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浪(校对)第5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32/578

  对米切尔来说,选择只有一个:缩短与身后那支编队的距离,辨明其身份,然后再决定向哪个方向突围。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非常明智,且非常聪明的选择。
  只是,米切尔是在错误的判断下做出这个选择的,因为越明智,其到的负作用反而越大。
  很快,美军主力编队减速的消息送到了白佑彬的手上。
  因为距离实在是隔得太远了一点,所以“胜利”号上的雷达并没有发现脱离美军主力编队,单独向东面与东南面搜索前进的那六艘驱逐舰。
  现在,摆在白佑彬面前的问题也很棘手。
  追上去与美军战斗,那肯定是送死。
  可是,如果不追上去,旗舰编队的身份就会暴露。
  怎么办?
  只迟疑了片刻,白佑彬就让旗舰编队转向到九十度。
  此时,双方的距离已经接近了四十八海里,在转向之后,航线间的距离将缩短到三十五海里左右。
  当然,白佑彬没有忘记让庞晋元再次实施电子干扰。
  显然,白佑彬不想靠近美军主力编队,也不想把距离拉得太远。
  而此时,杨定方指挥的第四舰队已经向南航行了大概二十四海里,而美军舰队只向南航行了大概一十七海里,因此第四舰队与美军主力编队的距离缩短到了六十海里以内。随着美军舰队减速,这个距离还将继续缩短。
  收到从“胜利”号上发来的消息后,杨定方立即让于右任重新计算了航线。
  按照他的想法,既然无法冲到美军主力编队的前方,就应该尽快到达旗舰编队的前方,好代替旗舰编队,然后与美军主力编队进行决战。
  因此,在重新设定航向的时候,于右任选择了一条最短的切入航线。
  即第四舰队的航向转到一百一十五度,航速保持在三十节以上。这样一来,大概在二个小时之后,第四舰队就能替代旗舰编队了。
  问题是,旗舰编队还能坚持二个小时吗?
  当时,别说杨定方不相信,就连白佑彬也不相信。
  只是,白佑彬比杨定方考虑得更深入一些。
  在旗舰编队完成了转向之后,白佑彬就猛然意识到,对手很有可能是在试探旗舰编队的底细,不然不会减速!
  美军指挥官为什么要等到这个时候才试探旗舰编队的底细呢?
  肯定是旗舰编队的速度太慢,引起了美军指挥官的警惕。
  那么,美军指挥官为什么没有转向杀过来呢?
  肯定是美军指挥官还不清楚第四舰队的行踪,所以在开始怀疑旗舰编队的身份时,并不能肯定第四舰队的位置,也就不敢贸然行动。
  想到这,白佑彬总算是松了口气。
  显然,他之前的决策并没有错,期间编队转为向东航行,不但不会过分的靠近美军主力编队,还会给对手造成一个假象,即第四舰队在战场的南面,所以负责诱敌,或者说是追击美军主力舰队的旗舰编队会转为向西航行,堵住美军主力编队向北逃跑的线路。
  果真如此的话,那就是歪打正着了。
  到此,白佑彬才对战局有了一个准确的把握,并且先于杨定方,也先于米切尔看清楚了局势继续发展下去的结果。
  这也正是白佑彬作为帝国海军头号战将的过人之处。
第五十五章
主角上场
  如果说在十点四十五分之前,第四舰队与美军舰队之间的战斗能否打响还有一些悬念的话,那么在十点四十五分之后,也就是当白佑彬看清楚了战场上的局势,并且提前想到了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情之后,就没有任何的悬念可言了。
  十点五十分,白佑彬亲自给杨定方发去了电报。
  重点内容只有一点:尽快做好战斗的准备工作。
  另外,白佑彬还在电报中明确提到,旗舰编队将把美军主力编队引到第四舰队的面前,到时候,第四舰队从旗舰编队北面插入,顶替旗舰编队,然后与美军主力编队决战。
  也就是说,此时白佑彬已经想好了后面的战术安排。
  相反,作为白佑彬的直接对手,米切尔仍然没有能够准确的把握战场局势,而且在错误的方向上越走越远。
  发现“第四舰队”转向之后,米切尔立即下达了几条命令。
  首先是让之前向东面与东南方向上搜索前进的驱逐舰转为向南搜索。这表明米切尔此时已经断定第四舰队,至少是第四舰队的主力编队在战场的南面,并且正在加速赶来,随时有可能到达。
  其实,站在米切尔的位置上,他的判断也没有多大的问题。
  如此此时呆在美军主力舰队西北方向上,且正在向东航行的确实是八艘大型巡洋舰,那么第四舰队确实最有可能出现在战场的南面,与大型巡洋舰编队围歼美军主力编队。到时候,不管美军主力编队向哪个方向上突围,结局都不会好到哪里去。
  随后,米切尔让舰队将速度保持在二十四节左右。这一决策表明,米切尔还没有做出是否与西北方向上的那支“大型巡洋舰编队”决战的决定。或者说,米切尔面对的是一个非常棘手的局面。
  其实,这也完全可以理解。
