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浪(校对)第25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6/578

  也就在这个时候,刚刚回到华盛顿的金凯德收到了新的命令,他被任命为第41舰队司令官,并且立即前往报道。
  当时,美国海军对大西洋舰队也进行了改组。第二舰队负责本土东海岸地区,以及墨西哥湾的安全;第四舰队负责加勒比海与南大西洋上的作战行动;第六舰队则在非洲西部海岸,欧洲海域与地中海活动;第八舰队部署在北大西洋,负责协助英国海军对付德国舰队,并且保护北大西洋的海上航线。
  因此,第41舰队是南大西洋上的舰队。
  当然,实际情况并不是如此。到了诺福克之后,金凯德才知道,第41舰队是当时美国海军最强大的舰队,其主力就是两艘刚刚完成了基础训练的“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而且,该舰队将被立即派往太平洋战场。
  随后的事情就没有什么秘密可言了。
  离开诺福克之后,第41舰队直奔巴拿马运河,进入太平洋之后,其番号暂时变为第11舰队。
  按照金凯德最初收到的命令,第11舰队将首先前往珍珠港。
  只是,在他率领舰队进入太平洋之后,就收到了尼米兹上将发来的电报,让他立即率领舰队,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西南太平洋战区,并且听从戈姆利将军的指挥。
  此时,尼米兹已经根据种种迹象判断出,大明帝国海军很有可能暂时搁置攻打关岛的作战行动,首先向西南太平洋用兵,等到其舰队实力恢复之后,再出兵关岛,从而在两条展现上向美国海军施加压力。
  以当时的情况,尼米兹根本不敢低估帝国海军与帝国海军陆战队的实力。
  在两个方向上同时发动两场登陆战役的难度并不小,可是帝国海军在此之前已经在日本本土进行了尝试。另外,帝国的战争动员已经全面展开,海军实力在一年内激增近百分之五十,陆战队的扩军速度更是快得惊人。
  相反,美国与美国海军却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
  如果在两条战线上与帝国海军作战,美国海军将难以支撑。
  在此情况下,尼米兹只能把希望寄托在金凯德率领的第31舰队的身上(非常巧合,交手的两支舰队在各自海军中的编号都是31)。
  如果能够在西南太平洋上干掉对手的两艘战列舰,并且尽量保证两艘“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不受到严重损伤,那么在接下来的三个月内,太平洋舰队至少还有两艘战列舰可以调动,从而避免在战略上完全陷入被动。
  最重要的是,只要能够打掉对方的那两艘战列舰,不但能够使美国海军暂时获得西南太平洋上的制海权,还能遏制住帝国海军向南迈进的步伐,同时确保在未来半年之内,美国海军不会陷入两线作战的艰难处境。
  可以说,尼米兹对战略态势的把握非常准确。
  关键就是,金凯德能否在西南太平洋上取得一次至关重要的胜利。
  金凯德当时并不知道,正是尼米兹的推荐,才让他成为了主力舰舰队司令官,并且晋升为海军少将。
  当时,美国海军中的大部分将领仍然不相信快速战列舰能够在海战中发挥决定作用。
  说白了,在很多美国海军将领的眼中,快速战列舰就是加强版的战列巡洋舰,而美国又是唯一没有发展战列巡洋舰的国家(上次世界大战结束前曾经计划建造战列巡洋舰,后来随着《华盛顿海军军备条约》生效,美国海军正在建造的几艘战列巡洋舰全部被销毁)。另外,美国海军的战列舰一直不太重视速度。
  这些都反映出了美国海军中一些高级将领对快速战列舰的偏见。
  当时,尼米兹需要一个重视快速战列舰,而且懂得快速战列舰战术使用方法的将领。毫无疑问,那个在罗马担任海军武官的上校就是最理想的人选。
  只不过,尼米兹的器重在很大的程度上并没有让金凯德获得真正的“实惠”。
第三十一章
自露马脚
  舰队进入太平洋海域后,麻烦就不断的到来。
  金凯德首先遇到了当初帝国海军快速战斗群也遇到过的麻烦,即官兵训练不到位!
