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校对)第1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6/1021

  “这样的话,恐怕只能买到二手货。”文廷贵翻开了面前的文件。
  装备需求由黄峙博决定,主要是空军与海军装备。空军方面,最重要的就是Mig-31战斗机与J-11与J-10系列使用的AL-31F发动机。海军方面,主要是俄制远程岸舰导弹,以及“拉达”级常规潜艇。
  潜艇肯定别想了,等到建造出来,恐怕战争已经结束了。
  文件中着重说明了Mig-31的重要性。
  志愿军要这种战斗机干嘛?
  文廷贵不是军人,不大清楚Mig-31的作战价值,也没有必要搞清楚。
  “老文,底线你自己把握,关键是把志愿军急需的装备搞到手,即便是二手货,只要状态不是太糟糕,都拿回来。”
  “行,我会酌情考虑。”
  “到了莫斯科,大使馆的武官会提供更加详细的资料。跟俄罗斯总统谈好后,具体谈判可以交给外交人员。你尽快赶回来,国内还有很多事情需要你来处理。会晤后,记得给我电话。”
  文廷贵答应了下来,有些话得由傅秀波跟俄罗斯总统说。
  通话结束后,傅秀波让秘书把等在外面的陆风烈请了进来。
  “总理正在飞往莫斯科,大概十个小时后与俄罗斯总统会晤。”傅秀波揉了揉额头,说道,“我们会在外交上做出最大限度的努力,虽然不能指望俄罗斯出兵,但是采购武器装备应该不难。”
  “这样最好。”
  “装备买到了,能发挥多大作用,就得看你们的了。”
  陆风烈笑了笑,说道:“老傅,你几天没合眼了?”
  傅秀波愣了一下,笑着说道:“你不说,我还真想不起来了,大概有三天了吧。”
  “你这身子,扛得住?”
  “扛不住,也得扛。”
  “得了,你可不是军人。”陆风烈站了起来,说道,“早点休息,我明天再来找你。”
  “有什么事吗?”傅秀波看了眼陆风烈手上的文件夹。
  “没什么,屁大点事,用不着麻烦你。”
  傅秀波笑了笑,说道:“三天都熬过来了,也不急在这一时。趁我还有点精力,有事就说吧。”
  陆风烈迟疑了一下,坐下后把文件夹交给傅秀波。“这是黄峙博送来的,希望增强海军投入。”
  “还要增强?”
  “釜山海峡伏击战后,只有一艘潜艇进入日本海,而且在作战中受损,大概一个月后才能修复。黄峙博准备在日本海大干一场,杀杀联军的威风,所以想多派几艘潜艇过去,加强伏击力量。”
  “伏击美军航母战斗群?”
  “以我军常规潜艇的性能,除非运气好到家,不然动不了美军航母战斗群。”
  “难道他想动用核潜艇!?”傅秀波一下瞪大了眼睛。
  让常规潜艇参战,可以打人民军的旗号,让核潜艇参战,就没有理由说成是人民军的行为了。
  陆风烈笑了笑,说道:“当然不是,黄峙博大概想封锁联军的海上运输线。”
  “需要多少潜艇?”
  “越多越好,至少得增派四艘,组成一支潜艇分队。”
  “我们有这么多潜艇吗?”
  “潜艇不是问题,南海舰队有两艘041,东海舰队有两艘039,有必要的话,还能从北海舰队抽调两到四艘039与636。”
  “那问题是什么?”傅秀波很熟悉陆风烈的说话风格,总是把好的说在前面。
  “保障设施。”
  “什么意思?”
  “联军在元山登陆后,朝鲜在日本海方向上,只有清津与金策两底可以部署潜艇,但是都没有配套的基础设施与保障设备。金策离战线太近,在志愿军空军的掩护范围之外,清津又过于醒目。”
  “黄峙博提出要求,不会没有具体的想法吧?”
