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浪(校对)第4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1/578

  一月五日,白佑彬跟“太宗”号与“熹宗”号,以及其他几艘受损较重的战舰,在“关岛”号破交舰队的伴随下离开了阿普拉港,踏上了回国的航程。
  五日后,舰队到达了那霸。
  白佑彬在这个时候才搭乘“关岛”号大型巡洋舰前往舟山。按照计划,“关岛”号将到舟山的海军造船厂进行全面“体检”。主要是其上次维修进行得很不彻底,战舰的很多设备都有问题,必须进行更为彻底的修理。
  十六日,白佑彬回到了舟山。
  见到卫延年之后,白佑彬就将在路上写好的战斗报告交了上去。
  “没必要急着把作战报告交给我。”卫延年一边说着,一边把咖啡杯放在了白佑彬面前的桌面上。“其实,在你回来之前,我就与元帅谈论过这二次海战的影响。表面上,第11舰队没有能够完成任务,没有守住中途岛,可实际上,你已经取得了胜利。”
  白佑彬苦笑了一下,觉得卫延年在安慰他。
  “我可没有跟你开玩笑。”卫延年掏出了香烟,“你想想,我们为什么要守住中途岛?”
  听到这话,白佑彬抬起了头来。
  “守卫中途岛的根本原因是遏制住美军在西太平洋上的战略反击,为我们在西南太平洋上的战略进攻提供掩护。当然,最关键的是缠住美军的作战舰队,使尼米兹无法向西南太平洋派遣更多的作战舰艇。虽然中途岛沦陷了,但是美军在这里花费了太多的时间,消耗了太多的作战部队与作战物资。从我们已经掌握的情况来看,二到三个月之内,尼米兹不可能获得再次发动战略进攻所需要的部队与物资。另外,第51舰队也被你打残了,在没有作战舰队支持的情况下,美军不可能继续推进。最重要的是,现在尼米兹手头没有可以立即调动的作战舰队,也就无法向西南太平洋增兵。甚至在获得了更多战列舰之后,尼米兹要首先考虑加强第五舰队的实力,而不是首先为第三舰队提供支持。从这个角度来看,你已经完成了这次的作战任务,为我们争取到了极为宝贵的时间。”
  “可是,第11舰队也完蛋了。”
  “完蛋?”卫延年立即笑了起来,“告诉你一条好消息,陆少丰的陆战第七军已经推进到了努美阿的北面,大概在这个月月底就能打下努美阿。另外,余辉宏也已经赶赴维拉港,如果一切顺利,陆战第五军将在下个月月底,或者三月月初的时候进军斐济群岛。”
  白佑彬暗暗一惊,不得不佩服陆战队的推进速度。
  “其实,起到最关键作用的就是第11舰队在西太平洋上的作战行动。设想一下,如果不是你们缠住了第51舰队,并且干掉了美军那么多的大型巡洋舰,并且迫使尼米兹在中途岛上投入更多的部队,陆少丰那边的进攻能够如此顺利吗?”
  “参谋长,按照你的意思,我们今后将转战西南太平洋?”
  卫延年微微点了点头,说道:“攻占了努美阿之后,陆战第七军至少还需要二个月的时间扫荡岛上的美军残余部队。另外,陆战第七军下一阶段的作战任务是登陆澳洲大陆,所以不可能参加进攻斐济群岛的作战行动。第三舰队在完成了支援陆战第七军的任务之后,将前往炮击澳洲东南部地区的港口,彻底切断澳洲大陆与外界的联系。在此情况下,第一舰队必须转战西南太平洋,前期负责向美军第三舰队施压,让其无法对郑恩博指挥的舰队构成威胁。在陆战第五军进军斐济群岛的时候,郑恩博会顶替第一舰队,到时候由你们负责为陆战第五军提供支援,同时还要应付美国海军第五舰队的威胁。”
  白佑彬的眉头微微跳了一下,很明显,海军正在为一盘很大的棋布局。
  “只不过,在转战西南太平洋之前,你们还有一个更加艰巨的任务。”
  “什么?”白佑彬立即朝卫延年看了过去。
  “美军的四艘‘衣阿华’级战列舰已经在月初的时候修复,虽然现在还不清楚这四艘战列舰会被派往哪个战区,但是不管其出现在哪,对我们都是极大的威胁。因此,第一舰队还要再次出征,去对付这四艘战列舰。”
  “可是……”
  卫延年压了压手,说道:“‘省’级战列舰的前四艘已经修复,二天之后就将到达。按照元帅的意思,这四艘战列舰将成为第11舰队的新主力。当然,你对这四艘战列舰应该非常了解吧?”
