砺刃(校对)第27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9/387

  凌天翔怒目一瞪,袁德良立即闭上了嘴。
  “没问题,我会给他们打招呼的,而且还有老顾在呢!”
  顾卫民苦笑着摇了摇头,袁德良这脾气好像永远都改不了一样。
  等到两人出去之后,凌天翔这才坐了下来。
  周国辉当初把这个任务安排下来的时候,凌天翔本来是想拒绝的,他也知道,这绝不是个简单的安保任务。可是周国辉的理由很充足,也容不得凌天翔拒绝。至于周国辉为什么要安排“砺刃”军团来执行这件麻烦的任务,凌天翔根本就没有细想,这几天他也忙得没有时间去细想。
  接下任务后,凌天翔首先将袁德良、顾卫民、萧庆国等人招了回来。确定了具体的方案之后,其他队员也都陆续返回了曼德勒。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凌天翔与顾卫民一起完成了安保的部署工作,甚至还从后方抽调了一个中队过来加强安保工作。虽然军团里的大部分队员都是军人,不是警察,但是有凌天翔这伙特种兵的指导,执行安保任务还是有板有眼的。
  为了确保谈判顺利进行,凌天翔一共设置了三道防线。其中最外围的安全检查工作是由蓝军负责的,军团只负责里面两层的安全保卫工作。第二层由80多名队员组成的巡逻队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武装巡逻,其巡逻范围距离举行谈判的农场庄园800到1200米。而内层的安保工作由50名队员负责,50人分成了两批,每批有5个5人巡逻小组。具体的部署工作由顾卫民亲自负责。至少在这方面,顾卫民的经验比军团里其他人都要丰富得多。
  这些事情看起来都很简单,可真正做起来却相当复杂。仅仅是考察庄园的地形就花了凌天翔他们三天的时间,最终才确定了具体的部署方式,并且将几个最有可能埋伏狙击手的地点,几个最有可能埋藏炸弹的地方都确定了下来,设置好了陷阱,或者是彻底的填埋掉了。当然,除了人员之外,用于安保工作的设备也得调配,另外凌天翔还设法找周国辉“借”了一批军犬。
  等到这些事情忙完之后,记者们也陆续到达了。而现在,凌天翔一点都不感到轻松。前来采访与报道谈判过程的记者就有500多人,外加谈判双方的人员,以及共和国、东南亚国家派来的人员,需要保护的人员超过了1000人,而凌天翔手里只有130名队员,加上蓝军提供的一个宪兵连,总兵力也不过就只有300人左右。这明显不够,幸好增援的部队明天就将到达,到时候凌天翔就有250名手下,至少能够确保大部分重要地点与重要人员的安全了。
  越想,凌天翔越是头大,特别是想到晚上要举办的宴会,更是让他觉得有点头痛。一个谈判而已,有必要搞得这么夸张吗?
第七十节
走向前台
  傍晚的时候,凌天翔去冲了个澡,换了套崭新的上校军服,当然,还是缅甸军队的军服。缅甸地处热带,虽然曼德勒位于缅甸中部高原上,但是靠着伊洛瓦底江,天气依然非常的闷热。临时司令部里只有一台破旧的风扇,根本就没有空调,一天忙碌下来,凌天翔早就是满身大汗了。
  “怎么样,准备好了吗?”
  听到突然冒出来的声音,凌天翔吓了一跳,当他看到周国辉坐在帐篷角落出的椅子上后,这才松了口气。“周将军,你来的时候应该打声招呼嘛。”
  “怎么,不欢迎吗?”周国辉站了起来。
  “当然不是!”凌天翔将擦头的毛巾丢到了桌子上。“只是太突然了,你晚上也要参加宴会吧?”