  虽然美国海军与帝国海军一样,在战舰的建造工作完成到百分之五十左右,也就是舰体已经完工,开始安装各种设备的时候,海军官兵就要进入造船厂,开始熟悉各自的岗位,并且与造船厂的工人配合了解战舰的结构。但是这根本不能保证战舰在服役之后就能立即形成战斗力。
  和平时期,战舰一般要等到服役半年之后才能形成战斗力。
  即便是在战争时期,战舰在服役之后也至少需要一个月到三个月的训练时间,才能形成战斗力。
  紧张的战事让两艘“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不可能在后方训练。
  一路上,金凯德不得不加强各方面的训练,甚至不惜让炮手用实弹轰击沿途的无人荒岛,以提高炮手的素质。这一点,他与白佑彬很相似。当初,为了尽快提高快速战斗群的战斗力,白佑彬也做过同样的事情。
  紧接着,两艘战列舰上的小毛病让金凯德差点下令转向前往珍珠港。
  不说别的,舰队到达圣诞岛东部海域的时候,技术还不够娴熟的轮机兵就差点导致“北卡罗来纳”号战列舰的三号蒸汽轮机彻底瘫痪,若不是轮机长及时赶到,恐怕后果将难以设想。
  最终,金凯德不得不下令将速度降低到二十一节。
  幸亏当时舰队沿着赤道暖流向东航行,所以在减速之后,舰队仍然能够借助洋流的推动达到二十四节的速度。
  随后,两艘战列舰上的雷达都出了问题。
  如果说蒸汽轮机出问题是操作不当导致的,那么雷达出问题,就完全是生产厂商的技术不过关而导致的。
  正是这两点原因,让金凯德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也要在奔赴战场之前先到港口休整。
  只是,当时尼米兹要求舰队保持无线电静默,而且尽量避开国际海运航线,免得与那些在太平洋上活动的袭击舰与破交舰遭遇,所以金凯德不能主动与太平洋舰队司令部联系,只能继续向西航行。
  到圣诞节的第三天(明历元月一日),金凯德收到了两封电报。
  一封电报让他松了口气,另外一封电报则让他顿时觉得前途渺茫。
  好消息是,大明帝国舰队已经开始炮击瓜岛,预计将在数日后登陆瓜岛。在已经无法及时赶到的情况下,第31舰队转向前往努美阿,在那边稍做休整,同时等待新的命令。也就是说,第31舰队不用直接开赴战场了。
  坏消息是,敌舰队指挥官为白佑彬上校(当时美国情报部门还不知道白佑彬已经晋升为帝国海军准将),而且他指挥的正是由两艘“南海”级战列舰为核心的,帝国海军第三舰队第31舰队。
  如果说白佑彬不清楚金凯德的来头,那么金凯德对白佑彬可谓“了如指掌”。
  在担任大使馆海军武官的时候,金凯德就注意到了这个帝国海军中冒出来的“新秀”,而且一直认为他在几场海战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虽然没有任何的情报可以证实,但是在得知白佑彬指挥的第12舰队在“伊豆诸岛海战”种击败了近藤信竹指挥的第二舰队,并且干掉了近藤信竹之后,金凯德相信,这个年轻得有点让人无法相信的舰队指挥官在“大东海战”中肯定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真正让金凯德大掉眼镜的还是白佑彬参与,并且发挥了重大作用的另外三场海战。
  以舰队首席参谋的身份,跟随祖寿清参加了“萨兰加尼和巴西兰海战”,并且指挥舰队炮战,击沉了日本联合舰队的四艘战列舰。随后,在“扇岛海战”中几乎全歼了日本联合舰队的剩余战舰。
  最耀眼的还是对付Z舰队的两次海战。
  如果说,前几次海战中,白佑彬还在祖寿清与罗清远的手下“干活”,那么远征南大西洋,击败Z舰队的战斗就是白佑彬的“单独表演”。
  金凯德很清楚,被誉为“小拿破伦”的菲利普斯绝不是一个没有能力的海军将领。
  白佑彬能够在“阿根廷海盆海战”中击败菲利普斯,而且还是在没有多大损伤的情况下,用没有占到绝对优势的兵力干掉了Z舰队两艘战列舰,而且还是英国海军当时最先进的两艘战列舰,这一辉煌的战果,几乎比得上历史上任何一名名声卓著的海军将领。
  随后在卡宴港外伏击“反击”号战列巡洋舰,在返航的途中摧毁了萨尔瓦多港。
