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校对)第3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8/1021

  “什么意思?”
  “在此之前,没有人相信,中国空军能在一天之内打败日本空中自卫队,让对手彻底丧失取胜的希望。”
  “日本空中自卫队确实遭受了重大损失,可是还不至于丧失希望吧。”
  “总统,你觉得在今天之后,日本空中自卫队还有信心挑战中国空军吗?”
  “这……”
  “这场战斗到底是怎么个样子,日本空中自卫队的指挥官最清楚,我只能断定,在竭尽全力发起的进攻被对方化解之后,如果换成我自己的话,也会对接下来的战斗产生怀疑,从而发生动摇。”钱德勒长出口气,说道,“根据已经掌握的信息,在几个小时前的战斗中,不管是在制空作战、还是在防空作战中,日本空中自卫队都没占到便宜,甚至在付出了重大代价后没有收到应有的回报。”
  “果真如此的话,我们就得考虑日本能否坚持下去了。”
  “这正是我来找你的原因。”
  “是吗?”
  “以第一天战斗的情况来看,恐怕不出三天,日本空中自卫队就将拼光老本,而没有空中力量掩护,日本海上自卫队的战舰只是摆设,甚至不敢进入东海,更别说与中国海军争夺制海权了。”
  “将军,你莫非想让我派兵参战?”麦克米伦盯了钱德勒一眼。
  “当然不是,不管怎么场战争打成什么样,我们都要呆在战场外面,不然遭受最大损失的就不是日本。”
  “你的意思是……”
  “我们必须为日本提供更加有力、更加直接的军事援助,除了提供现有装备之外,必要的时候还得让我们的飞行员参战。”
  “参战!?”麦克米伦显得很惊讶。
  “像中国在朝鲜做的那样,让飞行员以志愿的方式参战。”钱德勒稍微停了一下,又说道,“在‘珍珠港事件’之前,罗斯福总统就做了类似的事情,让我们的飞行员以志愿的方式参与了不列颠空中保卫战。”
  “是吗?”
  “总统,现在不是犹豫的时候,我们得尽快做出决定。”
  麦克米伦点了点头,但是没有立即回答钱德勒。
  提供军火是一回事,派遣人员是另外一回事。更何况,现在不是一九四零年,世界大战还没爆发呢。
第六十九章
左右为难
  钱德勒的判断一点都没错,在海空鏖战中惨败,对日本军人的信心造成了毁灭性打击。
  收到最后的战报,荒川太郎独自返回办公室,翻出曾祖父用过的武士刀。
  这把刀并不名贵,因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荒川太郎的曾祖父仅官至少佐,还在葫芦岛度过了一段不光彩的时光。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后,荒川太郎的曾祖父返回中国,花重金从一名收藏家手里买来了这把武士刀。
  从此以后,这把来历不那么可靠的武士刀成为荒川家族的传家宝。
  在这把武士刀的鼓舞下,荒川家族的三代人中,有十三名男性从军。
  只是,之前十二人干得都不怎么样。
  官至少将后,荒川太郎从伯父手里得到这把刀,也就此确立了在家族中的地位。
  现在,荒川太郎只想做一件事、七十多年前他的曾祖父想做却没做成的事,可是鼓足勇气之后,荒川太郎还是没有下得了手。
  这把将官指挥刀太长了,不适合拿来切腹。
  在自裁的思想斗争中,荒川太郎也想通了一些事情,只要活着就没有失败,还有反败为胜的资本。
  荒川太郎非常勇敢的活了下来。
  虽然作为空中自卫队的最高指挥官,荒川太郎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他认为,最大的问题不在指挥层面上,也不是空中自卫队的官兵没有竭力奋战,而是武器系统存在严重的性能缺陷。
  军人再优秀,没有合适的武器也打不了胜仗。
  海空战不是地面战,技术兵器起到的作用远远超过了人员素质。
  这个时候,日本内阁已经陷入两难境地。
  递交战报的不是荒川太郎,而是海上自卫队司令木村小次郎上将。作为总指挥,木村小次郎表现得非常积极,在荒川太郎不肯出头的情况下,主动提交了战报,还通过电话向首相汇报了交战情况。
  只是,木村小次郎没把话说死。
  不是他在偏袒荒川太郎,毕竟两人在作战问题上有很大分歧,木村小次郎一直反对空中自卫队单独作战。他故意留有余地,主要还是为自己留条后路。如果把话说得太死,让小林光一觉得问题出在空中自卫队身上,很有可能把海上自卫队派上去。木村小次郎并不笨,没有空中掩护,舰队什么也不是。
  更重要的是,木村小次郎希望打赢这场战争,更希望在舰队的主导下打赢这场战争。
  为此,就不能让小林光一绝望,必须让首相对胜利充满信心,同时得正面日本军事力量的结构性缺陷。
  只有填补了这些缺陷,才能打赢战争。
  在电话中,木村小次郎强调了舰队的作战能力,同时强调舰队没有遭到打击,仍然有足够的能力挑战中国海军,夺取制海权。只是在此之前,必须重组空中自卫队,让空中自卫队扮演原来的角色。
  什么是“原来的角色”?
