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浪(校对)第50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06/578

  当时,配备给第四舰队的巡洋舰中,大部分都是最新式的“湖”级。虽然其刚刚一万海里出头的续航力在太平洋战场上显得有点短,但是在相对小得多的北大西洋上,已经足以满足绝大部分作战任务的需求了。另外,第四舰队在离开爱尔兰海之后,还进行了一次燃油补给,所有巡洋舰都加满了燃油,根本不存在续航力不足的问题。
  与“岛”级巡洋舰相比,“湖”级巡洋舰最大的改进之处就是增强了防护能力。
  在“功臣”级巡洋舰服役之后,美国海军开始建造装备了七英寸(一百七十八毫米)舰炮的巡洋舰,而当时已经开工建造的“岛”级通用巡洋舰仍然是按照抵抗六英寸穿甲弹的标准进行设计的。因此,在面对美军新式巡洋舰的时候,“岛”级的防护能力明显偏弱,难以适应新的战斗。
  “湖”级就是在此情况下诞生的。
  严格的说,“湖”级并不是通用巡洋舰,而是缩小版的大型巡洋舰,其设计基础来自于“海外领地”级大型巡洋舰。也正是如此,“湖”级拥有相当出色的性能。在一万八千多吨的排水量下,配备了十二门一百七十五毫米舰炮与十六门一百三十毫米速射炮,其输出功率超过了十八万轴马力的动力系统,使这种采用了宽舰体的战舰仍然能够达到三十三节的最快速度。而其防护能力,甚至超过了一些大战之前建造的战列巡洋舰!
  除了较强的防护能力之外,其出色的适航能力也是其一大特点。
  因为采用了宽舰体,所以其最大速度仅仅只有三十三节,而在同等排水量,同样动力设备的情况下,如果拉长舰体,其航速很有可能超过三十七节,成为帝国海军最快的巡洋舰。只是,“湖”级是不折不扣的舰队巡洋舰,而不是用于执行破交任务的大型巡洋舰,所以速度不是其头号指标。按照舰队作战的标准,巡洋舰的速度只要比战列舰快百分之十左右,就能完成几乎所有作战任务了。
  相对而言,适航能力,特别是稳定性比速度更加重要。
  也正是如此,工程师选择了宽舰体,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了巡洋舰欠缺稳定性的弊病。这不但使其火炮的命中率更高,还使其能够在更广泛的海域内执行作战任务。
  大概正是因为“湖”级的出色适航性能,才会被首先派到海况更加恶劣的北大西洋吧。
  因为指挥体系发生了变化,所以白佑彬只负责下达命令,具体的实施,以及战术安排都由杨定方直接负责。
  其实,白佑彬所在的“黄岩岛”号巡洋舰就一直呆在后方,根本没有伴随主力行动。
  转眼就到了二十五日,吃过早饭之后,白佑彬就来到了宽大舒适的司令舰桥内。很多参谋军官都在换班,于右任按照往常的习惯,在白佑彬上岗前半个小时就赶了过来,负责处理好细节事务。
  “有消息吗?”