  “制订计划的是徐褶涛。”
  傅秀波笑了笑,让陆风烈说下去。在他看来,黄峙博是总司令,徐褶涛是志愿军海军司令,由谁制订计划都一样。
  “按照徐褶涛的想法,最好选择靠近我国的港口。”
  “比如……”
  “清津北面的罗先,离图们江江口不到三十公里,离国境线不到四十公里,在志愿军空军以及我军远程防空系统的掩护范围之内。这里有直通我国的铁路与公路,非常便于运送支持潜艇作战的保障设备与弹药物资。”
  “工程量有多大?”
  “一个工程团,大概一个月就能完成。”
  傅秀波点了点头,说道:“没问题,让黄峙博自己安排,其他的事由你处理。只是志愿军地面部队还没入朝,暂时打人民军旗号。”
  “或者编入军事顾问团。”
  “有这个必要?”
  “必须让官兵知道,他们以中国军人的身份作战,才能让他们放下思想包袱。”陆风烈稍微停顿了一下,又说道,“这么做,还关系到官兵的福利待遇。工程建设很有可能遭到联军轰炸,也就有可能出现伤亡。”
  “那就编入军事顾问团,给予最高级别的福利待遇。”
  “行,我去安排。”
  “还有事吗?”
  “暂时没有了。”陆风烈笑了笑,起身说道,“我就不打扰了,你早点休息,别把自己累垮了。”
  傅秀波确实需要休息,他已经快四天四夜没有合过眼了。
  陆风烈的情况差不多,只是他是军人,身子骨本来就比傅秀波硬朗。
  回总参谋部途中,陆风烈给黄峙博打了电话,让他按照计划派工程兵前往罗先,增派的潜艇将及时出港,赶赴日本海。
  此时,牧浩洋等人已经到达丹东。
  鸭绿江大桥上,全是运送物资的车辆。因为志愿军地面部队还没入朝,所以运往朝鲜的物资以粮食、被服为主,主要提供给从南面逃过来的平民百姓。只是这些物资中,肯定有很大一部分是为志愿军准备的。
第七十章
外交战场
  文廷贵飞赴莫斯科,向俄罗斯总统提出军备采购意向,绝对是重大新闻。
  战争爆发后,俄罗斯的态度一直含糊不清,既谴责美国悍然入侵朝鲜,又在极力撮合双方以谈判解决矛盾。
  相对而言,俄罗斯的民间舆论更加倾向于中国与朝鲜。
  只是,俄罗斯官方仍然非常保守。
  在克里姆林宫,文廷贵受到了超规格待遇,俄罗斯总统不但陪同他检阅了仪仗队,还为他举办了晚宴。
  谈到正事的时候,俄罗斯总统的态度就很淡漠了。
  第一次会晤,俄罗斯总统不但没有答应文廷贵提出的采购方式,即以朝鲜的名义、由中国金融企业提供的战争融资采购武器装备,还明确提出,俄罗斯严守中立,不会向战争双方出售作战物资。
  文廷贵没有放弃,当即提出,中国可以为俄罗斯提供贸易补偿。
  这个提议,为第二次会晤打下基础,贸易补偿额度成为第二次会晤的主要话题。
  双方都很清楚,俄罗斯不是不想卖武器,而是想趁火打劫,利用中国的急迫需要在军火贸易中获得更多好处。
  到底能谈成什么样,还得看双方做出的让步。
  关注文廷贵莫斯科之行的,不仅仅是新闻媒体,还有美国的情报机构与外交部门。
  文廷贵到达莫斯科当天,美国驻俄罗斯大使向俄罗斯总理提交了外交照会。文廷贵与俄罗斯总统会晤时,林德伯格在白宫举行了特别会议。
  “俄罗斯当局已经给出答复,在双方没有宣战的情况下,只能称之为冲突,不能定性为战争。”斯特劳斯叹了口气,说道,“虽然俄罗斯总统暂时没有答应出售武器装备,但是在文廷贵离开莫斯科之前,双方肯定会签署一笔巨额军火贸易合同。俄罗斯想要的,只是更多的贸易补偿。”
  “难道不能阻止俄罗斯出售军火吗?”
  “那得看我们拿得出什么。”
  林德伯格锁紧眉头,让斯特劳斯把话说明白点。
  “俄罗斯总理已经做出暗示,我们给出的贸易补偿肯定比不上中国,所以我们只能在关键技术上做文章。”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6/10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