砺刃(校对)第3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0/387

  见到凌天翔一副了然的样子,连豫泯说道:“俄军在南部山区的封锁并不成功,甚至可以说是失败的。如果俄军无法改变这一情况的话,那么就不可能打下格罗兹尼,更不可能平定车臣的叛乱。现在,车臣叛匪正在向周围其他地区蔓延的趋势,听说弗拉季高加索已经发生了三次武装袭击事件,虽然俄方没有公布具体的情况,但多半是车臣叛匪所为。因此,俄军要想尽快平定车臣叛乱,唯一的办法就是彻底封锁南部边疆地区,阻止车臣叛匪进入,不然,这场战乱很有可能让俄罗斯下不了台。”
  “现在国际上的情况怎么样?”凌天翔也清楚这一点。到这边来的时候,他就猜到,俄军要打赢第三次车臣战争并不容易,可他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大的麻烦。
  “美国一直在强烈谴责俄军越境袭击格鲁吉亚境内的目标,并且要求俄罗斯尽快从格鲁吉亚撤军。而俄罗斯仍然坚持在格鲁吉亚的政策,并且一再重申,车臣是俄罗斯的内部问题,不会受到国际舆论的影响。”
  “也就是说,美国没有直接将矛头对准车臣?”
  “这是当然,美国没有理由指责俄罗斯在车臣的战争行动,只能安格鲁吉亚问题给俄罗斯制造矛盾。不过,美国肯定会在暗中支持格鲁吉亚,利用车臣问题来给俄罗斯制造更多的麻烦。现在,大部分的叛军武装都盘踞在格鲁吉亚境内,如果没有得到美国的默认与支持,格鲁吉亚绝不会公然与俄罗斯作对。”
  凌天翔微微点了点头,势头正在朝着不可收拾的地步发展。更重要的是,格鲁吉亚这种默认的态度肯定会对俄罗斯产生巨大的影响。如果最终导致俄罗斯对格鲁吉亚进行全面战争的话,恐怕这就不仅仅只是一场平叛战争了。
  “不管怎么样,现在美国,俄罗斯,以及其他关注着这场战争的国家都希望能够控制住战争的规模,当然,也不排除俄罗斯采取更强硬的手段。”
  “那么,我们还是按照原来的计划行动吧。”
  凌天翔感到有点火大,到现在,俄罗斯方面都没有一个明确的态度,到底要不要让“砺刃”军团参战,都没有一个明确的答复呢。
第二十二节
左右为难
  此时,俄罗斯政府的日子也不好过。
  车臣叛乱并不是一件单一的事情,是与南奥塞梯的战乱、阿布哈兹的战乱联系在一起的。如果这仅仅只是俄罗斯的内战的话,那么没有多少国家可以指责,可是联系到不久之前发生在南奥塞梯的战斗,那么问题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俄军迅速出兵,击败了进入南奥塞梯的格鲁吉亚军队,部分俄军甚至深入了格鲁吉亚境内,攻打了格鲁吉亚的几个主要城镇。在整个作战行动中,总兵力不到2万的格鲁吉亚国防军根本就没有对俄军构成多大的威胁,俄军则是长驱直入,不但一举击溃了格鲁吉亚军队,而且还有能力占领整个格鲁吉亚。
  如果不是顾虑到国际社会的反应,俄军完全有能力在短时间之内占领整个格鲁吉亚,并且控制格鲁吉亚。以俄罗斯的实力,就算是吞并格鲁吉亚也算不了什么大的问题。当然,俄罗斯不会做这种蠢事,在击败了进入南奥塞梯的格鲁吉亚军队之后,俄军迅速撤了回来,恢复了隔离地带,并且将重点放在了稳定南奥塞梯局势上。可现实并没有这么简单。
  在车臣战争还没有爆发的时候,西方媒体就一致报道了发生在南奥塞梯与格鲁吉亚的战斗,而且全是负面报道,包括俄军轰炸民房、缉捕格鲁吉亚平民,以及造成大量的战争伤亡。在短短的一天战斗中,就有2000余人被打死,而这其中,只有少数是格鲁吉亚军人,大部分都是平民。
  另外,西方媒体还集中报道俄军在南奥塞梯设置无人区,将居住在南奥塞梯的格鲁吉亚人驱逐出去家园,赶到了隔离带南面的格鲁吉亚地区。虽然不可否认西方媒体的报道有一定的真实性,但是却同样不能否认,俄罗斯在解决南奥塞梯问题上,做得确实有点过火了。
  根据这些报道,西方大部分国家都谴责了俄罗斯的非人道主义政策,甚至有几个国家在联合国提出了制裁俄罗斯的提案。当然,作为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俄罗斯是不会让这些提案通过的,但是这却无法改变一个事实,那就是,西方国家与俄罗斯的关系急转直下,俄罗斯所处的国际环境严重恶化。
