砺刃(校对)第2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1/387

  “可美国仍然是沙特最大的武器供应国。”
  “这是没办法的事,毕竟美国的武器在海湾战争中有出色的表现,而苏俄系的武器却没有经受住战争的考验。再说了,沙特要想确保自身的安全,就得依靠美国的庇护,就自然得购买美国的武器装备了。”
  “可是,沙特有多少人?总共才2000多万而已,其军队规模也不大,买那么多武器做什么?”
  “有钱人,放在家里当摆设。”凌天翔自己都笑了起来。“不过嘛,听说沙特是每名飞行员都有自己的飞机,这也算得上是世界第一了。其他国家飞行员与作战飞机的比例在3到4之间,也只有沙特这样的国家可以为每名飞行员都配备一架作战飞机。当然,沙特的飞行员训练时间是不受限制的,反正烧的也是自己国家生产的石油。”
  “这是块不错的市场,如果我们有足够的飞行员的话……”
  “除非你肯帮沙特打仗。”凌天翔打住了袁德良的话。“沙特也一直在聘请国外的飞行员、坦克手、雷达操作员,就差没有组建如同法国外籍军团那样的雇佣军了。当然,沙特政府给的待遇也不错,只是真正愿意到沙特军队服役的外籍军人并不多,最多也就是一些教官而已。听说,因为兵力不足,沙特将很多买回来的武器装备都封存了起来,根本就没有使用。大概,也只有沙特这样的国家才敢于这么做。”
  袁德良苦笑着摇了摇头。沙特仍然是由国王执政的封建政治体系。名义上,沙特是君主立宪制国家,实际上,沙特国王不仅仅是国家元首,而且也是政府首脑,另外,沙特政府的所有高官都是王室成员,或者是酋长,全都是贵族。沙特平民有不错的收入,却很难成为高级官员。也正是如此,沙特才可以花费重金购买大量昂贵的武器,然后将这些武器放进仓库里面,不拿出来使用。如果在别的国家,恐怕政府早就垮台了。
  沙特的这种政治体制让凌天翔也很难理解。作为世界上收入最多,最富裕的国家,却保持着最落后的政治体制,这本身就足以让人感到费解了。按照凌天翔的理解,先进的,合适的社会体制是推动一个国家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一个国家的基础。而沙特却完全不一样。这让人感到很神秘,同时也让人很费解。
  一切的根源就是石油。沙特的富裕是建立在石油的基础之上的。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储备国,出口国,沙特利用石油发家致富。按照最保守的估计,沙特的石油还可以继续开采80到100年。而且,不断有新的油田被发现,按照最乐观的估计,沙特的石油还可以开采120到150年。也就是说,在此期间,沙特根本就不需要为经济问题发愁。
  “沙特确实很有钱,可问题是,如果石油采完了,沙特人怎么办?”袁德良也想到了这一点,“难道今后卖沙子吗?”
  “当然不是,沙特的石油还可以开采一百多年,甚至更久。同时,沙特也在做相应的努力,包括在国外的投资,建立本国的工业体系,以及发展本国的基础产业等等。”
  “可问题是,石油仍然是沙特的第一收入,没有了石油,沙特就什么都不是。”
  “这与我们又有什么关系呢?”
  袁德良翻了下白眼。
  “沙特人的死活与我们没有任何关系,再说了,我们现在自己的麻烦还不少,管沙特的未来做什么?我又不是沙特的国王,你也不是沙特的亲王,就别去瞎操心了。”
  “得,我只是觉得无聊,随便说说而已。”
  凌天翔笑着摇了摇头,这时候,他身上的电话响了起来。
  “是黄总的。”凌天翔看了下号码,随即就接通了电话。“好的……好的……我们还在这里……好,五分钟后见。”
  “黄总办完事了?”
