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校对)第14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5/1021

  皮特还是有点迟疑,毕竟这个诱饵太有价值了。
  “上校,你觉得以现在的进度,能在志愿军地面部队入朝前攻占新义州与江界吗?”
  “这……”
  “很显然,志愿军的指挥机构已经取代人民军,不然联军早攻入平壤了。”阿伦拍了拍皮特的肩膀,“虽然我们调整了战术,确定以攻打顺川为主,暂时放弃平壤,但是到新义州与江界还有很长一段路,谁也不能保证接下来的地面进攻会一帆风顺。如果不能避免与志愿军决战,我们就得有所准备。”
  “可是……”
  “物资上的准备已经足够充足,我们缺少的是精神上的准备。六十多年前,我们在这里尝到了失败的滋味。现在,我们得在这里站起来,用行动证明中国军人并非不可战胜,胜利属于强者。”
  皮特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似乎明白了阿伦的意思。
  “明白了?”
  “要想击败志愿军,首先得挫败志愿军的锐气。”
  “没错,用一次无可争议的胜利证明我们能够战胜志愿军。”阿伦笑了笑,说道,“尽快安排下去,敌人选择元山,我们就在这里击败他们。”
  “两天时间,足够了。”
  “没有两天,只有一天。”
  皮特点了点头,没再多说什么。
  等作战参谋出去,阿伦长出口气,沉思一阵才给钱德勒打了电话。
  能取得多大的胜利,情报至关重要。
第七十八章
船队的丧钟
  吉林,白山市某空军基地。
  在拖车牵引下,一架J-8C战斗机缓缓离开机库。座舱内,扈学博上尉有条不紊的进行起飞前的准备工作,逐一检查仪器仪表。
  各系统正常,扈学博长出口气,朝左侧的地勤班长竖起了大拇指。
  这架战斗机已有二十三年机龄,只比扈学博小八岁。
  七年前,战机进行了第二次现代化改进:用WP-13M发动机取代WP-13AⅡ,推力提高百分之二十,油耗降低百分之八;采用JL-10火控雷达、头盔瞄准具、由613所研制的主动干扰机等新型电子设备。
  虽然改进比较彻底,延长了战斗机的使用寿命,但是在J-10大规模投产、J-11产能得到提升、J-20原形机首飞的大背景下,J-8C的在中国空军的服役生涯即将结束。预计半年之后,所有J-8都将被J-10与J-11取代。
  半个月前,扈学博还在为今后发愁。
  留下来改飞J-10或者J-11,还是回军区司令部坐办公室?
  战机即将升空,扈学博没有心思考虑未来,首先得让战机飞起来,其次得考虑完成作战任务,还得活着回来。
  是否留在一线部队,那是非常长远的事。
  滑行到起飞待命区,地勤人员把电瓶车开过来,开始为发动机试车。
  看着仪表盘,扈学博觉得有点陌生。换装在即,他们花了很多精力在飞行模拟器上熟悉J-10与J-11,在J-8C上的飞行时间大幅度缩水。上个月,扈学博只飞了两次,飞行时间仅有两小时,不到以往的十分之一。
  战机的状况也不大理想。
  不是地勤人员没做好,而是沈飞关闭了J-8的生产线,只能拆掉退役战机,获取维护所需的零备件。
  扈学博知道,这场战争改变了一切。
  在大批J-10与J-11分配给志愿军后,换装工作肯定无法按计划进行,J-8C还得飞行好几年。
  这也不是坏事,再过两年,扈学博能以少校身份回到军区司令部。
  虽然少校只比上尉高了一级,但是在军区司令部,两者有天壤之别。即便有关系,上尉也是低级参谋。和平时期,在后方获得晋升的难度是一线部队的两倍以上。扈学博不想三十五岁的时候还是一名上尉。
  对职业军人来说,如果三十五岁还没成为少校,这辈子就没什么奔头了。
  发动机的轰鸣声,让扈学博回到现实中来。
