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校对)第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1021

  牧浩洋有点搞不懂,开始还是五分十五秒,一下就变成了四分二十秒。只是杨远帆去了反应堆舱,其他人都很忙碌,没人可以解释他的疑问。
  鱼雷撞击时间突然缩短,原因并不复杂。
  “北卡罗来纳”号发射鱼雷的时候,距离实在太近,选择了自导攻击模式。因为鱼雷没有敌我分辨能力,会对附近的目标进行无差别攻击,所以鱼雷在离开潜艇一段距离后,才会打开最后一道保险,启动主动导引头。
  进入自导攻击阶段后,鱼雷将首先搜索前方海域。
  因为潜艇的速度本来就不快,又隔得非常近,所以鱼雷很快就发现了“鲨鱼”号,并且锁定了“鲨鱼”号。
  如果是一枚比较老实的鱼雷,将沿着“鲨鱼”号的航线追击。
  MK48-7型鱼雷并不老旧,甚至算得上是世界上最先进的重型鱼雷。发现目标后,除了进行尾追攻击之外,还能根据情况选择其他效率更高的攻击方式。比如当鱼雷与潜艇的航线夹角比较大的时候,鱼雷将从潜艇航线的内侧切入,缩短攻击距离,同时通过偏转整流罩内的主动导引头,继续锁定潜艇,根据潜艇的航线变化情况,随时调整航向、航速,确保用最快的速度击沉潜艇。
  此时,“鲨鱼”号遇到的就是这种情况。
  两条MK48-7型鱼雷没有从后方追上来,而是从“鲨鱼”号的左侧袭来,所以撞击时间缩短了将近一分钟。
  大概觉得这很有可能是活着的最后几分钟了,指挥舱内的官兵反而轻松了下来。
  “如果我们死在这里,你会怪我吗?”周渝生突然问了一句。
  李小明愣了一下,发现周渝生在问他,笑了笑,说道:“没什么好怪的,你能带着我们走到现在,已经很了不起了。”
  “可惜的是,我们没能拉几个垫背的。”
  “地府里没有美国佬,反而清静一些。我可不想到了阎王爷那里,还得跟美国佬明争暗斗。”
  “阎王府不收美国人。”
  说完,周渝生笑了起来,李小明也大声笑了起来。
  这时,艇内通话器的喇叭里传来了杨远帆的声音。“艇长……老周……”
  “说!”周渝生摁下了免提开关,回答得简洁明了。
  “反应堆已经达到百分之一百一十五的最大输出功率,需要立即启动吗?”
  周渝生的眉头跳了几下,朝卢承丰看了过去。
  “两分四十五秒。”
  周渝生长出口气,对着麦克风说道:“立即启动。达到最大航速,需要多久?”
  “一分半,也许一分四十五秒。”
  “行,弄好后就过来。”关掉通话器,周渝生又朝卢承丰看了过去。
  “正在重新计算撞击时间。”
  周渝生点了点头,没再多说什么。
第二十二章
还以颜色
  与“北卡罗来纳”号相比,“鲨鱼”号的加速性能并不突出。
  杨远帆发来消息的时候,“鲨鱼”号的速度已经达到二十七节,加速到三十五节,竟然需要一分三十秒。
  加速性能不尽如人意,主要就在“鲨鱼”号的动力系统上。
  虽然与“北卡罗来纳”号一样,“鲨鱼”号使用的也是自然循环压水反应堆,即一回路自然循环,不需要使用水泵,二回路里的冷却水才用水泵驱动,但是“鲨鱼”号的反应堆在自然循环工作状态下,输出功率仅为最大输出功率的百分之二十,使其最大安静航速仅为十六节。
  由此产生了另外一个问题:二回路开始工作之后,需要足够长的预热时间,才能达到最大输出功率。
  对潜艇来说,加速能力比最大速度更加重要。
  因为潜艇具有很强的隐蔽性,潜艇之间的战斗往往是遭遇战,所以接敌之前,潜艇得把隐秘活动放在首位。对核潜艇来说,降低自身噪声是保证隐秘活动的首要因素,而航行速度越慢,潜艇的自噪声就越低。接敌之后,潜艇必须竭力抢占有利攻击阵位,也就得尽快提高速度。
  在潜艇的战术性能中,加速能力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指标。
  出于保密考虑,没有国家会公布潜艇的加速性能,公开的往往是最大速度、最大安全潜深等没有多少实际意义的数据。
  只是在面对鱼雷的时候,潜艇的加速能力就不值一提了。
  不管潜艇有多先进,受排水量、外形结构、功重比等因素限制,加速能力都远远比不上同时代的反潜鱼雷。比如MK48-7型鱼雷,能在二十五秒之内从静止加速到五十五节,而美军机动能力最突出的“海狼”级攻击核潜艇,至少需要四分三十秒,才能把从静止加速到三十五节。
  潜艇与反潜鱼雷的关系,就像战斗机与对空导弹的关系。
  只有在距离足够远的情况下,潜艇才能通过加速航行的方式避开鱼雷,准确的说是在被鱼雷击中之前,离开鱼雷的攻击区域。
  在距离不够远的时候,潜艇的加速能力再突出,也跑不过鱼雷。
  遭到两条MK48-7攻击,“鲨鱼”号的逃逸举动显得软弱无力。周渝生也没打算逃出鱼雷的攻击范围,他把希望寄托在了鱼雷干扰弹身上。
