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校对)第3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4/1021

  当时,晏鹰搏唯一能指望的,就是之前去拦截执行侦察任务的那四架J-20。
  如果这四架J-20尾随F-22A赶来,至少在兵力上不会有太大差距,晏鹰搏等王牌飞行员的经验与素质足以弥补数量上的差距。
  只是,打到这个时候,晏鹰搏这边的空战已经不是重点了。
  收到晏鹰搏发来的消息后,杨禹方立即让KJ-2000转向,飞往钓鱼岛,把舰队的防空探测网向东延伸。
  当时,杨禹方并不知道,正有两架F-22A朝这边飞来。
  他的目的很简单,让KJ-2000去跟踪监视那些转向的F-2,以便重新组织防空网,安排战斗机前去拦截。
  万幸的是,从始至终,都有四架J-20伴随KJ-2000左右。
  十点四十二分,KJ-2000探测到了来犯敌机,不过不是F-2机群,而是两个非常微弱的反射信号,雷达操作员立即断定是日本的F-22A。
  这下,情况变得复杂了。
  受到威胁,KJ-2000的机长没有请示杨禹方就转向规避,伴随飞行的两架J-20立即上前迎战,另外两架则跟随KJ-2000规避。
  毕竟,到这个时候,谁也不知道日本空中自卫队出动了多少F-22A。
  如果附近还有几架F-22A,就得预留拦截力量。
  因为舰队在西边,仅靠KJ-2000上的雷达,只能确定F-22A的来袭方向,无法测出准确距离,所以迎战的两架J-20启动了火控雷达。
  这下,日本飞行员也知道,前方有两架中国的J-20战斗机。
  继续搜寻东海舰队,还是迎战中国战斗机?
  日本飞行员没有擅自做主,而是请示了后方指挥官。
  如果当时空中还有F-22A,哪怕只有一架,荒川太郎都会让这两架F-22A迎战,可是空中没有多余的F-22A了,就算紧急起飞,也要半个小时后才能赶到,而东海舰队很有可能在此期间溜掉。
  作为仅有的战术侦察力量,荒川太郎可不会让它们去干别的事。
  要知道,他已经孤注一掷,如果不能找到东海舰队,就无法发起攻击,之前的所有损失都没有意义。
  结果是,两架F-22A没有迎战J-20,而是继续以两马赫的最快速度向西突击。
  为了强调任务的重要性,荒川太郎甚至通过语音通信,直接命令两名飞行员全速向西突击,在到达钓鱼岛上空后启动火控雷达。
  在此期间,F-22A还把飞行高度由五千五百米提高到了一万二千米,从而使雷达的对海探测距离增加了百分之五十。
  十点四十四分,两架F-22A同时启动火控雷达。
  不是对空搜索与跟踪模式,而是对海搜索模式。
  目的性非常明确:找到东海舰队。
  仅仅一分钟后,两架J-20就在四十公里外,用火控雷达锁定了目标,随即各自向每个目标发射了两枚PL-12D。
  日本战斗机没有规避,而是在继续向西飞行。
  F-22A上的雷达告警机肯定发出了警报,可是日本飞行员非常忠实的执行了命令。
  也就在这个时候,F-22A发现了一百多公里外的东海舰队,然后通过战术数据链发出了战术情报。
  这是两架F-22A做出的最后贡献,也是最大的贡献。
  发出战场情报后不到十秒钟,两架F-22A先后被PL-12D击中。因为同时被多枚导弹击中,两名日本飞行员连跳伞的机会都没有。
  不管怎么说,荒川太郎孤注一掷的行动收到了汇报。
  找到了东海舰队,接下来就是发起攻击了。
第六十五章
过分自信
  收到F-22A发来的战场信息后,任何一名有点理智的指挥官都应该知道,日本空中自卫队的进攻已经是强弩之末,即便F-2机群到达攻击空域,顺利发射了导弹,也难以确保重创东海舰队。
  原因很简单,此时荒川太郎已经搞清楚情况,六十架F-2中,没有抛掉反舰导弹的只有二十七架。也就是说,即便这些战斗机上的反舰导弹都能顺利发射出去,能够用来攻击东海舰队的反舰导弹也只有一百零八枚。
  这点导弹,根本无法突破东海舰队的防空反导系统。
  如果算上为东海舰队提供直接掩护的防空战斗机,则更加不可能了。
  要知道,战斗机用中程空对空导弹拦截亚音速反舰导弹的效率远远超过防空导弹,几乎是一打一个准。
  即便直接掩护东海舰队的防空战斗机只有一个中队,也意味着至少能在反导拦截中对付七十二枚反舰导弹,命中率不会低于百分之八十。除掉这部分,最多只有四十来枚反舰导弹能够攻击东海舰队。
  对六艘防空驱逐舰来说,拦截四十枚亚音速反舰导弹肯定不是问题。
  只是,打到这个时候,荒川太郎已经失去了理智。
  日本空中自卫队在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之后,却放弃好不容易获得的攻击机会,别说荒川太郎不会甘心,恐怕小林光一也不会放过他。