  到车臣战争爆发之前,美国、英国、西班牙、法国、德国等西方大国都向俄罗斯表达了强烈的抗议。另外,格鲁吉亚总统、外长也开始呼吁国际社会出面制止俄罗斯在格鲁吉亚境内的侵略行动。
  在此情况下,俄罗斯政府受到的国际压力可想而知。虽然新上台的俄罗斯总统也是强硬派的代表人物,但是在面对强大的国际压力下,俄罗斯仍然得有所收敛。这也正是俄罗斯积极从除南奥塞梯以及阿布哈兹以外的格鲁吉亚地区撤军,并且重新建立隔离带的主要原因。可很明确的,俄罗斯绝不会容许别人在他的家门口放一条饿狗。
  从俄罗斯在南奥塞梯的行动来看,俄罗斯政府已经决定要用南奥塞梯来牵制格鲁吉亚,从而达到牵制美国的目的。特别是在美国单方面默认了科索沃独立之后,俄罗斯就已经放出话来,如果科索沃独立成为事实的话,那么俄罗斯就会让南奥塞梯与阿布哈兹独立,从而使美国扶持的格鲁吉亚分裂。
  在十多年前发生的阿布哈兹战争中,居住在阿布哈兹地区的格鲁吉亚人已经被赶走了,阿布哈兹实际上控制在5万阿布哈兹人的手里。可南奥塞梯仍然有着不少的格鲁吉亚人,要想让南奥塞梯获得独立,就得将生活在这里的格鲁吉亚人赶走。这也是俄罗斯军队为什么会驱逐格鲁吉亚人的根本原因。
  南奥塞梯的战乱只是一根导火索,虽然俄罗斯也预料到美国等西方国家会在车臣问题上给俄罗斯制造麻烦,但是却没有想到会那么快就爆发车臣战乱。在此情况下,俄罗斯不得不收缩战线,主动放弃了在南奥塞梯与格鲁吉亚境内的军事行动,同时加强了在车臣地区的投入。
  可以说,西方国家在利用媒体方面的能力与手腕是一流的。抓住俄军在南奥塞梯打击平民这个问题后,西方媒体又想方设法的搞到了车臣地区的消息,并且大肆宣传俄罗斯在车臣地区对付非武装平民,甚至是种族灭绝政策。
  俄罗斯方面也毫不手软。站在俄罗斯的立场,车臣战乱是俄罗斯的内部问题,根本就与国际社会没有任何关系,也轮不到西方媒体来插嘴置喙。因此,俄军开始严格控制车臣地区的外国记者,甚至强行驱逐了一批记者,并且封锁了整个车臣共和国,将好多国家设在阿布哈兹的新闻站都给轰走了。
  这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西方媒体仍然能够从很多渠道获得车臣地区的战报,甚至获得一些俄军枪杀投降武装份子的图片。当然,这类事情也并不少,特别是在南部山区,俄军巡逻队在遇到袭击之后,往往会干掉所有的武装份子,而不会遵守国际战争法。实际上,同样的问题在任何一个战场上都会发生,美军在伊拉克、阿富汗、伊朗都有过类似的行动,甚至故意枪杀平民。
  对于“只许州官放火”的西方媒体来说,俄军犯下的是不可饶恕的罪行。因此,这就成为了俄罗斯的痛柄。
  同样的,俄军巡逻部队肯定会偶尔越界袭击格鲁吉亚境内的车臣叛军。实际上,在车臣南部山区,也就是俄罗斯与格鲁吉亚的边境地区,边防军的巡逻部队在遇到袭击之后,很难确认战场到底是在俄罗斯境内,还是在格鲁吉亚境内。另外,边防军在追击逃窜的叛军时,也不可能追到国界线的时候就停下来吧。当初,美军占领伊拉克的时候,还经常进入伊朗境内袭击伊拉克的武装分子呢。
  当然,这些报道肯定有其偏颇的地方,甚至可以说,很多新闻都是杜撰的,而不是事实。但是强大的舆论轰炸很快就收到了效果。也就是凌天翔率领军团到达车臣地区后不久,美国就联合英西法德意等国,联合向俄罗斯照会,要求俄罗斯允许西方传媒记者进入车臣,并且要求俄罗斯允许国际监督人员进入车臣。
  这类无力要求立即遭到了俄罗斯的拒绝,说白了,俄罗斯在主权问题是不会向任何外来势力让步的,加上这些年来,俄罗斯已经走出了阴影,经济快速发展,国家武装力量也得到了加强,就更不可能向西方世界低头了。
  随即,在美国的带领下,西方国家纷纷采取了行动,一方面中断了与俄罗斯的几项合作,然后对俄罗斯采取了经济制裁。同时,格鲁吉亚政府也在美国的唆使下,采取了积极的行动,准备给俄罗斯制造更大的麻烦。
  首先是格鲁吉亚申请加入北约集团。这是致命的一招,如果格鲁吉亚成为北约成员国的话,那么北约就要负责格鲁吉亚的安全。换句话说,今后不管是俄罗斯出兵南奥塞梯与阿布哈兹,或者是俄军越界袭击格鲁吉亚境内的目标,都将视为对北约集体的侵略行动,是对北约的战争行为。
