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浪(校对)第30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7/578

  因为四艘战列舰的舰体,特别是水线以下部位并没有受到多大的损伤,所以抢修工作进展得比较顺利。只是,大部分舰体上层建筑的损伤都无法在海上修复,所以四艘“皇帝”级战列舰的外表看上去极为惨烈。
  天亮前,留下五艘还在补给的轻巡洋舰伴随六艘补给支援舰之后,第一舰队踏上了返航的路途。
  因为美国海军已经失去了威胁,所以白佑彬将舰队的航速控制在了十四节。
  四艘“皇帝”级战列舰都没有沉没的危险,也没有必要加快返航速度。
  十日上午,白佑彬收到了海军总参谋部发来的最新情报。
  第51特混舰队已经返回了珍珠港,两艘“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都有所损伤,其中“华盛顿”号的情况比较严重,大概需要花三到五个月的时间才能完全修复。“北卡罗来纳”号也需要至少二个月才能完全修复。
  次日,海军总参谋部发来了第二份情报。
  “南达科他”号在二艘巡洋舰与二艘驱逐舰的伴随下到达了圣迭戈,并且立即被拖进了船坞。按照海军情报局的估计,这艘遭到重创的战列舰至少需要花半年的时间才能修复。因为圣迭戈的修船厂比珍珠港的规模更大,且位于美国本土,所以美国海军很有可能加大修复“南达科他”号的投入,并且有可能在大修期间对其进行现代化改进。如此一来,“南达科他”号有可能在年底前重新服役。
  同日,第53舰队也回到了珍珠港。
  “科罗拉多”号与“田纳西”号遭到重创,而且两艘战舰的水平装甲均被三百毫米重型穿甲弹砸穿!
  此时,帝国海军才基本上肯定了三百毫米重型穿甲弹的威力。
  当然,这两艘战舰随后就离开了珍珠港,返回美国本土西海岸的造船厂进行全面维修。按照帝国海军情报局的估计,这两艘战列舰在进行大修的时候,肯定会进行现代化改进,其中重要的一环就是加强水平装甲!
  十五日下午,也就在第一舰队与第33舰队会合的前一天,海军总参谋部再次发来消息。
  之前一直在北大西洋上支援英国海军的“亚拉巴马”号与“马里兰”号战列舰已经离开了英国港口,正在奔赴巴拿马运河。也就是说,美国海军决定抽调大西洋舰队的战列舰来加强太平洋舰队。
  同日,“怀俄明”号、“阿肯色”、“纽约”号、“得克萨斯”号与“内华达”号战列舰离开了美国东海岸的港口。据海军情报局分析,“怀俄明”号与“阿肯色”号很有可能伴随BP17船队(从波士顿到扑茨茅斯的第十七支船队)一同前往英国,然后在北大西洋上执行护航任务。另外唢呐艘战列舰则很有可能前往巴拿马运河,跟随“亚拉巴马”号与“马里兰”号一同进入太平洋。
  也就是说,美国海军动员了几乎所有战列舰!
  当时,除了留在东海岸用来培训舰队官兵的那几艘“无畏舰”之外,美国海军将所有“超无畏舰”都派入了太平洋,留在大西洋上执行护航任务的两艘战列舰是只装备了十二英寸主炮,状态比较好的“无畏舰”,而不是“超无畏舰”。
  只是战略态势对美国海军来说仍然好不到哪里去。
  就算以“亚拉巴马”号为首的五艘战列舰顺利加入太平洋舰队,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在七十三年(41年)下半年也只有七到九艘战列舰可用,到七十四年(42年)年初,也最多只有十二艘战列舰可用。
  在下半年,帝国海军至少有十艘战列舰可用,其中有四艘快速战列舰。到七十四年(42年)年初,随着第二批“皇帝”级乙型战列舰服役,加上四艘“皇帝”级战列舰修复之后重新服役,帝国海军在太平洋战场上将拥有二十二艘战列舰,其中有十六艘快速战列舰。到时候,即便将几艘战列舰派往第四舰队,帝国海军在太平洋上也至少有十六艘战列舰,而且极有可能全是快速战列舰!