  在他看来,攻击东海舰队的目的已经改变。
  不再是歼灭东海舰队,而是要证明日本空中自卫队有能力攻击东海舰队,哪怕只是击伤一艘大型战舰。
  能否击伤一艘大型战舰,看的不是导弹数量,而是运气。
  如果运气足够好,哪怕只有一枚反舰导弹,也有可能击伤一艘大型战舰。
  只是,战场情况远没有这么理想。
  拦截了来犯的F-22A后,两架J-20没有归队,而是按照晏鹰搏提供的情报,前去拦截F-2机群。
  这也无可厚非,在拦截F-22A的时候,两架J-20各用掉了四枚PL-12D。如果空中还有F-22A,它们能发挥的作用也非常有限,还不如把宝贵的弹药用来拦截日本攻击机,为舰队防空出力。
  做出这个决定的不是J-20的飞行员,而是杨禹方。
  打到这个时候,攻击东海舰队的F-22A已经达到十二架,而在之前还有二十架参与了冲绳附近的防空作战,因此日本空中自卫队已经动用了三十二架F-22A,而根据二部提供的情报,部署在嘉手纳空军基地的F-22A只有三个中队,而且其中一个中队在二十九日凌晨的战斗中损失了四架F-22A。
  也就是说,嘉手纳空军基地没有多余的F-22A了。
  除非从本土调派,不然就没有F-22A可以用来攻击预警机了。
  当然,从本土调派的可能性也存在,毕竟F-22A在得到一次空中加油后,最大作战半径超过两千公里,完全可以从日本本土起飞赶过来参战。只是,日本空中自卫队的攻击行动明显受到影响,肯定没有从本土调派作战飞机,而紧急起飞的F-22A要到两个小时之后才能赶到。
  为了保险起见,杨禹方留下了两架J-20掩护KJ-2000,另外两架则去拦截F-2机群。
  同时收到作战指令的,还有为东海舰队提供直接掩护的十二架J-10A。
  因为J-10A的作战半径远不如J-11B,滞空时间也较短,所以空军安排J-10A为舰队提供防空掩护,J-11B则执行前进防空拦截任务。
  按照杨禹方的安排,十二架J-10A分成三个小队,飞往钓鱼岛。
  为了支援这十二架战斗机,KJ-2000在飞过钓鱼岛之后,没再往西飞行,而是在钓鱼岛西面大约五十公里处徘徊。
  也就是说,预警机在钓鱼岛与东海舰队之间。
  这样一来,至少能把舰队的防空拦截网向东延伸五十公里。
  对于拦截反舰导弹的战斗来说,五十公里至关重要,因为这意味着能够为舰队增加大约三分钟的作战准备时间。
  显然,F-2机群要想顺利发射反舰导弹几乎不大可能。
  这个时候,杨禹方犯了一个错误。
  可以说,在这场防空作战中,出身海航的杨禹方中将发挥出了极高的战术素养,不但准确判断出了敌人的战役企图,在战术指挥环节上也表现得非常出色,把防空战斗机应用到了极致。
  只是,作为常人,杨禹方难免有所疏忽。
  这个疏忽就是,错误判断了F-2使用的反舰导弹。
  虽然二部提供了情报,日本防卫省大臣喜田多一郎在访问华盛顿期间,与美国签署了军火合同,不但引进了用于F-22A的电磁对抗系统、以及具备电磁对抗能力的AIM-120D导弹,还引进了一批新式反舰导弹。但是在制订作战计划的时候,杨禹方等人、准确的说是他手下的作战参谋忽略了这份情报,判断F-2携带的是日本自制的88式反舰导弹,并且据此制定了防空拦截方案。
  这个误判的影响非常大。
  88式反舰导弹的空射型号最大射程仅有一百五十公里,性能与AGM-84G相当,而美国提供给日本的是最新式的AGM-84M。虽然这种导弹也是AGM-84的改进型,最大的改进之处就是增加了电磁对抗系统,能在恶劣的电磁环境下,以被动寻的方式发起攻击,不会受到电磁武器影响,但是其他方面也做了改进,比如全程采用掠海飞行弹道、而不是在离目标大约二十公里时爬升到高空进行俯冲攻击,又比如采用了效率更高的涡扇发动机,在不增加燃料的情况下把射程提高到了二百二十公里。
  如此一来,即便为了攻击整支舰队,F-2机群也能在两百公里外发射反舰导弹。
  按照舰队的防空部署,前出的战斗机只需要拦截逼近到一百五十公里左右的敌机。
  更重要的是,支持防空战斗机作战的预警机也靠后部署,因此很难及时发现从超低空逼近的F-2机群,也就无法及时调整战术。
  如果不能拦截敌机,就只能拦截反舰导弹。
  显然,后者的难度大得多,也不能确保万无一失。
  万幸的是,杨禹方的直觉发挥了作用。
  J-10A机群前出时,两架J-20已经前出,而且在预警机无法提供引导的情况下,都启动了火控雷达。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4/10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