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校对)第7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18/1021

  “好吧,给我一个大概的时间总成吧?”
  牧浩洋笑了笑,没有开口。
  “如果心里没有数,我就没办法制订详细的作战计划,也就不知道该让舰队去哪,总不能在印度洋里瞎转悠吧。”
  “你担心什么?我给你的都是核动力战舰,你总不会担心燃油不够用吧?”
  “可是……”
  “就这两三个月的事。”
  章玉廷一愣,说道:“这么快?”
  “四十二军三月底就能完成换装工作,老戚安排先西后东,所以不用等到四十二军完成适应性训练。”
  “你能确定?”
  “怎么,你还不相信我?”
  “不,我不是这个意思,只是……”章玉廷迟疑了一下,说道,“虽然我知道不是你的意思,但是我们都觉得,这次基本上都是戚凯威在做主,你这个总指挥只是挂名而已,根本没有发挥作用。”
  “你们,还有谁?”
  “这还用说吗?”
  牧浩洋笑着摇了摇头,说道:“别想那么多了,我自己有分寸。你管好自己的事,不要以为我把舰队交给你了,就能安心睡大觉。在收到捷报之前,我肯定会盯着你,不要让我失望。”
  “要不,你跟我一起去。”
  “你想得美,我才没那个闲情。”牧浩洋又拍了拍章玉廷的肩膀,说道,“好了,时间差不多了,快上飞机吧。”
  “行,等我到了再跟你联系。”
  牧浩洋点了点头,目送章玉廷搭乘的要员专机升空,才回到轿车上,吩咐司机直接前往元首府。
  到底什么时候打,确实由元首决定,不过也与牧浩洋的军事部署有关。
  早在二零四四年,中国就开始为战争做准备。
  二零四四年六月底,杜小蕾以总理身份访问印度,正式提出,印度要么立即归还侵占的藏南地区,要么立即跟中国进行领土纠纷谈判,而且中国愿意派代表团去新德里,在印度的地盘上进行谈判,只是有一个前提条件,即印度必须在谈判开始前无条件驱逐所有藏独流亡份子,并且向中国移交人员名单。
  显然,杜小蕾的这次访问并不成功。
  回国后,杜小蕾立即出台了针对印度企业与印度在华投资的管制令,并且在全体代表大会上获得通过。
  战火还没点燃,经济战争就打响了。
  到了当年年底,在中国表明立场,即与印度的纠纷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后,中国的主要盟国与大部分友好国家先后表示支持,巴基斯坦甚至提出,愿意与中国一道解决与印度的领土纠纷问题。
  紧接着,针对印度的经济与贸易制裁战争全面打响。
  事实上,这对印度的影响并不大,因为到二零四零年,印度的主要贸易伙伴就是美国与欧盟,与中国、以及周边国家的贸易往来并不密切,中国搞的贸易制裁对印度经济产生的影响微乎其微。
  当然,这足以表明中国的政治立场,即印度不服软,中国就要举起大棒了。
  这也是促成印度加快军备建设速度的主要原因。
  一月底,杜小蕾再次飞往新德里。
  这次,她不是去与印度总理谈判。用黄瀚林的话来说,总理是去给印度下达最后通牒。
第六十三章
朋友
  牧浩洋赶到的时候,杜小蕾已经到了半个小时。
  因为总理专机降落在首都国际机场,而章玉廷是从空军基地出发的,所以牧浩洋没有遇到杜小蕾。
  “总理,看你的神色,这次的新德里之行也不大顺利吧?”
  杜小蕾白了眼牧浩洋,依然是那副严峻的样子。
  在高层领导中,杜小蕾与牧浩洋的关系最好,主要是两人认识的时间较长,以及打交道的机会更多。此外,陆雯的部门也是由杜小蕾直接领导的,所以两人有很多机会说一些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印度拒绝了最后的和平契机。”黄瀚林言简意赅,用一句话就总结了杜小蕾新德里之行的结果。“当然,我们仍然得先礼后兵。按照我的要求,总理没有下达最后通牒。在军方拿出具体作战方案后,由军方决定在什么时候开战。”
  “牧总,你不会空着手来吧?”杜小蕾趁机奚落了牧浩洋一番。
  牧浩洋笑了笑,指了下自己的脑袋,说道:“军事准备工作基本到位,四十二军将在三月底完成战备工作。我的意见是,把最后期限定在三月三十一日。如果印度执迷不悟,我们就在四月一日开战。”
  “愚人节?”
  “这本来就是美国人搞出来的一场闹剧。”
  杜小蕾笑了笑,朝黄瀚林点了点头,表示支持牧浩洋。
  “不需要更多的时间吗?”