  凌天翔点了点头,随即就站了起来。“走吧,他五分钟后过来接我们。”
  丢下几张钞票,袁德良就跟着凌天翔出了咖啡厅。此时外面的行人已经很少了,利雅得的中午是非常炎热的,大部分居民都会呆在家里,不会到大街上活动。
  两人在街边站了一会,黄龙飞的车队就从大街的一头驶了过来。就在车队靠近,准备停下的时候,突然地面上传来了一阵猛烈的震动,跟着就是沉闷的爆炸声传来。凌天翔与袁德良都迅速卧倒,等两人从地上爬起来,东面的城区上空腾起了一朵灰黑色的硝烟云。
  “上车!”车门推开,黄龙飞正在朝两人招手。
  两人也没有迟疑,立即就钻进了轿车。
  “去机场。”黄龙飞很是镇定,并无任何惊慌。
  车门还没有完全关上,轿车就冲了出去,直接朝着北面的机场驶去。
  “发生什么事了?”袁德良很是惊讶。
  黄龙飞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可神色却一点都不好看。见此,凌天翔没有跟着问出来。肯定发生了什么不好的事情,不然不会这么急着离开利雅得。
第八节
危险信号
  黄龙飞没有返回德黑兰,专机一直向东飞行,中途在新加坡停留了半个小时,补充燃料后再次起飞,再次降落的时候已经到达了首都国际机场。一路上,黄龙飞都在与几个秘书,以及在新加坡上飞机的李明翰商量着事情,凌天翔与袁德良两人也就没有去打扰他。回到了黄龙飞的别墅后,两人这才被叫到了书房里去。
  “才收到的消息。”黄龙飞将一份很薄的文件给了凌天翔。“发生在利雅得绿区内的爆炸是一个叫‘伊斯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阵线’的激进组织策划与实施的。”
  “什么组织?”凌天翔愣了一下,随即翻开了手上的文件,只有一页,相关介绍非常少。
  “一个新出现的恐怖组织,规模很小,而且这是他们第一次抛头露面。”
  “也就是说,这是个以前根本就没有出现过的恐怖组织?”袁德良接过文件迅速的扫了一眼,“这个组织有多少人?头目是谁?”
  “人数不太清楚,但参加这次行动的大概只有10人左右,其中4人已经被沙特警方击毙。另外,从恐怖份子在网络上公布的录像来看,另外还有5到6人在外围负责拍摄爆炸与袭击的场面。现在沙特警方正在全力缉捕这几名恐怖份子。”李明翰回答了这个问题,“恐怖组织宣布的领导人叫迈哈迈迪,一个从来没有出现过的,谁也不认识的人。录像中,该人蒙着脸,戴着墨镜。现在初步判断此人的年纪大概在35到40岁之间,男性,身高在175到180之间,体形中等,体重大概在70到75公斤之间。其他的就无法判断出来了。”
  “问题是,一个这么小的组织,有能力策划这么大规模的袭击行动吗?”凌天翔看了眼电脑屏幕上正在播出的那段录像。录像是从一处比较高的地点拍摄的,爆炸,以及三名持枪恐怖份子的整个袭击过程都被拍摄了下来。随即,画面上出现了一个蒙脸,戴着墨镜的恐怖份子。
  从枪击到爆炸的整个过程,恐怖份子的组织策划是非常严密的。袭击发生的时候,绿区的广场上,数百名外国工作人员正在举行一个露天派对。首先是一名持枪恐怖份子袭击了两名正在附近巡逻的沙特警察,将包括路障附近的警察都吸引了过来,同时,正在举行派对的外籍人员迅速从广场的紧急出口疏散。此时,一名穿着沙特警察制服的恐怖份子混入了人群,并且引爆了身上的炸弹,周围数十名外国人立即遭殃,从画面上判断,至少有十多人被直接炸死,受伤的不下百人。爆炸发生后,沙特警察手慌脚乱。此时,两名驾驶陆虎越野车,仍然身穿沙特警察制服,手持M4卡宾枪的恐怖份子开始袭击那些已经疏散出来,正在回家的外国工作人员,不到5分钟之内,至少有30多人中枪倒地。在这两名恐怖份子被沙特警察击毙之前,至少发射了数个弹匣的子弹。
  凌天翔朝李明翰看了过去。普通的恐怖组织根本就不可能策划这么严密的袭击行动,恐怖份子的三步行动安排得非常的准确,而且让数十名沙特首尾难顾。如果不是一名警察驾车撞上了那辆恐怖份子驾驶的越野车的话,恐怕伤亡会更大。当然,如果恐怖份子用的是M249这类机枪的话,也会造成更大的伤亡。
  “这也正是问题的关键。”黄龙飞已经坐到了沙发上,“从现在沙特公布的伤亡数字来看,有42名外国人死亡,187人受伤,其中主要是美国人,另外还有德国人、英国人、法国人和荷兰人。一个才出现的恐怖组织,在第一次行动中就造成了如此巨大的伤亡,这也是最让人感到疑惑的地方了。”
  凌天翔微微皱了下眉毛,这时候,桌上的电话响了起来。房间里的四个人都迟疑了一下,最后李明翰去拿起了电话。
  “3个小时前,利雅得时间凌晨4点半,袭击现场再次发生了爆炸。”李明翰长出了口气,“当时有数百名警察、记者,以及医护人员正在处理现场、抢救伤员。从现在获得的消息来看,爆炸的威力很大,至少有数吨的烈性炸药。具体的伤亡数字还没有统计出来,但是不会比白天的小多少。”
  “连环爆炸!”袁德良朝凌天翔看了过来。
  “肯定是恐怖组织事先将炸弹埋设在了袭击现场的地下,或者趁抢救工作的时候,设法将炸弹运了进去。”凌天翔揉了揉额头,“这绝不可能是一般的恐怖组织,更不可能是一支之前没有出现过的恐怖组织策划的袭击。绝对是老手干的,而且经验极为丰富,非常清楚沙特警方的部署与安排,知道白天的袭击发生后,夜间的情况很混乱,会有很多人聚集在白天的袭击现场,然后再引爆了一枚炸弹,造成了更严重的破坏与伤亡。”
  “问题是,这是谁策划的?任何恐怖袭击都有政治目的,那么这个新冒出来的恐怖组织的政治目的是什么?”
