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校对)第5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26/1021

  “钱教授,你太看得起我了。”
  “小陆,你的能力如何,我最清楚。说实话,我给黄总打了几次电话,希望你能回来工作,结果都被拒绝了。”
  “我怎么不知道?”
  钱仲泰笑了笑,说道:“黄总肯定没有告诉你,而且你也不会回来。”
  陆雯有点尴尬,因为钱仲泰说得很对,她不可能回来工作。如果她回到实验中心,两个孩子怎么办?
  “钱教授,再过几年,陆雯就有空了。”牧浩洋怕钱仲泰把话扯远了,赶紧把话题拉了回来。“我不是科学家,对你们的搞的研究也不大了解,我只想知道,有哪些前沿项目具有革命性意义。”
  “只有两个。”
  牧浩洋皱起眉头,等着钱仲泰说下去。
  “一是具有商业用途的可控核聚变反应堆,二是量子通信技术。”
  “这……”
  “前者的主要技术难题都已得到解决,我们建立的模型通过了模拟测试,准备在五年之内建造第一座科研反应堆。一切顺利的话,十年之后就能达到商业应用标准。”钱仲泰笑了笑,又说道,“当然,还有一个关键问题,即谁愿意投资。仅靠国家提供的经费,进度肯定快不起来。如果能够获得商业投资,前景将非常光明,说不定能在八年之内拿出成果,彻底解决能源问题。”
  “相关领域的研究呢?”陆雯问了一句。
  “有了应用前景,还怕其他研究跟不上吗?”钱仲泰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我个人非常看好这个项目,只是一直没有找到愿意投资的企业,而且上面也没有表态,让我们不好出面拉赞助。”
  “你是说,最快也要八年之后才具备实用能力?”牧浩洋赶紧把话题拉回来。
  “差不多吧,也许要十年。”
  “军事应用呢?”
  “在相关领域的研究取得突破之前,军事应用前景并不看好。此外,初期的可控聚变核反应堆肯定非常巨大,小型化工作需要耗费很多时间。最重要的是,军队现有的装备都不具备改进能力。按照我的估计,等到可控聚变核反应堆商业化运作之后,军方才会考虑军事用途。”
  “这么说,那就是十年之后的事情了。”
  “如果用到海军上,也许是二十年之后的事情。”
  牧浩洋叹了口气,说道:“量子通信呢?”
  “更加遥远,我们现在主要在搞光子通信,而且是军方的科研项目,结合定向通信技术能够解决大部分问题,特别是保密问题。说得直接一点,光子通信技术不可截获,也不可破译。只是从应用范围上讲,光子通信技术离军方的要求还有点遥远。下一步,我们准备发展中微子通信技术。”
  “然后才是量子通信技术?”
  钱仲泰愣了一下,笑着说道:“量子通信技术与‘通信’没有直接关系,主要应用在计算机上。”
  牧浩洋笑了笑,觉得自己知识确实太少了一点。
  “乐观一点的话,也许二十年内能有突破,商业应用则要等到二十年之后了。”
  “有没有在十年之内能够达到应用标准的前沿技术?”牧浩洋直接问了出来。
  “十年?能在十年内实现的技术,都不能称为前沿技术。”
  “钱教授,”陆雯赶紧出面,说道,“浩洋的意思是,军方需要能用的技术,而且最好能够改变战争方式。”
  钱仲泰皱起眉头,思索了起来。
  陆雯看了牧浩洋一眼,让他稍安勿躁。
  思索了好一阵,钱仲泰才说道:“就我所知,有两项技术具有革命性。”
  “什么?”牧浩洋等得有点不耐烦了。
  “一是我搞的太阳模型。”
  “这……”
  “数学模型已经得到演算验证,只是一直没有机会进行实验。”
  “怎么实验?”
  “向太阳发射一枚当量足够大的核弹头,然后……”
  “等等,这么做,是不是疯了?”
  钱仲泰笑了笑,说道:“太阳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聚变反应堆,每秒钟都要烧掉成百上千吨氢元素,我们的核弹头最大也就只有两亿吨,造成的影响微乎其微,相当于往太平洋里滴了一滴水。我们要做的,只是测量一些数据,然后确定太阳的内部结构,是否与我预测的完全一致。”
  “然后呢?”