  白佑彬愣了一下,立即点了点头。
  在“马克萨斯群岛海战”中,他就是率领“松江府”号等四艘战列舰前去截击威利斯·李率领的美英舰队与美国船队。
  “这两天,你好好休息一下吧。等‘松江府’号到达之后,我再派人去找你。”
  白佑彬没再罗嗦,立即起身告辞。
  显然,留给他的假期只有二天,随后他又要参加紧张的战役准备工作。
第三十五章
信心崩溃
  “第三次中途岛海战”的结果不但让白佑彬很气馁,也严重打击了斯普鲁恩斯。
  与二人以往的交战相比,“第三次中途岛海战”中,白佑彬与斯普鲁恩斯都没有过分采用极端战术,都选择了稳打稳扎的打法,结果第51舰队在拥有优势的情况下反而遭到了重创,损失与第11舰队不相上下。
  这一结果,对斯普鲁恩斯来说,既让他感到无法接受,也让他无法承受。
  设想,如果当时白佑彬指挥的不是四艘“皇帝”级与“皇帝”级乙型战列舰,而是四艘“省”级战列舰,战斗的结果会怎么样?
  换句话说,如果双方势均力敌,斯普鲁恩斯肯定会被白佑彬击败。
  最终,让斯普鲁恩斯重拾信心的还是尼米兹。
  这就是统帅与战将的区别。斯普鲁恩斯无疑是美国海军的头号战将,却算不上统帅。而尼米兹无疑是美国海军,至少是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的统帅。战将更加重视每场战斗的结果,也更加重视战术指挥能力。统帅则更加重视每场战斗与战役对战略造成的影响,同时更加需要战略判断与把握能力。
  在尼米兹看来,斯普鲁恩斯没有输,只是与白佑彬打了个平手。
  从战略角度来看,尼米兹的观点并没有错。第51舰队与第11舰队决战之后,明帝国海军放弃了增援中途岛的行动,从而使美军能够攻占中途岛。占领中途岛之后,美军将防线向西推进了一千五百公里,从而巩固了中太平洋防线。这一切,都是建立在第51舰队与第11舰队决战的基础之上,如果没有第51舰队的付出,美军就不可能占领中途岛。
  当然,为了让斯普鲁恩斯尽快恢复,尼米兹还得做一些实际性的工作。
  首先是将四艘刚刚修复的“衣阿华”级战列舰编入第五舰队。其次是让斯普鲁恩斯知道,他为什么不能完胜第11舰队。
  只是,要做到这两点并不是很容易。
  当时,不但第五舰队需要补充主力舰,第三舰队也需要补充主力舰。
  不管哈尔西的态度如何,麦克阿瑟肯定不想让尼米兹一手遮天,随意调派太平洋舰队的主力舰。在第三舰队仅有三艘老式战列舰还能调动,而新喀里多尼亚的战斗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努美阿随时有可能沦陷的情况下,麦克阿瑟会不择手段的为第三舰队争取到更多的主力舰,从而确保守住努美阿。
  这事最终闹到了白宫,结果美国总统派遣金上将亲自赶往珍珠港,同时让陆军总参谋长(美国陆军没有司令官,总参谋长就是最高指挥官)马歇尔去了惠灵顿,又海陆两军的统帅负责协调太平洋战区与西南太平洋战区的作战行动。
  显然,美国总统也有点忍无可忍了。
  作为最重要的战场,太平洋战争的胜负将决定整个大战的胜负。美国参战已经三年了,结果二个战区的统帅还在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扯皮,并且为了各自的利益而不顾整体战略。可以说,美军在这三年中的失败,多少都与尼米兹同麦克阿瑟之间的矛盾有一些关系。如果不能解决二人的矛盾,美国就不可能扭转战局。
  换句话说,如果尼米兹与麦克阿瑟再不齐心协力,美国总统就会“挥泪斩马谡”。
  当然,从实际情况来看,在总统施加压力之后,尼米兹与麦克阿瑟肯定会妥协,最终不管金上将与马歇尔上将的调解结果如何,都只会是海军与陆军的妥协结果。
  虽然斯普鲁恩斯也以太平洋舰队参谋长的身份参加了金上将主持的会议,但是他在海军中的地位还不够高,资历也不够深,所以绝大部分时候都是尼米兹与金上将在“讨价还价”,而斯普鲁恩斯更加关心的是金上将的副官带来的那几份调查文件。
  经过初步调查,美军的技术部门已经断定,明帝国海军使用了新式穿甲弹。
  当时,斯普鲁恩斯拿到的文件中已经提到,明帝国海军所使用的四百毫米新式穿甲弹的弹体,至少是弹体的一部分由高强度的钨合金铸造而成,因此其穿甲威力比以往使用的穿甲弹有大幅度的提高。
  另外,美国海军情报部门也对此进行了分析,认为明帝国海军会迅速在作战舰队中推广这种威力极为强大的穿甲弹,并且很有可能在半年之内为破交舰队里的大型巡洋舰提供类似的三百毫米穿甲弹。如此一来,明帝国海军的大型巡洋舰将具备对付美国海军快速战列舰的实力。
  显然,这个调查结果引起了美国高层的震动。
  如果敌人大型巡洋舰的主炮都能打穿快速战列舰的装甲,那么美国海军还有何优势可言?
