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校对)第8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4/1021

  “你没有去军团司令部,是个非常明智的决定。不出所料的话,那些回去的军官都被韩源和控制了起来,说不定已遭毒手。”
  “你觉得,我会相信韩源和的鬼话吗?”
  马明涛笑了笑,说道:“我们必须阻止韩源和叛逃,更得阻止他利用第四军团,替美韩联军打开进军平壤的大门。”
  “美韩联军什么时候攻过来?”
  “非常快,也许就是现在。”马明涛看了眼手表,说道,“你得尽快联系附近部队,包围军团司令部。如果能够联系上更多部队,得让他们回到阵地上去。只有挡住美韩联军,我们才有时间解决韩源和。”
  “问题是,其他团不听我指挥。”
  “他们肯定得听最高领导人的指挥。”
  “可是金日正统帅已经死了,崔……崔永光元帅也遇害了。”
  “朴俊哲外相还活着。”
  “外相!?”罗泰诚愣了一下,说道,“外相无权指挥与调动军队。”
  “在统帅与副统帅都已遇难,其他领导人下落不明的情况下,外相是最高统帅,当然有权调动军队。”
  “可是……”
  “必须这么做,我会尽快把外相的命令送到你手上。此外,还有金日正统帅遇难的真正原因。”
  罗泰诚长出口气,说道:“也只能这么办了。”
  “先联系你认为最不可能叛变的部队,只要你打电话过去,他们就会怀疑韩源和,就会有所保留。”
  “我已经给几个团长打了电话。”
  “很好,现在把你的部队动员起来。”
  “什么时候出发?”
  “十分钟之内。”马明涛取出电台,说道,“我要占用这个房间,有些事情不能让其他人知道,请你理解。”
  罗泰诚点了点头,说道:“没问题,我在安排安排警卫,有消息了就来找我。”
  等罗泰诚出去,马明涛才启动电台。牧浩洋与庞跃龙非常知趣的退到门口,替马明涛站岗放哨。
  五分钟后,马明涛拿到了朴俊哲下达的命令,以及与金日正在轰炸中身亡的情报。
  罗泰诚正在动员部队,准备向全团将士讲话。为了振奋士气,让官兵跟随他去攻打军团司令部,必须让官兵知道真相。
  时间非常紧迫,罗泰诚没有说废话。
  利用这个机会,马明涛让罗泰诚的通信员把朴俊哲的命令与李国强提供的情报发给了其他部队。
  其他团会不会闻风而动,马明涛没有把握。他知道,只要罗泰诚的部队开出营地,围攻军团司令部,局势会变得更加复杂。要不了多久,第四军团就会乱成一锅粥。对于在南面蠢蠢欲动的美韩联军来说,这绝对不是好事。
  发展到这一步,韩源和的死活都变得不重要了。
  只是,李国强与马明涛都没注意到,更大的危险正在悄悄逼近。
第二十章
混战
  罗泰诚的部队杀向开城时,八架B-2A已经到达东朝鲜湾上空。
  因为邻近俄罗斯、又在中国军队远程对空搜索雷达的探测范围之内,所以B-2A的飞行高度不到五百米,从超低空进入朝鲜。
  在元山东北五十公里处,八架B-2A兵分四路。
  两架直扑咸镜南道的朝鲜核试验基地,那里至少有一具已经组装完毕、正在做最后调试的核爆炸装置。两架向西南飞行,它们的目标在平壤南面、新院水库附近,按照CIA提供的情报,朝鲜人民军把一具核装置埋放在这里,在美韩联军入侵时炸掉水库大坝,用受到污染的洪水打击侵略者。两架转向南下,轰炸位于金刚山附近、朝鲜人民军在东海岸地区规模最大的地下弹药库,那里肯定有一具核爆炸装置。剩下的两架在东朝鲜湾上空待命,以备不时之需。
  与轰炸机群同时到达的,还有三架RQ-3“暗星”无人侦察机。
  三架无人侦察机都携带了核辐射探测仪,专门甄别轰炸结果,确定是否摧毁了核爆炸装置,是否需要进行第二轮轰炸。
  与之前轰炸金日正的住所不同,八架B-2A各携带了两枚炸弹。
  不是普通炸弹,而是三万磅级的MOP。在美军的作战平台中,只有B-2A与B-52H能携带这种重达十三点六吨的超级炸弹。
  要想摧毁深埋的核爆炸装置,除了B61核弹,只能使用MOP。
  这种曾经被称为“大卢布”的超级炸弹最初是为了对付阿富汗山区里的塔利班,特别是坚固的地下洞穴。开发过程中,美军逐步提高要求,增加打击地下战略指挥中心、地下军火库等经过加固的地下战略设施的战术指标,使得MOP从两万磅级,一跃成为三万磅级超级炸弹。
  至于炸弹的威力,绝对不容小觑。
  作为世界上钻地能力最强的常规炸弹,MOP能打穿六十米厚的混凝土,或者四十米厚的岩石。即便遇到超强加固的钢筋混凝土,穿透能力也高达八米,远远超过BLU-113保持的纪录。除了超强的钻地能力,MOP的装药量高达二千七百公斤,而且是高能炸药,爆炸威力比美军其他弹药至少高出二点五倍。因为采用了GPS/INS导航系统,以及最先进的弹体控制系统,所以MOP的命中精度在五米以内,能以最佳角度撞击目标,确保达到最大钻地深度。利用为BLU-113开发的智能引信,MOP还能选择爆炸深度,对地下设施造成最大限度的破坏。采用较大面积的弹翼之后,MOP在高空投放的射程至少为二十公里,让轰炸机不用进入近程防空导弹的拦截区域。