  “暂时还没有。”于右任一边说着,一边走了过来,“不过,凌晨的时候收到了谢昶伦发来的电报,昨天晚上的时候,一艘从南大西洋赶来的袭击舰在背风群岛北部海域发现了集结的美军舰队,只是没有发现有大型战舰。谢昶伦已经调派了其他的袭击舰,如果顺利的话,中午之前就会有新的消息了。”
  白佑彬点了点头,就在司令官的位置上坐了下来。
  新旗舰上什么都好,就是在等待消息的时候让人非常不舒服。以往,白佑彬还可以到旗舰上的各个部门走走,询问一下情况,了解一下官兵的事情。现在,他根本不需要做这些工作,只能留在司令舰桥内等待消息。
  快到十一点的时候,通信参谋送来了刚收到的电报。
  “这下,我们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看完之后,白佑彬把电文给了于右任,“美军作战舰队已经到达了圣地亚哥,而且暂时没有出港的迹象。”
  “也许,敌人已经上当了。”
  白佑彬微微点了点头。“现在,我们只需要考虑怎么对付那些护航的美军大型巡洋舰。给杨定方与秦孝东他们下达命令,按照原计划行动。”
  此时,舰队已经深入北大西洋,距离最近的岛屿都有三百多海里。
  另外,帝国海军采用了灵敏度更高的短波电台,可以降低电磁波的信号强度,从而缩小敌人的探测范围。一般情况下,美英使用的无线电监听电台只能在一百五十海里范围内接收到帝国海军新式短波电台发出的信号,而该电台的实际作用距离却长达二百五十海里。如果加强信号,通信距离还可以增加到四百海里。只是,在舰队没有暴露行踪,或者需要隐蔽航行的时候,是不能加强信号强度的。
  下达了命令之后,留给白佑彬的还是等待。
  此时,第四舰队就在“黄岩岛”号所在的后勤保障舰队前方大概八十海里处,而四支破交舰队则在附近一百二十海里范围之内活动。按照之前确定的作战计划,在收到命令之后,第四舰队与四支破交舰队要重新编组。
  白佑彬最担心的不是找不找得到美军船队,而是杨定方能不能适应新的指挥体系。
  在炮击英国的行动中,杨定方就犯了几个小错误,归根结底都是他没有参加将官培训的原因。按照新的指挥体系,杨定方所在的位置相当关键,如果他不能及时的适应,难免不会犯更多的错误。
  也许,这正是检验帝国海军新的指挥体系,考验帝国海军将领的机会吧!
第十七章
重拳出击
  正如白佑彬所担心的一样,杨定方遇到的最大麻烦就是新的指挥体系。
  作为一名按照“传统渠道”晋升上来的海军中将(在正式升任第四舰队司令官的时候,杨定方就晋升为海军中将),杨定方算得上是白佑彬手下为数不多的几个“传统型将领”之一了。当然,这并不表示杨定方的能力很平庸。
  自从与白佑彬合作之后,杨定方的能力就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加上他的年纪并不大,且在此之前仅仅是战列舰上的大副(在“东海”号编入了第62舰队,随同白佑彬一同征战南大西洋,对付Z舰队的时候,杨定方才正式升任为“东海”号的舰长,而在此之前他只是“东海”号上的大副),实战经验并不丰富,没有完全形成自己的指挥风格,所以他受到了白佑彬很大的影响,其指挥风格也自然与白佑彬等一批少壮派军官非常相似。当然,从年纪上讲,杨定方也是不折不扣的少壮派将领。
  论个人能力,杨定方绝对算得上是白佑彬手下的头号战将。
  不说别的,在白佑彬带过的这么多军官中,杨定方是第一个爬上舰队司令官位置的,而且在白佑彬离开了第四舰队之后,他单独肩负起了北大西洋上的作战行动,且表现非常出色,没有给敌人任何机会。
  问题是,现在杨定方已经有了自己的指挥风格。