  “他们发表了一篇声明。”李明翰从电脑中调出了那份恐怖组织在网络上发表的申明,是用阿拉伯语写的。“大概意思是,要求沙特政府驱逐所有的外国人,将石油收归国有,并且禁止向西方国家输出石油,并且表示,如果沙特政府不答应他们的要求,他们将会继续战斗下去。”
  凌天翔与袁德良相互看了一眼。这类恐怖组织在海湾地区,或者说在阿拉伯国家并不少见,著名的恐怖大亨就是沙特人,而且还是贵族出身的沙特人。可问题是,一个这么弱小的恐怖组织,有必要为自己订下一个如此“伟大”的政治目标吗?
  “昨天,伊朗与美国在日内瓦进行了第一轮非正式谈判。”黄龙飞不急不慢的说道,“爆炸是在谈判开始前发生的,为此,谈判时间推迟了两个小时。从我们现在获得的消息来看,美国方面绝不会答应签署和平条约,而伊朗方面也不会做出让步。作为调解国之一的沙特态度明显偏向美国。”
  “也就是说,搞不好的话,谈判会破裂?”
  黄龙飞微微点了点头。
  “可是,这与爆炸有什么关系?”袁德良又问了出来。
  “这次爆炸给沙特国王的冲击是最大的。”李明翰回答了这个问题。“除了要驱逐外资石油企业,将石油收归国有之外,沙特的恐怖组织还有另外一个政治目的,那就是成立共和政府,结束君主统治。沙特之所以倒向美国,一直都是因为沙特国王是亲美份子。而且,美国在沙特的军事存在,除了确保沙特的安全之外,还确保了沙特国王以及沙特王室在国内的权利与地位。在这次爆炸发生之后,沙特国王肯定会继续依靠美国。”
  “也就是说,爆炸的结果实际上对美国最有利?”
  李明翰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
  凌天翔冷笑一下。虽然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这次爆炸与美国有关,但是从受益者的角度来看,爆炸肯定是有人精心策划的,而且不可能是一个普通的,第一次露面的恐怖组织,也许这个恐怖组织本身就是一个幌子,是为了掩盖策划爆炸的凶手的真实面目。
  “再联系近期发生的事情,”袁德良也叹了口气,“这次爆炸的策划者肯定不简单。如果美国想继续抓住海湾地区的话,就得争取到沙特等海湾国家的支持,并且利用这些国家来对抗伊朗。至少不能让伊朗成为海湾地区的霸主。”
  “这也正是美国的面对。”看着两人的神色变化,李明翰笑了起来。“可最大的问题是,美国必须要尽快结束伊朗战争,将部队从伊朗撤出来,美国就得在日内瓦有所收获。同样的,伊朗也无法继续打下去了,也必须得尽快恢复平时状态。因此,双方最终都将做出让步,最终签署的很有可能是一份停战条约。”
  停战条约比停火协议更加具有法律效力,可远比不上和平条约。只要美国签署停战条约,就相当于承认了在伊朗的军事失败,可同时并没有与伊朗恢复正常关系。这样一来,美国就会在承认有限失败的情况下结束战争,伊朗也有所收获。
  凌天翔与袁德良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以外的,停战条约就是一个折中的选择,而且也是双方必然的选择。
  “现在的问题是,伊朗战争结束之后,美国下一招会打到哪?”黄龙飞叉起了双手,“美国民主党总统并没有答应从阿富汗撤军,按照美国总统的承诺,美国将逐步结束在伊朗与伊拉克的军事行动,并且联合更多的盟国,加强在阿富汗打击恐怖组织的行动。可是,随着投入到伊朗战争中的数十万美军,加上部署在伊拉克的20多万美军从前线撤下来,美国将再次拥有强大的可调动力量。为了捍卫其国家利益,美国不会眼睁睁的看着俄罗斯与我们控制海湾地区,更不能容忍美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如果说缅甸是美国为了牵制共和国而设的一道障碍的话,那么美国会怎么对付俄罗斯,以及怎么牵制共和国呢?”