  三个目标,只要有一枚MOP命中,就能彻底摧毁。
  两架B-2A将同时投下四枚MOP,保险系数提高四倍,即便按照单发百分之八十的命中率计算,综合命中率也高达百分之九十九点三六,同时摧毁三个目标的成功率高达百分之九十八。
  算上备用的两架B-2A,基本上是万无一失了。
  为了确保三批轰炸机同时到达目标上空、同时投下炸弹,间隔时间在朝鲜人民军做出反应的三分钟之内,三批轰炸机的飞行速度有严格限制。因为距离较近,所以北上轰炸咸镜南道朝鲜核试验基地的两架轰炸机的飞行速度只有每小时五百十四公里。南下的两架轰炸机的飞行速度为每小时六百六十公里,飞往平壤南面的两架轰炸机的飞行速度则是每小时八百二十公里。
  到达目标上空前,执行轰炸任务的六架B-2A相继把飞行高度提高到一万米以上。
  投弹前,飞行员没有确认指令。只要没有收到取消轰炸任务的命令,他们就将按照起飞前收到的命令,投下炸弹。
  轰炸行动非常顺利,两分钟之内,六架轰炸机先后投下十二枚MOP。
  虽然投弹时,至少有四架轰炸机遭到雷达短时间照射,也许朝鲜人民军的警戒雷达探测到了打开弹舱门的B-2A,但是投弹时间非常短,不到十秒,雷达无法锁定轰炸机,也就无法进行攻击。
  如果人民军的雷达操作员不太细心,还会忽视突然出现的反射信号。
  炸弹从投下到钻入地下数十米处爆炸,前后不到半分钟。
  到达轰炸区域上空的RQ-3用微光与红外摄像机拍下了轰炸画面:像发生了地震,大地猛烈震动,烟尘从炸弹落地点喷出,随后以此为中心,迅速塌陷,形成直径一百多米、深十多米的巨坑。
  利用早已掌握的情报,特别是目标的地下结构,美军很快就得出结论。
  轰炸非常成功,已经彻底摧毁了三个目标。
  几分钟后,RQ-3发回数据,轰炸点上空出现高强度核辐射。无人侦察机返回后,美军还能对搜集到的爆炸尘埃进行分析,测算尘埃里铀元素与钚元素的浓度,以此确定被炸毁的是不是核爆炸装置。
  钱德勒收到轰炸结果时,美韩联军总司令阿伦中将也收到了一份报告。
  就在轰炸结束后大约十分钟,开城附近爆发激烈战斗!
  发现情况的是一架在三八线以南一百五十公里处,即忠清南道上空巡逻的E-8C“联合星”战场监视飞机。
  利用安装在前机身下方整流罩里的APY-3型相控阵雷达,E-8C能在万米高空,发现二百五十公里外的地面车辆,对车队的探测距离高达三百五十公里,因此可以在敌方威胁区域之外,监视战线后方的敌情。
  因为前去营救霍普金斯少校与阿里克斯少尉的海豹突击队还在敌后活动,所以这一情况立即引起阿伦将军的高度重视。
  等更多的情报送到,将军才知道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交战的不是人民军与美军特种部队,而是人民军在自相残杀!
  E-8C发回的雷达图像非常清晰,交战双方使用的都是苏系坦克,进攻方的主力是一个营的T-55,防御方的主力是更强大的T-72,只是数量少得多。战斗打得很激烈,战斗地点就在第四军团司令部附近。
  这是怎么回事!?
  阿伦没有参与CIA的秘密行动,但是他立即想到,此事肯定与之前被击落的B-2A轰炸机有关,而调用轰炸机的正是CIA。
  消息立即反馈给钱德勒,阿伦还亲自给钱德勒打了电话。
  两人的私交非常不错,担任第八军司令前,阿伦在中央战区司令部干了五年,一直是钱德勒的手下。“虐囚门”曝光后,钱德勒背负了所有责任,没让手下受牵连。两年后,阿伦调派到韩国,随后以第八军司令的身份兼任美韩联军总司令,军衔由少将升为中将,算得上高升。
  阿伦不知道人民军为什么自相残杀,钱德勒却非常清楚。
  肯定是韩源和叛变的消息泄露,一些第四军团的军官不愿意跟他叛变,率领部队围攻军团司令部。
  怎么办?
  钱德勒首先想到通报总统,让林德伯格拿主意,可他随即就打消了这个想法。
  虽然总统一直在朝战争前进,在之前的决策会议上力压斯特劳斯,下达了轰炸朝鲜核设施的命令,但是第四军团内讧,美韩联军进军平壤肯定会受影响,林德伯格很有可能暂时放弃地面战争。
  不打地面战争,仅仅依靠轰炸,美军有多少胜算?
  钱德勒是退役上将,指挥过美军最近的两场战争,非常了解军事行动。如果对付伊拉克与阿富汗,问题还不大,高强度轰炸足以实现大半个目标。现在对付的是得到中国支持的朝鲜,轰炸解决不了问题。
  空中打击在摧毁朝鲜人民军的时候,也会给中国足够的时间完成参战准备。
  只有尽快发动地面战争,尽快攻占平壤,才有可能让中国在不利的情况下,接受一个没有好处的停战协议。
  这个担心,让钱德勒决定暂时瞒着总统。
  算不上欺骗,这些军事问题轮不到CIA局长过问,也就轮不到钱德勒向林德伯格汇报情况。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4/10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