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浪(校对)第5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8/578

  第62舰队的四艘“皇帝”级乙型战列舰在此时接受大修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在此之前,第62舰队的四艘战列舰已经有一年半没有进行维修了,期间又参加了二次大规模的海上作战行动,并且伴随第11舰队参加了炮击巴拿马地区的作战行动,战舰的状态非常糟糕,急需进行全面维修。另外,第62舰队的四艘战列舰在此之前没有像大西洋上的其他舰队那样,接受现代化改装,因此趁大修的机会为其更换雷达与火控系统,也是提高“皇帝”级乙型战列舰的必要手段。
  从战后获取的资料来看,帝国海军的欺骗收到了很大的效果。
  在得知第61舰队北上策应第四舰队之后,美国海军有足够的理由相信,留在加勒比海地区的只有实力最弱的第42舰队。以第21舰队与第22舰队的实力,歼灭“杂牌”军简直就是十拿九稳的事情。另外,第61舰队并没有离开多远,因此在干掉第42舰队之后,美军还能立即对付第61舰队。
  在此情况下,第21舰队与第22舰队根本不可能前往佛罗里达海峡。
  当然,在收到命令之后,白佑彬立即按照卫延年的吩咐调整了第四舰队的编制,让肖定邦重新设定了航线,同时增强了南面的巡逻与侦察兵力。最直接的结果是,到六月二十日的时候,第四舰队距离诺福克还有足足一千二百海里!
  此时,德意舰队已经到达了亚速尔群岛。
  在德意舰队进入英雄港,进行燃油补给的时候,白佑彬安排的后勤保障舰队也赶了过来。考虑到德意舰队的设计标准与帝国海军有所不同,所以在后勤保障舰队中,不但有二艘搭载着德国与意大利海军战舰所用弹药的快速战斗支援舰,二艘快速综合补给舰,还有二艘航速能够达到二十四接的快速油轮。
  这一天,白佑彬也收到了谢昶伦发来的电报。
  德意舰队将按照计划前往诺福克,协同第四舰队对付美军第23舰队与第24舰队。按照计划,第四舰队要在六月二十四日夜间到达会合海域,并且做好与德意舰队联合行动的准备工作。
  虽然指挥权仍然在白佑彬的手上,但是当时他根本就没有提到联合指挥的问题。
  二十二日凌晨,一条极为重要的消息送了过来。
  电报是由庞晋元亲自接收,并且亲自翻译的,随后庞晋元就亲自把电文送到了白佑彬的手上,期间除了肖定邦参与了航线规划工作之外,其他的参谋都不知道这份电报的具体内容。
  只是,后来所有人都知道,这是一份由执行侦察任务的破交舰队发出的电报。
  美军第23舰队与第24舰队已经在二十一日夜间离开了诺福克海军基地,在进入北大西洋之后就遭遇了破交舰队,随后就消失在了大洋深处。
第三十五章
德军将领
  六月二十四日,夜间十点半,百慕大群岛以东大概五百五十海里处。
  整齐排列成三列纵队的数十艘战舰正以近二十节的速度向西航行着。中间的主力编队中,为首的正是德国海军最强大的战列舰“德意志”号,在其身后,分别是“日耳曼”号、“俾斯麦”号与“提尔皮茨”号,再往后,则是意大利海军的“维内托”号、“意大利”号(原名“利托里奥”号)、“罗马”号与“帝国”号。左侧则是由“沙恩霍斯特”号与“格奈森瑙”号为首的巡洋舰编队,右侧是近二十艘驱逐舰组成的驱逐舰编队。
  虽然舰队里战舰的外观差别很大,但是不可否认,这是一支强大的舰队。
  “德意志”号的司令舰桥内,莱因哈特.冯.斯佩上将非常满意的看着那些在夜幕中时隐时现的战舰。
  作为德国海军第二位斯佩上将,莱因哈特继承了其叔父的遗志,在十六岁的时候就进入了德国海军学院深造,毕业之后就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年轻军官,并且在不到四十岁的时候就晋升为海军准将。可以说,斯佩的一生都是在与海军打交道,并且为德国海军奉献了毕生的心血。
  与绝大部分德国海军将领不一样,斯佩是绝对的“海权主义者”。
  上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国内万业凋零,国家实力跌到了谷底,当时很多德国将领与政治家都认为,不能再像以往那样,集中全部国力在大洋上与英国争高低,而是应该集中力量打造欧洲最强大的陆军,首先取得欧洲大陆的霸权,再发展海军。虽然绝大部分德国海军将领认为不能仅靠陆军,甚至坚信没有海军的德国永远都不是强大的德国,比如雷德尔就一直坚持发展大海军。但是绝大部分德国海军将领都认为,应该改变直接与英国抗衡的战略,转而寻找一个更容易对付的敌人,比如法国海军。只有这样,德国海军才能循序渐进,才能发展壮大。
