砺刃(校对)第3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6/387

  也就在警方找到了西狩一与友野和希的尸体后不久,日本的各大报刊杂志就发表了社论,一些所谓的知名社会学家还在自己的博客,或者是网站上发表了自己的观点。绝大部分社论与专家都认为,这起案件是日本社会现实问题的一个直接反应。国内的高通货膨胀,出口收入的降低,日元在国内的严重贬值与日元在国际市场上的升值形成严重的反差,以及经济衰退给整个日本社会带来了一场空前的危机。这也是很多人都相信,这起案件本身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对社会现实问题的直接反应,应该受到各方面,特别是政府与各大企业的重视。
  换句话说,有人认为西狩一与友野和希盗取银行与公司巨额款项,是日本社会矛盾碰撞发出的一颗火星。可是,谁也没有想到,这颗火星最终引发了一场燎原大火,连凌天翔自己都没有预料到,这次事件最后会波及到了日本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就在当月月底,三菱深钻以警方没有追回被盗资金,而第一劝业银行拒绝额外支付的理由,宣布延迟支付工人的薪酬。三菱深钻董事会宣布了这一决定的第二天,三菱深钻的工人在工会的组织下,集体罢工,并且要求企业立即支付拖欠工资,并且赔偿因为拖欠工资带来的损失。
  相对而言,日本与很多西方国家不一样,很少出现工人罢工这类事情,更不可能动不动就闹工潮。这主要是日本的社会结构,伦理道德观念,以及日本企业的制度。日本本来就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社会,而日本人的道德观念中,忠君爱国又被演化成了对企业的忠诚。从制度上讲,日本大部分企业采用的是终生聘用制,即大部分的日本工人一辈子都在某一家公司工作,除非这家公司倒闭,不然很少有工人跳槽。也正是如此,日本工人的奴性是最强的,在一些不景气的年成里,就算是企业降低工人工资,也很少引起工人罢工。往往,日本工人都将自己当作了企业的一份子,在企业遇到困难的时候,都要与企业一同渡过难关,而不是自谋发展。
  不过,现在日本的情况已经相当糟糕了。按照日本国内的调查机构统计,在经济衰退的这三年里,日本已经有三分之一的中小企业破产,虽然部分破产企业的工人被大企业吸收,有了新的工作岗位,但是仍然有很大一部分工人失业。去年,日本全国的失业率已经超过了12%,这是战后自90年代末的经济大衰退以来,日本历史上失业率最高的一年了。而按照一些人的估计,如果经济形势没有任何好转的话,那么日本今年的失业率有可能突破18%,甚至是20%。
  高失业率带来的社会问题相当严重,而日本并没有建立如同西欧某些国家那中极为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加上高地价,高物价带来的高消费,对绝大部分日本人来说,失业就意味着破产。去年,日本各大银行一共收到了45万多起房屋赎回申请,也就是贷款购买房屋的债主宣布破产,无法继续偿还银行贷款。而今年上半年,这个数字就达到了32万多。换句话说,日本的房产市场已经崩溃了。可是,日本的房产价格并没有降低。
  原因很简单,日本有80%以上的房产开发公司集中在了十多个大家族的手里,而且都是这些家族的主要投资项目。如果房产市场完蛋了的话,那么这些家族也会遭受巨大的损失。在大多数日本人都供不起房屋的时候,这些家族却并没有降低房屋的售价,而是通过各种方式继续使房价保持在高位运行,从而导致更多的日本人买不起房子。
  可以说,日本的社会矛盾就是掌握着国家大部分财富的大家族与普通日本人之间的矛盾。而三菱深钻公司的工人进行罢工,就是这一问题的直接反应。这些工人如果拿不到工资,就无法及时向银行支付货款,同时也无法维持正常的生活,甚至连最低生活保障都没有。对他们来说,这就等于失去了一切。就算日本人的奴性再强,如果他们面临着失去最低生活保障的威胁,那他们也会起来反抗。
