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校对)第4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0/1021

  按照空中自卫队的攻击战术,一个机群沿最短航线飞行,全程超低空突防,完成作战任务后飞往冲绳群岛。因为这些战斗机很有可能提前暴露行踪,所以战损率肯定最高,返航的战斗机不会多到哪里去。
  三个机群从冲绳群岛东面南下,在冲绳岛北面转向进入东海,而且在进入东海之后才转为超低空突防,确保在完成攻击任务之后,还有足够的燃料返回冲绳群岛。作为主要攻击力量,这批战斗机将得到重点掩护。
  最后一个机群也从冲绳群岛东面南下,但是一直飞到宫古列岛北面才转向,进入东海后进行超低空突防。因为出击距离超过了一千三百公里,所以这些战斗机在返航的时候,将在冲绳东面与加油机会合,然后返回本土。
  在今井利村看来,这几乎是完美的攻击方案。
  中国空军肯定会盯住最先到达的F-16C/D机群,动用大批防空战斗机,让担任主攻任务的F-16C/D机群在毫无阻拦的情况下发起攻击。如果一百零八架F-16C/D仍然不能把东海舰队送到海底,最后三十六架战斗机将进行补充攻击。当然,如果东海舰队已经全军覆没了,第三批F-16C/D机群将攻击第二支舰队,确保一举消灭东海上的中国舰队,帮助海上自卫队夺得制海权。
  当然,攻击能否得手,有一个前提条件,即能否准确掌握东海舰队的行踪。
  二点半,在F-16C/D全部升空,已经向南飞行了大约十五分钟后,第五个F-22A中队从嘉手纳空军基地起飞。
  这批战斗机不是去夺取制空权的,而是去执行战术侦察任务。
  之前几场海空战已经证明,战术侦察至关重要。中国空军能一举消灭第三护卫群,侦察机功不可没。
  为此,日本空中自卫队对这十二架F-22A做了特别改进。
  除了换上功率更大的战术通信电台之外,还增添了航空照相机,确保在雷达无法正常使用的情况下,仍然能够找到东海舰队。
  当然,这就要求侦察机飞到东海舰队上空。
  除了侦察机,空中自卫队还得为攻击机群提供足够多的护航战斗机。
  F-16C/D不是隐身战斗机,又是在夜间作战,即便超低空突防,也很容易被中国空军的预警机发现。
  没有护航战斗机,F-16C/D很难生存下来,更别说攻击东海舰队。
  在五月二十九日的战斗中,仅仅四架J-20就瓦解了由六十架F-2发起的进攻,让空中自卫队功亏一篑。
  只是,在安排护航战斗机的时候,今井利村遇到了麻烦。
  问题就是,如何分配护航战斗机。
  佯攻机群要想发挥作用,就要得到足够的掩护,让中国空军认为威胁来自北面,也就得安排足够多的护航战斗机。可是空中自卫队只剩下了六十架F-22A,如果为佯攻机群安排太多的护航战斗机,必然削弱其他攻击机群的护航力量。要是不安排足够多的护航战斗机,佯攻又没有多少意义。
  权衡之后,今井利村决定为佯攻机群提供二十四架F-22A。
  如果按照一比三的比例,二十四架F-22A足够掩护七十二架F-16C/D,而中国空军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忽视这么多攻击机。
  剩下的三十六架F-22A全部用来掩护主攻机群。
  至于执行补充打击任务的F-16C/D机群则没有护航力量。
  按照今井利村的判断,如果需要动用最后三十六架F-16C/D,空中自卫队肯定夺得了制空权,前面的两轮打击也取得了战果,所以没有必要单独安排护航战斗机。即便有需要,也可以抽调夺取制空权的战斗机前去掩护。
  更重要的是,这批战斗机最后到达,其他机群都已返航,空中有足够多的战斗机。
  按照这个安排,两点四十五分,担任护航任务的F-22A机群开始升空。
  此时,离第一批F-22A升空大约半个小时。
  在担任打击任务的F-16C/D机群到达之前,空战就打响了,中国空军也如同今井利村预料的那样,投入了足够多的防空战斗机。
  根据E-3G探测到的信息,战场上的中国战斗机超过了七十架。
  只是,局面并不理想。
  空战打响前,中国战斗机就使用了电磁武器。更重要的是,战场在东海舰队附近,中国战舰也参加了战斗。
  不是用防空导弹支援战斗机,而是用电磁武器帮助战斗机作战。
  结果就是,在与中国战斗机交战的时候,F-22A很难获得E-3G的支持,更难以进行视距外空战。
  进行贴身肉搏,战斗机的数量成了关键因素。
第一百一十四章
全力招架
  这场战斗,中国空军与海航也打得非常艰难。
  早在六月二日,空军与海航的战斗机飞行员就反映,F-22A的敏捷性大为提高,与五月二十九日的战斗有很大的区别。二部提供的情报证明了这一点,即美国出售给日本的是最新式的F-22A,机动性能比战前出售给日本的F-22A提高了很多。正是如此,在六月二日的战斗中,空军与海航的战损率提高了百分之三十以上。
  当然,这不仅仅与战斗机的性能有关。
  在六月二日的战斗结束后,东海舰队就捞了几名美国飞行员。
  显然,F-22A的飞行员中,以美军为主。更重要的是,这些飞行员大都参加过第二次朝鲜战争,即便只有少数参加过空战,也比日本飞行员优秀得多,有更多的实战经验,也更加熟悉F-22A。
  在格斗空战中,别说空军的J-11B与J-10A,连海航的J-11C与J-10C都很难招架。
  对空军与海航来说,唯一的优势就是在电磁战环境下,前出的东海舰队能够顶替预警机指挥空战。
  即便如此,为了对付四十八架F-22A,空军投入了七十二架战斗机,还没占到便宜。
  杨禹方没有在这个时候要求空军增派防空战斗机,而是让空军与海航把紧急升空的战斗机部署在钓鱼岛西面。
  日本空中自卫队出动四十八架F-22A,绝对不是为了一场毫无意义的空战。
  在F-22A机群后方,肯定还有大批携带反舰导弹的F-16C/D正在逼近。
  为此,在留下足够多的防空战斗机后,杨禹方给海航下达了一道命令,即让一直在东海北部巡逻的KJ-200前出两百公里,把探测区域延伸到冲绳岛西面,确保能够发现超低空突防的攻击机群。
  这个安排,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二点四十五分,这架KJ-200就发现了F-16C/D机群,只是距离太远,而且日本机群的飞行高度不足一百米,只能断定机群规模在三十架以上。
  这就是全部吗?