  “当然,我可是特邀嘉宾。”
  凌天翔点了点头,开始整理自己的行头。周国辉是共和国派遣到缅甸来的军事观察团团长,这是一个正式的职务。自从缅甸内战双方达成了临时停火协议之后,双方就共同要求共和国派遣军事观察团监督双方停火。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共和国才正式派遣军事人员进入缅甸,当然,这是完全公开的。之前就一直在缅甸活动的周国辉理所当然的成为了军事观察团的团长。
  确定进行停战谈判之后,周国辉领导的军事观察团有了一个新的任务,那就是担任谈判协商代表,负责与双方进行沟通与交流,处理谈判中出现的矛盾。谈判肯定会遇到困难,毕竟交战双方的目的,以及需要保证的利益有很多冲突,因此也就需要有人出来调解,这也就是周国辉的新任务。
  这个角色看似不太显眼,可却极为重要。事实上,所有人都知道,这次谈判是由叛军提出的,而且叛军首先实现了停火承诺。缅甸内战的局势已经对叛军相当不利,叛军要想避免被彻底消灭,就只能走谈判这条路,也就是说,叛军是肯定希望谈判最终获得成功的。同样的,由共和国支持的蓝军也同样希望谈判获得成功,毕竟内战消耗的是缅甸的资源,把国家打烂了,损失的还是缅甸,而不是其他国家。
  在双方都拥有谈判诚意的情况下,谈判成功的希望自然就大了很多。可是,这并不表示双方没有分歧与矛盾。这就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人物出来调解。周国辉无疑是最佳人选,作为共和国总参谋部特种大队司令官,周国辉的身份是没有人敢怀疑的,加上共和国特种部队在撤出被困人员时所体现出来的强悍战斗力,他在共和国军队内部的影响力,以及共和国对缅甸局势的影响力,也就只有他才能够承担起这个职责。
  “我准备好了。”凌天翔抹了下有点皱的衬衫,这鬼地方连洗衣店都没有。
  “不急,晚宴还有大概一个小时才开始呢,我们步行过去也就最多需要五分钟的时间。”周国辉又坐了下来,“怎么样,对新的工作还满意吧?”
  凌天翔苦笑了一下,满意?他可不觉得有半点满意。
  “下午的时候,叛军的谈判团来了,你见到随行的安保人员了吧?”周国辉拿出了香烟,虽然话语很轻松,可是神色却一点都不轻松。
  凌天翔的神色也沉了下来。“在远处观察了一下,都是真资格的特种兵,而且应该都很厉害。”
  周国辉微微点了点头,沉思了一阵后,说道:“那你对他们有什么评价?”
  “你是说‘雷神之锤’军团?”
  周国辉问的自然是这个问题,20名全副武装的保镖他还看不上眼呢。
  “比我们强大很多。”凌天翔没有抽烟,这段时间他一直在努力控制自己的烟瘾。“实际上,‘雷神之锤’军团比我们厉害很多。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我们才成立多久?而‘雷神之锤’军团拥有上百年的历史,还有美国政府这个大后台,加上美国军火商、石油商、金融集团、制造业集团等等大财团的支持,以及美国国内对雇佣兵的态度,美军大量的退役官兵等等因素,其规模远非我们可以比拟的。最重要的是,‘雷神之锤’军团有很多锻炼的机会,只要有美军出现的地方,就有他们的身影。他们有大量实战机会,可以不断地在战场上总结经验教训。这些,都是比我们强的地方,也正是我们比不上‘雷神之锤’军团的地方。”
  说完这番话后,凌天翔就仔细的观察起了周国辉的反应。这些话是事实,可同时也有夸张的成分。凌天翔并不笨,周国辉在这个时候问起“雷神之锤”军团的事情,肯定是有用意的。虽然“砺刃”军团也暗中得到了共和国,以及共和国几大财团的支持,但是其支持力度明显不够,特别是在招募新兵方面,“砺刃”军团面临着很多的问题,甚至不得不去其他国家招募人员。这让凌天翔感到最为不满。当然,除了共和国政府的原因之外,这里面也有共和国军民对雇佣兵认识上的问题。