  罢工浪潮如同在平静的湖水中扔下一块大石头,影响迅速传开,当月,就有至少二十多家大公司的工人举行了罢工。这次,没有让凌天翔他们出力,在这场罢工浪潮中表现得最为积极的是日本的第三大政党,现在的在野党日本共产党。几乎所有的罢工都是由日本共产党发起的,该党派出了很多党员,在日本各地发动工人罢工,并且为罢工的工人进行斗争指导,帮助工人与大资本家,企业进行谈判,要求提高工人的待遇。
  当时,罢工的日本工人提出的要求主要有三点。
  一是让政府采取措施,降低房价,控制国内油价,以降低物价水平。
  二是要求提高工人的福利待遇,特别是工资水平,采用欧洲一些国家的政策,即年工资涨幅必须要高于物价涨幅。
  三是确保工人不被企业解雇,并且确保工人在结束罢工之后在企业内的地位与权利。
  可以说,这三点要求几乎是没有人可以满足的。
  首先,日本政府本来就是那十几个大家族的工具而已,而要降低房价的话,就得让那十几个大家族损失巨大的利益。同样的,油价的高低并不由日本说了算,日本是石油进口国,而且还不是最大的石油进口国,在海外也没有控制多少油田,自然在油价上没有发言权,更不可能左右石油的价格。
  其次,日本一直没有采用欧洲国家的福利政策,而是更倾向于美国那种自由经济的发展模式,即政府提供的福利保障相当有限,通过市场来进行调节,日本本来就不是高税收高福利的国家。最重要的是,如果按照欧洲国家的政策,工资涨幅要高于物价涨幅的话,那么很多日本企业都要宣布破产,或者是被迫裁员,不管是哪种结果,都是灾难性的。
  最后,这些罢工工人在事后肯定要受到处罚。日本本来就是一个极为强调纪律性的国家,在绝大部分日本人,特别是那些占据了高位的日本人看来,罢工等同于造反,而他们怎么可能容忍一批造反的工人呢?
  当然,这其中还涉及到了日本政党的利益。
  将这些问题都综合考虑进去之后,日本的罢工浪潮就不可能在短期之内平息下去,只要双方都不让步,那么罢工就不会停止。
  到了第二个月,参加罢工的日本工人已经占到了全国总工人的35%。这也绝对是史无前例的,自从明治维新之后,日本还没有出现过这么大规模的罢工浪潮。最要命的是,在这场大规模的罢工中,已经有2000多架中小型企业宣布破产,另外还有几十家大企业宣布暂时歇工。可以说,这对日本带来的影响也是灾难性的。
  日本经济的基础就是出口,可以说,日本工厂里生产出来的产品中,大部分都是拿来出口的,只有一小部分用来满足国内的消费需求。几乎所有的日本大公司都是出口公司,而当这些公司歇业之后,就不可能按照合同向客户交货,最终面临的是客户的高额索赔。按照当时一些日本经济学家的评估,如果罢工浪潮持续三个月的话,日本将有至少5000家企业因为需要面对高额索赔而破产。如果罢工持续半年的话,那么日本有四分之一的企业将破产。
  这也正是日本工人手里的武器,在政党的指导下,工人都认识到,只要他们坚持下去,那么企业就会做出让步。换句话说,当罢工浪潮铺开之后,工人与资本家拼的就是耐力,谁能够坚持到最后,谁就能够获得胜利。
  两个多月来,凌天翔一直在密切地关注着日本的工人罢工浪潮。他觉得,自己只是不小心划着了一根火柴,结果却点燃了一片森林。如果这片森林还有着旺盛的生命力的话,那么这场大火是烧不起来的,只有森林中的大部分树木已经枯萎,已经枯死,这场火才能烧得这么大。
  到底有多少日本公司破产,到底有多少工人参加了罢工,以及日本有多大的损失。这些,都不是凌天翔所关心的,他唯一关心的就是,那批停泊在东京湾里的船只不能离开码头。这也是最重要的,至少,他的基本目的已经达到了。
  罢工的浪潮是从三菱深钻开始的,而这家公司也最先倒霉。虽然三井能源、住友开拓与三和勘探都转向别的企业订购勘探设备,但是罢工的浪潮很快就波及到了其他的生产企业,毕竟这些企业中的蓝领工人数量最多,而他们是整个日本社会中最低层的劳动者,也是最贫困的劳动者,是最支持罢工的劳动者。
  三家石油公司都没有能够在国内找到合适的工厂为他们提供勘探所必须的设备。无奈之下,这三家公司只能把目光投到了海外,想通过进口来获取所需要的设备。只是,当时全世界能够生产深海钻探设备的国家与公司都不多,而且大部分工厂的生产线都排满了。
