砺刃(校对)第37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2/387

  在此当中,潜艇上声纳操作员是最难培训的(在各个国家,这个称呼不完全一样,如美国海军的称呼就是声纳士官)。一个优秀的声纳员需要在辨别声音方面有极高的天赋,同时还需要经验。虽然现在的潜艇上都有专门用来分析声音的电子设备,但是在很多时候,一个优秀的声纳员要比任何电子设备都更加的重要。换句话说,要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声纳员,需要的恐怕就不仅仅是几年的时间,往往需要好几代官兵的积累。
  因为采用了AIP系统,所以潜艇上的动力系统也更加的复杂。虽然采用质子交换膜的燃料电池要比闭式循环柴油机与蒸汽机更加安全,但是对环境的要求非常高。而且,该燃料电池采用的是液氧与氢直接反应,如果稍有不慎就会酿成大祸。要想让阿根廷海军的潜艇官兵在短时间之内掌握这些技术,也有点强人所难了。
  另外,还有鱼雷操作与使用方面的问题,以及潜艇指挥系统的操作与使用问题。说白了,培养潜艇官兵并不比训练飞行员容易多少。这从阿根廷方面支付的培训费用中就能看得出来。当时,阿根廷为第一批4艘潜艇的官兵一共向共和国支付了4亿欧元的培训费用,平摊下来,每人接近200万欧元了。而当时,凌天翔为培训飞行员开出的单价也不过就是250万欧元而已,当然,这没有包括燃料等其他费用。
  阿根廷陆军的备战工作就要简单得多了。阿根廷陆军没有委托共和国为其培养官兵,主要还是由凌天翔为阿根廷陆军培训特种兵。当时,阿根廷海军陆战队的规模并不大,而且地位也不是很高,因此海军陆战队的培训业务与陆军的合在了一起,并且统一从阿根廷陆军的军费里划拨经费。
  针对阿根廷的培训工作中,训练特种兵绝对是最简单,也是最轻松的事情。虽然阿根廷军方明确提出了要求,要按照共和国特种部队的标准进行训练,并且要使其特种部队的战斗力达到共和国同类特种部队的战斗力水平。但是对凌天翔他们来说,这仍然是一件极为简单的事情。在为阿根廷培训特种部队之前,凌天翔他们已经为伊朗、委内瑞拉、伊拉克、缅甸,甚至是塞拉利昂培训了一批特种兵,而且这些国家都对凌天翔他们的服务感到极为满意。而这次,凌天翔将军团里仅次于齐建军的张铁锤派了过去,还安排了另外上百名高级教官过去帮忙,按照凌天翔的计划,3年之内,他就能够为阿根廷培训出1000名精锐的特种兵了。
  阿根廷这种厉兵秣马,整军备战的行为是不可能做到彻底保密的。那些存在于头顶上的间谍卫星,天空中的侦察飞机,地面上敌人的谍报人员足以传递信息,同时还得担心内部的叛徒。这种大规模的军事训练、军队调动、军备采购行动是不可能做到保密的。阿根廷政府也没有想过保密,不然也不会大张旗鼓的派遣以副国防部长为首的代表团去共和国洽谈购买军火的事情,也不会举行有数百名记者参加的新闻发布会,更不会向新闻媒体公布阿根廷的军购清单。说白了,阿根廷是明目张胆的在进行军事动员。
  毫无疑问,对阿根廷这种大规模扩军行动最为关心的还是英国。虽然阿根廷周边的几个国家都有所戒备,但是在知道阿根廷扩充的主要是海空军之后,就放松了警惕,谁都知道,阿根廷扩充海空军的目的绝不是在南美洲大陆上称霸,而是要夺回那座应该属于他们的群岛,并且洗刷30年前战败的耻辱。
第六十一节
帝国回应
  上一次马岛战争,英国尽管获得了胜利,但毕竟是一次惨痛的胜利。往昔强大的“日不落帝国”在对付一个三流军事强国的时候,竟然损失了数艘当时最先进的战舰,才获得了胜利,这绝对算得上是惨胜了。可以说,马岛战争的结果,成为了30年之内,英国军事发展,特别是英国海军发展的主要鞭策动力。