  “没有这个必要。”
  黄瀚林压了压手,说道:“据我所知,你提交的第一份战略计划,把开战时间定在了今年年底。虽然我不大了解军事问题,但是提前半年开战,会不会造成负面影响,以及我军的备战工作是否全部到位?”
  “那份计划,是我在四年前提交的。”
  黄瀚林点了点头,当时他还是国务院总理。
  “不可否认,我们的准备工作仍然不充分,但是同样得承认,恐怕我们永远也等不到那一天。原因很简单,我们在积极备战,印度也在积极备战,而且美国还在继续为印度提供武器装备。按照我们的前期部署,特别是情报欺骗工作产生的效果,临界点应该在二零五零年前后。也就是说,如果僵持下去的话,要到二零五零年,我们才能做好充足准备。显然,只要我们按兵不动,在那一天到来之前,我们需要面对的不仅仅是印度,说不定还会直接与美国开战。”
  黄瀚林又点了点头,显得很有耐心。
  “此外,我们还得考虑一个重要问题,即下一财年度的军费预算。”
  “这……”
  “在四月一日开战,我们就能在战争状态下,向全体代表大会提交军费预算,不然就得在政府预算中留出一比额外的战争开支。从情报保密工作上讲,这等于承认我们将在年内向印度开战,从而让印度有足够多的时间完成战争准备工作,至少在战争爆发之前,提高军队的战备水平。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政府总体预算不大可能在全体代表大会获得支持,因此必然会对国家经济政策产生影响。”牧浩洋稍微停顿了一下,又说道,“其实,我也不大懂经济问题,只是我觉得,与其在战争爆发后仓促修改国家预算,还不如在战争爆发的时候就调整经济规划。”
  黄瀚林笑了笑,说道:“牧总,你不是不懂经济问题,而是非常懂。”
  “元首,我只是随便说说。”
  “说实话,没有几个将军有你这样的经济头脑。”黄瀚林长出口气,说道,“确实如你所说,如果临时调整经济规划,国民经济建设肯定会受到影响,而提前做好规划,能把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在经济问题上,黄瀚林最有发言权,因为在担任总理期间,他的主要工作就是管理国内经济。
  稍微停顿了一阵,黄瀚林对杜小蕾说道:“盟国方面,没有什么问题吧?”
  “巴基斯坦非常积极,甚至表示愿意与我们一道向印度开战。其他几个周边国家的立场也很坚定,即便不参战,也会为我们提供方便。现在还保持中立的,只有马尔代夫,但是影响不大。”
  “国际社会呢?”
  “除了美国,恐怕就只有欧盟比较关心印度了。当然,这也不是什么大问题,欧盟关心的只是在印利益。”
  黄瀚林点了点头,说道:“不管怎么说,我们没有必要得罪欧盟。”
  “那就得在外交上做出承诺。”
  “什么样的承诺?”
  “除了承诺保护欧盟的在印利益之外,最好能够使欧盟成为这场战争的获益者,赢得欧盟的支持,至少是暗中支持。”
  黄瀚林立即锁紧了眉头,因为杜小蕾这句话的意思是,得让欧盟占到便宜。
  牧浩洋的神色也不大好看,中国军人流血拼命,却要给别人好处,显然说不过去。
  “虽然这很难接受,但是我觉得,我们不得不这么做。”
  “为什么?”
  “如果仅仅承诺保护欧盟利益的话,欧盟肯定不会支持我们,因为与美国合作,欧盟利益仍然能够得到保证。除此之外,实现的难度也非常大,因为战争中,我们无法保证不对欧盟在印企业造成损失,而我们根本不可能赔偿损失。从经济学角度讲,这场战争对欧盟在印企业造成的损失根本无法计算。”
  黄瀚林点了点头,表示明白杜小蕾的意思。
  “此外,只要战争爆发,美国就会设法拉拢欧盟,也就会做出相应的承诺,因此我们只保证欧盟在印利益的话,等于什么都没做。”
  “你的意思是,欧盟有可能倒向美国?”
  “不是有可能,而是肯定。”
  黄瀚林的眉头跳了几下,让杜小蕾说下去。
  “只有让欧盟成为战争的获益者,而且证明我们有能力打赢这场战争,哪怕美国与欧盟联合干预也不可能改变战争结局,我们就有能力说服欧盟,让欧盟保持中立。当然,只要保持中立,就是在支持我们。”杜小蕾稍微停顿了一下,又说道,“从长远来看,这也许是我们在与美国对决之前,拉拢欧盟的唯一机会。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一个强大的朋友,哪怕不是盟友,也应该是保持中立的朋友。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欧盟恐怕是我们在这个问题上的唯一选择。”
  黄瀚林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朝牧浩洋看了过去。
  “总理说得没错,从军事角度讲,我们也应该努力使欧盟保持中立,至少不能让欧盟明着支持美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18/10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