  当罢工的浪潮波及到了三井能源、住友开拓与三和勘探的时候,这三家公司的运转也出了问题。到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人想到要去东海勘探油气田了,这三家公司的主要精力都投入到了解决内部矛盾上来。
  也正是如此,两个多月过去了,三家公司的那些勘探船只仍然留在了港湾内,没有任何出发的迹象。
  实际上,当时的情况严重得多。凌天翔在他的办公室里就能够俯瞰东京湾。在他才来到东京的时候,港湾里是非常忙碌的,各种各样,大小不一的船舶进出往来,几乎每天都有数十艘,甚至是上百艘船只进入港口,或者是离开港口。而在罢工浪潮全面铺开之后,东京湾里顿时清静了很多,每天进出的船只不到30艘,最凄凉的时候,一天也就只有12艘船只进出。
  这样的情况还出现在了东京的大街小巷,即使是在以商业繁华而全球闻名的银座,这两个月来,顾客与游客都少了很多。结果,两个多月里无所事事的袁德良等人成为了银座好几家高级夜总会里的常客,如果没有他们那几十人每天的高额消费的话,恐怕有好几家夜总会将要倒闭,上百个坐台小姐都将失业。
  最让凌天翔哭笑不得的是,袁德良那几个混蛋竟然想到了援助交际,在这两个多月里,玩遍了日本的名山名水,当然,每次都不会忘记从东京,或者是日本其他地方知名学府中花钱请一大批清醇的女大学生做他们的导游。而用袁德良的话来说,现在绝对是到日本来旅游的好时间,以往,一个女大学生一天的援助交际费用至少在5万日元以上,而现在只要2万日元就能搞定,而且肯定是校花、系花,最差的也肯定是班花,反正都是一流货色。而在以往,校花一天要40万日元,系花要20万,班花都要10万呢。按照这一观点,袁德良认为他给军团,以及军团里的官兵节约了大笔费用!
  凌天翔没有去阻止袁德良他们的胡搞非为,可同时,他也知道,这场罢工浪潮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
第十二节
误打误撞
  日本罢工的浪潮还没有平息下去,凌天翔就收到了连豫泯发来的消息,他将东京这边的事情交给袁德良与罗贵勇负责后,乘坐租来的一架S90型直升机出海了。直升机向南飞行了大概300多公里,在八丈岛西南海域上空降落到了“飞天”号游艇上。
  “黄总在哪?”
  “会议室里面,还有袁鸿业与另外两个人。”连豫泯到甲板上来迎接了凌天翔。
  凌天翔知道那两人是谁,他朝直升机上的飞行员看了一眼。“给他一笔小费,多给点,另外,让他就留在甲板上,派人盯着,不要让他乱跑。”
  连豫泯点了点头,这次凌天翔租的是一家日本民用航空租赁公司的直升机,飞行员是个日本人。如果不是因为要搞得正规一点的话,凌天翔肯定只会租直升机,而不租飞行员了。
  来到会议室,凌天翔顺手就关上了门。房间里烟雾弥漫,两个人在抽雪茄,两个人在抽香烟,而且气氛很是融洽的在聊着什么,显然,四个人都挺高兴。
  “我们的大英雄回来了。”黄龙飞首先站了起来,其他三人也都跟着站了起来,“我们正在讨论,要不要给你分红,以及怎么计算你这次行动的功劳呢。”
  “分红?”凌天翔并没有表现得多谦虚,而是感到有点惊讶。“你们已经开始了?”
  “不是,我们说的是另外一回事。”黄龙飞一边说着,一边坐了下来。“连豫泯与我们联系了之后,我们就一直在关注日本的情况,第一劝业银行与三菱深钻的事情,我们也知道了。”
  凌天翔点了点头,肯定是连豫泯告诉他们的。
  “本来,我们计划要到年底才动手的,毕竟,准备资金是一件相当麻烦,而且费时间的事情。光是抵押贷款就足够让我们头大的了。”黄龙飞勉强笑了一下,“不过,筹集资金本身就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不是一步到位的。也就在你们搞第一劝业银行与三菱深钻的时候,我们手里有一笔资金,只不过,不是很多。”
  凌天翔微微皱了下眉毛,现在他明白黄龙飞为什么要提到分红的事了。
  “日本工潮的事情,已经严重地影响到了日本股市,而我们也抓住了这次机会,就算是在正式行动前的热身活动吧。我们四家一共投入了大概180亿欧元的资金,在日本股市里炒了两个多月,收入还算不错。”
  凌天翔立即笑着问道:“那到底有多少呢?”