  在马岛战争之前,英国因为财政紧张,甚至一度准备放弃建造航母,并且准备将刚建造不久的“无敌”号轻型航母出售给加拿大或者是澳大利亚。而在马岛战争之后,英国政府立即做出决定,不但放弃出售“无敌”号航母,还拨款建造了该级航母的第三艘,即“皇家方舟”号。
  进入21世纪,英国海军的三艘“无敌”级航母都进行了两次大改,但是其作战能力明显无法满足未来战争的要求,最大的问题就是排水量过小,载机数量有限,而且无法搭载更先进的作战飞机,其制海与制空能力都非常有限。因此,英国海军以伊拉克战争,以及阿富汗战争中海军的表现糟糕为由,决定放弃小型航母,转而建造排水量在4万吨以上,能够搭载固定翼常规起降作战飞机的中型航母。
  经过了数年的论证之后,英国海军最后确定下来的不是建造4万吨左右的中型航母,而是排水量达到了65000吨的大型航母,并且下达了航母的招标书,最终泰利斯公司的设计方案胜出。虽然,新航母的招标工作一波三折,而且英国皇家海军也对新航母的性能要求一改再改。比如,在到底是使用F-35B,还是F-35C的问题上,英国海军就犹豫不决,在研制F-35的时候,因为美国拒绝向英国提供某些关键技术,甚至一度有人提出使用EF2000的舰载型。另外,在到底使用常规动力,还是核动力的问题上,英国海军也是犹豫不决。常规动力的造价要比核动力的造价低得多,但是在40年的服役期之内,如果国际油价居高不下,核动力的使用费用又要比常规动力低得多。因为使用载机与动力系统的差别,所以航母的设计工作一直没有确定下来,泰利斯公司的设计方案也是一改再改。
  经过了数年的反复考虑,4年前,英国海军最终下定了决心,采用F-35B战斗机作为舰载机,另外航母采用常规全电推进系统。随即,泰利斯公司就迅速拿出了新的设计方案,新航母的排水量在65000吨左右,采用滑跃起飞,常规降落的方式,正常情况下可以携带45架固定翼战机与4架直升机,其最大航速只有27节,因为采用了全电推进系统,所以航母的巡航耗油量要比常规推进方式节约大概20%。
  就在英国政府决定采购新的航母后,新的问题就出现了。这艘已经被命名为“伊丽莎白女王”号的航母造价高达30多亿英镑,这几乎相当于英国皇家海军一年的所有军备采购费用了。而要组建航母战斗群的话,至少还需要2艘45型驱逐舰,4艘23型或者更好的护卫舰,1艘“机敏”级核潜艇,1艘快速战斗支援舰,另外还需要45架作战飞机,以及10多架直升机。换句话说,一支航母战斗群的造价将超过100亿英镑,这超过了英国皇家海军一年的军费开支了。
  造价问题刚刚暴露出来,泰利斯公司也爆出了丑闻,新航母的造价绝对不止30亿英镑,按照泰利斯公司的计算,最终也许要花45亿英镑,甚至更多。同时,45型防空驱逐舰的造价也是一路飙升,“机敏”级潜艇也因为价格攀升,订购合同迟迟无法落实。换句话说,当时英国就算倾其所有,也就最多弄出一支航母战斗群。
  让英国头痛的是,要确保一直有航母在海上活动,并且在紧急关头可以迅速投入战斗,同时增派援兵的话,那么就至少需要2艘航母,组建两支航母战斗群。虽然泰利斯公司已经表示,“伊丽莎白女王”号的在勤率绝对是世界上最高的,但问题是,航母总要大修,总要进港维护,在勤率再高,也不可能一直在海上不回来吧。
  这时候,法国人提出的计划让英国海军看到了希望。法国在建造了“戴高乐”号核动力航母之后,也因为军费紧张,航母造价过高等原因,而迟迟没有订购第二艘航母。实质上是法国人也没有钱打造第二支航母战斗群。因此,法国在这个时候提出了一个办法,即与英国一起建造一艘航母,从而分摊“伊丽莎白女王”号的设计经费,降低总采购费用。
  还没有等到英国政府答应下来,法国那边就出了问题,就算按照他们的提议,法国政府也没有钱购买新的航母,而且随着法国大选结束,新总统上台之后更是一刀砍掉了新航母计划。随后,法国又提出,与英国联合建造第二艘航母,并且由两国海军共同使用。