  毫无疑问,斯佩绝对不认为一支二流海军能够撑起德国的半边天。
  德国要想崛起,要想获得足够的生存空间,既不能缺乏一支强大的陆军,更不能缺少一支同样强大的海军。归根结底,德国除了要在欧洲大陆上面对法俄这二个实力强大的敌人之外,还必须在世界各地获得更多的殖民地,获得更多的发言权,而能够依靠的就只有海军。按照斯佩的观点,英国能够成为欧洲头号强国,靠的不是其强大的陆军,而是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当时美国海军的规模还没有超过英国海军)的海军。
  在战后的二十年中,斯佩一直致力游说军界与政界的重要人物。
  可以说,除了雷德尔之外,斯佩是“俾斯麦”级战列舰最主要的推动者。当初,就是由他担任了“俾斯麦”级战列舰的设计监督工作,并且从始至终都力求将“俾斯麦”级战列舰打造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战列舰。
  也正是这段经历让斯佩认识到了一个相当关键的问题,即德国缺乏建造战列舰的能力。
  这不仅仅是工业方面的硬实力,还有科技与设计方面的软实力。
  结果,斯佩成为了第一个提出从明帝国引进技术,或者在明帝国的帮助下建造新式快速战列舰的德国海军将领。
  为了说服雷德尔与国家元首,斯佩还专门写了一份调查报告。
  在这份报告中,斯佩详细阐述了德国在造舰方面与明帝国,与英国,以及与美国的巨大差距,同时阐述了从明帝国引进先进技术,或者借助明帝国的帮助建造新式战列舰所带来的巨大好处。
  这份报告说得很直接,首先引起了雷德尔的重视。
  只是,为了不过分刺激元首那脆弱的神经,在将报告递交给元首的时候,雷德尔修改了部分内容,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强调了德国在造舰方面的一些先进技术,以及要将这些先进技术利用起来,就必须借助明帝国的帮助。
  正是雷德尔的这一改动,最终让德国元首采纳了海军元帅的意见。
  显然,斯佩成为了“德意志”级战列舰(与之前的修真战列舰同名)的直接推动者。因为有参与“俾斯麦”级战列舰设计与建造工作的经验,所以斯佩很快就被派往伊斯坦布尔,担负起了“德意志”级战列舰的设计与建造监督工作。
  在此期间,斯佩还以同盟国联合舰队协调员的身份观摩了帝国海军第四舰队的几次作战行动,从中总结出了很多的战术。当然,以斯佩的能力,他也吸收了帝国海军的很多先进战术思想,这为他后来出任舰队司令官奠定了基础。
  在斯佩看来,“德意志”级战列舰的性能远远超过了“俾斯麦”级战列舰。
  火力方面,“德意志”级配备了九门六十七年型四百毫米舰炮,十六门一百五十毫米副炮,以及十二门一百三十毫米速射炮(其中副炮与速射炮为德国海军的标准,而没有采用帝国海军的标准);而“俾斯麦”级只有八门三百八十二毫米主炮,十二门一百五十毫米副炮与十六门一百零五毫米速射炮。
  防护方面,“德意志”级完全达到了快速战列舰的标准,且采用了重点防护设计。“俾斯麦”级战列舰则仍然只有“条约型战列舰”的标准,且采用的是全面防护设计,其重点区域的防护强度远远不够。
  速度方面,“德意志”级的最高航速达到了三十节,在轻载试航的时候甚至达到了三十一节。“俾斯麦”级的最高航速只有二十九节,且其适航能力较差,在遇到恶劣海况的时候,其最高航速甚至难以超过二十七节。
  当然,德国海军对内宣传中,全面强调了“德意志”级战列舰的性能,而没有提到“德意志”级战列舰的“出身”。
  即便不看各项性能参数,仅从战舰的外形上就能看出,“德意志”级几乎就是“皇帝”级乙型战列舰的翻版。结果,这也成为了“德意志”级战列舰仅建造了二艘的根本原因,因为在“德意志”级开工的时候,帝国海军的“省”级战列舰也开工了。毫无疑问,“德意志”级的战斗力比“省”级差了很多。
  后来,在斯佩的努力下,德国海军再次向帝国海军购买了设计图纸与建造技术。
  这就是正在建造的“柏林”级战列舰,而其设计蓝图正是帝国海军的“省”级战列舰。当然,在出售“省”级战列舰的建造技术时,帝国海军已经开始建造“省”级乙型战列舰,“海军元帅”级战列舰的设计工作也接近尾声了。
  无论如何,斯佩对“德意志”级战列舰的性能还是相当满意的。
  就算在那次不太成功的突围战斗中,“德意志”号与“日耳曼”号遭到了英国战列舰的围攻,都受了重伤,但是二艘战列舰的生存能力经受住了考验,并且在返回意大利港口之后,利用维修的机会再次加强了防护。
  最重要的是,在“柏林”级服役前,“德意志”级是德国海军最先进的战列舰。