  他没有参加将官培训,也就没有系统的学习新的指挥体系,更不可能认识到新的指挥体系带来的好处。
  在此情况下,要他现学现卖,确实有点难度。
  比如,白佑彬在“黄岩岛”号巡洋舰上坐镇指挥,杨定方就要肩负起指挥第四舰队,以及其他四支破交舰队的职责。虽然白佑彬改变了指挥体系,让秦孝东与莫怀成等人直接听从他的命令,但是杨定方作为几位舰队指挥官中的最高级将领,他肯定要负责协调几支舰队的行动。
  如此一来,他的职责就与白佑彬的重叠了。
  反正,类似的麻烦很多。
  在收到命令之后,杨定方遇到了一个很大的难题,即由谁来指挥重新编组之后的四支特混编队。
  按照新的编组方式,第四舰队的四艘战列舰将分别编入到四支破交舰队中去。
  除了杨定方之外,四艘战列舰的舰长都是上校军衔,而四支破交舰队的指挥官中,秦孝东是三级中将,莫怀成是一级少将,另外二人都是准将。按照军衔标准,就应该由四名破交舰队指挥官负责指挥四支特混编队。可是,按照职务标准,四艘战列舰的舰长有更高的指挥权限。
  当然,杨定方并不反对让破交舰队指挥官来指挥作战行动。
  毕竟,这是一次名副其实的破交行动,秦孝东与莫怀成等人都是帝国海军最优秀的破交舰队指挥官,能力非常出众,且非常熟悉破交战术。问题是,他们四人之前都在太平洋上活动,没有在北大西洋上执行破交作战任务的经验。相反,第四舰队一直在北大西洋上活动,即便是资历最浅的舰长也在这边呆了近一年的时间,执行过数次任务。显然,第四舰队的舰长更熟悉北大西洋上的情况,也更熟悉此次作战的对手。
  这里不得不说,白佑彬也有所忽略。
  如果白佑彬在安排任务时考虑到了这个细节问题,就应该以最高司令官的身份做出明确的安排。按照通常情况,应该是破交舰队指挥官担任特混编队的指挥官,而第四舰队的舰长担任特混编队的参谋长,负责协助破交舰队指挥官。
  问题是,白佑彬并没有做出这个安排,而是把问题丢给了杨定方。
  这就出现了新的问题,杨定方只是第四舰队司令官,而破交舰队在编制上隶属于战区司令部,并且由远洋作战司令部直接指挥,也就是说,秦孝东他们的上级是白佑彬与谢昶伦,而不是杨定方。
  按照帝国海军的军规,杨定方是无权直接向秦孝东等人下达命令的。
  值得庆幸的是,参与此次行动的四支作战舰队之前都隶属于西太平洋战区与北大西洋战区,秦孝东与莫怀成又是白佑彬的老搭档了,而另外二位指挥官与白佑彬的关系都不错,之前也参加过白佑彬指挥的作战行动。当白佑彬把前线指挥权丢给了杨定方的时候,杨定方实际上就负责执行白佑彬的命令,因此另外四位指挥官并没有与杨定方对着干。
  设想一下,如果当时有来自南方战区的破交舰队,或者是有一二个指挥官与白佑彬的关系并不是很好,问题肯定会相当严重。
  更重要的是,杨定方不是那种把命令看得一成不变的人。
  跟着白佑彬,杨定方学得最多的就是临机应变。
  结果,在收到命令之后,杨定方立即联系了秦孝东等人,随即对第四舰队的所有战舰进行了分配,他所在的“安徽”号战列舰,以及四艘巡洋舰与四艘驱逐舰编入了由秦孝东指挥的“云飞扬”号破交舰队,重组为“安徽”号特混编队。战术指挥由秦孝东直接负责,而杨定方则担负起了四支特混舰队的协调工作。
  可以说,这就是经验。
  如果没有丰富的经验,杨定方肯定无法在很短的时间内做出如此细致,且符合实际情况的安排。
  当然,重新编组也是一件麻烦事。
  到二十五日傍晚的时候,四支特混编队才陆续就位。
  到此,白佑彬率领的这支作战力量的指挥体系完全按照破交作战的要求进行了彻底的变更。