  “缅甸的军事政变实质上已经失败了。而且我们借助这次政变,成功的改组了缅甸政府,结束了缅甸军政府的统治,在缅甸建立了民主政府。这些是美国没有考虑到的,也是对美国极为不利的。另外,俄罗斯在伊朗的影响力非常大,加上俄罗斯在中亚地区的影响力,以及俄罗斯在东欧与反导问题上与美国的巨大分歧。在美国签署停战条约之前,肯定会首先设法束缚住俄罗斯与共和国的手脚,然后再撤出伊朗,趁俄罗斯与共和国无力进入海湾地区的机会,迅速调整其在海湾地区的军事部署,从而达到约束伊朗,继续控制海湾地区的目的。”
  “那么,美国会用什么办法对付我们?”袁德良朝李明翰看了过去。
  “很多,东海、南沙、朝鲜半岛,这些都是热点地区。当然,不要忘记另外一个重要的地点。”
  袁德良微微点了点头,可以说,共和国确实面临着非常艰巨的挑战。
  “不过,现在我们觉得,美国首先要对付的是俄罗斯,而不是我们,毕竟俄罗斯在伊朗的影响力更大,而且俄罗斯更渴望能够通过伊朗,获得印度洋上的出海口,并且主宰海湾地区,从而巩固俄罗斯在世界能源供应方面的盟主地位。”黄龙飞长出了口气,“现在,美国肯定在制订对付俄罗斯的办法。而俄罗斯也并不是没有死穴。东欧反导问题,与高加索国家的矛盾,冲突,以及车臣的叛乱等等,都是俄罗斯必须要面对的挑战。特别是最近俄罗斯与格鲁吉亚在南奥塞梯与阿布哈兹方面的激烈矛盾,很有可能成为一场新战乱的导火索。”
  “这与我们有什么关系?”凌天翔可不觉得俄罗斯有多么讨人喜欢。
  “表面上与我们没有任何关系,可是在海湾地区,我们与俄罗斯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如果没有俄罗斯的合作,我们不可能在海湾地区单独挑战美国的霸权地位。”
  “因此,我们就要帮助俄罗斯渡过难关?”
  黄龙飞点了点头,“也谈不上帮助,在处理内部矛盾时,俄罗斯是不需要别的国家的帮助的。当然,如果能够提供一些非正式援助的话,这对发展与俄罗斯的关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听到这,凌天翔心里也有数了。很明显,危机已经出现,俄罗斯的日子不会好过,而能够为俄罗斯提供非官方援助的,就只有凌天翔指挥的“砺刃”军团!
第九节
蚂蚁与熊
  凌天翔与袁德良并没有急着返回亚西贝岛,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两人也没有出去闲逛,集中精力看完了李明翰帮他们收集到的那些与俄罗斯有关的重要资料,其中很多都是情报部门的秘密资料。
  自从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仗,除了北约东扩,俄罗斯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车臣叛乱,爆发国内危机之外,俄罗斯还面临着大量的挑战,其中就包括了与高加索地区的格鲁吉亚共和国的矛盾与冲突。
  俄罗斯与格鲁吉亚主要有三个矛盾。一是南奥塞梯独立问题,二是阿布哈兹自治共和国的独立问题,三是格鲁吉亚对车臣叛匪的默许与认可态度。这三个问题都非常尖锐,都不好解决。
  早在苏联解体之前,位于格鲁吉亚共和国的南奥塞梯就提出要与俄罗斯境内的北奥塞梯合并,成为一个独立的加盟共和国。苏联解体之后,南奥塞梯成为了格鲁吉亚的一个自治州,面具约3900平方公里,人口19万,主要是奥塞梯人、俄罗斯人与格鲁吉亚人。南奥塞梯一直坚持成立独立共和国,不服从格鲁吉亚中央政府的管辖。早在1992年,南奥塞梯就通过全民公决,要求成立独立共和国,并且与北奥塞梯合并。随即,格鲁吉亚政府与南奥塞梯地方当局的矛盾急剧恶化,导致了大规模武装冲突。
  长期以来,南奥塞梯当局与俄罗斯关系密切。其与格鲁吉亚中央政府的武装冲突严重的影响了俄罗斯与格鲁吉亚的关系。在爆发冲突的当年,俄罗斯,格鲁吉亚与南北奥塞梯四方最高领导人就南奥塞梯武装冲突举行了首次会议,达成了停火协议,并且成立了一支由俄罗斯,格鲁吉亚与南奥塞梯三方组成的维和部队,在南奥塞梯南面建立了一条长15公里,宽1.4公里的安全走廊,将冲突各方的武装部队隔离开来。
  随后的十多年里,南奥塞梯当局一直坚持走独立路线,有关各方的摩擦也不时发生。同时,这十多年里,格鲁吉亚与俄罗斯的矛盾迅速激化。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1/38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