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浪(校对)第49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94/578

  “台湾”号只有七门主炮还能继续使用,“广东”号则只剩下了五门主炮,“江苏”号还有六门主炮,“吉林”号也只有六门主炮。除了主要火力减少了三分之一之外,四艘战列舰的副炮火力也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且电子设备,特别是雷达都出了问题。比如“台湾”号的火控雷达就被炸飞了,“广东”号的火控雷达与搜索雷达都不见了踪影,“江苏”号的主火力指挥中心被摧毁,“吉林”号的前后二个火力指挥中心都被摧毁。
  只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小看四艘还浮在海面上的“省”级战列舰。
  在丧失了雷达之后,四艘战列舰都只能依靠光学设备。而“省”级战列舰的光学设备并不差,除了主副光学测距仪之外,每座炮塔都有一副单独的光学瞄准仪。在与第52舰队交战的最后时刻,四艘战列舰就完全依靠光学设备在指引炮击,而没有过分的依靠雷达。毕竟,在一万五千米内,只要天气状况良好,光学设备的作用不比雷达差多少。如果交战距离缩短到一万米之内,光学设备的测量精度甚至在雷达之上。
  也正是如此,第12舰队才在十二点四十五分参加战斗。
  此时,“台湾”号距离第53舰队最后一艘主力舰,即“佐治亚”号战列舰不到一万一千米,排在编队最后面的“吉林”号距离“佐治亚”号也只有一万五千米。如此一来,四艘战列舰都能够用光学设备瞄准敌人,不用担心炮击命中率的问题。
  恐怕正是第12舰队在到达战场之后,迟迟没有开火,放弃了其擅长的远距离交战方式,不断的逼近第53舰队,才会让哈尔西认为第12舰队的战斗力明显降低,其威胁程度也就明显降低,从而做出了错误的判断。
  这个错误的直接后果是:第53舰队失去了逃跑的机会。
  前五轮齐射,第12-1主力编队的四艘战列舰全都瞄准了“佐治亚”号,并且至少击中了“佐治亚”号八枚穿甲弹。一百二十枚炮弹命中八枚,命中率高达百分之六点七。显然,这个成绩足以让任何一名指挥官感到骄傲。
  结果也就不言而寓了。
  作为第二批“南达科他”级战列舰的第二艘,“佐治亚”号在几次大修的时候都进行了改进,防御有所提高。只是“南达科他”级本身的基础并不是很好,排水量过小,主机功率不够,动力舱空间狭窄,且干舷较低。这些,都严重的影响了其改进余地。无论如何,“佐治亚”级的性能都不会比“衣阿华”级好,更不可能超过“罗得岛”级。在连续挨了八枚四百毫米复合穿甲弹之后,“佐治亚”号的结局可想而知。
  因为弹着点都集中在了舰体的后部,而且前五轮齐射的速度很快,所以了望员只看到了前两枚穿甲弹的命中点,无法判断出后面六枚穿甲弹的命中点。只是,在四艘“省”级战列舰暂时停止炮击,重新瞄准目标的时候,“佐治亚”号的速度开始迅速减慢,并且脱离了主力编队。
  显然,其动力或者传动系统受到了严重损伤。
  从战舰尾部甲板上冒起的浓烟就能看出,很有可能是穿甲弹炸掉了其传动轴,从而导致轴套内的润滑油泄露,然后被引燃。如此一来,“佐治亚”号就算还能够继续作战,也失去了离开战场,乃至规避炮击的能力。
  又对“佐治亚”号打出了四轮齐射之后,白佑彬重新下达了交战命令。
  这时,“河北”号发出了最后的信号。
  在遭到美军六艘战列舰围攻的情况下,“河北”号坚持到了最后一刻。十二点五十四分,在左倾超过三十度的情况下,“河北”号步入了“福建”号的后尘,迅速翻覆,并且于三个多小时之后,被己方的驱逐舰用鱼雷击沉。
  当时,郑恩博在乘坐的汽艇上亲眼目睹了“河北”号的翻覆经过。
  对于一名舰队司令官来说,看着旗舰沉没,无疑是最大的痛苦。可是,这又能够怪谁呢?虽然第31舰队在这场海战中立下了重大功劳,为最终战胜美军第五舰队出了很大的力,但是在战斗过程中,郑恩博不但错过了好几次机会,还犯了几次小错误。这些,都对第31舰队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