  施放鱼雷干扰弹,绝对不是越早越好。
  鱼雷干扰弹分为两钟,一种是无源式,一种是有源式。两者最大的区别就是是否通过制造一个与本艇相似的声学假目标欺骗鱼雷。
  按照施放方式,鱼雷干扰弹又分为投掷式与拖拽式。前者由潜艇投放出去,通过制造大量气泡干扰鱼雷;一些较为先进的干扰弹还能制造出与本艇相似的气泡幕墙,让鱼雷放弃本艇,攻击气泡幕墙。后者由潜艇拖拽,通过发出与本艇相似的噪声、或者是制造气泡幕墙来欺骗鱼雷。
  虽然拖拽式鱼雷干扰弹更加先进,欺骗性也更强,但是与潜艇上的拖拽声纳有冲突,对潜艇与施放条件也有较高要求。
  实战中,只要潜艇在做剧烈机动,比如高速航行、急转弯、急下潜等等,就不能使用拖拽式鱼雷干扰弹,不然拖拽绳很有可能缠住螺旋桨、或者卷入喷射推进器。因为潜艇受到攻击之后,往往会进行剧烈机动,设法规避鱼雷,所以靠得上的,还是不那么可靠的投掷式鱼雷干扰弹。
  周渝生没有选择上的难题,因为“鲨鱼”号上只有投掷式鱼雷干扰弹。
  按计划,“鲨鱼”号将在完成此次任务,艇员进行整休的时候返回大连造船厂,安装包括拖拽式自卫干扰系统在内的部分战术增强装备。等到中期大修,再把螺旋桨换成泵喷射推进器。到那个时候,“鲨鱼”号完全达到设计指标。
  使用投掷式鱼雷干扰弹,必须把握好投放时机。
  太早了不行,太晚了也不行。
  太早了,干扰弹形成的气泡幕墙不够大,无法完全遮挡住潜艇,鱼雷仍然能够捕捉到潜艇。因为鱼雷逼近气泡幕墙还有一段时间,而气泡会在海水中散开,所以等到鱼雷逼近的时候,气泡幕墙的密度大大降低,无法有效遮挡鱼雷导引头发出的声波,也无法遮蔽潜艇发出的噪声,从而丧失干扰能力。
  太晚了,气泡集中到一起,还没来得及散开,鱼雷就从气泡幕墙中穿过。因为大部分反潜鱼雷都有再搜索能力,即在丢失目标后,自动启动搜索程序,寻找下一个攻击目标,而潜艇就在气泡幕墙后面,很容易被鱼雷发现,所以干扰弹几乎没有发挥作用,反而让潜艇浪费了宝贵的对抗时间。
  应该在什么时候施放干扰弹?没有统一标准,完全靠艇长的经验与直觉。
  周渝生没有实战经验,却拥有非常敏锐的直觉,而且在之前的对抗演习中,多次演练过相关战术。
  对于“鲨鱼”号上的干扰弹,周渝生没有多大信心。
  不是干扰弹不够多,而是不够先进。按美军的划分标准,因为“鲨鱼”号上的干扰弹只能制造气泡幕墙,无法模拟本艇的声学特征,所以最多只能算得上第二代干扰弹,连“洛杉矶”级配备的第三代干扰弹都比不上,更别说与“弗吉尼亚”级配备的第四代干扰弹相提并论了。
  仅仅依靠干扰弹,肯定活不久。
  周渝生没有绝望,因为他知道,只要能为那两条鱼雷制造一个“假目标”,“鲨鱼”号就能化险为夷。
  这个“假目标”,就在“鲨鱼”号前方不远处。
  “一分三十秒……”卢承丰拿着秒表的手哆嗦了几下,“老周,差不多了。”
  “再等等。”周渝生压了压手,闭上眼睛,开始默默念叨起来。
  牧浩洋与李小明有点惊讶,只是两人没去打扰周渝生。
  这时候,杨远帆满头大汗的回到指挥舱,身上还套着进入反应堆舱时穿的防辐射服,看样子他也很焦急。
  杨远帆也没有去打扰周渝生,走到牧浩洋身边,问道:“怎么样了?”
  “还有不到一分半钟,我们就完蛋了。”
  “这才过去一分多钟?”
  牧浩洋看了眼杨远帆,露出了一副不知所谓的笑容。
  “老杨,怎么还不释放干扰弹?”李小明靠了过来。
  “还不是时候。”杨远帆三下五除二的脱下了防辐射服,说道,“放心吧,老周有数,现在我们只能相信他。”
  “怎么相信?”
  杨远帆看了眼李小明,说道:“三个月前,在南海举行的一次联合反潜演习中,我们被编入蓝军,扮演假想敌。在老周的指挥下,我们不但干翻了由一艘093领队的海下反潜潜艇编队,还连续避开六条反潜鱼雷,最终‘击沉’了红军的旗舰,让‘鲨鱼’号漂亮的露了回脸。我们从榆林港出发之前,那艘093的艇长还找上门来,请我们吃了一顿大餐,想从老周那偷师学艺。”
  “吃得不错吧?”
  “去的三亚最好的饭店,让那哥们花了几个月的津贴,非常不错。”
  “你们还有心情说吃的?”李小明白了杨远帆与牧浩洋一眼,说道,“这次面对的可不是093,而是美军。”
  “不相信老周,我们还能怎么办?”杨远帆笑了笑,说道,“如果我们注定要挂在这个鬼地方,也要带着笑容去见阎王爷,让地府里的小鬼知道我们是潜艇兵,绝对不向夜叉皱眉头的潜艇兵!”
  牧浩洋拍了拍杨远帆的肩膀,朝他竖起了大拇指。
  李小明叹了口气,摇了摇头,没再跟杨远帆答白。他不是怕死,只是没活够,不想英年早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10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