  在此之前,格鲁吉亚也一直在积极谋求加入北约,可正因为格鲁吉亚与俄罗斯的关系,所以北约集团一直没有批准格鲁吉亚成为北约的正式成员国。现在,美国借助俄罗斯军队在南奥塞梯的行动,以及在镇压车臣叛乱时的行动,开始积极游说北约集团的其他成员国,为格鲁吉亚加入北约铺平道路。
  可想而知,如果格鲁吉亚成为了北约成员国,那么俄罗斯在外交上将处于极为被动的局面。当然,俄罗斯也早就放了话,如果格鲁吉亚成为北约成员国的话,俄罗斯将毫不犹豫的采取更强硬,更主动的措施来应付新的威胁。在此情况下,就算有美国的支持,北约也不大可能在这个时候接纳格鲁吉亚。
  格鲁吉亚采取的第二个措施就是向海牙国际战争法庭控诉俄罗斯在格鲁吉亚境内的非人道行为,并且控诉俄罗斯军队越境攻击的侵略行为。
  相对而言,国际战争法庭对俄罗斯的约束力并不大,可是其政治意义却很大。海牙国际战争法庭本身就是西方国家手里的一件政治武器。如果格鲁吉亚的控诉获得了成功,那么俄罗斯军队就将陷入被动地位,众多的俄罗斯军人将成为战犯,甚至连俄罗斯总统也会受到法庭的制裁。就算这只是象征性、口头上的制裁,但是这对俄罗斯的外交工作必然会产生灾难性的影响。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格鲁吉亚开始积极谋求与美国成为军事同盟。虽然此时美国新上任的民主党总统不大可能直接介入俄格冲突,也就不大可能与格鲁吉亚签署同盟条约,但是这一行动对俄罗斯的打击也是非常巨大的。只要格鲁吉亚与美国成为了同盟,甚至有同盟的倾向,那么就等于美国在俄罗斯的南大门架上了大炮,今后就会有更大的麻烦。
  美国施加的压力也让俄罗斯感到很不舒服。
  美国新总统上任之后,首先访问的就是波兰等国,而美国也正在与波兰就建立反导基地的事情进行谈判。另外,美国国务卿也访问了乌克兰,为乌克兰加入北约集团做准备。这一系列的外交活动已经将俄罗斯推到了一个非常不利的境地。在俄罗斯宣布将退出中导条约,并且重新部署更多的战略武器的时候,美国却并没有避让,甚至没有给予正面回应,仍然在积极地推进着北约东扩的步伐。
  可以说,此时美国已经将矛头对准了俄罗斯,知道俄罗斯是美国在中东与海湾地区的最大竞争对手,如果不尽快压制住俄罗斯的话,那么俄罗斯的影响力甚至会动摇美国在欧洲地区的主导地位。
  毫无疑问,美国的措施渠道了一定的效果,而且也确实让俄罗斯在外交上陷入了僵局。这也是俄罗斯总统为什么要求军队尽快结束车臣战乱的根本原因。也正是如此,俄罗斯方面在是否需要动用“砺刃”军团,这支外来雇佣军方面显得两面为难。
  首先,俄罗斯方面还是比较担心雇佣军在战场上的行动,如果“砺刃”军团再搞出点新闻的话,俄罗斯的外交就将更加的被动,给了美国更多的口实。
  其次,俄军仍然有打击叛军的能力,“北风之神”军团也还有一定的实力,因此是否需要动用外国的雇佣军,这也让俄罗斯有点为难。
  可不管怎么说,导致“砺刃”军团迟迟不能参战的原因还是俄罗斯此时陷入的外交僵局。要解决这个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尽快结束车臣战乱,稳定局势,不给西方任何借口,那么,这就需要更大的投入,也就需要“砺刃”军团帮助。
  可以说,俄罗斯已经陷入了左右为难的境地。当凌天翔看破了这一点之后,也弄清楚了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砺刃”军团要想参战的话,还得看战局的发展,如果俄军能够控制住局势,那他们就没有什么事好做。相反,如果俄军无法控制局势,那么“砺刃”军团就必然会被派上战场。
  不管是凌天翔,还是连豫泯,或者是军团里的其他成员都相信,俄军不可能控制住局势。从这段时间“邻居”的伤亡情况上,凌天翔就知道,俄军在山区的战斗打得非常艰难,随着车臣叛军恢复元气,俄军要想继续控制住战局,甚至是剿灭叛军的话,就需要投入更多的,更强大的,而且是更专业的力量,而这正是俄军所欠缺的。换句话说,此时“砺刃”军团具有不可替代性,这也正是凌天翔自信的原因!
