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浪(校对)第3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0/578

  放下茶杯后,白佑彬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
  “不知道也没有什么奇怪的。”陈锦宽呵呵一笑,说道,“其实,在我登上‘安海’号之前,我都不清楚去开罗干什么呢。”
  “元帅,为什么……”
  陈锦宽压了压手,示意白佑彬不要急着提问。“这几天,我跟首辅,还有肖万青元帅详细讨论了一下。从首辅的意思来看,第二次同盟国首脑会议将重点解决同盟国集团的战略方针,也就是下一步战略进攻的重点方向。按照肖万青的意思,如果德国肯出人出力,我们可以集中兵力打垮俄罗斯,然后再解决太平洋对面的美国。”
  白佑彬微微皱了下眉头,从陈锦宽这番话的意思来看,这只是肖万青的意见。
  “只是,我跟首辅都觉得这个战略决策不太理想。”稍微停顿了一下,陈锦宽突然问道,“知道首辅为什么认为不应该首先击败俄罗斯吗?”
  “这个……”白佑彬有点措手不及。
  “别担心,这里就我们两个人,而且我不会把你的话告诉其他人的。”
  听到元帅这句半开玩笑的话,白佑彬也笑了起来,说道:“元帅,虽然我是军人,但是在我看来,这恐怕与战后的世界秩序有关吧?”
  “完全正确!”陈锦宽很欣慰的点了点头,“开始,你是不是想问,为什么要叫上你,而不是叫上卫延年?”
  白佑彬愣了一下,然后点了点头。
  “卫延年要留在舟山主持大局,没有他,海军玩不转。”陈锦宽的目光在白佑彬的身上停留了几秒钟之后,又说道,“另外,就是让你获得更多的机会。上次,你给首辅做的私下报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如果你能够抓住这次的机会,今后的发展就将更加顺利。”
  虽然陈锦宽没有明说,但是白佑彬知道陈锦宽的意思。
  “这次去开罗,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与其他国家的将领商讨大西洋上的作战行动。”陈锦宽转移了话题,“我已经与钟长生联系上了,如果与德国、意大利谈妥了,他将调回海军总参谋部,担任副总参谋长,协助卫延年主持海军事务。”
  听到这,白佑彬立即皱起了眉头。
  “当然,按照我们的理解,德国与意大利没有理由拒绝我们的提议。”
  “什么提议?”白佑彬长吸了口气,让心情稳定了下来。
  从陈锦宽开始的那句话来看,在钟长生调回海军总参谋部之后,陈锦宽将把他留在直布罗陀,并且由他出任第四舰队司令官,甚至还要兼任北大西洋战区司令官的职务。
  这件事情来得有点突然,让白佑彬有种天旋地转的感觉。
  从根本上,白佑彬不太情愿去大西洋,毕竟他的根基在太平洋,而在他离开太平洋战场之后,即便郑恩博仍然留在第三舰队,不会顶替他在第一舰队的位置,郑恩博也将成为帝国海军在太平洋战场上最有实力的将领与舰队指挥官。
  更重要的是,大西洋上的战斗一时半会结束不了,如果拖上几年,白佑彬还有机会返回第一舰队吗?
  可是,白佑彬有选择的权利吗?
  “知道我为什么要让你去大西洋吗?”陈锦宽似乎看出了白佑彬的心思,“在很多人看来,现在去第四舰队,就是个苦差事。当然,这只是一些没有眼光的人的看法。如果换个角度,你就能发现,现在去大西洋,将获得一次极为宝贵的机会。”
  白佑彬抬起了头来,有点半信半疑的看着陈锦宽。
  “不要认为我在开玩笑,你开始不是在问,我们的提议是什么吗?”陈锦宽微微一笑,说道,“从根本上,我们不会转移战略重点,至少在太平洋战场上获得决定性的胜利之前,我们不会在大陆战场上投入过多的力量。下一阶段,我们的战略重点仍然是攻打澳洲大陆,这一点,不但萧鼎昆首辅确认了,肖万青元帅也答应在我们完成了登陆作战之后,向澳洲大陆派遣至少五十个作战师的兵力。现在,陆军的第一批作战部队已经到达了达沃港,预计将在月底参加莫尔兹比港的战斗。只是,我们也不能让同盟国集团因为内部矛盾而分崩离析,至少不能在战争结束之前瓦解。”
  “也就是说……”白佑彬微微皱了下眉头,心里有点数了。
  “也就是说,我们将答应德国与意大利的部分要求,协助德国与意大利夺取大西洋上的制海权,至少削弱英国海军的实力,确保协约国集团无力在短期内进入地中海,或者登陆欧洲大陆。”
  “登陆?”
