这期间拿出计划来,然后就得出发,最好在今天晚上就能到达仰光。现在驻守大使馆的只有一个排的兵力,而且都只有轻武器,如果叛军攻打大使馆的话,恐怕他们连半个小时都坚持不了。”
  “叛军会攻打大使馆?”袁德良又是一愣。按照国际条约,使领馆是一个国家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如果缅甸叛军攻打共和国的大使馆,就等同于对共和国发动了侵略战争,到时候共和国连开战的理由都有了。
  “这个谁也说不准,现在缅甸的局势极为混乱,说不定连叛军内部的指挥都非常不协调。到时候,叛军真要打下大使馆的话,我们也是哑巴吃黄连。而且,使馆有很多重要人物,还有很多机密文件,确保我们的外交人员的安全,还有机密文件的安全,这比保护使馆本身更重要。”
  “那么,我们就得抓紧时间了。”
  “我去邦肯机场等你们,直升机到了之后再打电话过来,你们也最好抓紧时间确定行动计划。”
  凌天翔点了点头,让两名队员送李明翰离开了。
  “又是个大麻烦。”袁德良苦笑着摇了摇头。
  “现在不是什么麻烦不麻烦的,使馆有上百名工作人员,保证他们的安全才是最重要的。”凌天翔朝顾卫民看了一眼,“让几个小队长都过来,我们要尽快确定行动。”
  等到顾卫民将几个小队长叫过来之后,一众人开始商量行动计划。
  “从陆地进入的危险性很大,就算缅甸叛军没有任何先进的防空武器,可是Mi-26这样的大型直升机直接在城区内机降的话也太危险了,小口径机关炮就能把直升机给揍下来。”袁德良首先提出了他的想法,“我们只能在仰光河入海口附近,在比较宽敞的河面上空入水,然后游到岸上去,徒步进入市区,到达大使馆。虽然麻烦了一点,但是这条线路更安全。如果缅甸叛军想对我们下手的话,那这条线路也更隐蔽,更不容易暴露。”
  “这样的话,算上飞行时间,大概需要8个小时。”顾卫民沉思了一下,“我们应该可以在天亮前到达大使馆。”
  “撤退怎么安排?”一名小队长提出了疑问。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怎么进去,而且只有我们进去之后,才知道该怎么撤退。”凌天翔扫了众人一眼,“现在能够确定的只有两种撤退的方式,一是直接让直升机降落在大使馆里,将人员运走。而是带着人员突围,到达南部地区,然后再派直升机过来将人员接走。至于该采用哪种办法,我们现在还无法确定。”
  “那么,叛军会在什么时候攻打大使馆,以及为什么要攻打大使馆?”一名塞黑军官提出了疑问,他是新提拔的小队长,这几个月的训练下来,除了增强了战斗能力之外,汉语也学会了不少。
  “这不是我们要考虑的,如果叛军真要攻打大使馆的话,那他们就有理由。”
  “至少,我们应该知道要与什么样的敌人作战,要怎么作战。”阿马拉这名才晋升的小队长提出了问题,他的汉语也说得有板有眼的。
  “如果真打起来的话,那就是城市战。”顾卫民知道阿马拉问这个问题的原因。“叛军没有多少飞机与直升机,大部分都是地面部队,驻扎在仰光附近的都是缅甸的精锐部队,应该有不少的坦克与装甲车辆,其中坦克大部分都是T-54这类老实坦克,新式坦克几乎没有。如果考虑带装备的话,应该携带一些反坦克武器,另外多带一点炸药与遥控引爆装置。”
  阿马拉点了点头,他就是想知道需要带哪些额外的武器装备。
  “还有,每人都要带水下作战的装备。另外,口粮、弹药这些应该能够在大使馆得到补充,没有必要带太多。如果可以的话,应该带一点净水剂,以及急救药品。”
  袁德良惊讶地看了凌天翔一眼。
  “好了,都去准备吧!”顾卫民拍了拍手,让队员们都散开了。
  “天翔,你准备在缅甸呆多久?”袁德良这才问了出来。
  “不是我准备呆多久,而是实际情况需要我们呆多久,我们就得呆多久。”凌天翔叹了口气,“营救外交人员只是行动的第一步,还有几千名共和国的公民在缅甸,如果我们顺利完成了营救外交人员的行动的话,你认为我们会立即离开缅甸?”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1/38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