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校对)第2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7/1021

  可惜的是,在志愿军不计一切的猛攻下,韩军能守到天黑就很不错了。
  上仓里失守,咸州守不守得住就是个问题了。
  别忘了,守卫咸州的也是韩军。
  皮特上校不敢大意,立即命令第二陆战师派两个营去咸州,协助韩军作战,同时防止韩军做蠢事。
  只是,这么做还不够。
  在此之前,皮特已经收到消息,咸州也遭到攻击,只是韩军很快就打退了敌人,而突然出现的志愿军也在遭到反击后火速撤走,没有与韩军鏖战。当时皮特认为,这只是志愿军的侦察部队。
  现在看来,也许没有这么简单。
  从战术上看,志愿军攻入上仓里只是偶然,而不是必然。在此之前,志愿军指挥官肯定不会想到,韩军会仓促突围,也就不会指望迅速打下上仓里,因此为了加快推进速度,很有可能在包围上仓里之后,让主力部队南下。
  这样的话,出现在咸州附近的就不是小股部队,而是主力部队的前锋。
  果真如此的话,志愿军很快就会攻打咸州。
  丢了定坪,已经让联军变得非常被动。再丢掉咸州,结果就不仅是被动,而是很有可能彻底输掉这场战役。
  要知道,如果志愿军能够拿下咸州,就能打通前往元山的地面通道。到时候,志愿军完全可以在咸州部署重兵,顶住南下的美军陆战队,然后派遣一支快速突击部队攻打元山,让美军彻底丧失突围希望。
  没了大后方,第一陆战师与第二陆战师再强悍也坚持不了多久。
  事实上,在第71特混舰队返回战场之前,美军根本别想指望获得海运支援,更别想从海上撤退。
  从时间上看,第一陆战师与第二陆战师至少得坚持四天。
  以志愿军的进攻速度,特别是在前八个小时里表现出来的作战能力,谁也不能保证两个陆战师能够坚持四天。
  无论如何,都要守住咸州,最好能够夺回定坪。
  到这一步,阿伦上将的判断完全正确,联军不能仅靠防御应付志愿军的猛攻,必须进行反击。
  只是,皮特上校并不认为反击的目的是让韩军振奋起来。
  从战术上讲,反击是为第一陆战师、第二陆战师,以及正在火速赶来的第71特混舰队争取时间。
  只要有充足的时间,联军仍然有希望打退志愿军。
  不管目的如何,到了当天中午,皮特上校都得考虑反击行动。
  抽调第二陆战师肯定不现实。虽然第二陆战师的总兵力多达二万四千人,比中国陆军的普通集团军都要庞大,但是作战人员却只有一万一千人左右,其余一万三千人是航空勤务人员与后勤保障人员。
  当时,部署在防线上的,也只有大约一万三千人,其中还有两千多名非战斗人员。
  与兵力相比,第二陆战师的作战任务却非常沉重,除了守住五老镇之外,还要向咸州派遣部队,同时得守住咸兴东北的交通线,不然第一陆战师将被志愿军穿插分割。在第一陆战师撤退的时候,还得协助配合。
  显然,反击行动与第二陆战师无关。
  那么,只能依靠韩军了。
  战场上,韩军的数量并不少,差不多是美军的两倍半,但是可供调动的却不多。
  除掉在定坪被志愿军空降部队歼灭的近六千名守军之外,在周围的村镇还有大约七千名韩军,在咸州与上仓里的韩军大约有一万二千人,此外还有四千人在元山,西边的北大峰山脉里大概有二万六千人,剩下的全部留在后面,而且主要是后勤保障人员,或者是分散的巡逻部队与武装护卫队。
  如何调动与利用这些部队,绝对是一门高深学问。
  还好,皮特是一名经验非常丰富的作战参谋,在联军司令部服役了七年,非常了解美军的盟友,也非常清楚该如何调动这些韩国军队。
  吃午饭前,皮特上校就连续给韩军下达了数道命令。
  首先是驻元山的韩军第43独立旅进行战斗动员,在一个加强装甲营的配合下,向定坪推进。随后,皮特让元山南面的所有韩军作战部队向元山集结,并且明确要求,务必在下午五点之前到达。参谋统计出这些韩国军队的情况,特别是装甲力量后,皮特联系了韩军东线军团后备部队司令安在旭少将,让他把装甲部队组织起来,编成一支临时部队,前去支援第43独立旅。
  这样一来,到了晚上,韩军就能出动大约两个旅的兵力攻打定坪。
  虽然规模不是很大,但是这支部队的战斗力绝对超过了占领定坪的空降部队。
  两个旅中,至少有三个装甲营,拥有K1A1与M1A1主战坦克八十多辆,各类步兵战车与装甲人员输送车三百多辆,K9与M109A6自行火炮六十多门,还有大约一百二十门牵引式火炮、四十余门火箭炮,五个步兵营中则有大概一百六十门迫击炮,以及数量相当的无坐力炮。
  当然,这支部队算不上精锐。