  两台发动机均已正常启动,看到地勤人员的手势,扈学博把油门杆推到底,点燃了发动机的加力燃烧室。
  动力非常澎湃,最大推力达到八十三千牛的WP-13M确实非常强劲。
  二十秒后,扈学博关闭了发动机。
  地勤人员开始进行最后一轮检查,加油车开了过来,为扈学博的战机补充燃油。
  在发动机试车后加油,违反了地勤操作守则。只有在特别情况下,比如得尽量延长战斗机的航程时,才会这么做。
  趁此机会,扈学博闭上眼睛,把作战任务回想了一遍。
  他的任务不是与美韩联军争夺制空权,在J-10与J-11拼光之前,轮不到J-8C去对付美军的F-22A与F-15C。
  作为高空高速截击机,J-8C是较为理想的战术侦察机。
  即便携带两枚格斗导弹,J-8C也能在两万米高空飞到二点三五马赫,在第二次改进后的测试中,甚至飞出了二点五马赫的极限速度。理论上,J-8C能在二万二千五百米的高度上飞到二点六五马赫。
  这个速度,超过了J-10与J-11,也超过了美军的F-22A与F-15C。
  此时,扈学博的座机只挂了三具副油箱,机首雷达整流罩内安装的不是火控雷达,而是红外/光学长焦距侦察照相机。
  为了减轻重量,战机不但没有携带对空导弹,连机炮都拆掉了。
  如果遇到敌机,扈学博的唯一武器就是速度。
  扈学博不清楚上面为什么要安排此次侦察任务,只知道此次任务非常危险。团长在部署任务的时候明确提到,如果被击落,得想办法与正在敌后活动的特种部队取得联系,或者找地方藏起来、等待救援部队。
  右侧,另外一架J-8C发出了轰鸣声。
  那是扈学博的僚机,飞行员是祝芝龙上尉。
  大概与姓氏有关,两人在空11师非常出名,合作时间长达八年。
  虽然祝芝龙去年才晋升为上尉,但是先扈学博一步,已经提交了去军区司令部任职的申请书。战争爆发前,他一直在给扈学博做思想工作,希望扈学博跟他一起去司令部,还答应替扈学博跑关系。
  去不去司令部,扈学博还没想好,只是这次两人得一同出动。
  安排两架战斗机,表明侦察任务至关重要。
  两架战机补充燃油后,一前一后的滑行到跑道尽头。
  为了节省燃油,扈学博没有启动加力燃烧室。松开刹车后,战机在跑道上滑行了将近八百米,才脱离地面。
  爬升速度并不快,三分钟后到达一万二千米的巡航飞行高度。
  确定仪表读数正常后,扈学博接通了电台。
  “老鹰呼叫鹰巢。”
  “鹰巢收到,航向一七五,高度一万二,速度九百八。”
  “明白!”
  通信简洁明了,与任务指令没有出入。
  此时,新义州。
  半个小时前,通过北斗导航卫星系统,牧浩洋给正在敌后活动的庞跃龙发了一条非常简短的信息。
  为了确保侦察部队的隐蔽性,庞跃龙没有回信。
  只有出现意外,庞跃龙才会回信。
  “上校,侦察机已经升空,预计十分钟后进入朝鲜领空,二十五分钟后进入联军优势空域。”
  杨禹方对通信参谋点了点头,把目光转向了牧浩洋。
  牧浩洋没有开口,他已经汇报了特种部队的情况。
  八个小时前,一支人民军的敌后游击队发来消息,庞跃龙的侦察部队已经到达永兴湾附近,正设法渗透联军防线。
  按照计划,侦察部队将进入永兴湾,登上某座无人看守的荒岛。
  因为联军运输船队没在昨晚进入永兴湾,所以杨禹方断定,船队就在永兴湾外面,将在清晨六点左右进港。
  现在离清晨还有不到四十五分钟。
  大气层外,一颗安装了合成孔径成相雷达的侦察卫星已经到达永兴湾上方。如果船队提前入港,即便侦察兵没有渗透联军防线、没有出动侦察机,也能获得发起突击所必须的战术情报。
  再过十五分钟,侦察卫星就将飞离元山。
  受大气层顶部的电离层干扰,在角度太大的时候,合成孔径成相雷达将无法拍摄到地面景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5/10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