  从日本军事力量的名称就看得出来。
  在组建军事力量时,没有使用“国防军”,而是使用的“自卫队”,表明日本的军事力量以国家自卫为主,并不具备对外进攻能力。数十年来,日本一直奉行“自卫方针”,特别是在第二次朝鲜战争之前,几乎所有国防建设都在为增强国家防御力量服务,即便少有的进攻性军事力量,比如空中自卫队的F-2多用途战斗机、海上自卫队的常规潜艇,也是按照进攻性防御战术打造。
  如此一来,空中自卫队“原来的角色”就是防空。
  按照木村小次郎的提议,空中自卫队的主要任务就是为舰队提供防空,协助舰队夺取制海权。
  因为荒川太郎不肯露面,所以木村小次郎代表了军方。
  由他转达的信息非常明确:自卫队还没有丧失作战能力,只要合理应用、有效弥补存在的缺陷,仍然有希望赢得战争。
  这下,小林光一有点左右为难了。
  作为一名理智的政治家,小林光一非常清楚,日本在开战的第一天输掉战争,即便能在接下来的军事行动中找回一点面子,也很难扭转战局,更难以夺回钓鱼岛,至于战胜中国海军与空军,更是无从谈起。
  打下去,日本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获得的利益却非常有限。
  最明智的选择是与中国停战,在输掉全部本钱之前结束冲突,为东山再起留下宝贵的军事基础。
  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一支军队的灵魂不是先进的武器装备,而是训练有素的军人。
  拼下去,只会有更多的军人血洒疆场。
  可惜的是,小林光一不是军人,也不大清楚军队的状况,更不可能知道军队还有没有战斗的信心。
  在这个时候,他只能听取军人的意见。
  在小林光一左右为难的时候,喜田多一郎送来了一份至关重要的消息:美国当局已经答应提供更加全面的军事援助,除了武器装备之外,还打算派遣部分美军官兵以自卫队军事顾问的身份参战。
  “钱德勒给我打了电话,让我去华盛顿商讨具体事宜。”
  “美国打算参战?”
  “不是参战,只是派遣军事人员参战,而且是以志愿的方式。细节上的问题,要等我到了华盛顿才能详谈。”
  小林光一长出了口气,没有急着表态。
  美国的帮助肯定至关重要,可是小林光一也知道,这是一颗裹着糖衣的毒药。
  从一开始,最积极的就是美国,而不是日本。虽然没有确凿证据,但是小林光一早就怀疑是美国制造了这场战争。
  美国的目的很简单:让中日彻底交恶,从而把日本变成对抗中国的桥头堡。
  事实上,几十年来,美国一直在这么做。
  苏联解体之前,日本是对抗红色帝国的桥头堡。在整个美苏冷战期间,日本不但为美国提供了前进军事基地、承受了红色军团的巨大压力,还在数十年间耗费巨资,从美国采购了数千亿美元的军火。虽然利用美苏对抗,日本也获得了不少好处,比如在朝鲜战争期间走出战后阴霾,在越南战争期间获得经济腾飞,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强国,在短短二十多年间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但是富裕起来的日本也为西方世界贡献了不少力量,比如在海湾战争结束后,没有参战的日本却成了最大的战争经费分担国,贡献了联军战争费用总开支的百分之八十。
  即便在此之后,日本也没能摆脱美国的控制。
  在持续了七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中,日本成了最大的受害国,而美国则借助第二次朝鲜战争顺利渡过难关。
  在榨干日本的最后一滴油水,甚至敲骨吸髓之前,美国肯定不会罢手。
  事实已经证明,除了韩国与朝鲜,日本是第二次朝鲜战争的最大受害国。
  随着美国进行战略收缩,日本被推上了前沿阵地。美国不肯与中国正面对抗,日本成了排头兵。
  小林光一也不肯站上去,可是局势不由他做主。
  从一开始,小林光一就认识到,就算他不想打,这场战争也会爆发,而在其他首相任期内,肯定会更加糟糕。
  眼看日本就要因为二十九日的惨败退出战争,美国急不可耐的站出来,摆明了不会让日本轻易收场。
  那么,该如何处置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8/10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