  “如果是,那么我们就能干预太阳的黑子活动。”
  牧浩洋一惊,说道:“你的意思是,可以在我们需要的时候引发黑子爆,人为制造一场太阳风暴?”
  “差不多吧,不过不完全如此,我的意思……”
  “钱教授,你绝对是个天才。”牧浩洋一下兴奋了起来,“除了搞测试,还需要做些什么才能制造太阳黑子爆?”
  “一枚更大的炸弹,以及准确的投放时间。”
  “还有比两亿吨当量的氢弹更大的炸弹?”
  钱仲泰笑了笑,说道:“当然有,不过不是我们认识的核武器,而是由正物质与反物质构成的核武器。”
  “这……”
  “如果能够制造出一千克反物质,就能制造出一枚当量为两百亿吨的核弹头,达到引发太阳黑子爆的水准。”
  “一定要用反物质炸弹?”
  钱仲泰点了点头,说道:“如果不用反物质炸弹,只能在黑子活动高发年份,提高黑子活动的强度,而平均每十一年,才有一年是高发年份,持续时间在一个月左右,没有多大的军事意义。”
  牧浩洋点了点头,说道:“为此,我们要做些什么呢?”
  “建造一座更大的高能物理学实验中心,或者说是能量级别更高的加速器,并且提供足够的电能。一切顺利的话,在加速器开始运转之后,我们能在五年之内,生产出足够的反物质。”钱仲泰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技术上基本没有什么难度,主要就是投资,没有钱办不了大事。”
  “需要多少钱?”
  “加速器至少需要一万亿,而且需要足够大的场地,此外每年需要消耗大概一千亿元的电能,而且以今年的电价为准。如果为此修建一座核电站的话,还得另外投入大概一千五百亿元。”
  这下,牧浩洋松了口气,因为与腾耀辉的扩军计划比起来,这点投入不算什么。
  “钱教授,你说的第二个革命性技术是什么?”陆雯主动带出了新话题。
  “电磁武器,准确的说是高能电磁炮,而现在较为可行的是线圈电磁炮,而不是军方重点研制的轨道电磁炮。”
  “有可行性吗?”
  “关键还是资金投入,只要资金到位,五年之内肯定能取得突破,最迟七年之内就能具备实用能力。”
  “有多大的意义?”牧浩洋问了一句。
  “我不是军人,不大好说,不过以一个科研工作者的眼光,我觉得高能电磁炮将淘汰现在的所有火炮与火箭炮,说不定将来某一天,还能淘汰大部分作战飞机。”钱仲泰稍微停顿了一下,对牧浩洋说道,“你是海军中将?”
  牧浩洋点了点头,这还用问吗?
  “这样的话,你更应该支持这个项目,因为首先获益的就是海军。”钱仲泰笑了笑,又说道,“高能电磁炮搞成功了,肯定只能装在大型战舰上,小型化是今后的事情,陆军与空军暂时用不上。”
  “需要投入多少资金?”
  “几百亿吧,从效费比来看,这是最值得投资的军事项目。”
  牧浩洋点了点头,表示认同钱仲泰的观点。如果能够用几百亿引发一场战术革命,那简直太划算了。
  要知道,几百亿,也就建造一两艘“昆仑山”级航母。
  陆雯看了眼牧浩洋,说道:“如果搞成功了,绝对是一次技术革命,也绝对能够彻底改变海军战术。”
  “算不上彻底,但是有很大的震撼性,而且肯定能改变海战的基本面貌。”
  “怎么样,海军打算投资?”
  牧浩洋笑了笑,说道:“我做不了主,不过会向黄总提起这件事,有机会还要找老腾好好谈谈。”
  “最好搞一次计算机模拟演习。”
  牧浩洋点了点头,表示明白陆雯的意思。
  “两位,能让我说句话吗?”钱仲泰不干了。
  “钱教授,你看我们……”
  “海军要搞什么,我们肯定大力支持,只是我觉得,最值得投资的不是我前面提到的几个项目。”
  “那是什么?”
  “你们今天要回去吗?”钱仲泰绕了个弯子。
  牧浩洋看了陆雯一眼,真有必要的话,他愿意留下来住一个晚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26/10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