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校对)第18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4/1021

  “如果要打击运输船队,空军还有轰炸机,可以在联军的空优区域之外发起攻击,没有必要让潜艇冒险。”
  “轰炸机能在数百公里外发射巡航导弹,联军的防空战斗机也能拦截巡航导弹。”
  “两位,你们觉得争来争去有意义吗?”黄峙博终于看不下去了,出面制止了两位副司令的无谓争吵。“到这个时候,难道你们还不明白,空军与海军都不能独立作战,只有联合行动才能取得胜利。在此次反击行动中,海军的潜艇部队确实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没有空中力量的掩护与支持,潜艇能够取胜吗?同样的道理,如果没有潜艇,空军做出的牺牲有意义吗?你们两个也老大不小了,还在为这些鸡毛蒜皮的事争吵。向下面的参谋学习吧,只有齐心协力,才有希望战胜比我们强大的敌人。”
  徐褶涛与廖文纲相互瞪了一下,都老实了下来。
  只是,黄峙博这番话,把杨禹方与周渝生给将住了。虽然杨禹方也是海军参谋,但是在更多的时候履行了空军参谋的职责。黄峙博拿他们两个说事,去教训他们的顶头上司,让他们怎么相处?
  显然,在志愿军司令部,黄峙博最没军兵种成见。
  “好了,话归原题。”黄峙博敲了敲桌子,说道,“老徐说得没错,在战局明朗之前很有必要暂缓地面部队入朝。为了遏制联军的进攻势头,当务之急是恢复空中力量,获得与联军争夺制空权的能力。我马上回京,找陆总商量此事,希望能够从其他部队抽调兵力,增强志愿军空军。除此之外,还要在其他方面下手。跟联军拼消耗,就算能取胜,也没有意义。我们必须找到一种切实可行,而且不会造成重大损失的办法瓦解联军的空中优势,为夺取最后的胜利打下基础。”
  听到这话,杨禹方与周渝生来了精神。
  虽然黄峙博没有明说,但是两人都听了出来。志愿军总司令这番话的意思是:装备很重要,可是使用装备的人更加重要。
  怎么利用好现有的装备击败敌人,才是志愿军夺取胜利的正确方式。
  “其他的,我不想多说。”黄峙博又敲了敲桌子,看了眼徐褶涛与廖文纲,说道,“我不在的时候,由老徐负责志愿军司令部的日常工作,廖将军负责安排到达的参谋人员。虽然我们是司令官,但是跟了解战争的不是我们,而是参谋。我们要做的,只是把握好方向,其他的事情放手让参谋去做。跟我在这里的时候一样,司令部各个参谋机构每天都要提交工作报告。有什么问题,可以找两位副司令,也可以直接找我。”
  徐褶涛与廖文纲点头答应了下来,没跟黄峙博比威望。
  参谋都知道,黄峙博是非常强势的司令官,在他手下,根本没有“副司令”,所有人都得为他服务。
  这种专断的出事方式,往往让徐褶涛与廖文纲很没面子。
  只是必须承认,黄峙博有直接指挥志愿军司令部的能力,而且由他单独决策,能够减少很多麻烦,让所有参谋围绕在他周围,朝着同一个目标前进,从而避免了令从多处所产生的混乱。
  会议结束后,黄峙博就返回丹东,乘专机飞回北京。
  此时,离联军发动进攻仅有半个小时。
第一百一十六章
败不馁
  收到第72特混舰队遭到重创,“华盛顿”号被五条鱼雷击中,数艘护航战舰战沉的消息时,完全无法用“震惊”来形容钱德勒的感受。他的第一反应是,是不是通信出了问题,发回的信息不够准确。
  理智告诉他,肯定不是通信出了问题。
  启动CIA的特别情况应对预案后,钱德勒回到办公室,用保密线路联系了阿伦上将。
  情况确凿无疑,“华盛顿”号遭到重创,随后赶到的第71特混舰队的战舰正在努力营救航母上的官兵,关闭核反应堆,取走燃料棒。根据现场评估,“华盛顿”号没有抢救价值,即便把没有沉没的后部舰体拖回去,也要花上好几年才能修复,而且维修费用不会比建造一艘新航母便宜多少。
  阿伦正准备向白宫提交报告,请求击沉“华盛顿”号。
  灾难已经发生,谁也无法挽回遭受的损失。
  作为军人,钱德勒首先想到的也不是挽回损失,而是弥补损失,让美军遭受的惨重打击变得有意义。
  挂电话前,钱德勒向阿伦强调了一点:确保第一陆战师按时发动进攻。
  随后,钱德勒就离开兰利,赶往白宫。
  等他到达的时候,林德伯格已经收到了由五角大楼提交的战斗报告,知道美军遭受了开战之后最惨痛的打击。
  对林德伯格来说,这绝对不是什么好消息。
  收到战报后,他立即联系了正在联合国总部与中国副总理黎平寇周旋的斯特劳斯,暂停与中国的停火谈判。
  美军打了败仗,就算能达成停火协议,也是对美国极为不利的协议。
  让林德伯格怎么也无法理解的是,美军为何会遭受如此惨重的打击。
  钱德勒到来后,他把这些疑问,以及由此产生的愤怒情绪全都发泄了出来。似乎在总统眼里,钱德勒不是CIA局长,而是参联会主席。
  “志愿军的反击来得太突然,而且联军司令部的判断出了问题。”
  “仅仅是判断问题吗?”