  这次,法国打了个小算盘。当时,法国与德国正在力主成立欧洲联合部队,也就是欧盟的军队,而英国对此一直不太热心。英国又拥有欧盟内最大海军,如果没有英国的参加,欧盟的军队就无法成立,至少无法获得一支强大的海军。因此,法国提出与英国合造一艘航母,摆明了就是要将这艘航母编入欧洲军团,成为欧盟的航母,而不仅仅是法国与英国的航母。
  英国人不是笨蛋,英国一直反对组建欧盟联军,因为这与北约的职能完全重合,也不符合英国倒向美国的政策。因此,英国政府对法国人提出的方案非常不感冒,甚至在谈判中故意制造麻烦。
  此事最后不了了之。英国海军发出了“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的订单,却没有可能再获得第二艘航母。
  经过了四年的紧张建造、测试与海上训练之后,就在阿根廷宣布从共和国采购大批军火之后大概三个月,“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在朴次茅斯港正式加入了皇家海军战斗序列,与2艘45型驱逐舰,4艘23型护卫舰,1艘快速战斗支援舰组成了“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战斗群(潜艇一般只在战时编入航母战斗群)。一个月后,45架F-35B成功进驻航母,并且随同航母开始了第一次海上巡逻任务。
  如果没有阿根廷的积极扩军备战的话,“伊丽莎白女王”号的服役时间应该是在2年之后,因为泰利斯公司与英国海军签订的建造合同中,明确说明了航母的建造周期是6年,服役时间是2013年年底,而不是2012年。当时,为了让这艘航母尽快服役,英国海军额外支付了3亿英镑的建造费用。
  同时,英国海军也在考虑是否需要建造第二艘航母。很明显,仅仅依靠一艘航母,英国海军是无法保证在未来的战争中夺取制海权的。特别是在与阿根廷争夺马岛的战争中,因为要顾虑到南美洲其他国家的反应,所以美国不会明目张胆的支持英国,最多像前一次战争那样,为英国提供一些重要情报而已,美国绝不会派兵与英国海军协同作战。因此,真要与阿根廷再为马岛的主权爆发战争的话,英国人还是只能依靠皇家海军。
  按照常规搭载能力计算,“伊丽莎白女王”号只能携带45架作战飞机,这根本就不是阿根廷空军的对手。就算按照战时方式搭载,也就最多携带60架F-35B,而阿根廷空军一口气就购买了300架F-10AⅡ型战斗机。更重要的是,“伊丽莎白女王”号采用的是跃飞甲板,无法携带如同E-2这类的舰载预警机,而美国研制的EV-22型旋转翼预警机恐怕在10年之内都无法研制成功(主要是美国自身没有迫切的需要),而且该项目还面临着预算超支,被迫下马的危险。
  换句话说,英国海军此时的实力是不可能确保在未来战争中获得制空权的。毫无疑问,应该下决心建造第二艘航母,而且最好还是采用弹射起飞方式的常规航母。同时,国际油价居高不下,那么最好还是核动力航母,以降低全寿命使用费。
  英国政府与泰利斯公司签署了一份价值大概250万英镑的合同,要求泰利斯公司在半年之内拿出新航母的设计计划,并且评估建造新航母所需要的设计时间、建造周期、建造费用。结果,泰利斯公司确实拿出了计划来,却是一份英国政府无法承担的计划。
  如果按照英国海军的需要来建造一艘采用核动力,并且有两座弹射器,能够搭载舰载预警机的航母的话,那么这艘航母的排水量也在65000吨左右,最多可以携带50架固定翼飞机,其中包括了4架预警机。最重要的是,这艘航母的设计需要大概一年的时间,建造周期不会低于4年,如果核动力系统的研制受到影响的话,建造周期有可能长达6年。最难以让英国政府承担的还是费用,新航母的设计与建造经费至少需要60亿英镑!