  对战列舰来说,大型巡洋舰既是非常容易屠宰的对手,又是非常难缠的对手。如果按照常规战术交战,大型巡洋舰绝对不是战列舰的对手。在以往的实战中,曾经出现过一艘战列舰干掉四艘大型巡洋舰的战例。可是,在很多时候,特别是在得到了战列舰支持的情况下,大型巡洋舰很少与敌人的战列舰进行面对面的决战。一般情况下,大型巡洋舰就是用来对付敌人的辅助战舰的。另外,以大型巡洋舰的速度,可以轻易的避开任何一种快速战列舰。如果有几艘大型巡洋舰一起行动,还可以轻而易举的跟踪与监视任何一支由战列舰为核心的作战舰队。
  也就是说,如果打不掉西北方向上的那八艘“大型巡洋舰”,反而被对手紧咬不放,美军主力编队根本无法离开战场,迟早都会被第四舰队追上,并且干掉。
  如此一来,米切尔自然不敢轻易做出与对手决战的决定。
  最后,米切尔做出了唯一正确的决策,那就是让之前追击“格奈森瑙”号的巡洋舰编队与驱逐舰编队直接南下,尽快与主力编队会合。
  虽然没有任何证据,但是从当时的情况来看,米切尔已经决定牺牲辅助战舰了。
  在他看来,只要巡洋舰编队与驱逐舰编队及时赶回来,就算打不过对手的“大型巡洋舰编队”,也能够缠住对手,为主力编队争取到离开战场的时间。到时候,只要主力编队跑远了,就算大型巡洋舰的速度比快速战列舰快得多,也很难在茫茫大海上找到美军主力编队,更难以为第四舰队提供帮助。
  毫无疑问,直到此时,米切尔都没有能够对战局有明确的了解。他不但不知道第四舰队没有在南面,而是在北面,也没有意识到与之遭遇的不是大型巡洋舰编队,而是一支仅有一艘勉强算得上是大型巡洋舰的旗舰,四艘通用巡洋舰,以及七艘毫无战斗力可言的后勤保障舰船的编队!
  战场上,犯了错误就要付出代价。
  可以说,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第四舰队逐步逼近,局势对美军主力编队将越来越不利。
  在当时的情况下,米切尔最应该做的就是果断决策。
  换句话说,如果换成斯普鲁恩斯来指挥美军舰队,他肯定会迅速做出决策,不管是主动挑战对手,还是向南撤退,做出决策,都要比什么都不做好得多。
  只是,米切尔不是斯普鲁恩斯。
  一直拖到十一点半,米切尔才让舰队将航向向北偏了大概二十度。
  也就是说,到此时,米切尔才下定决心,准备与北面的“大型巡洋舰编队”决战。或者说,准备向北突围。
  显然,这个决策晚来了至少半个小时!
  对激烈的海战来说,半个小时足以改变任何一支舰队的命运了。
  很快,白佑彬也下达了相同的命令:保持二十四节的航速,航向向北偏转二十度。
  可以说,美军主动转向,正是白佑彬等待的结果。虽然等了半个多小时,但是对白佑彬来说,根本就算不了什么。
  转向之后,双方航线间的距离缩短到了三十海里左右。
  到十一点五十分的时候,“蒙大拿”号战列舰上的雷达再次探测到了旗舰编队里的八艘大型舰船。只是在强烈的电子干扰之下,美军的雷达只能勉强探测到八艘舰船,而不可能辨别出其真实身份。
  十一点五十五分,米切尔再次调整了舰队的航向与航速。
  在转向到了四十五度之后,美军舰队加速到了三十节。
  可以说,米切尔在此时表现得非常急躁,似乎急于想跟对手交战。当然,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如果那真是八艘大型巡洋舰,就肯定不会与美军主力编队决战,而会拖延时间,等待第四舰队到达。如此一来,米切尔只能让舰队加速,争取尽快进入交战距离。
  当然,白佑彬不会给米切尔这个机会。
  十二点正,旗舰编队也转向到了四十五度。
  当然,在航速无法提高的情况下,白佑彬只能让庞晋元加强电子干扰的强度。
  大概十五分钟之后,双方的距离缩短到了二十七海里。
  这已经是一个相当危险的距离了,按照帝国海军第五代火控雷达的性能分析,如果距离缩短到二十五海里之内,美军的搜索雷达就有可能辨别出旗舰编队内八艘舰船的具体型号。如果距离缩短到二十海里之内,美军战舰上的火控雷达甚至有可能锁定旗舰编队内的八艘舰船。
  只是,白佑彬并没有半点担心的样子。
  第四舰队已经到达旗舰编队北面大概二十五海里处,并且在十一点五十分的时候实施了电子干扰,以免过早被美军主力编队发现。
  按照现在的航向与航速,第四舰队将在十二点半左右与旗舰编队会合。
  此时,杨定方已经在“黄岩岛”号巡洋舰上下达了战斗命令,同时“黄岩岛”号巡洋舰,以及为其护航的四艘驱逐舰降低了航行速度,脱离了主力编队。按照新的指挥体系,杨定方也只能在旗舰上指挥战斗,而不能伴随主力编队活动。
  到此时,杨定方也完全明白了白佑彬的意图。
  在旗舰编队的“带领”下,美军主力编队正在靠近第四舰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32/5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