  可不管怎么说,凌天翔也清楚的认识到,通过在缅甸的军事行动,共和国,以及坐在对面的周国辉都已经认识到了“砺刃”军团的重要性,认识到了“砺刃”军团在维护共和国利益方面的必要性。可以说,如果没有“砺刃”军团,共和国就很难迅速撤出被困人员,缅甸内战的局面也不会这么快就出现转机。虽然共和国有能力派遣军队,甚至有能力直接干掉缅甸的叛军。但是,出动正规军会有更多的麻烦,不说别的,仅仅是政治与外交上的麻烦就足够让共和国头痛的了,而且还会耽搁宝贵的时间。
  也正是如此,“砺刃”军团这类雇佣军的作用是其他任何力量都不可取代的。如果说“砺刃”军团在伊朗是小打小闹,是因为共和国不能直接出兵,而且伊朗也不是共和国的根本利益所在地,才会让军团上去小试牛刀的话,那么缅甸就是证明军团重要性的战场。通过在缅甸的行动,“砺刃”军团已经证明了自己的价值。那么,接下来,就应该是由共和国来提高这支军团的地位了。
  这些问题,凌天翔早就考虑到了。最初进入缅甸的时候,凌天翔还觉得缅甸战场没有多大的意义,可是现在,他已经清楚的认识到,缅甸内战将最终改变军团上不上,下不下的地位,甚至改变军团的命运。现在,周国辉主动找上门来,问起了“雷神之锤”军团的事,自然与支持“砺刃”军团发展的事情有关。
  沉默了好一阵后,周国辉才丢掉了烟头,然后说道:“看来,你们仍然无法与‘雷神之锤’抗衡。”
  凌天翔没有开口,这个问题不需要回答。
  “那么,现在你们最缺的是什么?”周国辉没有再绕弯子,直接说到了重点上。
  “人员,以及更多的机会。”停顿了一下后,凌天翔又说道,“还有,能够获得武器装备的稳定渠道。”
  周国辉点了点头。“就这三点?”
  “这是我现在考虑到的,当然,在军团规模扩大之后,也许还会有别的需要。”凌天翔给自己留了条后路,没有把话说死,这也是他学到的一点经验。
  “那么,这三个问题都是不能靠你们自己的力量解决的了?”
  凌天翔觉得这个问题也不需要回答,如果能够自己解决,又何必说出来呢?
  “其实,我们也一直在考虑这些问题,至少现在再也没有人怀疑‘砺刃’军团的重要性。”周国辉又沉默了一会,这才说道,“人员方面,我会尽力给你们提供帮助。你也知道,虽然共和国每年都有大批退役军人,但是共和国与美国的军事体制并不相同,同时共和国军人对雇佣兵的认识与看法也与美军不一样。除了我们提供的帮助之外,你们还得自己想办法扩大招募对象。”
  “这个我们会努力的,只是我认为,如果要保证军团的性质,那么军团的主体就不能改变。”
  周国辉点了点头,又说道:“机会方面,这个你不需要担心。随着美国政局发生改变,美国经济这几年一直在走下坡路,加上新上任的美国总统,伊朗战争的结局,美国从伊拉克撤军等等。现在的‘单边主义’时代将一去不复返,而由美国、俄罗斯、共和国、欧洲等众多强大势力共同组成的‘多边主义’时代已经到来。到时候,你们会有很多的机会。”
  凌天翔并不怀疑这一点,实际上自从美国爆发次贷危机,美元迅速贬值,以及石油价格暴涨之后,美国独霸世界的格局就已经开始破碎了。不管是共和国、还是俄罗斯,甚至是美国传统盟友的欧洲,都不甘心承认美国独霸世界的现实。因此,在美国走下坡路的时候,世界局势必然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随着世界格局转变,地区冲突、内战,甚至是局部战争都会相继到来。在各大国都避免发生直接冲突的情况下,代言人战争成为了唯一的选择,而如同“砺刃”军团这种为国家利益服务的雇佣军必然会成为战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而这也正是凌天翔所需要的机会。
  “装备方面,考虑到雇佣军对装备需求的特殊性,我们也只能尽力解决。当然,如果不是用于你们自己的武装需求,那么就好解决得多。”