  这还没有计算护航战舰、舰载作战飞机。如果都算上的话,那么英国海军需要投入大概140亿英镑才能够得到第二支航母战斗群。这下,问题出来了,英国政府没有那么多的钱来建造第二支航母战斗群。这时候,英国想到了法国政府曾经提出的联合建造航母的方案,随即就与法国进行了联系。
  新问题也就来了,现在法国也在进行海军改革。按照法国的海军发展计划,未来法国最需要的不是航母,而是两栖攻击舰、大型登陆舰,这样法国海军才能够确保在未来的由海到陆作战中拥有足够的投送能力。而这也是欧洲联合海军发展的主要方向。换句话说,现在轮到法国人对英国提出的联合建造航母的提议不感兴趣了。
  严峻的现实摆在英国政府面前。无奈之下,英国政府硬着头皮启动了建造第二艘航母的计划。为了节约经费,仍然采用了“伊丽莎白女王”的设计,并且命名为“维多利亚女王”号。而节约下来的经费中,英国人拿出了大概5亿英镑,加入到了EV-22旋转翼预警机研制计划中,不过美国人的开价是15亿英镑,而且只保证在10年之内让EV-22研制成功。
  英国政府也许并没有想到战争会很快打响,所以认为10年的研制周期并不算长,而且还与美国人耍起嘴皮,进行讨价还价。最后确定的研制总费用为35亿英镑,英国出10亿英镑,并且拥有EV-22的知识产权与优先采购权。同时,英国政府与泰利斯公司签订的建造合同中,为了节省成本,“维多利亚女王”号的建造周期长达6年,同时采用了更多的民用技术。
  换句话说,当时英国海军根本就不可能在5年之内拥有第二艘航母。英国政府也没有预料到阿根廷会那么快就发动战争。按照英国情报部门的估计,阿根廷从共和国采购的武器装备需要5年的时间才能全部交货,而任何一支军队都需要3到5年的时间来适应新的装备,并且形成战斗力。因此,按照英国人的估计,阿根廷需要至少8年的时间才能够拥有挑战英国,发动战争的实力。
  实际上,英国的情报部门也没有估计错误,只是漏算了一点,那就是没有考虑到了阿根廷会提前开始培养人才,而不是等到装备到位之后再着手培训人员。另外,英国方面更不知道,阿根廷雇佣了一大批共和国的军人为其培训人员。这些都加快了阿根廷的战争准备速度。相反,英国的战争准备速度却在嘴皮的张合之中慢了很多。
  凌天翔也一直在关注着英国那边的举动,虽然当英国政府确定建造第二艘航母之后,很多人都认为英阿之间难免一战,而且都不太看好阿根廷,但是在凌天翔看来,战争的天平正在向阿根廷这边倾斜。
第六十二节
战争理由
  按照黄龙飞的吩咐,凌天翔暂时搁置了军团的其他发展计划,将重点放在了阿根廷。黄龙飞分析,马岛将是一个火药桶,现在阿根廷手里就拿着可以引爆这个火药桶的打火机,不管是共和国,还是黄龙飞这些商人,或者是凌天翔的军团,都在阿根廷身上下了巨额赌注,赌赢了,前景将一片光明,而赌输了的话,结局将极为惨淡。也正是如此,凌天翔才决定在这几年里,重点加强在阿根廷那边的投入。
  建立了特种兵训练营地之后,凌天翔亲自去了阿根廷一趟。当时,连豫泯提交了一份阿根廷军队3年后战斗力的评估报告。这份报告是由国内的几位著名军事与外交学家,结合一些西方评估机构的报告写出来的。另外,连豫泯还准备了另外一份报告,即英国海军在未来5年之内的发展动向,以及其战斗力的变化情况。凌天翔是带着这两份报告去阿根廷的,而他首先见到的就是阿根廷的三军总参谋长。
  与这位阿根廷陆军上将的会谈后,凌天翔的目的只达到了一半,即阿根廷方面表示高度关注他提供的两份报告,却没有立即与凌天翔签署邀请“砺刃”军团入驻阿根廷,也没有立即同意军团在阿根廷开设分支机构,为军团提供营地。
  无奈之下,凌天翔只能让连豫泯在阿根廷这边进行实地考察,先行确定设置营地的地点,并且以正规商业手段在阿根廷注册成立了一家私人防务公司。随即,凌天翔就返回共和国,从情报部门那里拿到了更准确,也是更重要的情报,即英国正在与法国、德国洽谈组建欧洲联合海军。
  对阿根廷来说,这绝对是一份极为重要的情报。当凌天翔带着这份原本应该由情报部门直接转交的情报到达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时候,立即受到了阿根廷军方的热情接待,甚至连阿根廷的情报部门长官也赶来“凑热闹”了。