  钱德勒知道总统正在火头上,所以措词尽量委婉。“严格说来,谁也无法避免出现这样的问题。几天前,志愿军袭击了前往元山的运输船队,迫使我们不得不把第一陆战师从前线撤下来。随着地面部队入朝在即,志愿军的反击行动全部针对我们的地面进攻,以遏制联军向北推进为主要目的。受此影响,联军司令部一直认为,志愿军会集中力量封锁从釜山到元山的海上航线,再次袭击我们的运输船队。战斗中,志愿军确实这么做了,动用数十架轰炸机向进入永兴湾的船队发射了数百枚远程反舰导弹,对我们的作战判断产生了巨大影响,使得联军司令部没有察觉到针对航母战斗群的威胁。”
  “将军,现在说这些还有什么用?”
  “这……”
  “你也知道,中国已经在外交场上迈出了第一步,派常务副总理到联合国,与我们商讨停火谈判。”林德伯格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我给斯特劳斯打了电话,让他暂停与中国接触。只是你得知道,中国高调表态后,如果我们不回应,只会被国际社会认为是我们不愿意进行停火谈判。你知道这会有多么严重的后果吗?”
  钱德勒点了点头,表示明白林德伯格的意思。
  在得知志愿军进行大规模反击的消息后,钱德勒立即想到,此次反击的主要目的不是取得多大的军事胜利,而是在为外交场上的战斗提供有利条件,帮助中国树立一个热爱和平的良好形象。
  事实证明,他的判断没有错。
  如果美国单方面终止进行停火谈判的外交接触,国际社会只会认为,是美国没有诚意结束战争,而不是中国。
  第二次朝鲜战争只是一场局部战争,因此战场上的胜利只是一部分。
  为了达到发动这场战争的根本目的,美国还必须在铁火战场之外的地方取胜,打击中国的国际威望。
  “好吧,既然你明白,现在你告诉我,我们应该怎么办?”
  “全世界的眼睛都盯着联合国,都希望停火谈判能够结出硕果,我们不能站到世界的对立面上,因此必须与中国进行谈判,只是不是现在。”
  林德伯格没有吭声,让钱德勒说下去。
  “我们遭受了损失,也许在舆论宣传上,我们是这场战役的失败者,可我们不是这场战争的失败者。”
  “将军,你也太自信了。”
  “到目前为止,主动权仍然在我们手上。”钱德勒笑了笑,说道,“一场战役不足以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败,只要我们仍然掌握着主动权,仍然控制着战争的发展方向,就有希望取得最后的胜利。”
  “如果没有每一场战役的积累,我们凭什么取胜?”
  “总统,你了解东方的历史吗?”
  林德伯格愣了一下,似乎没有明白钱德勒的意思。
  “在中国古代,大概两千多年前,有一个叫韩信的将军跟当时最强大的楚霸王交战,连战连败,没有打过一场胜仗,最后在垓下一战中击败楚霸王。”
  “现在的问题是,志愿军不是连战连败。”
  钱德勒叹了口气,说道:“从历史中,我们要学习的不是如何打胜仗,而是如何从失败中吸取教训。”
  “好吧,你吸取了什么教训?”
  “在此之前,我们太低估中国的战争决心,以及中国这些年来军事建设取得的成就,从而低估了志愿军的战斗力。”
  林德伯格摇了摇头,对钱德勒的回答很不满意。
  “我们已经吸取了教训,因此有理由相信,在接下来的战斗中,会取得胜利,而且是决定性的胜利。”
  “将军,说得再多也不能解决问题。”
  “所以我们得采取行动。”
  “什么行动?”
  “根据获得的情报,击沉‘华盛顿’号的很有可能是中国海军的攻击核潜艇。”
  林德伯格一愣,随即瞪大眼睛,说道:“不可能,如果中国直接参战,即便不向我们宣战,也会使战争规模扩大。如果中国以出售的方式把核潜艇编入人民军,等于撕毁了‘核不扩散条约’。中国领导人再笨,也不会在这个问题上犯糊涂。”
  “问题是,我们没有证据。”
  “你是说……”
  “几个小时后,志愿军就会宣布战果,肯定会宣称是常规潜艇击沉了航母,不会承认派遣核潜艇参战。”
  林德伯格长出口气,似乎放下了悬着的石头。
  “也许,我们无法拿此说事,毕竟得有证据,才能摆到台面上,但是我们能够利用这个机会。”
  “什么机会?”
  “中国派遣核潜艇参战,肯定会做贼心虚,我们可以在谈判中暗示对方,然后以此为名要求暂缓停火谈判。”
  “可是最终我们仍然得回到谈判桌上。”
  “确实得回去,可是什么时候回去,将有天壤之别。”
  “你的意思是……”
  “利用这个机会,我们将发动新一轮大规模进攻。如果能在重启谈判前,占领朝鲜东北部地区,堵住志愿军的入朝通道,在相对有利的情况下打一场地面会战,我们就能迫使中国降低谈判要求。”
  “立即发动进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4/10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