  “当然,美国与英国一直在计划反攻法国。”陈锦宽笑着摇了摇头,“别认为西班牙会有多大的作为,比利牛斯山区的地形条件极为恶劣,对双方来说都是有利于防守,而不利于进攻,不然德军早就打到西班牙去了。另外,美国在西班牙的驻军也仅仅只有二十个师的兵力,即便算上西班牙陆军,协约国集团也很难从西班牙发动战略反攻。如果美英准备拿德国开刀,最有可能在法国北部地区,或者比利时来一次大规模的登陆作战行动。如果协约国能够控制地中海的制海权,则有可能首先向意大利开刀。”
  听到这,白佑彬猛然明白了过来。
  “现在知道我为什么要你去大西洋了吧?”
  “元帅,你的意思是,让我去对付英国海军?”
  陈锦宽点了点头。“按照首辅的意思,为了稳住德国与意大利,我们必须在近期内发动一场海战,主要目的就是打击英国本土舰队与大西洋舰队。在这方面,意大利与德国都没有发言权,毕竟他们的海军还不够强大,根本不是英国海军的对手。同样的,如果我们能够取得胜利,就能确保德国与意大利,特别是德国在东欧战场上的投入,从而让我们能够在太平洋战场上投入更多的兵力。”
  “可是,现在的第四舰队……”
  “舰队兵力不是问题,这方面我会设法解决。”陈锦宽突然叹了口气,“你需要考虑的是美国海军大西洋舰队的威胁。在我们出兵大西洋的情况下,战略意图已经非常明显了,而美国绝不会容忍英国海军战败,必然会支援英国。如此一来,你要面对的不仅仅是英国海军,还有美国海军!”
  这些话,不用陈锦宽说,白佑彬心里都很清楚。
  显然,陈锦宽说得没错,这是一个建功立业的好机会,可同时也是一个危机四伏,充满了困难与挑战的机会!
第十一卷
战略转折
第一章
未雨绸缪
  如果说同盟国第一次首脑会议是确定集团内各成员国在战争中的义务,协调各国间的战略行动,为全面提升同盟国集团的战争实力而打下基础,那么第二次首脑会议就是各成员国争夺利益的一次会议,并且为战后的世界格局奠定了基础。
  与第一次首脑会议不同的是,这次参加会议的还是各国主要的军事将领。
  会议前三天,各成员国首脑召开了三次会议,并且利用晚上的时间,进行了多轮双边磋商。当时,白佑彬只知道萧鼎昆必须在这几天之内说服其他成员国的首脑,特别是德国元首,让其接受帝国提出的新的战略方针。
  在这三天中,白佑彬以帝国海军少将的身份,同德国、意大利的同行进行了交流。
  让白佑彬有点意外的是,几乎每一个德国与意大利的海军将领都知道他的来历,而且对他非常了解。
  在这短暂的三天之内,白佑彬难以获得太多的信息,却对几个国家的同行有了更多的了解。比较而言,意大利海军将领显得很高傲,给人一种目中无人的感觉,仿佛意大利海军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一样。土耳其海军将领则显得有点自卑,大概是因为土耳其海军是同盟国四个主要成员国中最弱,而且在土耳其本国都不太受重视的原因吧。德国海军将领则要谦和得多,还非常喜欢在交谈中探听消息,这让白佑彬感到很头痛。
  当然,给白佑彬最深刻的感受是:这些国家的海军都靠不住。
  第三天晚上,陈锦宽在次找到了白佑彬。
  经过萧鼎昆的努力,加上帝国做出的承诺,德国基本上同意了帝国的新战略方针,只是有一个前提条件,即帝国必须在今年之内使英国丧失进攻欧洲大陆的能力,不然德国将无法保证在东线战场上的投入。
  另外,按照陈锦宽的意思,德国与意大利承诺配合帝国海军第四舰队。
  “元帅,你觉得这个承诺有意义吗?”
  稍稍呆了一下,陈锦宽就笑了起来。“连你都觉得德国与意大利的承诺没有任何价值,我会把希望寄托在别人的身上吗?”
  白佑彬也笑着摇了摇头。
  “首辅的意思很明确,即便没有德国与意大利的配合,我们也要稳住大西洋上的局势,让德国能够在东线战场上投入更多的兵力,从而为我们在太平洋战场上取得胜利打下基础。现在,这个任务只能交给你来完成,我也只信任你。”陈锦宽的神色变得很郑重了,“之前,我已经跟你说过,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可同时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我会让卫延年尽快做好相关的部署工作,你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吗?”