  应对新的威胁,美国海军必须采取措施。
  首先是加强现有战列舰的防护能力,提高装甲厚度。因此,所有正在接受维修的战列舰都要进行全面改进,已经修复的战列舰也要在下次维修的时候接受全面改进。问题是,“衣阿华”级战列舰加厚装甲的问题还不大,本来其速度就高达三十三节,即便增加几千吨的排水量,也能使速度保持在三十节左右。可是“北卡罗来纳”级与“南达科他”级的速度本来就偏低,加上排水量偏小,如果增加几千吨的装甲,其速度将跌到二十七节以下,根本算不上快速战列舰。另外,立即修改正在建造的“蒙大拿”级战列舰,通过牺牲速度的方法来增加其装甲厚度。
  其次,研制同类型的穿甲弹。只不过,这个办法并不可靠,主要是美国缺乏钨矿。最终,美国不得不改变方法,在合金钢上做文章。当然,主要原因是,美国是明帝国之外,世界上稀土储备量最大的国家,因此在研制与生产高强度合金钢的时候不存在太大的问题。
  最后就是研制口径更大的战列舰主炮。其实,这个问题早就提上了日程安排。美国海军原本计划在“蒙大拿”级战列舰上安装九门十八英寸(大概相当于四百五十七毫米)舰炮,以全面提高战列舰的火力,可是其十八英寸舰炮的研制工作一直没有完成,所以最终只能改变设计,通过增加一座三联装十六英寸舰炮炮塔的方式来提高其火力。毫无疑问,十六英寸舰炮已经很难应付今后的战争需要了。问题是,新式大口径舰炮的研制难度远远超过了设计一种新式战列舰,别说美国,就连明帝国也很难在几年之内就开发出一种新式大口径舰炮。不说别的,帝国海军的四百五十毫米舰炮的研制工作在战争爆发之后就开始了,直到现在也没有能够制造出第一门样炮!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明帝国海军的新式战列舰在短期内无法服役。
  按照美国海军情报局提供的消息,在常规交战距离之内,使用重型穿甲弹的十六英寸舰炮对明帝国海军的任何一种战列舰都有足够的威胁。
  只不过,斯普鲁恩斯却觉得这样的观点一点都不可靠。
  主要就是:什么是“常规交战距离”?
  战争爆发时,战列舰的常规交战距离在一万米之内,随后提高到了一万五千米,到此时,已经提高到了二万米,甚至二万五千米。随着火控技术,特别是雷达性能的迅速提高,加上舰炮生产工艺的提高,交战距离还会继续提高,恐怕要不了多久,常规交战距离就将提高到三万米。在此情况下,十六英寸重型穿甲弹别说对付明帝国海军的“省”级战列舰,就连其“皇帝”级与“皇帝”级乙型战列舰都很难对付。相反,在配备了复合穿甲弹之后,明帝国海军的任何一种快速战列舰都能对二万五千米外的“衣阿华”级战列舰构成严重的威胁。到时候,对方还会在“常规交战距离”内与美军舰队交战吗?
  搞清楚了问题,不等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金上将离开珍珠港的时候,斯普鲁恩斯收到了另外二条很不好的消息。明帝国海军的四艘“省”级战列舰即将修复,而且极有可能被编入第一舰队。另外,明帝国海军第三舰队里面的二艘“皇帝”级乙型战列舰已经返回了高雄港,将在那里更换更先进的主炮,从而具备使用复合穿甲弹的能力。
  显然,明帝国海军不打算在近期向第三舰队增兵。
  同样的,对手会在西太平洋上集中一支绝对算不上弱小的作战力量。即便美军已经占领了中途岛,只要稍有松懈,明帝国海军就会反攻中途岛,继续逼近夏威夷群岛。在此情况下,第五舰队连喘口气的机会都没有。
  当然,对第五舰队来说,这不见得是坏消息。
  只要明帝国海军不打算加强第三舰队,而是准备在西太平洋上发动进攻,那么刚刚修复的四艘“衣阿华”级战列舰就得编入第五舰队,而不是派往第三舰队。
  也就在尼米兹即将说服金上将,让海军部长支持第五舰队的时候,由有二条极为重要的消息送了过来。
  只不过,这不是来自太平洋对岸的消息,而是来自大西洋那边的消息。
  英国海军第二批四艘“狮”级战列舰如期服役,其第一批四艘“狮”Ⅱ级战列舰的建造工作也非常顺利,完全有可能在年中服役。
  只是,英国海军并没有因此而获得兵力上的优势,因为德国海军也在一月初的时候获得了二艘快速战列舰,同时土耳其海军的二艘快速战列舰也在月初服役,并且很有可能在月底的时候到达马耳他,被编入明帝国海军第四舰队的作战序列。
  显然,大西洋上的局势再次紧张了起来。
第三十六章
静观其变
  英国海军的一举一动也时刻在帝国情报部门的掌握之中。
  在白佑彬前往第四舰队之前,因为大西洋舰队覆灭,加上帝国海军在北大西洋战场上采取的是战略防御,以及在战争爆发之前,帝国一直将重点放在了周边几个国家与太平洋彼的美国身上,所以帝国情报部门在英国展开的活动并不是很多,导致绝大部分时候只能依靠同盟国提供的情报来获知英国的情况。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1/5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