  “我们自己的武器装备可以设法解决,主要的问题是,如果在某些特定场合下需要大批武器装备的话,那就不是我们所能够办到的了。”凌天翔说的正是如同向伊拉克抵抗组织提供武器弹药这类的情况。
  周国辉笑着点了点头。“这点我很清楚,我会考虑的,当然,现在还不能给你任何肯定的答复。”
  凌天翔也没有继续问下去,毕竟对外输出武器装备,特别是向热点地区输出武器装备是一个极为敏感的话题。
  “好了,时间也差不多了。”周国辉看了眼手表,随即就站了起来,“我们也该过去参加晚宴。我们开始谈的事情,我会郑重考虑的。不过,今天最重要的事情是让你们与外界接触。”
  “什么意思?”凌天翔一愣,原来周国辉来找他,并不完全是为了军团发展的事情。
  “你们不是很羡慕‘雷神之锤’能够得到美国政府的支持吗?”周国辉把住了凌天翔的肩膀,“而你也在抱怨,共和国没有给你们提供太多的支持。那么,我们现在就走出第一步,让更多的人知道,‘砺刃’军团并不是在单独战斗,也不仅仅只是一支雇佣军。”
  “可是……”
  “走吧,时间不多了,我们还得提前到达呢,总不能迟到吧!”
  见到周国辉走了出去,凌天翔也就只能硬着头皮跟了出去。他不明白周国辉为什么要做得这么高调,可是没有多久,凌天翔就发现自己完全错了,周国辉不仅做得高调,而且还是非常的高调。
  作为谈判的调解人,以及缅甸内战实际决定者共和国的代言人,周国辉成为了晚会上最瞩目的人物之一,可以说,很多记者甚至放弃了去采访蓝军与叛军的代表,而是把注意力放在了这位共和国陆军少将的身上,并且花了很多的时间,想了很多的办法,希望从周国辉的嘴里套出一点点新闻线索。
  整个晚上,周国辉都将凌天翔带在身边,那些记者自然注意到了穿着缅甸上校军服的年轻军官,甚至有一些记者还猜出了凌天翔的真实身份。这让凌天翔感到很别扭,虽然周国辉并没有介绍他,也没有让他去面对记者,但是面对那么多的照相机,以及记者们的猜疑眼光,凌天翔恨不得找个地方躲起来。
  当晚宴结束的时候,凌天翔才猛然发现,自己已经成为了众多记者争相讨论的一个重要话题!
第七十一节
权利拉锯
  缅甸内战双方谈判中的矛盾并不少,可真正的焦点实际上只有一个,那就是内战结束之后,缅甸的政治体制。
  不管是蓝军,还是叛军,几乎双方的所有将领都主张成立军政府,也就是由蓝军与叛军双方组成一个联合军政府。很明显,这完全是在走以前的老路,由军队控制国家,由军队的将领出任政府的高级官员。似乎,在缅甸军人的眼里,这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他们觉得将领是掌握军队实权的大人物,而军队是国家的强力机构,自然就应该由军队控制国家,由将领控制国家。可现实是,从谈判一开始,成立联合军政府的可能性就为零,原因很简单,共和国不会让巨额的资金投入成为肥皂泡。
  共和国支持蓝军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在战后成立民选政府,军队将权利归还给人民,然后由人民选举产生一个民主的,由文官组成的政府,而军队将接受政府的指挥,不再拥有控制国家的权力。
  蓝军当初为了获得共和国的帮助,渡过最艰难的时期,避免被叛军歼灭,几个主要将领都答应了这个条件,并且在此基础上展开了与地方军阀、少数民族游击队的谈判与合作,从而组建了联合战线,并且最终在战场上获得了优势。现在,当内战的局势转变得对蓝军有利的时候,问题就没有这么简单了。
  蓝军的几个主要将领并没有异议,周国辉已经代表共和国,暗中向这几位将领表示,即使成立了民选政府,他们仍然是缅甸军队的主要掌权者,并且会保证缅甸军队在国家政治中有一定的地位。本来周国辉就是军人,因此他的话还是很有说服力的,这话如果换成个外交官来说,恐怕效果就不一样了。