  白佑彬迟疑了一下,然后摇了摇头,说道:“没有什么特殊要求,只是我对这边的情况不太了解,所以……”
  “这个问题好办,我让钟长生多呆二个月,你与他多交流交流。”
  白佑彬微微点了点头,又说道:“最关键的还是情报,如果没有准确的情报,即便有再强大的舰队,我们也很难获得胜利。另外,就是美国方面的动静。既然我们摆出了对付英国的架势,美国就不会袖手旁观。再加上西班牙海军的威胁,情报支持比其他任何形式的帮助都重要。”
  陈锦宽也微微点了点头。“看来,我得让雷霄霆多出点力。”
  “最好派几名情报联络军官过来,这样才能保证让情报及时的送到我的手上。”
  “没问题,我等下就给卫延年打电话,在你到达直布罗陀的时候,情报军官就应该到了。”
  又犹豫了一会,白佑彬还是说道:“当然,一支强大的舰队也必不可少。”
  听到这话,陈锦宽笑了起来。“我还以为你不会提这个问题呢。舰队的事情,你不用担心。以现在的情况来看,六月份之前是不可能采取任何行动的。回到舟山之后,我会跟卫延年详细商讨一下,我会尽量给你多派几艘战列舰过来。”
  虽然陈锦宽并没有做任何实质性的承诺,但是这已经是白佑彬能够得到的最好答复了。
  接下来的几天里,会议进入到了实质性的阶段。
  白佑彬随同陈锦宽参加了同盟国海军高层会议,虽然会议的主要内容就是讨论下一阶段在大西洋上的联合作战问题,但是在白佑彬很快就发现,会议的重点不是怎么联合同盟国各国海军的力量来战胜敌人,而是谁来指挥同盟国联合舰队。
  这次,德国与意大利再次战到了一起。
  德国海军已经拥有二艘“俾斯麦”级战列舰,二艘“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而按照德国海军将领的说法,其三艘“德意志”级装甲舰也是战列舰,而不是辅助战舰。如此一来,德国海军就有七艘主力舰。另外,整个战役都是围绕着歼灭英国海军而展开的,而英国是德国的头号敌人,因此应该由德国海军将领指挥联合舰队。
  意大利海军拥有四艘“维内托”级战列舰,二艘“多里亚”级老式战列舰。另外,意大利海军的总吨位远远超过了德国,且是地中海上最强大的海军。另外,德国海军的主力舰一直被英国舰队封锁在港口之内,最多只能在波罗的海炫耀一下武力,因此应该由意大利海军将领指挥联合舰队。
  当时,唯一没有跟帝国唱对台戏的就只有土耳其。
  主要就是土耳其的海军太弱小了,另外土耳其离不开帝国的支持。当时,帝国正在帮助土耳其建造其第一种快速战列舰,而且在帝国与土耳其的双边协议中,帝国承诺为土耳其建造的第一批四艘快速战列舰提供百分之六十的资金支持。当然,前提条件是,在战争期间,这四艘快速战列舰由帝国海军使用,并且听从帝国海军的指挥,在战争结束之后才移交给土耳其海军。也就是说,帝国海军用六成的费用,获得了四艘快速战列舰在战争期间的使用权,土耳其则得到了其历史上最强大的战列舰。
  这种毫无意义的争论持续了足足七天。
  最初的时候,陈锦宽提出建立联合舰队司令部,由帝国海军将领担任司令官,德国与意大利海军将领则分别出任参谋长与作战参谋。
  毫无疑问,这样的提议最终没有被采纳。
  最主要的原因是,在德国海军中,作战参谋只是一个普通的职务,而不是像帝国海军那样,是舰队的三号人物。而在意大利海军,连参谋长都只是个普通职务,没有多少实权,跟谈不上指挥舰队作战。
  最后,三方才达成了一个妥协协议。
  在三国舰队的基础上,成立联合舰队司令部。只是,该司令部不承担舰队作战指挥任务,其性质类似于一个联合司令部。从职能上看,更像是一个联络中心。该司令部不设司令官,而是由三国海军各派遣一名将领,组成司令部最高委员会。各国舰队的实际指挥官仍然在各国海军的手中,联合舰队司令部只负责协调各国舰队的作战行动。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文职性质的指挥机构,对各国舰队没有任何约束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0/5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