  相对而言,斯佩对意大利海军的四艘“维内托”级战列舰就不是很看重了。虽然“维内托”级战列舰的设计指标非常高,按照意大利海军的宣传,“维内托”级是最强大的条约型战列舰,且性能不比第一代快速战列舰差,但是在实战中,“维内托”级的表现相当糟糕,即便没有多少证据,斯佩也不得不相信,“维内托”级的设计指标几乎都没有达到,其实际性能肯定远不如宣传的性能。
  当然,从内心来讲,斯佩最佩服的还是帝国海军。
  虽然绝大部分德国海军将领都认为,如果没有德国海军成功牵制住了英国海军一半以上的兵力,帝国海军不可能如此迅速的在北大西洋上打开局面,更不可能迫使英国投降。但是斯佩看得很清楚,在击败英国,特别是对付英国海军的战斗中,德国海军确实只起到了牵制作用,其他方面几乎没有任何表现。
  不说别的,几年下来,德国海军取得的最佳战果就是击沉了“胡德”号战列巡洋舰。
  而在这几年之中,帝国海军不但打垮了英国海军,还在海战中击沉了二十多艘英国战列舰。
  从客观的角度看,支撑其北大西洋战区的不是德国海军,而是帝国海军第四舰队。
  正是如此,斯佩做梦都想获得一次建功立业,证明德国海军战斗力的机会。也正是在他的推动下,雷德尔做出了出兵加勒比海,与帝国海军一同对付美国舰队的决定。至于意大利海军为什么要来插一腿,斯佩就不太理解了。
  因为德国已经是名副其实的欧洲霸主,而意大利要想维护其国家利益,就必须搭上德国战车,所以在组建联合舰队的时候,意大利海军并没有与德国海军争夺指挥权,斯佩顺理成章的成为了联合舰队司令官。
  得知第四舰队已经北上之后,斯佩对此次作战行动更是信心满满。
  在他看来,第四舰队就足以打垮美军的第23舰队与第24舰队,到时候德意舰队只需要去打扫战场,并且趁机捞几个战果。
  当然,斯佩最先得到的,就是在实战中击沉一艘战列舰。
  对任何一名海军将领来说,能够亲自指挥舰队击沉一艘敌人的战列舰,这都是无上的荣誉!
第三十六章
乌合舰队
  与斯佩的信心完全不相匹配的是德意舰队的实际战斗力。
  不可否认,德意舰队的阵容相当强大,战舰数量众多,可是决定作战能力的不仅仅是舰队的规模与战舰的数量。
  从实力上看,德意舰队确实存在很多问题。
  相对而言,二艘“德意志”战列舰并不算落后,虽然在主炮数量,防护能力等方面不如“蒙大拿”级,综合生存能力也差了很远,但是具有与“蒙大拿”级拼命的资本,不会完全被动挨打。只是,德国海军不是帝国海军,其二艘“德意志”级战列舰配备的仅仅只是由帝国海军提供设计与相关技术,德国兵工厂生产的四百毫米重型穿甲弹与四百毫米标准穿甲弹,并没有配备复合穿甲弹。
  可以说,这是一个相当严峻的问题。
  按照帝国海军的评估结果,别说“皇帝”级乙型战列舰,就算是“省”级战列舰,也只有在配备了复合穿甲弹之后,才有可能在海战中战胜“蒙大拿”级战列舰。另外,“省”级乙型战列舰在使用复合穿甲弹的情况下,对“蒙大拿”级战列舰拥有压倒性的优势。
  显然,没有配备复合穿甲弹的“德意志”级战列舰只能与“蒙大拿”级拼刺刀。
  在少了三门主炮,装甲厚度严重不如对手,综合能力严重欠缺的情况下,“德意志”级战列舰的综合战斗力恐怕还不到“蒙大拿”级的一半。而综合战斗力相差百分之十五,就足以决定胜负了,更何况差了百分之五十?
  “俾斯麦”级战列舰的问题就更加严重了。
  在设计的时候,“俾斯麦”级并没有考虑到远距离交战的问题,虽然其观瞄设备相当先进,而且后来还获得了帝国海军提供的雷达,其远战能力一直比英国海军的同期战列舰强,但是“俾斯麦”级在远战方面存在的问题在设计的时候就已经产生了,根本不可能通过后期改进进行弥补。
  比如,其主炮的结构就没有太大的改进余地。
  虽然德国海军也根据远战的需要,开发出了三百八十二毫米口径的重型穿甲弹,但是因为主炮的结构问题,其远程穿甲能力仅比标准穿甲弹提高了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根本没有多大的改善。另外,“俾斯麦”级战列舰没有配备弹道计算机,在使用远程穿甲弹的时候需要重新计算炮击参数,对炮手素质的要求非常高,而德国海军的训练强度一直提不上去,战斗伤亡率也不是很低,导致在使用重型穿甲弹的时候炮击命中率降低了至少一半以上。结果,很多时候炮手宁愿使用标准穿甲弹,也不用重型穿甲弹。
  当然,德国的火炮技术是非常先进的。
  实战证明,“俾斯麦”级战列舰配备的舰炮在近距离炮战中,对任何一种战列舰都有致命的威胁。而“蒙大拿”级如同所有的快速战列舰一样,强调了水平防护,而不太重视垂直防护。如此一来,只要交战距离足够近,“俾斯麦”级战列舰的主炮仍然能够轰穿“蒙大拿”级的主装甲带。
  相对而言,“俾斯麦”级的防护问题更加严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8/5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