  这一系列的战斗,让金凯德在佩服白佑彬的战场判断能力的同时,也让他意识到,这个帝国海军正在升起的新星绝对是一个心狠手辣,绝不会给敌人任何机会,更不会被任何对手轻易击垮的“战士”。
  这也是任何一名海军将领最不想在战场上遇到的对手。
  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金凯德意识到,战胜对手的希望已经变得非常渺茫了。
  当然,这并不是说金凯德被吓住了。说白了,战场上,任何一个指挥官在有机会给予敌人更沉重的打击时,都不会轻易放弃。如果当时换了金凯德在白佑彬的位置上,他也会想方设法的干掉“反击”号,绝不留下后患。
  真正让金凯德心寒的是,那个不到二十六岁的上校已经参加了数场大规模海战,而且一直指挥快速战列舰与战列巡洋舰作战,积累了丰富的战斗经验,甚至还在实战中总结出了新的战术。
  相反,已经五十岁出头的金凯德除了在上次世界大战中担任了“亚利桑那”号的军械长(相当于帝国海军的枪炮长),参加过“爪哇海战”之外,二十多年来从来没有上过战场,更谈不上有什么战斗经验了。当然,在应用与指挥快速战列舰的战术方面,金凯德的经验也只停留在理论分析上,从来没有过实践操作。
  纸上谈兵这一套,在海军照样行不通。
  可以说,决定舰队指挥官能力的,不是年纪,也不是军衔,而是经验。特别是在现代海战中,随着参谋制度的确立与广泛应用,即便指挥官比较年轻,缺乏一些作战之外的经验,也能由参谋团队弥补。相反,指挥官的临阵判断能力,对战局的掌握能力,还有指挥舰队作战的能力,都是参谋团队所无法替代,也无法弥补的。
  如此看来,即便白佑彬的实际年龄只有金凯德的一半,可是他的战斗经验比金凯德丰富得多,而且已经在战场上证明了他把握战局,判断敌情,以及应变决策的能力。在这方面,金凯德几乎是空白!
  只要金凯德不是自大狂,他就肯定知道与对手的差距有多大。
  可是,此时金凯德已经骑虎难下,即便认为很难打败对手,他也只能硬着头皮上,至少在美国海军中,没有任何将领会在认为打不过对手的情况下主动辞去指挥职务,将责任丢给其他人。
  到达努美阿之后,金凯德立即安排人员对战舰进行维修。
  当时,美军已经发现有舰队在马基拉岛附近海域活动,而且这支舰队首先出现在了马基拉岛东部海域,然后又转移到了马基拉岛南部海域。
  根据这一情报,金凯德初步判断,白佑彬指挥的第31舰队离开了瓜岛海域。
  在任何人眼里,这都是一个歼灭敌人的机会。可是,金凯德并不认为这是机会。白佑彬敢于离开瓜岛,足以证明他有很大的信心击败对手。另外,从瓜岛守军发来的消息可以断定,留在那边的第32舰队的规模也非常庞大。
  如此一来,金凯德必须要面对两个对手。
  也就在这个时候,美国海军第三舰队司令官戈姆利中将为金凯德送来了一份“礼物”。从悉尼出发的运输船队将帮助金凯德诱出敌人的主力舰队,为金凯德创造歼灭敌主力舰队的机会。
  收到这一消息之后,金凯德立即率领舰队离开了努美阿港。
  当时,两艘战列舰上的雷达都修好了,“北卡罗来纳”号的三号蒸汽轮机也修好了。只是,舰队里只有两艘战列舰,以及两艘重巡洋舰装备了雷达,其他战舰都没有来得及安装雷达(当时美国也没有那么多雷达)。
  一切似乎都在按照戈姆利的预期发展。
  敌舰队果然拦截了北上的运输船队,而且参加战斗的敌舰数量并不少。金凯德指挥的WNP01舰队(为避免混淆,用帝国海军给予的编号)也顺利到达了库克大礁东北海域,只要两个小时就能赶过去,痛歼第31舰队。
  也就在这个时候,一件让金凯德怎么都没有想到的事情发生了。
  一艘帝国海军的巡洋舰出现在了WNP01舰队北面,而伴随“北卡罗来纳”号北上的“路易斯维尔”号重巡洋舰在没有得到舰队司令官的允许下贸然开火。紧接着,跟随在“北卡罗来纳”号后面的“华盛顿”号战列舰也开火了!
  显然,WNP01舰队里的美国海军官兵太紧张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6/5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