  美国海军第二批四艘“南达科他”级战列舰却要等到七十四年(42年)年中才能服役。
  即便如此,到时候美国海军在太平洋上最多也只有八艘快速战列舰。
  毫无疑问,七十四年(42年)内,帝国海军在太平洋上拥有绝对的,而且足以发动大规模进攻的战略优势。
  只是,德国海军在大西洋上的表现却有点差强人意。
  在海军总参谋部发来的电报中也提到了德国海军在北大西洋上的战斗。
  “俾斯麦”号在击沉了“胡德”号,重创了“乔治五世”号之后,遭到了以“约克公爵”号、“安森”号、“声望”号为首的英国海军本土舰队的围剿。战斗中,虽然“沙恩霍斯特”号与“格奈森瑙”号联手重创了刚刚完成改进的“声望”号,但是“俾斯麦”号却没能顶住两艘快速战列舰的打击,最终被迫放弃前往布雷斯特港的计划,狼狈的逃回了威廉港。英国海军则穷追不舍,用数艘战列舰堵住了威廉港的出海水道。
  显然,即便“俾斯麦”号与两艘“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受到的创伤不是很严重,一时半会之间,德国海军也难以冲出威廉港,对英国构成威胁。
  万幸的是,英国海军此时只有两艘“乔治五世”级能够作战,只要“俾斯麦”号还浮在水面上,在更多的战列舰服役之前,英国海军不可能再次派遣远征舰队参加太平洋上的战斗,也就不可能对帝国海军构成威胁。
  十六日傍晚,第一舰队与第33舰队派来的两艘轻巡洋舰成功会合。
  天亮前,由六艘战列舰,二十多艘巡洋舰,三十多艘驱逐舰组成的第33舰队赶到。十七日上午,由六艘大型驳船,十二艘油船,以及另外数艘辅助救援舰船组成的船队也赶了过来。
  除人意料的,江洪波也搭乘之前在护航作战中受创,提前返航,已经修缮一新的“鹏城”号轻巡洋舰赶了过来。
  转运伤员,抢修受损战舰,补充燃油等工作立即展开。
  在江洪波登上“英宗”号战列舰的时候,白佑彬已经带着几名主要参谋来到了露天甲板上。
  “将军!”
  “参谋长,你太客气了,应该是我向你们,向帝国海军的英雄敬礼!”说着,江洪波就挺起了胸膛,打直了身躯,向以白佑彬为首的第一舰队司令部的军官敬了一个极为标准的军礼。
  接下来,自然少不了一番慰问与寒蝉。
  让众多官兵感到惊喜的是,“鹏城”号带来了几十箱新鲜水果。这可是第一舰队官兵此时最想得到的“礼物”。出海两个多月,除了柠檬之外,所有水果蔬菜都吃完了,能够在回到港口前品尝到新鲜水果的味道,对出海官兵来说,确实是人生一大乐事。
  到了作战中心后,白佑彬把参谋军官都留在了外面。
  对于白佑彬如实记录战斗经过的事情,江洪波没有发表任何意见,只是表示支持白佑彬的决定。说白了,这是白佑彬策划,并且实施的作战行动,不管是功劳,还是过错,都与江洪波这个挂牌司令官没有太大的关系。
  最主要的是,江洪波从来不会当“出头鸟”。
  在海军混了几十年,江洪波最大的特点就是“低调”。这一点,他与祖寿清截然相反,算得上是另外一个极端吧。
  当然,江洪波此次前来,并不完全是迎接第一舰队凯旋。
  当天下午,“海龙”号、“海虎”号、“海狮”号三艘大型巡洋舰,以及六艘“省会”级轻巡洋舰在拿到了江洪波带来的,由海军总参谋部下达的命令之后,脱离了第一舰队,恢复了“自由身”。
  入夜,第一舰队跟随在第33舰队的后面,踏上了回国的航道。
  随即,白佑彬就下达了解除战备状态的命令,第一舰队的官兵终于能够在持续了近二个月的作战行动之后,放松绷紧了的神经,躺到床铺上好好的睡上一觉了。
  除了一路上风浪比较大之外,返航算得上是“一帆风顺”。
  二十七日,舰队到达了横须贺。
  当天晚上,白佑彬安排好了舰队的维修与休整工作之后,搭乘“汉江”号轻巡洋舰提前离开了横须贺。
  九月一日,在出征了七十二天之后,白佑彬回到了舟山。
第九卷
投石问路
第一章
借题发挥
  见到卫延年的时候,白佑彬收到了两份礼物。
  一是第一舰队参谋长的正式任命书,也就是说,取掉了前面的“代理”二字。
  二是“帝国海军荣誉勋章”。
  相对而言,白佑彬现在更加重视第一份“礼物”。虽然每一个军人都希望能够在英勇作战之后得到荣誉勋章,但是对绝大部分军人来说,荣誉勋章只有在退役,或者伤残,或者阵亡之后才有“实际”意义。
  “你的战斗报告我看过了。”卫延年一边说着,一边请白佑彬坐了下来,“其实,你把问题看得太严重了。第一舰队在这次行动中的表现非常不错,官兵们都尽到了全力,你也拼尽了最后一点力量。收到你的战斗报告之后,我就与元锦奎他们推演了一番。按照你的说法,如果当时第11-1主力编队与第11-2主力编队联合行动就有更大的可能歼灭第51特混舰队。实际上,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