  当然,郑恩博并没有犯严重错误。
  以当时的情况,即便是白佑彬在指挥第31舰队,也不可能保全整支舰队,只能尽量降低损失。在先后与美军三支作战舰队交手的情况下,取得了击沉(击毁)十艘大型巡洋舰,重创一艘战列舰,重伤三艘战列舰的战绩,绝对是难能可贵的表现了。
  “河北”号战沉,让第53舰队得到了解放。
  问题是,这个解放来得太迟了。
  等到威利斯·李登上前来接他的轻巡洋舰,并且下令转移火力的时候,第12-1主力编队已经机动到了第31舰队的右侧,并且将交战距离缩短到了一万米以内。在这个距离上,“省”级战列舰可以轻而易举的干掉“北卡罗来纳”号,与“南达科他”级战列舰。
  当然,美军的十六英寸穿甲弹也能轻而易举的摧毁“省”级战列舰。
  因此,在十二点五十分的时候,白佑彬刚刚下令追上来的驱逐舰编队向美军第51舰队的二艘战列舰发动鱼雷攻击,巡洋舰编队为其提供炮火掩护,他与司令部的军官就被强行带离了司令舰桥,送入了位于舰体内部,水线以下处的避难所。
  第12舰队与第53舰队的最后一场战斗打得非常惨烈。
  在一万米的距离上,任何一名枪炮军官都能够利用炮塔自带的光学瞄准仪瞄准对手,根本不需要火力指挥中心提供的数据。当然,美军战列舰上还没有配备弹道计算机,所以炮手仍然需要火力指挥中心提供的航向,航速等基本数据,才能瞄准对手。
  四艘战列舰,几乎都以每分钟一轮的速度发射着一千多公斤重的穿甲弹。
  最先遭殃的是“佐治亚”号,这艘首先遭到攻击的战列舰在被“吉林”号击中了四次之后,其C炮塔弹药库就发生了大爆炸,并且在下午一点过三分的时候沉没。
  到一点过十分的时候,“亚拉巴马”号也开始缓缓下沉了。
  一点十七分,“广东”号的左侧副炮弹药库发生爆炸,随即就撤出了战斗。最终,这艘战列舰因为火势失去了控制,且左侧舱室几乎全部进水,舰长不得不在一点四十分的时候下达了弃舰令。
  一点二十一分,“南达科他”号战沉。
  随后,“台湾”号遭到重创,舰长在考虑到舰队司令官的安全之后,果断的下达了撤退命令。虽然在撤退的时候,又被二枚十六英寸穿甲弹击中,但是该舰最后还是顺利的逃离了战场,避免了战沉的悲惨结局。
  一点三十四分,“北卡罗来纳”号战沉。
  到此,第12舰队与第53舰队的大规模炮战结束。
  而此时,第12-1主力编队中,除了“广东”号伤势严峻之外,其他三艘战列舰都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江苏”号左倾达到了十一度,且干舷降低了二米。“吉林”号损失了一半的动力,二座炮塔被摧毁,另外一座炮塔里也只剩下了二门主炮。“台湾”号则只剩下了四门主炮,航速降低到了十六节。
  只是,这场规模宏大的海战并没有就此结束。
第四十四章
调兵遣将
  从战后获取的文件来看,在最后关头,哈尔西还打算拼死一搏。
  当时,第31舰队已经全军覆没(实际上,到第12舰队与第53舰队的决斗结束的时候,第31舰队中真正沉没的主力舰只有“广西”号),而第12舰队的二艘战列舰遭到了重创,丧失了作战能力,另外二艘战列舰也损失了三分之二的主炮火力,且情况都危在旦夕,再也经受不住打击。
  在此情况下,如果美军有一艘战列舰,就能彻底扭转战局。
  问题是,哈尔西手上连一艘像样的战列舰都没有了。
  “罗得岛”号与“弗吉尼亚”号在此之前的战斗中遭到了重创,其舰首方向上的炮塔全部被摧毁,“罗得岛”号还有三门主炮,而“弗吉尼亚”号只有二门主炮。另外,二艘战舰的舰体也损伤严重,同样承受不起任何打击。
  当时,哈尔西能够指望的只有之前被鱼雷击中,没有办法高速航行的“佛蒙特”号。
  这艘战列舰就在战场东北大概二十海里处,并且有二座炮塔完好无损(因为一条鱼雷击中了C炮塔的左侧,结果导致C炮塔弹药舱进水,丧失了使用能力),航速也能达到二十节。更重要的是,这艘战列舰还能承受打击。
  可是,哈尔西的这个希望也很快破灭了。
  下午一点四十分的时候,“佛蒙特”号遭到了二批驱逐舰,与二批巡洋舰的攻击。
  而发动攻击的,正是第12舰队里面的二支特混编队。