  “安徽”号特混编队中,“安徽”号战列舰与“云飞扬”号、“戚祖辉”号、“直布罗陀”号、“开普敦”号大型巡洋舰组成了主力战队,“眼镜蛇”号、“蝮蛇”号、“金环蛇”号、“海鹰”号、“豹鲨”号与“狗鲨”号组成了次主力战队,“扎陵湖”号、“鄂陵湖”号、“呼伦湖”号与“贝加尔湖”号组成了巡洋舰战队,“鹿铃”号、“糜子菜”号、“芦藜”号、“雏菊”号组成了驱逐舰战队。
  “黑龙江”号特混编队中,“黑龙江”号战列舰与“危光炀”号、“柯寿贤”号、“古里”号、“关岛”号大型巡洋舰组成了主力战队,“五步蛇”号、“竹叶青”号、“赤链蛇”号、“灰鲭鲨”号、“白鳍鲨”号与“巨齿鲨”号组成了次主力战队,“兴凯湖”号、“高邮湖”号、“洪泽湖”号与“微山湖”号组成了巡洋舰战队,“春菊”号、“太阳菊”号、“水杨柳”号与“羽花”号组成了驱逐舰战队。
  “江西”号特混编队中,“江西”号战列舰与“范辛平”号、“孟定康”号、“泗水”号、“亚丁”号大型巡洋舰组成了主力战队,“虎斑蛇”号、“蝰蛇”号、“银环蛇”号、“响尾蛇”号,“天使鲨”号与“灰鲨”号组成了次主力战队,“库叶岛”号、“台湾岛”号、“海南岛”号与“琉球岛”号组成了巡洋舰战队,“金雀花”号、“游龙草”号、“芭蕉花”号与“耧斗花”号组成了驱逐舰战队。
  “云南”号特混编队中,“云南”号战列舰与“杨达坤”号、“姜誉闻”号,“马耳他”号、“海豹”号组成了主力战队,“棘皮蛇”号、“虎蛇”号、“箭齿鲨”号、“虎鲨”号、“剑吻鲨”号与“短吻鲨”号组成了次主力战队,“崇明岛”号、“济州岛”号、“吕宋岛”号与“棉兰老岛”号组成了巡洋舰战队,“椴树花”号、“帝王花”号、“木百合”号与“龙眼花”号组成了驱逐舰战队。
  即便不计算留在后勤保障舰队里的“护航”战舰,参加此次破交作战行动的战舰总数都达到了七十六艘之多,其中战列舰四艘,配备了三百毫米舰炮的大型巡洋舰十六艘,配备了二百四十毫米舰炮的大型巡洋舰二十四艘,巡洋舰十六艘,驱逐舰十六艘。
  从这些战舰的配制来看,帝国海军已经非常重视北大西洋上的作战行动了。
  不说别的,除了临时将“海豹”号破交舰队里的二艘大型巡洋舰抽调了过来之外,从太平洋战场上赶来的二支破交舰队的编制都是最强大的,即便是北大西洋战区的二支破交舰队也都得到了加强,都获得了“海军上将”级大型巡洋舰,编制也达到了十艘之多。
  按照当时获得的情报,美军最多出动二十来艘大型巡洋舰,以及不超过四十艘的其他战舰为船队提供保护。如此一来,白佑彬不但在兵力上占了优势,更是在战舰的战斗力方面占了绝对优势。
  甚至可以说,即便没有第四舰队参与,四支破交舰队都足以打垮美军的护航舰队。
  现在,白佑彬集中了几乎全部力量去对付美军护航舰队与运输船队,无疑是用铁锤敲鸡蛋。
  在此情况下,如果杨定方与秦孝东等人还不能交上一份完满的答卷,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当然,最关键的仍然是指挥协调工作,随着兵力增加,协调的难度也随之增加。这不但是在考验杨定方的能力,也是在考验其他几位指挥官的能力。
  只要解决好了协调方面的问题,白佑彬完全可以在“黄岩岛”号巡洋舰上睡大觉!
第十八章
怒海追踪
  因为美军作战舰队已经去了古巴的圣地亚哥,所以在安排侦察任务的时候,四支特混编队都派出了六艘大型巡洋舰与四艘巡洋舰,没有让续航力较弱的驱逐舰参加侦察行动,而主力战队也都没有散开。
  四十艘战舰组成了二道搜索侦察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06/5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