  实际上,英国选择与法德谈判,就是考虑到在未来可能爆发的马岛战争中,借助法德两国的力量,特别是法国的力量。
  德国在欧洲联合海军的问题上没有太大的发言权。一是德国海军相对弱小,而且没有航母,属于近海防御型海军,最多只能够配合盟国的远洋舰队作战,其独立远洋作战能力相对较弱。相反,法国一直是欧洲数一数二的海上强国,曾经还超过了英国,成为了欧洲最大的海上强国。现在,法国也是除了英国之外,唯一拥有可以搭载常规作战飞机航母的国家。虽然“戴高乐”号的排水量比“伊丽莎白女王”号少了2万多吨,但是却可以搭载至少3架E-2F型预警机,并且可以搭载40多架“阵风”型战斗机,其制海与制空能力甚至比“伊丽莎白女王”号还要强一点。
  英国此时与法国接触,正是在做第二手准备。虽然很多情报都显示,阿根廷海空军在5年之内无法挑战英国皇家海军,但是万事总有意外。另外,就算“维多利亚女王”号顺利完工,也没有办法立即获得EV-22旋转翼预警机,其制海与制空,特别是舰队防空能力大受影响。同时,F-35B本身就不是为舰队防空设计的,在美国海军中,负担舰队防空任务的是F/A-18E型战斗机,而不是F-35B。这种战斗机的主要任务是对地与对海攻击。两艘航母最多也就只能携带120架F-35B,在没有预警机支持的情况下,英国海军仍然没有太大的信心与阿根廷那300架有预警机支持的F-10AⅡ型战斗机抗衡。
  如果算上法国海军的话,那就截然不同了。法国海军使用的“阵风”M是从空军型号直接发展而来的,虽然在加强了机体结构,并且增添了一些必要的设备之后,M型要比空军型重一些,机动能力有所下降,但是“阵风”战斗机在设计的时候就充分的考虑到了制空要求,其空战能力明显要比F-35B强得多,特别是在按照第三批次标准进行改进之后,其空战能力比F-10AⅡ都要好一些。最重要的是,法国海军的航母上有舰载预警机,而这正是英国海军最欠缺的。
  当然,英国的目的是要借助法国海军的力量,而不是真正想要加入欧洲联合舰队。相反,法国想要确定自己在欧洲联合舰队,甚至是欧洲联合部队中的核心地位,就要把英国排除在核心圈之外,但为了加强欧洲军事一体化进程,还得把英国拉回来。归根结底,英国与法国此时的目的是不一样的,因此英国要想借助法国人的帮助,就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对于高傲的“约翰牛”来说,向“高卢公鸡”低头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也就在这一消息公布之后,英国首相就面临着信任危机。二战后,英国就一直坚持亲美路线,同时英国也是美国用来牵制欧洲的重要砝码。英法之间的矛盾一直就很深,要想在一时之间解决问题是不可能的。同样的,要向法国人低头,英国的选民也不会接受,英国的议员更不会接受。
  不管怎么说,这一消息给阿根廷的震撼相当大。阿根廷的扩军目标是要对付英国海军,而不是欧洲海军。如果英法德谈判有了结果,并且组建了联合海军的话,那么法国很有可能在战争中派遣舰队支援英国海军。同样的,欧洲的其他海军强国,比如西班牙、意大利、德国都有可能出动舰队。到时候,阿根廷海军就要面对英法的两艘中型航母,西班牙的一艘小型航母,与意大利的两艘小型航母了。阿根廷军队信心再大,也没有能力战胜英法联合舰队,更不可能战胜欧洲联合舰队。
  新的威胁促使阿根廷方面做出了更为大胆,或者说更为极端的决定,即拿出80亿欧元,采购更多的军火。而这80亿欧元早就在阿根廷的军购预算之中了,当初阿根廷政府准备在5年内拿出160亿欧元,结果因为黄龙飞等商人的大笔投资,使阿根廷只出了80亿欧元,另外80亿欧元还没有用掉呢。
  一年之内,阿根廷就与共和国、俄罗斯分别签署了一份军购协议。其中,花40亿欧元向共和国增购150架F-10AⅡ型战斗机,因为前期已经采购了足够多的弹药,以及所需要的配套设施,所以这次采购战斗机的单价要低得多。另外花20亿欧元向俄罗斯订购了5个营的远程防空导弹,以及5个营的远程岸基反舰导弹。最后20亿则用来向俄罗斯订购了4艘安装有AIP系统的“阿穆尔”级常规潜艇,并且规定这4艘潜艇要在3年之内交付,同时俄罗斯将负责同期为阿根廷培训4艘潜艇的官兵。