  当时,白佑彬还没有回到司令舰桥,并没有下达命令。他派出去的四支特混编队一直在战场外围行动,其中二支特混编队就在第12舰队的东北面,并且发现了正在向西航行的“佛蒙特”号。
  不管为了什么,这二支特混舰队的指挥官都做出了果断的决定。
  五艘驱逐舰,四艘巡洋舰,对一艘没有得到辅助战舰掩护的战列舰来说,绝对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巡洋舰上的炮火对战列舰的威胁并不大,却能够打掉战列舰上的副炮与速射炮炮塔。而战列舰要想对付逼近的驱逐舰,就得依靠副炮与速射炮。显然,在此情况下,“佛蒙特”号的结局不会好到哪里去。
  一点五十七分,“佛蒙特”号被三条鱼雷击中。
  二分钟后,“佛蒙特”号又被三条鱼雷击中。
  虽然前一次的鱼雷命中点都在舰体左侧,而后一批鱼雷的命中点全在舰体右侧,所以没有让战舰翻覆。但是在连续遭到鱼雷攻击的情况下,“佛蒙特”号的情况也丝毫不容乐观,至少再也承受不起打击了。
  而此时,第12舰队里的驱逐舰编队也攻击了“罗得岛”号与“弗吉尼亚”号。
  虽然一直伴随主力编队活动的美军巡洋舰打散了发动突击的五艘驱逐舰,甚至在战斗中击沉了其中三艘驱逐舰,重创了另外二艘驱逐舰,没有让对方的鱼雷攻击得逞。但是在对手驱逐舰的威胁下,哈尔西的反击希望也完全落空。
  二点十二分,“罗得岛”号率先转向。
  此时,白佑彬已经回到了指挥岗位上。
  面对扬长而去的美军舰队,白佑彬也只能望洋兴叹。如果他手里还有一艘完好无损的战列舰,第51舰队就别想逃走。问题是,白佑彬手里根本没有一艘完好无损的战列舰。
  当然,白佑彬并不知道,先后被八条鱼雷击中的“佛蒙特”号战列舰在返回珍珠港的途中,最终因为舰体严重进水,且支援救助不到位,在距离珍珠港不到二十五海里处沉没,从而成为了这场海战中最后一艘战沉的战列舰。
  大概在二点半的时候,郑恩博登上了前去救援的驱逐舰。
  等到郑恩博来到“台湾”号战列舰上的时候,白佑彬已经拟定了战斗报告的初稿。作为舰队司令官,白佑彬原本不用与郑恩博商量作战报告的内容,但是在考虑到郑恩博的身份,以及第31舰队为这场海战做出的重大贡献的情况下,白佑彬还是听取了郑恩博的意见,并且在战报中着重提到了第31舰队的功劳。
  二位司令官在商讨战报内容的时候,海战收尾工作也在紧张进行着。
  到下午五点过,一支由七艘大型巡洋舰组成的破交舰队来到了交战海域,并且在炮击了考爱岛上的美军炮兵阵地之后,担负起了为第12舰队提供掩护的职责。
  此时,白佑彬已经收到了由海军总参谋部发来的消息。
  第12舰队暂时留在考爱岛锚泊地,等待后勤保障舰队。
  夜间,由秦孝东与莫怀成率领的二支破交舰队先后到达,加强了巡逻警戒任务。
  天亮之后,又十二艘巡洋舰与二十多艘驱逐舰组成的一支临时舰队赶了过来,并且担负起了战场巡逻的职责。
  毕竟,这里距离瓦胡岛非常近,美军的小型舰艇随时有可能出现。
  从十七日下午开始,美军的小型舰艇集群就不时出现在锚泊地附近,并且与担任外围掩护任务的特混编队发生了小规模冲突。
  到十七日夜间的时候,又有二十多艘巡洋舰与驱逐舰到达。
  显然,海军总参谋部正在调整部署,准备将考爱岛锚泊地当作进攻瓦胡岛的前进基地,不然不会派遣这么多战舰过来。
  到十八日上午,第一批四艘快速战斗支援舰才赶了过来。
  维修工作立即展开,仅存的三艘战列舰首先进行简单维修。按照海军总参谋部的安排,三艘大型维修船将在三日之内到达,三艘受损的战列舰在接受了正常维修之后,才返回阿普拉港。在那边进行全面检查之后,再返回本土港口。
  此时,白佑彬已经得知,卫延年兑现了他的承诺。
  新服役的四艘“省”级乙型战列舰已经到达了那霸,正在进行正式服役前的整编,到时候这四艘战列舰将取代第12舰队的四艘“省”级战列舰,成为第12舰队的主力。当然,不出意外的话,白佑彬仍然是第12舰队的直接指挥官。
  二十一日凌晨,第11舰队,以及随行的后勤保障舰队到达了考爱岛锚泊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94/5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