  “不是太多,只翻了两番而已。”黄龙飞一边说着,一边耸了下肩膀。
  凌天翔立即露出了惊讶的神色,翻了两番,也就是赚了三倍,仅仅两个月,就赚了540亿欧元,这还叫少?
  “主要是我们错误的估计了三家石油公司股价的走势,在这上面没有赚到多少钱,如果我们当时重点抓住三菱与第一劝业银行的股票的话,那么收入还要增加不少。不过,这并不重要,我们的基本目的已经达到了。”黄龙飞话锋一转,又说道,“在分红的问题上,我跟老袁,还有朱大哥,方大哥都商量了一下,觉得这次你们的功劳很大,应该给你们分红。”
  “这就没有必要了。”凌天翔立即谦虚的笑了一下,“我们做的都是计划范围之内的,分红的事就免提,反正最后也有我们的一份,是不是?”
  黄龙飞点了点头。“那也行,最后分红的时候,我们再算吧。另外一件事,就是怎么估算你这次行动带来的利益。”
  凌天翔立即就明白了过来,按照之前的约定,他们在日本这边造成多大的破坏,就算他们多大的投入。而这次的罢工浪潮产生的破坏是无法估量的,因此也就不好估算凌天翔他们的投入有多大了。
  “这个我觉得没有必要去计算。”凌天翔也知道父亲此时很难做决定,多了的话,怕别人不满,少了的话,又怕凌天翔不满。“我们做的事情很少,只是点了一把火而已,谁也没有想到这把火能够烧毁整片森林。所以,要计算我们的投入的话,就按照我们行动中的收获来计算吧,罢工这方面的事情基本上与我们没有关系,我们在东京也只是看热闹的。”
  黄龙飞微微点了点头,然后朝袁鸿业三人看去。袁鸿业自然没有问题,凌天翔与他儿子袁德良是一条战线上的。见到凌天翔这么爽快的放弃了自己的好处,朱世宏与方兴国也对他有了好感,自然也都同意这么做。
  “那就这么确定了。”黄龙飞也没有多罗嗦,凌天翔主动退让,实际上也让他有了下台的台阶。“另外还有一件事我们需要征求你的意见,即这次的罢工会持续多久,你觉得,这会对日本产生多大的影响。”
  “这个……”凌天翔早就猜到父亲找上门来,就是要问这件事,可他根本就没有想好该怎么回答。
  “毕竟,你在日本见到得比我们通过各种传媒了解到的东西要多得多。而且,这次罢工的起因也是你弄出来的,那么你应该比我们更清楚日本现在的情况。”黄龙飞鼓励了一下凌天翔,“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吧,这里又没有外人,大家都知道你不是经济与社会学方面的专家,我们只是随便聊聊而已。”
  凌天翔又考虑了一阵,这才说道:“总体上,我觉得这次罢工不会持续多久,也许很快就会结束。”
  黄龙飞等人都点了点头,等着凌天翔继续说下去。
  “首先是日本政府,以及各大企业必然会做出适当的让步。罢工持续下去的话,对日本来说是一场灾难,不亚于一场侵略战争带来的灾难。仅仅两个月,日本就有几千家企业破产,几乎所有大企业的运转都出现了问题,而且出口持续下降。日本本来就是一个以进口加工再出口为基础的国家,如果国内的企业都出了问题的话,那么日本的产品就卖不出去,到时候,吃苦的不仅仅是日本政府与企业,所有日本人都将尝到苦头。因此,日本的工人与工会,包括在罢工中最为积极的政党,都会在适当的时候接受政府与企业开出的条件,从而结束罢工。另外就是日本工人的承受能力。虽然日本也是世界上储蓄率最高的国家之一,但是日本的物价水平也同样是世界上最高的。这次罢工的主力都是处于底层的产业工人,而这些工人在平时就只能勉强维持基本的生计。已经持续了三年的经济衰退在很大的程度上榨干了工人的积蓄,而在罢工期间,日本工人是没有任何收入的,只能依靠积蓄度日,当他们的积蓄都用光了之后,就只能复工。最后,日本的政党也很特殊,几乎都得依靠大财团支持,而且政党本身并没有资产,也就无法为罢工工人提供生活保障。在这几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认为,日本的罢工最多持续到下个月的月底,甚至在月中就有可能结束。到时候,只要日本政府出来调解,然后主要的大企业做出一些让步,那么工人与工会就会接受新的条件,罢工结束,工厂恢复正常的生产。”
  黄龙飞等人都听得非常的认真,而且也都在思考着。
  “当然,罢工结束不意味着日本社会就能够迅速的恢复正常。罢工的影响肯定是长远的,这甚至会对日本的国际形象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在一定的时期内,会使日本的出口业务难以恢复到罢工之前的水平,不说别的,在日本罢工期间,很多原本从日本进口产品的国家与公司都转为向共和国,甚至是东南亚地区的一些新兴产业国家进口货物。因此,日本经济要想恢复到罢工前的水平,肯定需要一定的时间,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重新夺回海外市场。这个时间少则一年,多则三到五年。反正,这次罢工将在未来好几年之内严重地影响到日本的发展。说不定,这将是日本经济自上个世纪泡沫破灭之后,又一次大衰退的开始。”
  “凌先生,你以前学过经济?”方兴国惊讶地问了一句。
  凌天翔笑着摇了摇头。“我是当兵出身的,根本就没有学过经济,这些,都只是我这段时间从报纸杂志,以及各种传媒上了解到的。”
  方兴国点了点头,然后说道:“黄兄,真是虎父无犬子啊,看来,凌先生从你这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趋势!”