  真正对此不满的是之前与蓝军合作的地方军阀。毫无疑问,新政府将是一个中央集权的政府,中央的权力将凌驾于地方之上。就算在新政府成立之后,需要一段时间来逐渐收回地方军阀的武装力量,可是地方军阀最终都将失去所有的大权,失去掌握的军队。对那些在战乱中生活了几十年,对军队极为看重,而且是依靠军队才生存下来的军阀来说,失去军队,就等于抽掉了他们的脊梁。因此,在成立民选政府的问题上,地方军阀首先反对。
  不管是之前投靠蓝军的地方军阀,还是站在叛军一边的地方军阀,其态度都相当一致,那就是不管怎么改,都不能动他们的军权,不能收编他们的军队。而地方军阀如果不肯交出军权的话,那么蓝军与叛军将领也就有足够的理由不交出军权。
  实际上,叛军将领也很清楚,作为内战的失败一方,战后,要保证自己的利益,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那么就得掌握军队,失去了军队,就失去了一切。而成立民选政府的话,那么军队就必须要交还给政府,也就会失去军权。因此,叛军将领对成立民选政府也抱反对意见,认为这动摇了其根本利益。
  在地方军阀表示反对之后,叛军方面提出了折中方案,那就是在各派力量的基础上成立一个军政府。显然,这依旧回到了老路上。不管军政府中的职务分配比例如何,政府职务本身就没有任何价值,实权仍然掌握在军队的将领手里。这样,叛军将领就能够继续掌握军权,双方最多是成立一个妥协性的政府,从而结束内战。至于今后会不会爆发内战,这就不是叛军将领所关心的了。
  相对而言,蓝军将领对这个提议并不反对,甚至还有部分将领持支持态度。道理很简单,在军政府的基础上,蓝军方面不但能够占据政府中的要职,从而达到掌握国家政权的目的,同时还能够保全自己的军队,甚至借此扩大影响力,最终获得压倒性的优势,从而成为缅甸的主宰者。可问题是,蓝军此时仍然得依靠共和国的支持,而共和国是绝对不会答应以这种妥协的方式结束缅甸内战的。
  成立联合军政府的最大弊端就是留下了祸根,而缅甸内战已经让共和国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不说别的,开凿克拉运河的进度就被延迟了至少一年以上,这笔损失就不小了。再加上共和国的军事投入,秘密的军事援助,在东南亚地区的贸易损失,以及用来撤出被困人员的花费。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共和国威信受到的损失。莫说再打一次内战,也不算共和国在这场内战中投入的巨额资金,如果无法彻底的解决缅甸的内部矛盾,成立一个得到国际社会公认的民选政府,那么共和国的国际威望必然会受到严重的打击。
  也正是如此,还必须要依靠共和国的蓝军才没有在这个问题上让步。可同样的,叛军,地方军阀也不会轻易地让步。谈判仅仅进行了两天,双方就在这个关键问题上陷入了僵局,甚至差点导致谈判破裂。
  虽然蓝军有资本打赢内战,但是战争持续下去,对任何一方都没有好处。同样的,对共和国来说,这次谈判是挽回面子的最好机会。如果能够成功的“说服”叛军将领,让谈判结果倒向蓝军,也就是共和国这一边,那么共和国的国际威望必然会得到极大的提升,从而使更多的国家认识到共和国的影响力。相反,如果谈判就此破裂,内战继续开打的话,那么共和国将威严扫地,甚至会导致其他那些态度摇摆的国家怀疑共和国处理外事方面的能力。
  也正是如此,在谈判休会的那一天中,周国辉紧急约见了叛军与地方军阀的代表,进行了闭门磋商。当然,蓝军的代表也陪同参加了闭门磋商。
  当时,周国辉提出了两套解决方案。
  一是分步骤完成改革,即首先组建联合民选政府,但不同时剥夺将领的军权,而是将在建立民选政府之后,分几步,用几年,甚至十年的时间,逐步完成政体改革,最终建立起一个民选的,民主的政府。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9/38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