  比如在三个装甲营中,只有加强给第43独立率的那个是建制单位,另外两个都是临时拼凑起来的,而且都是在战后由预备役官兵组成的二线部队。三个炮兵营的情况也一样,装备很先进,官兵的素质却不怎么样。
  皮特上校不会指望这支部队能够打下定坪。
  只要能在定坪拖住志愿军,让志愿军不得不投入更多兵力,从而无法强攻咸州,韩军的任务就完成了。
  这次,皮特上校低估了韩军的战斗力,准确的说是斗志。
  当天下午,在临时组建的增援部队还没开出元山的时候,也就是十六点三十分左右,先行到达定坪附近的第43独立旅就发起了进攻。
  在两个炮兵营的支持下,韩军用最为典型的战术投入了一个装甲营与一个步兵营。
  必须承认,韩军的步坦协同战术非常标准。
  每年搞五次以上的全军演习,让韩军官兵非常熟悉美军的战术,也让韩军官兵把作战守则背得滚瓜烂熟。
  在演习场上,韩军往往有非常惊人的表现,甚至连美军都自叹不如。
  比如,韩军在演习中表现出的纪律性就远远超过美军,长官的话就是一切,士兵根本不会思考该不该执行长官的命令,或者说怎么执行长官的命令。
  可是,演习不是战斗,演习也取代不了战斗。
  到了战场上,被击毙的士兵再也无法站起来,被摧毁的坦克再也无法冲锋陷阵。
  如果完全按照教条作战,纪律再好的部队也不堪一击。
第一百七十五章
三板斧
  韩军发起第二轮进攻的时候,技术军官架设的长波电台才开始工作。
  陆雯的判断没有错,虽然联军暂时还没有使用电磁武器,但是针对志愿军通信电台的阻塞式电子干扰已经开始了。短波电台全部瘫痪,只有长波电台能够使用。这下,第43空降师只能接受司令部的作战命令。
  有通信,总比没有通信强。
  长波电台开始工作后,陆雯就把工作交给了其他技术军官,与牧浩洋去了师部,负责替罗汉接收与发送电报。
  其实这种工作,通信参谋都能做。
  只是陆雯没有别的事可做,而师部的通信参谋得到危险的地面上去,架设与修复被联军炸毁的天线。
  真正无事可做的,不是陆雯,而是牧浩洋。
  虽然帮助罗汉了解了司令部的作战意图,但是在绝大部分时候,牧浩洋都是这场战斗的旁观者,而不是参与者。
  看到周围的人忙得不可开交,自己却无所事事,牧浩洋的心情可想而知。
  “……必须抓住机会,韩军不是美军,一鼓作、二鼓休、三鼓竭,只要顶住了韩军的三板斧,局面就会好转,所以给我打起精神来,马上组织一次战术反击,让韩军尝点苦头。把预备队留下,打退韩军第三次进攻后,再好好表现一下。我马上把六营派过去,协助你们发动第二次反击。”
  一口气说完,等对方回答后,罗汉才放下话筒。
  联军的电子干扰让短波电台无法工作,却没有影响到有线电话,罗汉仍然能向前沿作战部队下达命令。
  “老罗……”牧浩洋见机走了过去。
  “少校,现在不是时候。”罗汉看了牧浩洋一眼,说道,“韩军正在劲头上,我们要有点耐心,等这股冲劲过去了,再给韩军点颜色。”
  牧浩洋笑了笑,没再多说什么。
  战斗打响后,他就找到罗汉,提出让罗汉给他一个侦察排,利用韩军进攻的机会,渗透到韩军后方,端掉韩军的指挥部。罗汉正好也有这个想法,当即就答应下来,只是没有承诺让牧浩洋带队。
  显然,罗汉没打算让司令部派来的高级参谋以身犯险。
  牧浩洋不是笨蛋,知道罗汉给了他特殊待遇。他本来就不是第43空降师的官兵,罗汉没有理由给他分派任务。从关系上讲,牧浩洋不但不用理会罗汉的命令,还可以用司令部特种作战参谋的身份向罗汉下达命令。只是碍于军衔,以及实际情况,牧浩洋不会挑战罗汉的权威。
  此时,战场上,反击行动已经开始。
  因为韩军士气正旺,所以反击规模非常有限,只是让韩军知道,空降兵没被击溃,更没打算善罢甘休。
  显然,罗汉是个非常聪明的指挥官。
  在这个时候发起反击,不是为了打退韩军,而是要激怒韩军,让韩军在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再次发起进攻,然后在防御战中消灭韩军有生力量,打击韩军的士气,等到韩军的斗志开始动摇的时候,再发动决定性的反击,一举结束战斗。
  对于势单力薄的空降兵来说,只有抓住每一次机会,才有希望以弱克强。
  外面的战斗打得很激烈,从通信参谋的工作强度上就看得出来。
  不到半个小时,前沿部队发回第一条战报,反击部队已经赶走了阵地外围的韩军,正在向郊外推进。
  让牧浩洋有点意外的是,罗汉没有叫停,而是让前线指挥官自行决断。
  “少校,你执行过不少作战任务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7/10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