  白佑彬知道卫延年要找他谈战斗报告的事情,却没有想到卫延年从战术推敲上入手。
  “对了,我这刚收到了一份情报。”卫延年去拿来了一份文件,交给白佑彬后,又说道,“如果情报局没有搞错,在战斗初期与你交手的是哈尔西。在‘南达科他’号遭到重创的时候,哈尔西受了伤,听说情况还有点严重。随后,第52舰队的斯普鲁恩斯接替他指挥第51特混舰队。也就是说,在‘南达科他’号退出战斗的时候,你的对手是斯普鲁恩斯,而第51特混舰队的旗舰也变成了‘北卡罗来纳’号,而不是‘印第安纳’号,或者‘马萨诸塞’号。”
  白佑彬的眉头微微跳了几下。
  到达横须贺的时候,白佑彬就收到了消息,被击沉的是“马萨诸塞”号与“印第安纳”号。战斗中,他一直认为是哈尔西在指挥第51特混舰队,而哈尔西原本是第51舰队的指挥官,所以他将目标锁定在了三艘“南达科他”号,根本没有考虑过要首先打掉两艘“北卡罗来纳”号。
  当然,这也算不上错误,毕竟任何一支舰队都不会设两名指挥官。
  另外,战场上也很难判断出哪艘敌舰是旗舰。
  “你对斯普鲁恩斯有多少了解?”
  “什么?”白佑彬抬起了头来。
  “斯普鲁恩斯,美国海军才提拔的少将。”说着,卫延年摇了摇头,“在此之前,他是哈尔西手下的一名巡洋舰编队指挥官,金凯德到了努美阿之后得了盲肠炎,在哈尔西的推举下,尼米兹不但任命斯普鲁恩斯为第51舰队的指挥官,还将他晋升为少将。现在,情报部门对这位五十多岁的少将也不是很了解。只是从这次的交战情况来看,斯普鲁恩斯恐怕是开战至今,我们在战场上遇到的最难缠的对手了。”
  白佑彬微微点了点头,同时在回忆战斗后期的经过。
  毫无疑问,卫延年的话很有道理。
  在斯普鲁恩斯接替哈尔西指挥第51特混舰队之后,其战术目的更明确,而且几次转向时机选择得恰到好处,既不早,也不迟。另外,美军最后出动的驱逐舰没有攻击第11-2主力编队,而是挡住了第11-1主力编队,表明斯普鲁恩斯在指挥战斗时的目的性非常强。正是如此,第51特混舰队才能在第一舰队两支主力编队的夹击下逃走。如果美军的运气再好一点,或者说如果不是第11-2主力编队在最后关头转运,恐怕“印第安纳”号与“马萨诸塞”号都能回到珍珠港。
  通过这些,白佑彬基本上可以断定,斯普鲁恩斯除了是一个目标观念非常强的指挥官之后,还是一个非常善于把握战场情况,并且预测对手下一步行动的指挥官。这些都是舰队指挥官,或者说是优秀的舰队指挥官必不可少的关键能力。
  想到这些,白佑彬不得不暗生感叹。
  如果当时没有重点炮击“南达科他”号,没有打伤哈尔西,斯普鲁恩斯就无法“上岗”,第51特混舰队也会这么轻易的“逃脱”吧。以哈尔西的性格,恐怕就算战斗到只剩一艘驱逐舰,他也不会轻易选择撤退。
  “参谋长,我会注意的。”白佑彬摇了摇头,“如果再次遇到他,我不会大意轻敌。只是,情报部门最好能够提高效率,让我们这些在前线作战的指挥官能够更早的知道面对的敌人是谁。”
  “这个问题,我已经找雷霄霆谈过了。”卫延年笑了起来,“情报部门会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只是我们也不能强求。不说别的,为了搞清楚哈尔西的状况,我们就损失了两名在美国海军潜伏了至少三年的谍报人员。军人在战场上作战,谍报人员也在战场上作战。只是他们的战场看不见,摸不着,却比任何一个海战战场还要危险万分。”
  对此,白佑彬没有发表任何评价。
  其实帝国的情报部门已经算是相当厉害了,不说别的,在美国情报人员想方设法的刺探帝国海军新式战舰的性能数据时,美国海军新式战舰的相关数据已经放到了陈锦宽与卫延年的办公桌上。这一点,就让帝国海军获得了不少的优势,至少让帝国海军在设计新战舰的时候知道该把重点放到何处。
  “另外还是战斗报告的事情。”稍微停顿了一下,等到白佑彬抬起头来的时候,卫延年才说道,“元帅去京城之前,让我叮嘱你,在你离开舟山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好怎么解释战斗报告中提到的那些问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7/5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