第二十三节
战场转机
  局面根本就不在凌天翔的控制之中,所以他也只能够耐心地等待。看到“邻居”每天都接收很多的伤员,包括凌天翔在内的所有队员都相信,要不了多久,俄军就会来“请”他们应付局面。为了让队伍保持好状态,同时也是为了让自己保持好状态,凌天翔一直在抓紧训练,其他队员也都跟着他在进行着训练。
  这天,凌天翔刚刚完成了200发子弹的射击训练,正准备去进行体能训练的时候,连豫泯来找到了他。
  “侦察机才发回的影像资料。”连豫泯笑得很神秘,“这次我们不需要等多久了。”
  “回去再说。”凌天翔一看就知道发生了重大的事情。路上,他叫住了几名队员,让他们去把袁德良、顾卫民等人叫了过来。
  等袁德良他们赶到的时候,连豫泯已经将侦察机发回的录像资料准备好了。这几天,张祖德的那几个人为了熟练掌握无任侦察机的使用方法,让侦察机每天都飞上几次。当然,凌天翔也临时交代了一个任务,那就是利用侦察机监视俄军巡逻部队,以及俄军设在边境地区各个据点的情况。这也算得上是近实战的训练吧,当然,结果是凌天翔所没有想到的。
  “这是俄军设在迪克诺斯姆塔山西面的一座兵营。”
  众人的目光都落到了挂在墙上的大屏幕上面。迪克诺斯姆塔山是格鲁吉亚与车臣地区交界的一座山峰,海拔4000多米。山区西面有一条连接着格鲁吉亚的公路,俄军在这里设立了边防站与边境检查点。俄军军营就在边防站后面大概2公里处,依山而建,面积并不是很大。
  “俄军在这里驻扎了两个连的兵力。”连豫泯已经走到了屏幕前,“从侦察机拍下的照片来看,俄军营地的面积并不大。这两个连都是机械化步兵连,各有一个坦克排。这是我们前几天拍下的照片,营地里有大概8辆坦克,20辆装甲战车。从营地的设置来看,俄军并不是很重视防御。”
  “配制明显不合理。”袁德良嘀咕了一句。
  俄军营地的部署情况确实很糟糕,官兵住宿的营房在营地的里面,靠近山区,停放车辆的地方在营地的西面,也就是外围。另外,营地中设置了几块空地。如果遭到袭击的话,住在营房里的官兵至少需要2分钟才能够到达自己的战车,而一支有经验的袭击部队是绝不会给俄军这2分钟的准备时间的。最严重的还是营地的防御部署,外围根本就没有像样的防区,另外,塔楼也只有两座,根本就不可能照顾到所有方向。营地内也没有设置多少机枪堡垒,如果敌人攻入营区的话,俄军官兵就只有束手待毙了。
  凌天翔觉得最大的问题是俄军忽视了东面山坡方向上的防御。如果敌人能够在东面山坡上埋伏几个狙击手,就足以压制营区内的俄军。再有几门迫击炮,就足以让俄军无法靠近战车。到时候,从外围发动进攻的话,可以迅速进入营区,首先控制住集中停放的坦克与战车,或者是摧毁这些重武器。到时候,被压缩在营区里的俄军根本就没有还手之力。当然,叛军如果夺取了坦克与装甲车的话,那么营地内的所有俄军都得完蛋。
  “这是我们的侦察机在1个小时前拍摄下来的录像。”
  图像很模糊,摄像机的分辨率要比数字照相机差,而且当时营地附近的气象条件并不怎么样,所以图像就不可能太清晰。
  看到这,包括凌天翔在内的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凌天翔更是感到万分惊讶。
  袭击者确实是首先控制住了营地东面的山坡,至少有4到5组狙击手。这个,可以从被枪弹射中的俄军官兵倒地时的姿势,以及同时中弹的俄军官兵的数量上判断出来。另外,在狙击手压制营房内的俄军官兵时,营地内还发生了爆炸,从爆炸的地点,以及爆炸威力来看,多是82毫米口径的迫击炮弹。随即,叛军就首先摧毁了营地东面的几个机枪堡垒,火箭弹打得非常准。
  压制住了俄军之后,叛军迅速控制住了俄军的坦克与装甲车辆。此时图像上显示出有部分叛军上了坦克,至少有5辆坦克被叛军掌握,投入了战斗。可以想象,在面对坦克的时候,只有轻武器的俄军根本就没有任何抵抗能力。