  在继续扩大军购的同时,阿根廷政府也与“砺刃”军团签署了秘密协议,准确的说,是两份合同,一份正式合同,一份意向合同。
  正式合同的内容包括阿根廷向军团提供在本国的活动权限,并且向军团出售建立军事基地所需要的土地,提供建立基地所需资金的45%。另外,阿根廷还将与军团进行情报交换,也就是情报共享,为军团提供一切便利。
  意向合同的意义更为重要,即战争爆发后,“砺刃”军团将协助阿根廷军队作战,其中包括参加正规军事行动,执行特别作战任务,为阿根廷军队提供军事指导,以及为阿根廷军队提供协助等等。说白了,就是让“砺刃”军团派兵参战,为此,阿根廷将参照“砺刃”军团当年与伊朗方面签署的合同,在作战期间向军团支付高额的雇佣费,并且向军团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与支持。
  这也正是凌天翔想要拿到的合同。按照他的估计,这场战争会为军团带来数十亿的收入。当然,用凌天翔的话来说,收入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只要在阿根廷站稳了足根,那么军团就获得了南美洲这个广大的市场,加上之前在委内瑞拉打下的基础,军团今后的业务将更为广泛。站在大的角度来看,只要阿根廷打赢了马岛战争,这将对由美国主导的美洲旧秩序构成致命的打击,从而使美国进一步收缩战略空间,为共和国的发展获得更好的机会。到时候,阿根廷倒向共和国,委内瑞拉投入俄罗斯的怀抱,美国连自家的后院都照看不好,还怎么去与其他强国争夺世界霸权呢?
  合同签署之后,凌天翔立即就给连豫泯下达了命令,尽快把选定的营地地皮买下来。当然,阿根廷本来就是个地广人稀的国家,土地并不值钱,偏远地区的土地更不值钱。随后,他就让袁德良带着第一个中队的队员赶了过来。在回到国内之后,凌天翔亲自与之前负责亚西贝岛工程建设的施工单位签署了一笔价值10亿欧元,为期3年的建设合同,要求该公司在阿根廷为军团建立一个新的基地。
  新基地的建设标准要比亚西贝岛上的总部低得多,大部分设施都在地面,地下设施减少了很多,只有弹药库、燃料库、情报中心设置在地下,另外在营地里设置了十多个地下防空掩体。凌天翔心里也有数,只要军团参加了马岛战争,那么他们的基地就难免不会遭到英国人的打击。
  新基地的建设工作还没有开始,凌天翔就开始忙碌另外一件事情,即通过甘宁军那条线,从伊朗采购了好几套防空系统。这些防空系统大部分都是当初俄罗斯卖给伊朗的,而战争结束之后,伊朗也不需要这么多的防空武器了,见到有买家,也乐于出手,换回国家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另外,军团派到伊朗去的那批接受培训的队员也都掌握了防空系统的操作与使用方法。
  买下了6套“道尔”M1与3套S-400型防空系统之后,凌天翔再次返回了阿根廷。在基地的建设方面,凌天翔重点考虑了防空系统的部署问题,并且为此新增了十几个大型地下防空掩体,结果导致施工费用上涨到了12亿欧元。当然,在凌天翔看来,这些钱是绝对应该花的。
  因为有阿根廷政府的默许与暗中支持,凌天翔也准时向施工单位支付了款项,所以施工进度比预料的还要快一些。当然,凌天翔并没有亲自负责基地的施工建设,而是把这一揽子的事情都交给了袁德良去处理,同时让连豫泯负责经费方面的工作。
  可以说,此时不但阿根廷在积极备战,“砺刃”军团也在积极备战。一年之内,军团就已经抽调了500名队员进驻阿根廷。随后,凌天翔对军团的部署情况做了调整。伊朗那边只留下了50人的教官队伍,甘宁军率领一个大队的队员赶往阿根廷,从袁德良手里接过了作战部队的指挥权限。随着伊拉克的局势逐渐稳定,新政府军的组建工作顺利完成,萨拉赫丁在大选中获胜,而共和国的投资也逐步到位,已经不再需要更多的雇佣军在伊拉克了。凌天翔也将顾卫民抽调了出来,只让阿马拉率领一个大队的队员在伊拉克负责共和国籍人员的安全保卫工作。