  看到有人夸奖凌天翔,黄龙飞也大笑了起来,而且他也觉得,凌天翔开始对日本经济走向,以及罢工对日本未来产生的影响所做的分析相当准确,也相当精辟。
  “那么,我们的资金在这个月月底,最迟不过下个月月初就应该撤出日本市场。”这时候,袁鸿业也开口了,“虽然日本股市的波动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是日本政府肯定会在解决了罢工问题之后立即救市。另外,罢工结束的消息对股市也有一定的影响。为了保险期间,我们应该提前撤走,免得被套在了里面。”
  黄龙飞沉思了一下,说道:“确实如此,我们这次的目的基本上已经达到了,赚的钱,比我们预料的要多得多,也该早点撤出来,到时候,日本政府要找人发泄的话,就只能去找那些西方的金融大鳄了。我们不能惹火烧身,更没有必要在这个时候成为出头鸟。”
  其他两人都纷纷点头表示赞成。凌天翔则感到有点可惜,本来他还想立即让自己手里的资金进入日本股市呢,而现在几个大炒家都撤退了,他这个小虾米再跟进去就没有任何的意义了。
  “不过,我们最重要的目的是达到了。”黄龙飞朝凌天翔看了一眼,“至少,在短期内,三井能源、住友开拓与三和勘探这三家公司的船只不会出现在东海,而我们的勘探船,以及钻井平台在半年之内就能够获得成果。我们在东海油气田的勘探与开采方面已经走到了日本的前面。”
  “可是,这仍然不够,至少从实力上讲,那三家日本石油公司都超过了我们任何一家石油公司,如果让他们缓过气来的话,我们就肯定有麻烦。”朱世宏点明了重点。
  黄龙飞点了点头,朝凌天翔说道:“你们那边的准备情况如何?”
  “至少需要半的时间来搜集情报,确定行动计划。”凌天翔没有隐瞒事实,“这次的行动相当关键,不能出任何差错,所以在部署方面,我们相当的小心谨慎,半年的准备时间已经是最短的了,按照连豫泯与罗贵勇的意见的话,他们需要足足一年的准备时间。当然,我觉得,半年之内,日本经济还无法缓过气来,而且那几家石油公司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就算他们再组织力量准备前往东海进行石油勘探与开采的话,我们也不会袖手旁观的。”
  “那就好,半年时间不算长,而且我们也需要时间准备经费。”袁鸿业首先表态,“最重要的是,这次的行动一定要做得隐秘,不能有任何的疏漏,不然的话,没有人可以承担责任。”
  凌天翔很清楚袁鸿业这番话的意思,如果他们捅出了漏子的话,没有人会来给他们擦屁股的,也不会有人帮他们背黑锅。
  “那就这样吧,以后有什么消息,我们仍然通过连豫泯这条线联络。”黄龙飞没有再啰唆。“你也尽快回去,免得惹人生疑。另外,在东京那边小心点。”
  凌天翔与四个长辈告别之后,就乘坐那架S90型直升机离开了游艇。一路上,他都在思考着这次会谈的事情,显然,黄龙飞他们的准备工作也在加速,而对凌天翔来说,接下来半年内的要做的事情才是最为关键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6/38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