  杨禹方肯定不相信,因为日本空中自卫队至少有一百八十架F-16C/D,还没有包括那些同样具备对海打击能力的F-2。
  当然,即便只有三十多架,杨禹方也不敢怠慢。
  在他着手组织防空拦截时,空军送来关键情报,第二批F-22A升空,规模不大,只有一个中队。
  空战还在进行,而且日本空中自卫队没有吃亏,有必要增派战斗机吗?
  再说了,F-16C/D机群刚刚飞过大隅海峡,离东海舰队还有几百公里,最快也要一个小时后才能到达。
  显然,没有必要立即投入更多的战斗机夺取制空权。
  只有一个解释,即这些F-22A不是制空战斗机,而是战术侦察机,为攻击机群搜集战术情报。
  虽然当时东海舰队附近有不少F-22A,但是这些战斗机在逼近之前,都遭遇了防空战斗机,没法执行侦察任务。更重要的是,在KJ-2000的掩护下,东海舰队里的战舰没有使用防空雷达,而是用被动探测手段,比如红外探测设备监视周围空域,也就没有发出可以被探测到的电磁波。在指引战斗机作战时,战舰使用的是战术通信频道,加上电磁武器产生的严重干扰,几百公里外的日本电子侦察机很难锁定东海舰队。此外,仅仅依靠电磁信号,无法完全确定目标性质。
  只要中国海军愿意,完全可以把驱逐舰上的雷达与电台装到货轮上。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日本空中自卫队必须获取最确切的战术情报,而且只有侦察机能够提供这样的情报。
  侦察机升空,意味着攻击机群即将到来。
  只是,拦截侦察机并不容易。
  发现F-22A侦察机的不是KJ-2000预警机,而是两架在空战中干掉了对手,逼近到冲绳附近的J-10A。因为耗光了弹药,这两架战斗机将提前返航。按照空军的安排,所有战斗机在返航之前都要尽可能的拓展防空区域,为其他战斗机提供战术情报,所以两架J-10A转向飞往冲绳,误打误撞的发现了升空的F-22A。
  因为离冲绳有两百多公里,所以东海舰队上空的KJ-2000根本探测不到F-22A。
  发现不了F-22A,自然无法拦截。
  只是,这并不是新鲜事,中国空军始终没有解决这个问题,也就只能通过其他方式进行弥补。
  对杨禹方来说,确定日本侦察机已经升空就足够了。
  三点过十分,第二场空战打响,在东海舰队北面大概三百五十公里处,海航的二十四架J-11C开始拦截逼近东海舰队F-16C/D机群。只是,这些战斗机在逼近攻击机群前,遭遇了前来挑战的F-22A机群。
  收到消息时,杨禹方吓了一跳,日本空中自卫队竟然出动了二十四架F-22A。
  虽然海航紧急增派了二十四架J-10C,但是该方向上的F-16C/D肯定不是三十多架,不然没有必要动用这么多护航战斗机。
  杨禹方让虞战兵拉响了防空警报,随即着手调整防空部署。
  也就在这个时候,一条至关重要的情报送了过来,日本空中自卫队从九州与四国的四处空军基地出动了近两百架F-16C/D,而且明确提到了这些战斗机的起飞时间。显然,这是二部提供的情报。
  对比后,杨禹方断定,逼近东海舰队的那批F-16/C/D来自鹿儿岛附近的空军基地。
  只是,问题也出现了,在这批F-16C/D后面,没有其他攻击机群,至少担任外围警戒任务的KJ-200没有发现第二支攻击机群。
  为了搞清楚情况,杨禹方在三点十五分下令,让那架KJ-200向东飞行一百五十公里。
  飞得更近,才能发现飞得更低的敌机。
  随后,杨禹方让海航把紧急起飞的最后二十四架战斗机派往东海舰队北面两百五十公里处,组建第二道外围防空网。
  两百五十公里是AGM-84M的最大射程,必须在这个距离之外拦截日本攻击机群。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0/10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