  也就是说,凌天翔几乎将军团80%的兵力都陆续派往了阿根廷。同时,军团又陆续招募了近1500名新兵,这些新兵在完成了一年的培训之后,也被陆续派往阿根廷。凌天翔还组建了两支大队。这样一来,在战争爆发前,凌天翔已经在阿根廷投入了4个大队的正规作战力量,并且留下了1个大队的兵力,由袁德良直接指挥。军团部署在阿根廷的总兵力已经超过了2500人,超过了一个满编团级部队。
  除了军事准备之外,凌天翔还得关注另外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相对而言,这件事情才是真正的重点。
第六十三节
金钱炸弹
  三年半的时间,对任何人来说都不算短暂。当凌天翔再次回到伦敦,发现这座城市实际上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也许几十年,几百年来,伦敦都没有太大的变化。而唯一与上次来的时候不一样的,是那些骄傲的英国人脸上不再有兴奋的神色,而且大部分人所关注的并不是经济,而是发生在南太平洋上的那些事情。
  在等待的时候,凌天翔让连豫泯去街上的报刊亭买了两份报纸回来。不管是《泰晤士报》还是《太阳报》,都有一半以上的篇幅在介绍前几天发生在南太平洋上的那起事件。当时,英国海军派遣到马岛的巡逻舰拦截了一艘靠近马岛的阿根廷渔船,并且逮捕了船上的7名水手。随即,英国方面就宣布这7人是阿根廷的情报人员,是驾驶着渔船来对马岛进行海文测量的。按照英国的法律,这7人都将受到审判。结果,阿根廷方面立即发出了极为强烈的外交抗议,声称英国海军的巡逻舰是在12海里领海范围之外拦截阿根廷渔船的,并且要求英国立即释放7名阿根廷渔民。
  现在,这7人已经被送回了英国本土,并且被关押在了伦敦的某个地方,正在等待英国法庭的审判。昨日,阿根廷在抗议无果之后,已经愤然撤回了驻英大使,并且驱逐了在阿根廷的英国外交人员,向所有在阿英国人发出了驱逐令,要求他们在一周之内离开阿根廷。同时,阿根廷政府发出了最强大的威胁,即英国政府如果不在24小时之内让阿根廷政府委托的律师与那7名渔民见面,并且在一周之内释放他们的话,阿根廷将彻底断绝与英国的外交关系,并且考虑用其他手段解决问题。
  “战争威胁。”连豫泯笑着摇了摇头,“不折不扣的战争威胁。昨天,英国首相已经下达了动员令,要求英国军队在24小时之内全部做好战争准备,并且取消了一切人员的休假安排。另外,英国女王还准备在今天抱病去视察朴次茅斯港,看望皇家海军的官兵。”
  “多半打不起来。”凌天翔也笑着摇了摇头,“现在双方都在叫劲,同时双方又都没有做好战争准备。”
  “不过,也不远了。”连豫泯拿出了香烟,“英国外交大臣已经去了法国,如果英国真的决心要打的话,就一定会争取法国的支持,甚至有可能按照法国提出的条件,加入欧洲联合舰队,到时候,法国就有理由派遣舰队去南大西洋了。”
  “你觉得,英国人会让步吗?”凌天翔也有自己的观点,“再说了,打与不打,不是由英国人决定的,而是由阿根廷决定的,只要阿根廷不采取军事行动,英国就没有任何理由主动挑起战争。”
  连豫泯耸了下肩膀,他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本来现在英国就占领着阿根廷的岛屿,如果再主动挑起战争的话,那么英国就将在外交与政治上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
  “看来,你们俩聊得还挺起劲的。”
  凌天翔与连豫泯立即转过了头来,赵哲俊与罗贵勇快步走了过来。两人立即向里面挪了下,给新到的两个人让出了位置。
  “这段时间,英国人讨论得最多的就是战争了。”罗贵勇将手里拿着的报纸丢在了桌子上,“你们才来英国还不知道,前几天,英国的一家权威机构做了电话调查,至少有7成的英国人支持政府在必要的时候使用武力手段捍卫大不列颠王国的主权与领土,只有不到2成人反对使用武力,而另外的1成多英国人甚至支持首先采取军事行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2/38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