  录像只有半个小时,可战斗只持续了大概20分钟。也就是说,这是叛军精心策划与组织的一次大规模袭击,战斗结束之后,叛军没有带走俄军的坦克与装甲车辆,而是全部炸毁了。这也表明,叛军很清楚俄军的支援力量,那些大家伙根本就带不走。最后,叛军撤退的时候也相当有规律,只是没有拍摄下叛军狙击手的位置。
  “整个袭击行动非常迅速,当时俄军正在吃午饭。”连豫泯关掉了投影仪。“从我们的判断来看,营地内的200多名俄军官兵全部伤亡,也许是全部阵亡,叛军有足够的时间清理战场。另外,叛军从俄军的弹药库内抢走了不少的武器装备,并且将带不走的全都炸毁了。因为受到摄像机分辨率的限制,我们无法判断出叛军中是否有雇佣军,当然,从交战情况来看,这很有可能是由一支雇佣军主导的袭击行动,而不是车臣叛军。”
  凌天翔微微点了点头,很明显,车臣叛军还没有这么厉害。另外,整个战斗中,出现在画面里的敌人大概也就只有50到60人,而俄军有200多人,只有雇佣军才能够以少打多,叛军根本就不可能击败四倍以上的俄军。
  “另外,我们还在监听俄军的无线电通信。”连豫泯一边说着,一边朝坐在电脑旁的张祖德看去。
  “我们前段时间获得了俄军的通信密码,因此我们一直在监听俄军的无线电通信。”
  “重点。”凌天翔不想听张祖德罗嗦。
  “这个……”张祖德稍微迟疑了一下,说道,“几乎同时,设在南部山区的另外5座俄军营地也遭到了同样的袭击,虽然有两处营地的俄军挡住了袭击,并且击毙了部分叛军,但是俄军的损失非常巨大,初步估计,这次俄军至少有上千人伤亡。”
  “也就是说,俄军一天的损失就顶得上之前半个月的损失了!”袁德良很是惊讶。
  “发动袭击的肯定是雇佣军,叛军还没有胆量去袭击俄军的营地。”顾卫民也一直在思考着。“6处营地同时遭到袭击,这明显是精心策划与组织的。如果平均一处地点投入100人的话,那么就要投入600名兵力,这在组织上是件相当困难的事情。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这么严密的袭击行动,绝不简单,就算让我们来干,也需要极为准确的情报,并且掌握俄军营地内的活动情况,再提前2到3天将狙击手部署到位,同时在外围的组织也需要至少1天的时间。如果考虑到参战队员的状态的话,我们根本就无力组织起这类大规模的袭击。”
  “换句话说,这是美国人出手了。”袁德良也赞同顾卫民的分析。
  “那么,俄军吃了大亏,肯定会设法进行报复。现在的问题是,俄军怎么控制局面,以及怎么扭转局势。”甘宁军也发表了意见。“相对而言,我觉得俄军采取主动反击的可能性比较大。”
  “问题是,我们得弄清楚敌人到底有多强的实力。”连豫泯也不甘落后,“如果没有摸清楚敌人的具体实力的话,那么我们这场战斗很难打。”
  “先看看俄军的反应吧。”凌天翔却并不急,“不管怎么说,如果俄军仍然不让我们参战的话,那我们就得等待。”
  实际情况远比凌天翔他们所想的糟糕。当天下午,有8支俄军的山区巡逻队遭到了袭击,损失非常惨重。另外,还有4支边防军的巡逻部队也遭到了袭击,损失并不小。吃过晚饭后,俄军的联络军官送来了战报。按照俄军的统计,在当天的袭击中,俄军共有1873名官兵阵亡,342人负伤,另外还有20人失踪。这是自车臣战争爆发以来,俄军损失最为惨重的一天,仅阵亡人数就超过了之前的总和。另外,因为袭击打得非常突然,而且俄军的准备并不充分,所以受伤人员反而要少得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0/38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